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展示了民警背起發熱老人送醫的照片。
現場展示了醫護人員精心救治新冠肺炎患兒。
「醫患同看夕陽」的照片被網友譽為「2020年最治癒瞬間」。長江日報記者金振強 攝
現場展示了蔣文強在醫院給自己設置的「大連小夥」工位。
援漢醫生姚玉學在防護服上寫著「我在武漢等你」。6個月後,兒子姚可考上武大,實現「父子之約」。
現場熱鬧非凡的戶部巷場景引人注目。長江日報記者邱焰 攝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長江日報記者劉晨瑋 王春嵐 李杏 攝
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來全球發生的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遭遇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湖北和武漢是全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主戰場和決戰決勝之地。15日,「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題展覽」在武漢開展。
此次展覽在中共中央宣傳部指導下,由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主辦。展覽以「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為主題,集中展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人民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用3個月左右的時間取得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決定性成果,奪取全國抗疫鬥爭重大戰略成果,全面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取得顯著成效的偉大曆程,大力弘揚偉大的抗疫精神。
展覽包括序篇、尾廳和「運籌帷幄、掌舵領航」「生死阻擊、艱苦卓絕」「英雄城市、英雄人民」「八方支援、共克時艱」「疫後重振、浴火重生」「團結協作、命運與共」等6個主題內容展區,共21個單元。
展覽的展線長1445米,展出照片1100餘張、實物展品1000餘件(套)、視頻45個,設計大型場景33處,互動項目18處,各類展覽要素總計超過6000項。展覽綜合運用圖片、文字、視頻、實物、模型、互動體驗等多種表現形式,輔以網際網路+、VR、AR等手段,精心設計製作了「ICU病房」「火神山醫院建設」「方艙醫院」「小區封控」「居家戰疫」「逆行出徵」等大型場景和「為烈士獻花」「感受防護服」「援鄂醫療人員名單查詢」「藝術口罩贈送」等互動環節,配合光線設計、音效設置,營造立體展陳空間。
一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不論你是患者醫者,是民警志願者,或是其他身份,大家共同為之付出了努力,在這個過程中,深切感受到國家的力量,英雄人民的堅強,英雄城市的重振。14日,記者在探館時擷取了其中6張照片,每張照片背後的故事都因為我們共同的經歷而感同身受。
■ 無畏 85後民警不顧風險背起發熱老人送醫
「那一刻,我根本沒想過危不危險,只想幫助病患再快一點點,能趕到醫院及時救治。」疫情防控期間,武漢市公安局江岸分局新村街派出所副所長邵玉春轉送病患87人次,救助群眾53人次,面對行動不便的疑似患者,他沒有絲毫猶豫,將老人背下樓,用警車送醫,這張照片打動了眾多網友。
1月21日,接到警隊傳來的「一級勤務」指令,時任大智街派出所刑偵民警的邵玉春和專程從老家來陪他過年的父母分別,協助社區轉運「四類人員」。
1月30日下午,邵玉春和大智街派出所所長劉遠傑、輔警姚金龍正在社區裡等候一名疑似病患,準備將其送醫隔離。
「快來幫幫忙啊!」一句帶著哭腔的呼救聲從小區一樓棟傳來,3人和社區工作人員立刻循聲而去,見到一位戴著口罩的老先生癱坐在地,呼吸困難,一步也挪不動,身旁的老伴急得掉淚。原來,老先生咳嗽發燒幾天,打算去醫院看病,但剛出家門,就癱在了地上。
邵玉春蹲下身子,在同事的幫助下,背起老人。由於老人已經半昏迷,邵玉春身著的防護服很滑,老人身體一直往下墜,每走幾步,邵玉春必須停一停,再往上託一託。就這樣一步步挪下樓,送上轉運車,不過幾百米的路程,走了十幾分鐘。
邵玉春背人送醫的視頻被拍下來後,數千萬網友為他奮不顧身救人的行為點讚。邵玉春被湖北省公安廳記個人二等功,2月底,調任新村街派出所副所長。邵玉春說,每個人民警察在入警時,都曾莊重許下「勇於擔當作為、甘於犧牲奉獻」的誓言。「作為其中一分子,我願和千千萬萬戰友一道,以生命赴使命,以大愛護人民,幸福千萬家。」
■ 淚目 「醫患同看夕陽」感動無數網友
白髮蒼蒼的新冠肺炎患者躺在病床上,在醫生的陪伴下,欣賞久違的夕陽。而另一側的照片上,患者已康復,坐在輪椅上和醫生一起看夕陽。
照片的主角分別是武漢市民王欣和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援鄂醫療隊隊員劉凱。王欣當時87歲,劉凱27歲,兩人相差60歲。
今年2月,王欣患上新冠肺炎,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住院。3月5日,他已住院近一個月。劉凱護送老人去做CT檢查,途中,兩人停下來欣賞久違的落日。
「您覺得怎麼樣?」「夕陽蠻好!」他們雙雙舉手指向夕陽的瞬間,被同在醫院服務的志願者甘俊超用手機抓拍到。
這張「看夕陽」的照片,曾感動無數網友。有網友感慨,在特殊時期,「看夕陽」的照片照亮了大家陰霾多日的心。這張照片此後被網友譽為「2020年最治癒瞬間」。
4月9日,王欣老人康復出院。在醫院,老人高興地唱起了歌,緊緊擁抱救治他的醫護人員。
今年醫師節前夕,家人特意為老人拍攝了一段視頻,演奏小提琴曲《拉德斯基進行曲》作為禮物,感謝患病期間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醫護人員對他的精心照顧。
9月4日,劉凱醫生來漢,兩人再度重逢,並在照片拍攝地重現了半年前欣賞落日餘暉的溫馨一幕,「陪你看夕陽,人間很值得」。
■ 溫暖 大連小夥誤入武漢成志願者
90後小夥蔣文強誤入高鐵車廂,陰差陽錯,滯留武漢後,他成為武漢市第一醫院隔離病區裡的一名志願者。因為是遼寧大連人,大家都親切地叫他「大連」。蔣文強的經歷被網友戲稱為現實版的「漢囧」,上演了一幕抗擊疫情的「溫暖劇情」。
2月15日,蔣文強本想去長沙,結果,陰差陽錯留在了武漢。下車後,蔣文強發現高鐵站不再售票,舉目無親的他打不到車,也住不了酒店。於是,他上網搜索想找志願者來幫助自己,卻被一則「包吃包住招聘志願者」的信息吸引,誤打誤撞成為了一名抗疫志願者。
在護士們的鼓勵幫助下,蔣文強逐漸習慣了隔離病區裡的工作,克服了害怕恐懼的情緒。後來,他發現出院患者越來越多,很多患者的狀態也越來越好,自己在隔離病區的工作越來越嫻熟,更是放下了心裡的防備。
蔣文強特意給自己在走廊裡設置了一個「大連小夥」工位,醫護人員有什麼需要他幫忙的,可以到這裡找他。慢慢地,大家都和「大連」熟悉起來。最開始,他只是簡單寫了「大連小夥等候處」等字樣,後來,其他醫護人員在紙上添上了很多有愛的圖案,成為一道別樣的風景。
3月30日,離開武漢返回大連時,蔣文強許下心願「等有機會再回武漢看看」。今年9月,蔣文強回到這座他拼過命的城市,登黃鶴樓、遊東湖,感受復甦後的大武漢,和曾經並肩戰鬥過的戰友重逢,醫院還為蔣文強送上了「致敬英雄」的紀念牌和證書,這一次,大家的笑容更燦爛了。
■ 幸運 出生30小時就被確診的患兒治癒了
溫箱裡,患兒吸著氧氣,沉沉地睡著;溫箱外,醫生穿著厚厚的防護服,隔著口罩和護目鏡,給孩子作檢查。小生命經受病魔襲擊,令人格外揪心。
值得開心的是,在醫護人員的精心救治下,出生僅30小時就被確診、年齡最小的新冠肺炎患兒,最終治癒了!
這名新生兒出生於2月2日,母親是新冠肺炎患者。小患者確診後被轉運到新冠肺炎患兒定點醫院——武漢兒童醫院救治。
當時,這名新生兒雖然沒有發熱、咳嗽等症狀,但有呼吸急促症狀,胸片有肺部感染表現,肝功能稍有異常。醫護人員迅速進行對症支持治療,24小時監護新生兒的生命體徵,不放過任何一點病情變化。經過精心救治,患兒最終康復出院。
小患兒因為全家感染,父母在外院隔離治療,孩子只能獨自在武漢兒童醫院住院隔離治療。這些孩子小的才兩三個月大,大的也只有十多歲。為讓孩子們儘量保持正常生活、幼小的心靈不留創傷,醫生和護士們當起「臨時父母」,給小嬰兒餵奶、換尿布、哄他們玩,陪大孩子聊天、畫畫、上網課,還輔導他們寫作業、組織做廣播體操。
戰疫期間,這家定點救治醫院共救治了779名確診和疑似新冠患兒,全部治癒出院。
■ 感動 父親在漢戰疫兒子努力考上武大
在「疫後重振,浴火重生」展區,記者看到武漢大學2020級新生姚可和父親姚玉學的一組照片。
照片右側,是援漢醫生姚玉學穿著防護服的背影,防護服上寫著「兒子,我在武漢等你」。左側,是父子倆在武漢大學牌坊下笑著合影。照片攝於9月11日,當天,姚玉學送兒子姚可前往武漢大學報到,6個多月前,兩人定下「父子之約」。
2月20日,姚玉學作為安徽省第七批、宣城市第五批援漢醫療隊隊員,隨隊友出徵,支援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在正式入駐前一晚,他寫下2000字家書,寄語兒子:「我在這裡等你,希望你能更加刻苦考到武漢來,聽說武大的櫻花很美,我想等你來。」入駐病區後,姚玉學在自己的防護服上寫下一句話:「兒子,我在武漢等你。」
「他說在武漢等我,我不能給他丟臉,一定要考上。」姚可告訴長江日報記者。自此,姚可憋著一股勁,默默努力。高考時,姚可如願考上武漢大學,以660分的高分被武大測繪專業錄取,實現「父子之約」。
姚玉學表示,想讓兒子來武漢上大學,是想讓兒子感受這座英雄之城的不屈不撓。「希望武漢發展得越來越好。」
■ 振奮 戶部巷人潮湧動熟悉的武漢回來了
人群在美食攤前徘徊、市民坐在板凳上過早……展覽現場,人流如織、熱鬧非凡的戶部巷場景引人注目。
5月1日,停止營業3個多月的戶部巷迎來開街,「好吃佬」紛至沓來,熟悉的畫面重現。
6月初,不少外地遊客來漢,19歲的小李6月2日到武漢,6月3日便直奔戶部巷。他說:「來武漢,大家都告訴我要看看黃鶴樓、逛逛戶部巷。」同日,來自河南駐馬店的小韓在店裡打包了多盒櫻花餅,「當作來武漢的伴手禮帶回老家給朋友」。
國慶中秋長假期間,戶部巷商圈和江漢路商圈躋身全國消費最火爆商圈。豐富多樣的武漢「老字號」美食小吃吸引市民、遊客前來品嘗、打卡。10月2日,進入戶部巷內的遊客近1.4萬人次。有網友戀戀不捨:「下次還要來!」
長江日報記者劉晨瑋 王春嵐 李杏
展覽現場,一組真人模型還原了解放軍戰士逆行出徵武漢的感人場景。 長江日報記者金振強 攝
展區用一比一的人物原型還原醫療隊的集體形象。 長江日報記者邱焰 攝
全息電影再現ICU救治場景。 長江日報記者王春嵐 攝
還原方艙醫院高考學生備考場景。 長江日報記者金振強 攝
10月15日,「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題展覽」將在武漢客廳開展。整個展覽分為6個主題內容展區,共展出照片1100餘張,實物展品1000餘件(套)、視頻45個……14日,長江日報記者探館揭秘展覽亮點。
■ 全息「電影」 重現ICU病房緊急搶救
76、64、52……患者血氧飽和度突然下降,機器報警,幾名身穿防護服的醫生推著推車匆匆趕到病床邊。
「頸動脈搏動已經沒有了,先推腎上腺素……再用上肌松藥物!」一場驚心動魄的搶救展開。
醫生一邊有條不紊地用藥、做胸外按壓,一邊鼓勵患者:「千萬堅持住……五分鐘之內結束,好不好?」
患者終於轉危為安,醫生們紛紛豎起大拇指:「你活過來了,不容易!」
抗疫展覽現場專門設置一處全息幻影場景,以「插管小分隊」的故事為原型,展示了醫務人員在ICU病房救治患者的故事。
新冠疫情中,危重症患者往往會出現呼吸衰竭,伴隨頑固性低氧血症,面臨生命威脅,醫務人員需要近距離與死神展開直接較量。如今,通過全息「電影」,觀眾也能近距離感受這一緊張時刻。
■ 「方艙醫院」 還原高考女孩備考場景
鐵架床、熱水瓶、臉盆、毛巾,這些簡單的生活用品,陪伴輕症患者度過了方艙醫院的生活。抗疫展現場,特意還原了方艙醫院的情景。在角落的一張床邊,還擺放了一張課桌,上面是厚厚的複習資料。這是武漢客廳方艙醫院一位女孩的真實生活場景——她在隔離觀察期間堅持備戰高考。
像她一樣,住在方艙醫院的輕症患者都保持著樂觀的情緒和積極的生活態度。這裡還收藏了「方艙漫畫小姐姐」黎婧創作的《2020武漢日記》抗疫漫畫集、援鄂醫療隊隊員在方艙醫院帶領病友跳繡球舞時使用的中藥繡球等物品。
■ 集體首秀 援鄂醫療隊同臺亮相
在「八方支援、共克時艱」展區,有專門為援鄂醫療隊設計的一個展臺,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江西省援鄂醫療隊、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國家醫療隊等數十面援鄂醫療隊的隊旗在展廳上空飄揚。在這些珍貴的隊旗上,還有曾逆行出徵武漢的醫護人員們的親筆籤名「中國加油」「武漢加油」等字樣。
此外,展區還用一比一的人物原型還原了醫療隊的集體形象,猶如「真人」再現。記者看到,他們身著防護服,戴有防護面罩,上面同樣籤有醫療隊隊員們的名字,代表著4萬多名火線集結馳援湖北的醫護人員,也許記不住他們的名字,但他們的故事會一直流傳於荊楚大地。
■ 「真人」再現 解放軍戰士逆行出徵現場
展覽現場,一組真人模型還原了解放軍戰士逆行出徵武漢的感人場景。人民子弟兵在危急時刻星夜馳援武漢,神兵天降,誓死不退。
記者在現場看到,數十位解放軍戰士的真人模型十分逼真,身著制服、背上背包,「若有戰,召必至!」的口號宛在耳畔。
■ 除夕之夜,三軍將士聞令而動,緊急出徵。
長江日報曾在除夕夜直擊解放軍戰士逆行出徵現場,當晚,來自空軍軍醫大學(西安)、陸軍軍醫大學(重慶)、海軍軍醫大學(上海)以及三所軍醫大附屬醫院抽調的約450名軍醫、多支廣州醫療救援隊迅速集結,馳援武漢,抗擊疫情。
在抗擊疫情中,人民解放軍最先來、最後走,勇挑重擔、敢打硬仗,鏖戰火神山醫院等多個重要戰場,成為疫情防控的先鋒隊、尖刀班。聯勤保障部隊爭分奪秒多批次輸送防疫物資,全力支持地方抗疫鬥爭,書寫了軍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嶄新篇章,展現了人民軍隊為人民的真情大愛。
■ 煙火武漢 多重場景復刻城市繁華
展覽第五展區實景復刻了武漢重振場景,從武漢三大火車站恢復運營到戶部巷開街;從黃鶴樓公園開園到電影院開放;從企業復工復產到高校複課……展覽通過沉浸式體驗、圖片和視頻,讓人真實感受武漢的人氣及經濟活力。
觀眾在展區現場,可真實觀賞到戶部巷的人間煙火。百米長的街道,絡繹不絕的顧客……讓人置身其中,感受「漢味小吃第一街」的煙火氣。
展區還再現了一輛「開往春天的列車」。這是一輛裝載著50組貨櫃的中歐班列,於3月28日10時從武漢出發,目的地為德國杜伊斯堡。這是疫情防控以來,中歐班列(武漢)開出的首趟去程班列。
此外,觀眾在現場還可看到人流如織的漢街、火上國外熱搜的瑪雅海灘水上狂歡秀等場景照片或視頻。
■ 命運與共 互贈物資攜手抗疫
今年2月27日,蒙古國總統哈勒特馬·巴特圖勒嘎提出,向中方贈送30000隻羊以表達蒙古國人民的心意,中國網友紛紛感謝蒙古國的慷慨捐贈。本次抗疫專題展覽,捐贈30000隻羊這一故事也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
除展示蒙古國等國家對中國的援助外,展廳上空鋪滿的紙箱也展示著各國對中國的物資援助。
在展廳現場,觀眾還可看到中國對世界各國的物資援助:口罩1515億隻、呼吸機20.9萬臺、防護服14億件……
長江日報記者劉晨瑋 王春嵐 李杏 統稿李杏
【觀展指南】
展覽時間:展覽為期3個月,觀眾可通過網絡預約系統預約,憑身份證自主進館參觀。
展覽地點:武漢客廳·中國文化博覽中心A廳(湖北省武漢市東西湖區宏圖路8號)
開放時間:每天上午9:00—12:30開放,11:30停止入館。12:30—13:30閉館消毒。下午13:30—17:00開放,16:00停止入館。
個人參觀諮詢電話:18062116263;團體參觀諮詢電話:1816400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