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職場。不論是擺地攤、當銷售還是開公司、當領導,都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職場也是一樣。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們國家在疫情出現後的防控工作上展現了強大的領導力、組織力。排查篩查、分類管理、分級醫療、信息公開、民生保障、封閉式管理、建火雷兩神山醫院、方艙醫院等等。和國外比較,表現已經不能用可圈可點來形容了,而是「教科書」般的樣本,也難怪中外網友均喊話「抄中國作業」。
不過作業也不是那麼好抄的。在歐洲國家裡,義大利算是反映比較迅速的,但此前在北部地區宣布封鎮後民眾遊行示威,高舉「要自由不要口罩」的口號,封城隔離可以說是形同虛設,而瑞士一名議員更是因為堅持戴口罩參加會議被逐出議會大廳。不是說好的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嗎?作業真的有那麼好抄嗎?
腦洞時刻,舉個例子:這種抄作業的感覺就像藝術考試的時候,進了考場發現題目是臨摹上圖,考生們紛紛表示對出題者母親的友好問候。有西方考生直接摔筆棄考的,有韓國、義大利考生苦苦模仿的,有伊朗、巴鐵考生在中國考生幫助下,手把手的認真完成的,還有西南邊摩託車隊的考生直接在試卷上畫了一頭牛開始膜拜,希望考官是印度的。
延伸到職場,不管是領導還是同事,工作上有人給你提點、讓你借鑑、模仿是很幸運的,就像向老手藝人學藝,先模仿打好基本功,再融入自己的風格,最後形成風格獨特的作品,能不能做到關鍵自己能不能「融會貫通」。有的人抄,忘了自己並不適合這類風格,就像聾子學琴;有的人抄,沒有總結提煉加入自己的元素,工作多年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的人抄,除了「拿來主義」,還要「思考」和「融合」,讓自己從門門懂到樣樣精,走向全面的領導崗位。
鄙人從最一線一步步走來,見過許多種人:有默默無聞老實工作但抱怨工作多年為什麼得不到提拔,也有低調努力努力、領導賞識走上人生巔峰的,他們的不同之處在於是否知道自己有什麼?需要什麼?怎麼得到?
1、我有什麼。有什麼特點、有什麼缺點、有什麼優勢:
2、需要什麼。明確發展的方向、清楚所處的大環境、明白自己的定位。
3、怎麼得到。對症下藥補短板,提升工作能力、交際能力、人際關係。
簡單來講就是找準自己定位、定好職業規劃、朝著目標努力。簡單的12個字做起來卻很難,有的人對自己沒有清醒的認識、方向不明,努力了得不到回報,只能自怨自艾、怨天尤人。
舉個例子:辦公室主任小Z,承擔了不少工作,也很努力,對下比較隨和人緣很好,每次評選都是優秀。所在的單位是重點部門,推薦人員的權重很高,可以說只要領導發話就能成,但是每次提拔領導層都避而不談,老員工的她多年了依然八字沒有一撇。
在基層員工眼中,日常業務工作幹得不錯,事情還算井井有條。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領導安排事情的時候講困難、講客觀,工作僅限於完成任務質量不高,推一下動一下。更重要的是,辦公室工作了多年全面領導工作的能力依然沒有鍛鍊出來。
究其原因,她沒有完全融入自己的職業職位和角色,知道自己下一步的發展方向但不知道需要為此具備什麼樣的能力以及如何獲得這種能力。鄙人還是普通員工的時候同樣是懵的,直屬領導幾乎沒有帶過我。幸運的是拼命工作(真的是拼命,工作到住院都有幾次)得到大BOSS賞識,走的時候給了我機會,後來慢慢摸索才明白這些道理。
比她晚進來的小D各方面都很優秀,學習能力很強,比起小Z是更適合的提拔人選,但領導為了不寒了小Z的心所以一直壓著。小D也是看明白了這點,所以尋求到其他部門謀職,兩個部門的領導都很支持。
曾經有一份優秀的作業擺在她面前,她沒有珍惜,等到交卷了才追悔莫及,如果……在職場沒有如果。時間、機會錯過了誰也不知道下次是什麼時候,勘破這重山,機會才會掌握在自己手中。
所以,抄作業也是一門學問,要先明白自己作業是什麼?是不是你這科的作業?怎麼抄才能讓領導滿意?
有的牛人邊抄邊記邊學,經常滿分,成績越抄越好;有的庸人抄完就忘,同樣的題型換個數字就不明白怎麼解題了。會抄作業是一種能力,還要看自己有多大能耐以及你從中學到了什麼,更重要的能不能轉化成符合自己的東西。
#喜歡這種風格,關注我,我是見走偏鋒。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見解,透過事件看職場、透過職場看世界,透過世界拓展視界,讓你看完後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