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墮落女權主義正在一步步毀掉你的生活

2020-12-14 清雨隨筆

繼西方女權主義之後,我們國家的女性對於女權主義的呼聲也是日漸高漲,也確實出現了不少女強人或者精英的存在。比如玖龍造紙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茵,靠著最初的3萬塊創業,經過多年打拼將玖龍紙業打造成全國第一,世界第八的造紙巨頭;比如老乾媽陶華碧,白手起家獨自創立老乾媽品牌,現在老乾媽已經名揚海外,並帶動了800萬農民致富;再比如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女強人的身份家喻戶曉。

董明珠

老乾媽陶華碧

然而隨著女權主義在我國的傳播與深入,漸漸出現了一些不協調的聲音,而且這類聲音在迅速壯大,比如偽女權主義,田園女權主義,或者女性沙文主義,我將之稱為中國式墮落女權主義。這類女性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曲解了女權主義,將其詮釋為中西價值觀結合下的只索取不付出的特權,並且否定男性。

婚前相親時,部分女性在相親時開口要房,要車,要存摺。前段時間就有個36歲的女博士在網上火了一把,她的相親要求:其一,同等學歷,這個我理解,畢竟學歷類似比較有共同語言;其二,如果要結婚男方需要一線城市獨棟別墅,50萬的車,80萬的彩禮。這點我就很不明白,能讀到博士的確很不容易,也說明她很優秀,但是把這個作為交易的籌碼是不是有點過了,把自己太當回事了,當然這是每個人的追求,他人幹涉不了。這個只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生活中還有很多這種例子。也許她們要為自己的行為辯解:這是為了有生活保障。我把她們的這種思維理解為坐享其成,不用做任何事就擁有了一切。在我看來,這是一種墮落表現。她們把自己放低於弱勢的群體,先否定自己,一味地用現有的一切包括身體當作籌碼,去交換索取特權。這些行為助長了社會的不良風氣,同時也讓男性對於女性產生誤解。所以女性一定要自尊、自強。

婚後部分女性可能受到偶像劇或者情感類文章的影響,有了對比,她們對於自家老公是越看越不順眼,越嫌棄,甚至覺得結婚是一種委屈。我覺得這是種弱智的行為,嫌棄自家的男人不就是嫌棄你自己麼。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女人支持著他,你希望自己的男人是個成功人士,首先你要能成為那個支持他的女人。你的否定,嫌棄,所有的負面情緒都會成為這個男人的障礙,阻礙他前行。

我寫這個並不是要激化男女之間的矛盾,只是想提醒女性朋友能追求真正的女權主義,不要被墮落的女權主義影響了你對你內心需求的判斷,以及幸福的把握。這個社會需要更多的理解,男女之間需要互相尊重。

相關焦點

  • 中國式「女權主義」,逐漸被汙名化
    你是我的朗讀者,我是你的擺渡人古代女子講究三從四德,隨著時代變遷,女性開始高舉女權主義大旗,在這個男女平等的時代,女性在職場上擁有一席之地,她們智慧證明了自己,用實力贏得了男性的尊重。但由於有的人矯枉過正,過度化導致女權主義變得扭曲,產生一種只要男生不符合自己的要求,就會遭到網絡暴力的現象。因此只要現在談起女權主義,就會想起那些給男生貼「直男癌」」媽寶男」標籤的女性。這種所謂的女權主義讓男生產生了譏諷與厭惡。
  • 馬小鹽:女權主義,還是義和團式的女拳主義?
    1女權主義,一件時髦的理論禮服這讓我們不由發問,為何中國的女權主義如此敏感和好鬥?一種如此草木皆兵、杯弓蛇影、四處樹敵的主義,是真的在捍衛女性權力,還是義和團式的拳民表演?上個世紀以來,形形色色的主義與潮流,在社會各領域風生雲起。
  • 被汙名化的女權:中國女權主義太過激進了?
    而一個中國的女權主義者,卻往往充當了這樣一種批判對象:張牙舞爪,面目可憎,歧視男性,心理扭曲。甚至有人得出這樣的結論:中國女權主義者們只是借著主義之名,為自己撈點好處,妄圖從男人這裡佔便宜,不勞而獲,她們正在反向「歧視男性」。
  • 中國式女權主義
    《中式女權》 我這段話只說給男人聽。女的不要看。 我怕她們情緒激動。 西方的女權思想是:男人能做的女人為什麼不能做。中國的女權思想是:男人能做的女人為什麼要做。
  • 《我們曾是女權主義者》作者:女權主義正在落後於時代
    正如《我們曾是女權主義者》這本書名所寓意的,女權主義病了,正在落後於時代。被貼「女權」標籤,未必和女權主義有關當地時間2014年9月24日,法國巴黎,女權組織Femen的成員半裸示威,對「伊斯蘭國」激進組織宣戰。
  • 心急,正在一步步毀掉你的生活
    萬千人海裡,幸好遇見你。點擊右上角「關注」,你的心事有我願意聽。在知乎上有個奇怪的現象,只要問題中有「高效」兩個字,它的關注度,就會非常高。有問如何高效學習的,有問如何高效管理的,甚至還有人問,如何高效生活的。微博上曾有個博主吐槽:很多網友私信他,有沒有什麼學英語的好辦法?能不能高效學習英語?
  • 何謂女權主義?不要讓狹隘的女權主義害了你一生
    以下這些文章標題,估計你也沒少見:中國男人太醜,配不上中國女人。為什麼中國男人不注重外表/ 不喜歡健身/ 沒有上進心/ 沒有魅力/ 目光呆滯......我不想說女權主義是什麼,我想說女權主義不是什麼。核心一點:女權主義絕對不是把女人和男人對立起來,也不是把一部分女人和另外一部分女人對立起來。而今天,多少女生理解的「女權主義」要麼是把男人看成敵人,要麼是把有別於自己的女生看成異端。在這些「女權主義」的眼裡,只要是男人,都是醜陋的、猥瑣的,沒有一個好東西,必須保持敵意:「上班要化妝?
  • 你教的「中國式禮貌」,正一步步毀掉孩子,還有家長引以為傲嗎?
    對於我很無語,婆婆這是在教孩子「中國式禮貌」,這樣做會毀了孩子。「中國式禮貌」,讓交流流於表面,不真誠所謂「中國式禮貌」,就是中國人講究互相給面子,即便對方是自己不喜歡的,或者是陌生的人,也要表現出「熟絡」的狀態,看起來關係好得不行。而且有時候心理不認同,也要委曲求全,維護表面的和諧。
  • 你還在誤解女權主義嗎?
    #我的愛情觀#你還在誤解女權主義嗎另外,一般也認為,女性主義和女權主義本質上相同,只是在概念上稍有不同,一些學者認為「女性主義」比「女權主義」顯得更加溫和,因而容易被人們所接受。一方面女權主義者認識到女性正在遭受來自社會的不公平待遇,另一方面這些女權主義者肯定女性的價值,並沒有將女性置於一種工具化的、私有化的物品或者無關緊要的次要角色。
  • 女權主義在中國
    如今,小航已是北京女權活動小組BCome的負責人之一。今年,BCome表演了十幾場《陰道獨白》,紀念該劇在中國演出十周年。這部美國女作家伊娃·恩斯(EveEnsler)的作品已被翻譯成50種語言,在超過150個國家上演。2003年,該劇第一次在中國大陸上演,由廣州的中山大學搬上舞臺。 BCome的辦公處就坐落在北京的三環路外。
  • 李銀河:女權主義在中國被妖魔化
    虛構的衝突指的是人們假想了女權主義的形象:它是仇恨男人的,與男人為敵的;女權主義者都是醜女,都是嫁不出去的老姑娘,個個都被孤獨的生活逼得變了態。這就解釋了那些女作家都要拼命撇清自己的原因。其實,女權主義中有不同的流派,有激進派,也有溫和派;有自由主義女權主義,也有社會主義女權主義;前者更強調起點的公平,機會的公平;後者更強調實質的平等,配額的保障。
  • 為餘秀華貼上「女權主義」的標籤是對女權主義的褻瀆
    總體而言,我並不認為中國有所謂的女權主義者,頂多就是鼓吹女權主義的人。男權主義是顯而易見的存在。正因為此,作為挑戰男權主義的女權主義者才讓人心生敬佩。不知什麼時候起,詩人餘秀華被一些女權主義鼓吹者貼上「女權主義」的標籤。
  • 中國女權主義發展簡史
    女權主義者追求的是一個不需要呼籲女權的社會。然而,起源於19世紀下半葉歐洲,在1919年五四運動的時候傳到中國的女權主義,經過一個世紀的演變,失去了它原有的意義。民國後期和新中國初期,經歷了封建王朝到西方民主意識的更迭,中國女性,中國女權開始覺醒,中國一大批有識女青年走出國門,學習西方文化,將女權帶入中國,給正處於封建社會末期的女性以新的希望,最顯著的就是上海,南京當時比較開放的城市,人們的思想逐漸開放,女性的權利逐步提升,當時就出現很多女權主義典範:宋慶齡,向警予,何香凝,秋瑾,鄭毓秀等等,他們參與中國社會建設,為女權奔走
  • 《烏合之眾》與中國特色女權主義的思辨
    當前世界主流女權主義的要旨是實現社會性的男女平權,批判男權社會的男性絕對話語權,消除男性主導的性別歧視,最終實現全社會的平等。那麼真正的女權主義有怎樣的表現呢?筆者在與一位瑞典的交換生朋友同行時,曾因為一個小小的舉動聊起了這個話題。那時她在中國街頭購買了一些本地特產,她付錢後,我下意識地接過包裹繼續前行。
  • 李銀河:被妖魔化的女權主義
    在中國的主流話語中,「權」這個字一直比較敏感,容易和鬧事連在一起,無論是人權、女權還是公民權。因此,有些贊成女權主義的人把女權主義改為女性主義,使它聽上去不那麼敏感,不那麼咄咄逼人,帶上點溫和的色彩。其實這是自欺欺人,因為女權主義和女性主義在它的發祥地西方的話語中是同一個字:feminism。
  • 三十六論十八辯:論女權主義
    歷史上的母系社會,算是女權主義最輝煌的時代,那時候不叫什麼主義,不過女性的地位無比的崇高是事實。然而,毫不過分的說,除此這個時代之外的中國歷史卻是一部女性悲慘史,一句「女子無才便是德」便是證明。女權主義建立在這些表象之上,變得一發不可收拾,甚至到了墮落的地步。這一點,我認可俞敏洪所宣揚的女性墮落的觀點。誠然,這並不是俞敏洪的真實想法,我們只是誤會了他。我認為,女性墮落,不是思想以及身體的墮落,而是對自身價值觀的錯誤定位導致的。正是這種錯誤定位使得當代的女性依然地位低下,那些印度的女性社會就是如此。
  • 女權主義正在衰亡嗎(圖)
    定價:59元  評分:8.5出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再一次,西爾維亞·沃爾拜迅速地抓住了女權主義者所面臨的關鍵問題文中對女權主義發生的變化和女權主義面臨的挑戰做出的深刻和客觀的評價,使關於女性主義是否已經終結或已經被新自由主義同化的辯論轉為一個更加富有成效的辯論。她對今天多樣的交叉性女權主義運動中內在張力的描述既擁有廣闊的視野又令人振奮。所有從事性別研究和女性研究的研究人員都應該讀一下這本書。」這是西方學界對本書的讚美。
  • 李佳琦直播間最扎心一幕:偽女權,正在毀掉多少中國女人
    這樣的話語乍一聽好像沒什麼問題,但是你細細思考,會發現這樣的女性根本不是在維護自己的權益,而是拿著自己的性別去交換物質,這樣的觀念是女權還是男權的延伸呢? 很多人打著女權的口號,要維護女性的權益,可是很多人往往是偽女權,這樣的觀念不知道正在毀掉多少中國女人。
  • 為何女權主義成為了新自由主義的女僕?
    作為一名女權主義者,我一直認為通過為女性解放奮鬥,我們正在建立一個更好的世界——一個更平等,公平和自由的世界。但是最近,我開始擔心這些被女權主義者倡導的理想正在造成不同的結果。在殘酷的命運之下,我害怕這場為了婦女自由的運動已經和新自由主義產生了危險的聯繫,而新自由主義致力於建立一個自由市場社會。
  • 需要把所有事情都上升到「女權主義」高度嗎?
    ……相親大會現場測量女生胸圍的事件爆發,女權主義再次成為熱詞,在這篇文章中,作者總結了中國式女權主義的特點——看不起一切已婚婦女,認為她們喪失了自主性,身在火坑而渾然不覺,打著女權主義的名號佔盡便宜,一旦遭遇反對,立即上升到女權高度。需要把所有事情都上升到女權高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