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追星也瘋狂:中國粉絲經濟簡史

2020-12-18 新周刊

追逐偶像的粉絲們被稱為追光者們,偶像在的方向,就是光打向的地方。圖/視覺中國

文/譚山山

今有粉絲型作家、粉絲型明星、粉絲型電影,其實古人追起星來同樣瘋狂。有人迷戀白居易,「自頸以下,遍刺白居易舍人詩」;有人痴迷杜甫,將杜詩燒灰而食,以求「改易肝腸」。

孔子是中國最早的KOL,他的三千弟子就是他的粉絲團。粉絲們不僅追隨他、供養他,還幫他記錄日常言論,輯成《論語》——也就是成就其KOL地位的重要作品。

本名潘嶽的潘安,可能是中國最早的偶像明星,「貌若潘安」長期被視為男色標準。《語林》載:「安仁至美,每行,老嫗以果擲之,滿車。張孟陽至醜,每行,小兒以瓦石投之,亦滿車。」安仁即潘嶽,張孟陽則是張載,也是一個才子。看來,早在晉代,人民就已深知世界的真理——一切看臉。

臉即一切。圖/《書聖王羲之》

粉絲的過度關注,可能會帶來不好的結果——晉代美男衛玠外號「衛璧人」。《世說新語》中說,「衛玠從豫章至下都,人久聞其名,觀者如堵牆」,沒想到衛玠就此得病,一命嗚呼,「時人謂看殺衛玠」。

唐代是個明星扎堆的年代,同時也是出產瘋狂粉絲的年代。李白的頭號粉絲魏萬是一名隱士,曾輾轉數千裡追尋李白,半年後終於在廣陵(今揚州)與李白相見。白居易的腦殘粉葛清是荊州一名街卒,「自頸以下,遍刺白居易舍人詩」,一共刻了三十餘處,人稱「白舍人行詩圖」(據唐段成式《酉陽雜俎》)。

唐代有CP粉:白居易和元稹這一對,用白居易的話來說,「金石膠漆,未足為喻」,甚至默契到幾乎同時夢到對方。還能找到崇拜鏈:謝靈運粉曹植,李白粉謝靈運,杜甫粉李白,晚唐詩人張籍則粉杜甫,曾將杜詩燒灰而食,以求「改易肝腸」(據後唐馮贄編《雲仙散錄》)。

在《妖貓傳》中飾演白居易的黃軒。

李白的死忠粉實在太多了,有一個不得不提:詩人余光中。他為李白寫了四首詩:《尋李白》《念李白》《戲李白》《與李白同遊高速公路》。最著名的當然是《尋李白》中這句:「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紅拂夜奔的故事說明,將偶像變成老公、自己從粉絲變為老婆這種操作是可行的。所以請不要責怪當代女粉動輒稱偶像為「老公」,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電影《河東獅吼》中,蘇軾辦詩會,粉絲打出「坡仔天地」旗號,在臺下瘋狂為他打call,就連皇帝也來捧場。現實中的東坡先生確實魅力無限,是北宋的「帶貨王」,帶旺了東坡巾、子瞻帽等時尚。「坡粉」章元弼讀東坡先生的《眉山集》讀到廢寢忘食,被妻子嫌棄了,此人竟然就此休妻(據宋李廌著《師友談記》)。

高圓圓見到趙雷,一秒變身迷妹臉。

宋徽宗趙佶痴迷於蹴鞠運動人所共知,宋仁宗趙禎則愛看女子相撲,以至於司馬光寫了《論上元令婦人相撲狀》,要求禁止「婦人相撲」,理由是「使婦人裸戲於前,殆非所以隆禮法示四方也」。其實,沒事追追星的皇帝挺有人味的嘛。

湯顯祖憑《牡丹亭》收穫女粉無數。有的女粉代入感太強,「憤惋以終」(見清宋長白著《柳亭詩話》);有的女粉傾倒於湯顯祖的才華,發誓非君不嫁。明人沈瓚所著《黎瀟雲語》記錄了一個痴心女粉,「自矜才色,不輕許人」,從內江奔赴杭州見偶像,並「願奉其帚」。然而,見到湯顯祖本人後,女粉嫌棄他「皤然一翁,傴僂扶杖而行」,投湖自盡。

腦殘粉又稱「走狗」,這一說法出自鄭板橋。他狂粉徐渭,說自己「願為青藤門下走狗」。嗯,齊白石也粉徐渭,鄭、齊二人都屬於「青藤粉」。

當粉絲當得像左宗棠這樣的,也是奇葩:他崇拜諸葛亮,自稱「今亮」「小亮」,把諸葛亮稱為「古亮」,認為「今亮未必不如古亮」。

粉絲叫馬雲「馬爸爸」,其實不少名人用過這一招:白居易粉李商隱,表示死後要投胎給李商隱當兒子——李商隱的兒子確實叫「白老」;黑格爾粉歌德,自稱歌德的「第一個兒子」;畢卡索粉塞尚,說塞尚是「我們這一代人的爸爸」。

馬雲。

有人說,最熱愛搖滾的人,不是搖滾歌手,而是被稱為「骨肉皮」(Groupie)的女粉絲。這個說法出現在上世紀60年代,瘋狂女粉絲追隨搖滾樂手們,跟他們上床。上世紀80年代的北京搖滾圈則稱她們為「果兒」「尖果兒」。也有粉絲不願意被稱為「骨肉皮」,就像電影《幾近成名》中的女粉絲佩妮,她自稱「Band Aid」,即樂隊助理,是為著音樂本身來幫助樂隊的。

馬克·大衛·查普曼殺死自己的偶像約翰·列儂是為了成名。1980年12月8日他槍殺約翰·列儂時,腦子裡想的是:自己馬上就要出名了,而且還是跟列儂一起出的名,從此,查普曼這個名字便與列儂不可分割。約翰·W.辛克利於1981年3月30日刺殺裡根,則是為了吸引女星朱迪·福斯特的關注。事後兩人都被判定為患有精神病。

《大眾電影》1979年5月刊破天荒地將演員陳衝的照片用作封面,被視為中國造星產業的一個關鍵節點。此後,開始有了明星及粉絲概念,根據上《大眾電影》的次數可以判斷明星的受歡迎程度:80年代是劉曉慶,90年代則是鞏俐。

鞏俐在電影《天山童姥》中飾演的巫行雲。

上世紀80年代,張國榮粉和譚詠麟粉界限分明,勢同水火,親身演繹何謂「唯飯」。在那個張譚爭霸的年代,站隊是必須的,非張即譚,非譚即張。為了捍衛偶像,老友間互相不說話都算輕的,一言不合兩個粉絲陣營還會打群架。李健在《天天向上》上說自己是譚粉,張粉汪涵立刻暗戳戳回敬,可以想見當年的慘烈戰況。

史蒂芬·金的《頭號書迷》(Misery,1987)再次告訴作家們:小心瘋狂粉絲!他們對偶像的愛有多深,佔有的欲望就有多強。而對一個作家來說,最大的痛苦莫過於辛苦寫成的手稿被焚毀,而且是在自己面前!

「楊麗娟」這個名字,註定因為「瘋狂追星以致逼死父親」而留在人們的記憶裡。成龍當年隱婚,理由就是擔心粉絲會接受不了而做傻事。不戀愛、不結婚、不生子是那個時代的明星的潛規則,或者說是對粉絲的一種承諾。

TFBOYS上《康熙來了》時,王俊凱表示自己25歲前不會談戀愛。

當代明星則不同,從戀愛、分手到求婚、婚禮、懷孕、生娃,每個環節都是話題。一來,粉絲的心態開放多了,不會因為偶像結婚而要死要活(當然,養成系偶像不同,AKB48成員須藤凜凜花宣布婚訊,日飯圈頓時炸了);二來,好人設就意味著好感度——你可以憑演技吸粉,也可以憑愛貓而吸粉,比如演員張譯。

郭敬明是粉絲型作家、導演,楊冪等流量明星是粉絲型明星,《小時代》《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等則是粉絲型電影。「好奇心辭典」這樣解讀粉絲型電影:你家偶像的無劇情長視頻。

相關焦點

  • 古人追星也瘋狂,李白穿偶像同款鞋,盤點古代幾位粉絲的追星故事
    古人追星也瘋狂,李白穿偶像同款鞋,盤點古代幾位粉絲的追星故事在現在這個時代,追星已經是一個十分常見的現象了。粉絲們為了偶像,可以做出十分瘋狂的舉動!例如買與偶像同款的物品,追偶像的電視劇等等。在粉絲的心目中,偶像就如神一般的存在。
  • 古人追星的瘋狂行為:紋身、休妻,寫詩,李白的「粉絲」竟然用騙
    中國自古就有泱泱大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其文化底蘊是相當深厚的。歷代文人揮毫潑墨之際,也積攢了很多粉絲。現如今網絡流行語「愛豆」被頻繁地使用,「偶像」一詞我們也都知道。可以說每個人都有幾個自己崇拜的明星,也會為自己喜歡的偶像瘋狂打call。那麼古人有沒有追星一說呢?其實古人追星,可比我們瘋狂多了。
  • 古人是怎麼追星的?粉絲比現代人還瘋狂,為見偶像李白走了3000裡
    現代社會追星的人眾多,不管男女很多都有著自己喜歡的明星。追星族在當今社會也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現代的人們可能會覺得追星族瘋狂。但其實追星不止是現在有,古人也是有的,並且他們的瘋狂方式也不亞於現代的追星。
  • 古人追星也瘋狂:張籍生吃杜甫詩,魏萬苦追李白3000裡
    中國的追星文化源遠流長,你能想到嗎,古人的追星有時候比我們還要瘋狂!讓我們一起帶上八卦的望遠鏡看看吧。粉絲: 魏萬—偶像: 李白唐朝經濟繁榮,社會發達,還盛產明星,其中的流量天花板應該就是李白了。他的粉絲遍布全唐,在&34;中,有個名為魏萬的狂粉,為了實現見到偶像的夢想,步行了三千裡。那是一千多年前的一個普通的凌晨,魏萬從河南王屋山出發了,他白天跟隨李白的足跡瘋狂趕路,晚上伏案抄寫默誦偶像的詩詞。
  • 古人「追星」也瘋狂,唐代大詩人李白和杜甫的「瘋狂粉絲團」
    「追星」一詞雖然起源於現代,但是早在唐朝,中國就已經有了「追星族」。當時的人們瘋狂追捧的不是「明星」和「小鮮肉」,而是他們最喜歡的「詩星」,大名鼎鼎的李白和杜甫就是唐代人民最喜歡的「大明星」。尤其是「詩仙」李白,他的粉絲實在是太多了,甚至連「詩聖」杜甫都曾是李白的鐵桿粉絲。
  • 追星正在毀掉我們的下一代?NO!古人追星也瘋狂
    「你為什麼要追星啊?」「為什麼有人會給一個不認識的明星花錢?」「看不懂,年輕人的世界看不懂。」……近年來,追星、飯圈、粉絲文化越來越受關注。一提起「追星女孩」,大家想到的可能都是「瘋狂、腦殘、膚淺」.......那麼,她們到底為什麼追星?
  • 白居易的粉絲真瘋狂,沒想到古人竟如此追星,今人只有自嘆不如
    談起粉絲的瘋狂,現代人已習以為常,見怪不怪。但如果我們穿越一下,來到唐朝,看看粉絲們如何追星,可能見慣追星百態的現代人仍會感到驚訝:My god!01他的詩歌粉絲刻在身上滿街跑有一名叫葛清的荊州街卒,非常喜歡白居易的詩歌。每每拿到白居易的詩歌,他要抄寫,要背誦,要賞鑑,廢寢忘食,這還不夠。
  • 古人追星也瘋狂,與現代粉絲相比何如?
    偶像崇拜並不是近現代特有的現象,華叔發現古人追星崇拜的熱情不遜於現代的狂熱粉絲,其中不乏我們耳熟能詳的歷史名人,一些典型的「追星」故事甚至被後世傳為佳話。杜甫與李白:一生都是「李白控」古代名人偶像崇拜的典型就是杜甫對李白的推崇,可以說,杜甫一生都是李白的鐵桿粉絲。杜甫比李白年輕11歲,二人初識時杜甫還是個寂寂無名的後生,而李白早已才名遍天下。
  • 看看古人「追星」到底有多瘋狂,就連著名詩人白居易也「腦殘」!
    現如今追星是一種時尚,一種文化,甚至成為一部分人生活的全部。其實追星行為並非現代才有,「粉絲」古已有之,他們追星的瘋狂程度絲毫不亞於現代人。說起古代追星,最早的莫過於春秋戰國時期,有個叫韓俄的女子要到齊國去,可是走到半路沒有了盤纏,為了解決吃喝問題,決定利用自己唱歌這個一技之長來賺點生活費。唱得那叫一個好呀,以至於人走後歌聲餘韻仍繞梁際,三日不絕。男女老少聽得如痴如醉,跟《我是歌手》的觀眾相比毫不遜色。由於太過沉浸,大家根本就沒有察覺韓俄已經走遠了。後來人們不顧韓俄走遠,硬是把她追回來,大喊「安可!安可!」
  • 粉絲追星不能擾亂公共秩序
    粉絲追星又闖禍了。  據媒體報導,4月20日,上海虹橋機場T2航站樓出現了瘋狂的追星場面,當日相近時段內有10餘位明星先後到達,造成了粉絲疊加,狂熱的粉絲竟然將航站樓內自動步道玻璃擠爆。電梯專家表示,自動步道玻璃為專用玻璃,正常情況下,你就是用榔頭敲,玻璃都不會被敲碎。
  • 古人也會追星,只是與現代不同,他們追的是「詩星」
    但是「追星」這一活動,早在古代就有出現,並且古人的追星熱度,與現代人相比,絲毫不差。有些作為頭號粉絲的古人,對於自己偶像的追捧,可謂是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古人也會追星,只是與現代人追捧明星不同,他們追的,是「詩星」。在我國歷史當中,擁有文字詳細記載的追星活動可以追溯到唐朝時期,距今已逾一千多年。
  • 粉絲太瘋狂!張藝興被女粉絲趴車窗追星,本人表情略顯茫然無奈!
    EXO與2012年分成成兩個小分隊,分別在韓國與中國共同出道。在早期的發展中,張藝興作為小分隊EXO-M成員,一直主要和其他隊員一起,中國韓國兩國跑,直至吳亦凡、鹿晗、黃子韜三位中國成員相繼離開,慢慢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張藝興才開始慢慢轉回中國活動。在回國後的這幾年之中,他慢慢地接觸了很多的影視節目、綜藝還有死哪匯聚等,應該算是三棲藝人了。粉絲太瘋狂!
  • 李白追星也瘋狂,「詩仙」的偶像到底是誰?
    那種為了自己偶像瘋狂吶喊的感覺還在麼?其實古人追起星來也很瘋狂哦,我們的「詩仙」李白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哦,他的偶像是誰呢?又是怎麼追星的呢?下面就跟著小編我一起去李白的詩中去探秘吧。追星第一步:有偶像的地方我都要去!
  • 李白追星也瘋狂,「詩仙」李白的偶像居然是他
    那種為了自己偶像瘋狂吶喊的感覺還在麼?其實古人追起星來也很瘋狂哦,我們的「詩仙」李白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哦,他的偶像是誰呢?又是怎麼追星的呢?下面就跟著小編我一起去李白的詩中去探秘吧。追星第一步:有偶像的地方我都要去!秋登宣城謝眺北樓唐代:李白江城如畫裡,山晚望晴空。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 古代人追星更瘋狂,也很正能量!再看現代,相差甚遠
    衛玠關於「偶像」這個定義,時代不同,意義也有所不同。李白但是古人追星就僅僅是做出一些不可思議的行為和買同款嗎?那你就太小看古人了。他們不僅會做這些,還會為了追偶像提升自己。所以,我們還要明白偶像的意義是什麼?追星的目的是什麼?創造貞觀之治的唐太宗深諳這個目的,唐太宗在凌煙閣掛了二十四功臣像。一是紀念功臣們的功績,二就是要引導朝堂風氣。他說,「爾等勿忘凌煙閣之榜樣,建功立業,正是此時。」
  • 古代追星也瘋狂,李白的偶像是一位全才!
    李白筆落五嶽,瀟灑自然不畏權貴,自然會收穫很多人的讚美以及崇拜,作為一個「超級明星」怎麼可能沒有粉絲,其中最著名的要數杜甫了。李白一生寫給杜甫的詩有三首,而杜甫寫給李白的確有十五首,我們先看看杜甫是怎麼寫的。
  • 大衣哥家有粉絲上吊,有粉絲趴在劉德華床底下,瘋狂追星何時休?
    大衣哥本來在家門口與粉絲閒談,另外一個粉絲過來跟他說有人要「上吊」。大衣哥聽完之後趕緊喊人去看。果不其然,有一位粉絲自稱因為夫妻感情不和,這才想到大衣哥家小花園裡面「上吊」。01大衣哥朱之文被踹門,還有粉絲翻牆進入大衣哥雖然是草根明星,但是有不少瘋狂的粉絲,前段時間的踹門事件鬧得沸沸揚揚。除此之外,還有粉絲翻牆進入大衣哥家裡。這次甚至還有粉絲要到大衣哥家裡上吊。
  • 唐朝詩人太卓越,古人追星也瘋狂
    「追星」是現代的詞彙,而「追星」卻不僅僅是現代人的行為,在遙遠的古代就有了,根據相關記載,最早可追溯到漢朝,以唐朝為最。唐朝是中國詩歌藝術的巔峰時期,湧現出了大量的詩歌大家,如王昌齡、李白、杜甫、李商隱等,留下了非常多的曠世之作,當時也吸引很多人的崇拜,產生了很多的「詩粉」,因此,「追星」在中國起於對當時詩歌大家的崇拜、追逐。
  • 粉絲追星致航班延誤:追星是你的權利,也應遵循公序良俗
    這一切,在「追星致航班延誤」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在一個變動不居的時代裡,社會關係的弱化與情感生活的淡化、私密化,導致人們對情感支持的替代品有了更為強烈的需求。一些青少年之所以熱衷追星,就在於這些娛樂明星滿足了他們特定的精神訴求和情感需要。
  • 古代飯圈那些事:古人追星有多瘋狂?杜甫給李白寫了十五首詩
    最近飯圈可是熱熱鬧鬧,各方粉絲為自己的愛豆吵得不可開交,簡直是風起雲湧,刀光劍影,為了自己的愛豆煞費苦心。追星一族為了偶像,做營銷、刷數據、買周邊、租廣告、做宣傳。甚至有富有的粉絲為自己的愛豆買私人飛機,包下一整棟樓給自己的偶像慶生。 追星不狂熱,不如上網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