借三萬女婿大方給五萬,女兒回娘家看望,母親:白眼狼,馬上離婚

2020-12-12 情感七夏

結婚後的夫妻,應該患難與共,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甚至在很多時候,還需要愛屋及烏,善待對方的父母和家人。

只是如果父母跟女兒借一萬,女婿明面上給了三萬,實際上卻只給了五千。這樣的情況,父母應該如何跟女兒解釋?又應該如何處理?

趙阿姨沒想過,自己沒有要一分錢嫁妝就把女兒嫁過去,女婿不但沒有感激在心,反而忘恩負義,成為了白眼狼。

1

趙阿姨和老伴,這輩子只有一個女兒。因此,對這個女兒,他們老兩口是各種寵著愛著。即便他們看不上女兒看中的女婿,但為了女兒,趙阿姨還是主動妥協讓步了。

女婿家境一般,家裡還有個弟弟,父母也沒有退休金。當初女兒哭著求父母,不要彩禮。趙阿姨雖然恨鐵不成鋼,可最後還是彩禮還是分文沒要。

因為女兒說,她看中的是女婿這個人,而不是他的錢和房子。趙阿姨搖頭嘆息,對女兒的天真深感自己為人父母失敗。只是女兒既然選擇了這樣的男人,作為父母,也只能真心祝福了。

2

但趙阿姨和老伴,心裡堵著一口氣,始終沒有開口說拿錢給女兒買婚房。直到女兒結婚後幾年,他們準備買房時,錢不夠,趙阿姨這才給了女兒十萬。

後來女兒裝修房子和置辦家具家電,趙阿姨也沒少出錢。對於她而言,女兒固執要嫁給女婿,她沒辦法阻攔。但她還是不捨得自己的女兒,過於委屈自己。

原以為自己把女兒倒貼嫁給女婿,女婿就會感恩戴德。但女婿卻沒有,反而在私底下跟女兒抱怨,嶽父母看不起他,只給了十萬。對此,趙阿姨有些心寒。

3

因為考慮到女兒的經濟條件也不是很好,趙阿姨從來沒讓女兒孝敬過錢。就連逢年過節,女兒孝敬他們的紅包,轉身他們就把紅包給回外孫,甚至還多加一倍。

只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身體一向強健的老伴,突然病倒了。醫院讓準備幾十萬手術費,趙阿姨砸鍋賣鐵湊齊了手術費。但後續的康復費用,卻還是個未知數。

走投無路之下,趙阿姨只好開口跟女兒先借三萬。女兒聽到後,很乾脆就拿出三萬塊錢。結果女婿卻說,嶽父生病,三萬不夠,要給五萬。

4

女婿這番話,確實一下子感動了趙阿姨。她沒想到女婿竟然如此大方,看來女兒的眼光果然沒有錯,是他們當初太過於物質和勢利了。

只是趙阿姨拿著五萬塊錢走之後沒多久,女婿卻又直接來到了家裡,跟趙阿姨說,當著趙阿姨女兒的面,女婿也不好說不給錢。但這五萬塊錢,他也是攢了很久才攢齊,打算買車的。所以這五萬塊錢,只能算借給趙阿姨,趙阿姨需要給他打一個借條。

女婿的話,讓趙阿姨的心,一下子從天堂掉到了地上。她想把五萬塊錢甩回給女婿,但想想還躺在床上的老伴,趙阿姨最終還是妥協了,給女婿寫了一張借條。

5

趙阿姨沒有告訴女兒,而是等女兒回娘家探望父母的時候,趙阿姨劈頭蓋臉就罵女兒,白眼狼,馬上離婚。說完,還不等女兒反應過來,趙阿姨就要拉著女兒去離婚。

女兒很生氣,大聲質問趙阿姨。趙阿姨這才跟她說了實話,說你拿給我的五萬塊錢,女婿當天就來家裡要了一份借條。女婿的意思是,這五萬塊錢,不是小錢,他不是給,而是借。

女兒的臉色一下子變得很難看,看著快要崩潰的女兒,趙阿姨心裡也很不好受。老伴曾勸她不要告訴女兒實情,可女婿這樣的白眼狼,趙阿姨實在是咽不下這口氣。

6

為了女兒,她和老伴前後花了不少錢。如今要不是老伴生了大病,需要一大筆錢,她也不至於跟女兒開口要錢。

女兒聽到這個真相後,馬上就要回去跟女婿離婚。看到這,趙阿姨反而猶豫了起來。

說實話,她確實打心底裡看不起女婿。自己倒貼女兒嫁給女婿,可老伴生如此大病,女婿不說主動給錢,反而還小氣摳門,給出去的錢,還要打借條。

只是讓女兒就這樣離婚了,趙阿姨又覺得虧欠了女兒。看著女兒遠去的背影,趙阿姨一籌莫展。她不知道,自己讓女兒離婚,到底是對還是錯?

相關焦點

  • 女兒剛出嫁回門,兒子就要結婚,母親向女婿要錢,女兒回了7個字
    導讀:女兒剛出嫁回門,兒子就要結婚,母親向女婿要辦婚禮的錢,女兒回了7個字文/新晴01女兒阿芸是出生在小鎮裡的孩子,是單身母親的大女兒,母親還有一個兒子叫阿豪,從小母親就很寵兒子,但是兒子學習一直不上進,可是女兒阿芸卻每次都能考年級前幾名,所以母親借著錢也給女兒阿芸交學費,而兒子就像吸血鬼一樣,每天拿著母親借的錢,辛苦賺的錢,天天出去玩。
  • 大年初四回娘家 女兒女婿回去看望爸媽
    回娘家,已經成為我們必不可少的習俗,而且,每一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規矩。中國最看重血緣關係,姑爺「有半子之勞」俗話說:「一個女婿半個兒」女兒女婿回娘家,父母都會盛情款待。回娘家,有以下這些習俗規矩。回娘家,在中國北方又稱走娘家。是一種很有特色的中國歲時風俗。每年正月初二、初三,初四,中國各地同胞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 回家時要攜帶禮品,名為帶手或伴手。必備辦一大袋的餅乾、糖果,水果,由母親分送鄰裡鄉親,一如過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個女兒的,而這些女兒又不在同一天歸來,那麼,就要來一個分一次,禮物頗薄,四塊餅乾而已。
  • 嶽母動手術,妻子借五萬辭職護理,女婿鬧離婚,探望後他再借五萬
    別人都說一個女婿半個兒子,這話用在我的身上,一點也沒有錯。我和老婆結婚了五年,我就陪著老婆幫襯了她娘家五年。對此,我心裡雖然有些許怨言,但看在老婆的面子上,我都忍了下來。
  • 小叔結婚借三萬哥嫂給五萬,五年後拆遷小叔還八萬,哥嫂:白眼狼
    到後面即使自己沒錢裝修,他們也沒再跟公婆開過口,而是趙梅回娘家前後借了十萬,才把房子裝修好。後來父母的十萬塊錢,慢慢還完之後,趙梅和老公才大大鬆了一口氣。直到小叔子要結婚,女方要房要車,公婆出不起這麼多錢,就讓小叔子跟哥嫂借三萬。
  • 娘家拆遷父母財產給兒子,父親生病母親求助,女兒拿2萬求斷關係
    而自從結婚後,趙玲也有意無意減少了對娘家的補貼。畢竟她和老公也只是很普通的打工一族,也需要攢錢買房。3但趙玲不回娘家,卻絲毫不影響父母跟她要錢。每次父母需要花錢,又或者父母想為弟弟買什麼大件東西的時候,父母第一時間就會給她打電話。
  • 孩子沒滿月母親就偷跑回娘家:孩子給你我必須離婚,你不配有老婆
    孩子還沒滿月母親就偷跑回娘家:孩子給你我要離婚,你不配有老婆按理說又逢過年又生小孩,應該是雙喜臨門才對,可張波家裡卻籠罩著一片愁雲。孩子剛滿月老婆就偷偷的跑回了娘家,打電話不接過去找也不見,這邊孩子整天餓的嗷嗷直叫,那邊卻告訴說等著年後接法院的傳票吧,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調解員上門的時候,張波的母親秀梅大娘正在抱著剛滿月沒幾天的小孫子餵奶粉,大娘訴苦說她血壓也高身體也不好,還得白天晚上的帶孫子真有點堅持不住了。
  • 「離婚後,為什麼不能回娘家住?」母親的一番話,女兒淚如雨下
    不過有些女人,即使再努力地維繫這段感情,當她的老公離婚的意志非常堅定時,兩個人也不得不結束這段婚姻。女人結束婚姻之後,所要面臨的問題真的太多了,如何分割家庭財產?孩子歸誰撫養?同時女人離婚之後。有人會說回娘家住不就完了,可是現實情況是女人離婚之後回娘家住,有時候也很不方便。02李倩從小就特別照顧他的弟弟李輝。兩個人上學時,他們的母親每天都會往他們的口袋裡,塞兩三塊錢的零花錢。
  • 女兒離婚後,母親發火:沒有女婿幫襯,你弟婚房咋辦,立馬復婚
    丈夫比我大5歲,我倆之前從未謀面,更談不上了解,不過我媽對於這個女婿非常滿意,誇他成熟穩重會疼人。當時我對愛情已經不抱希望,覺得親媽總不至於將自己女兒往火坑裡推,訂婚後從親戚口中才得知,原來丈夫離過婚,還有個6歲的兒子,我媽之所以隱瞞不說,是因為收了婆家10萬塊錢彩禮的好處。
  • 回娘家看望爸爸,無意中聽到爸跟哥的對話,老公直接砸了大哥的家
    回娘家看望爸爸,無意中聽到爸跟哥的對話,老公直接砸了大哥的家因為母親早早就去世,所以我跟大哥都是被老爸從小到大拉扯大的,雖然家庭條件不好,但是我們還是在爸爸的保護下安全長大成人。今天我剛好沒有事情做,就跟老公商量回娘家一趟看看老父親,到娘家的時候,大哥跟大嫂對我們很熱情,還準備了許多好吃的飯菜,但是眼看沒有父親喜歡喝的酒,於是我和老公就到附近的商鋪買酒去,讓大哥等一會就好。
  • 初二習俗: 回娘家
    正月初二俗稱「姑爺節」,這一天嫁出去的女兒們就會紛紛帶著丈夫和孩子們回娘家拜年,看望家中的老爹老娘。女兒回回娘家,必須要備辦好一大袋的餅乾、糖果等,然後由母親分送給鄰裡鄉親。不過,回娘家有個講究,就是只能吃中午飯,晚飯必須再趕回婆家去吃。
  • 丈母娘看女婿,為什麼越看越歡喜,這個媽媽忍不住對女兒說了實話
    否則,連母親都不喜歡的那個人,他以後怎能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中立足,又怎會不影響到自己這段婚姻的完美延續呢?早在女兒婚姻完全由父母確定的年代,由於是「父母確定出女兒的婚姻大事」,因而增添了丈母娘對女婿稱心如意的另一理由。在婚戀自由的當今,雖然女兒的婚姻並不是完全由女兒來確定,但是,絕大多數情況下,在談婚論嫁時,也須經過了父母同意這一關。
  • 女兒出嫁後離婚是否能回娘家住
    女孩子婚後就是『』男方的人『』了,離婚後能回娘家住嗎?會被反感嗎?在解放前封建制度下婚姻,男尊女卑,重男輕女,男子落地是自已家的,女孩落地是別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子女根本沒有婚姻自主權,女兒出嫁後,有『』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離婚後是不可能回娘家的,只有自力更生自己找路走。
  • 大姑姐生二胎回娘家坐月子,兒媳不同意她住新房,婆婆叫兒子離婚
    有的女生結婚了,但心還在娘家,回家也沒有親人的感覺。她仍然假裝是主人。如果你是獨生子女,應該是。你媽家是你自己的家,你無論什麼時候回去都是主人。但如果是多子女家庭,父母肯定沿襲舊傳統,就是兒子留在家裡傳宗接代,女兒帶著嫁妝結婚。女兒再回到娘家,真的不是主人。她必須理解自己的新身份。兄弟姐妹再好,結婚也是有血緣關係的。不管你喜不喜歡,現實就是這樣。
  • 福州特色風俗:女兒女婿春節前回娘家送年禮(圖)
    讀者黃先生來電反映,在除夕來臨前,老福州還有不少很有特色的風俗,比如出嫁的女兒與女婿要回娘家,給父母送年禮。  昨天(2月13日)是臘月廿五。老福州翁文峰先生說,臘月廿四是小年,老福州忙於祭灶,還要全家吃團圓飯,一般不外出。但是到了臘月廿五以後,出嫁的女兒和女婿就要一起回娘家,給父母送年禮。特別是女兒出嫁頭一年,不管路途多遠都要前往,禮品也會重一點。
  • 我回娘家看望母親,母親燉排骨款待我,嫂子下班回家後掀翻餐桌
    有人說「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一旦女人嫁人了,再回娘家的感覺就不一樣,尤其是哥哥或弟弟成家了,回娘家更有做客的感覺。女人想父母了,想回娘家看看,可有時候嫂子不樂意,她們甚至不希望小姑子回娘家。前陣子我回娘家看爸媽,那天中午我正吃著排骨,嫂子回家後大發脾氣,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怎樣理解農曆正月初二回娘家
    農曆正月初二在古老的中國就有女兒們回娘家的習俗,所以在正月初二的時候,女兒女婿就帶著禮品回到娘家給自己的父母拜年,這也是中國古老的文化之一,現在有的地方還在延續這一習俗,但有的地方就是勤儉過春節了。古老中國正月初二回娘家的習俗--農曆正月初二,中國很多地方都有回娘家的習俗,嫁出去的女兒要帶上禮品回自己的父母家。回娘家有很多講究,比如帶禮物一定要帶雙數,不能帶單數,一般是四份,娘家不能全收下,待回夫家時,還要再捎回去一部分。回娘家只吃中午飯,女兒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女兒回到娘家,如果,一般是四份,娘家不能全收下,待回夫家時,還要再捎回去一部分。
  • 老福州特色風俗:女兒女婿春節前要回娘家送年禮
    原標題:老福州特色風俗:女兒女婿春節前要回娘家送年禮 關於送年禮要什麼東西,每家貧富不同,禮品也略有不同。有一種年禮內容是:一籠屜的糖粿,還有一對大魚,這對魚關鍵是個頭大,一般都不會用海魚,都是用淡水魚,草魚或者鰱魚均可;一隻大豬腿,還有一些福桔等等。另一種年禮內容是:一籠屜糖粿、一對大魚、一隻豬蹄、一隻大公雞。
  • 出嫁女子回娘家的風俗
    閨女回娘家之後,可以小住數日,將自己在新婚之夜的經歷向母親傾訴,母女坦誠交流。當然,很多時候都是母親主動探問和指導。這對女兒未來夫妻生活也有很多益處。在中國古代,人們崇尚「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的道理。女子出嫁了,就很難有機會繼續回娘家久待了。因此,「回門」無疑是給了女子一個名正言順的回家機會,也緩解了她未來的思念之情。
  • 結婚第二天,母親重病住院,妻子不去醫院看望,還反而張羅回門宴
    結婚第二天,母親重病住院,妻子不去醫院看望,還反而張羅回門宴我家是農村的,家裡只有我一個孩子,爸媽靠種地為生,一年到頭也攢不下多少錢。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我放學後就去地裡拔草幹活,回家後炒菜做飯洗衣服。爸媽把全部希望都寄託了我的身上,讓我好好念書,只有這樣才能出人頭地。
  • 正月初二回娘家,一個滿分女婿的自我修養
    今天恰逢農曆正月初二,自古以來就有出嫁的姑娘們回娘家的習俗。出嫁的姑娘帶著老公、孩子和一大包禮品回到娘家給父母拜年;有的地方需要出嫁的姑娘在當天中午12點前到家,否則會對娘家造成不好的影響;給父母送的禮物還必須是雙份的,同時要給晚輩壓歲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