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稱「史上最孤獨的詩」,僅二十個字,卻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

2020-12-19 阿白歷史說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幼年時的柳宗元就能詩善文,頗有文學天賦,二十多歲時又一舉進士及第,可謂春風得意,不幸的是剛踏入仕途的他就收到了父親病逝的消息,回家守孝三年後,柳宗元重新復出,很快被提升為藍田尉,前途一片光明,正當柳宗元準備施展平生所學報效國家時,他卻遭遇了仕途上的第一次重大打擊。

在朝廷不同派別的鬥爭中,柳宗元被牽連其中,並且被貶為永州司馬,遠離朝廷中心,在這裡一待就是十年之久,仕途失意的柳宗元在懷才不遇的人生困境中,內心的苦悶可想而知,他只好寄情於山水,一年冬季大雪,大地千裡冰封,柳宗元感慨之時,揮筆寫下了一首流傳千古的名詩《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本詩格調高遠,意境深邃,富含了無窮的韻味,從詩的前兩句看,作者刻意渲染了一副孤寂荒涼、天寒地凍的悲壯場景,重重山巒、條條山路,天地萬物都躲藏了起來,此情此景不正是暗合了柳宗元自我內心的孤獨境況嗎?他從朝廷中樞被貶到永州這樣一個偏僻荒涼的地方,恰恰就是詩歌前兩句中「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對此寫照,由此更加襯託出詩人此時內心的荒蕪清冷的孤獨感受。

詩的後兩句,在寂靜寒冷、渺無人煙的世界裡,卻有一個老翁迎雪垂釣,一人一竿自成一景,更加反襯出無聲天地的寂靜,也許老翁根本不在意是否能夠釣出魚兒,他只是融入這自然的江雪之中忘了自我,由此可見,漁翁的形象也正是詩人柳宗元的自喻,鑑於本詩高絕的藝術成就,不著一字孤獨,卻處處是孤獨,因此也被譽為千古第一孤獨詩,即使是大文豪蘇軾讀了之後也是嘆服不已。

相關焦點

  • 史上最孤獨的一首詩,響徹天地,僅22字,就寫出孤獨的最高境界
    今日,與大家分享一首史上最孤獨的唐詩,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這首詩響徹天地,僅22字,就寫出了孤獨的至高境界,無人能及。全詩如下: 《登幽州臺歌》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 史上最孤獨的一首詩,僅僅20個字,卻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
    要說孤獨的最高境界是什麼,那就不得不說《江雪》這首詩,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創作他的時候柳宗元被貶永州。詩詞才不過四句話20個字卻將高冷孤傲的畫面鋪展,詩中描述了一個風雪徹骨的場景,鳥獸已經飛走,行人的腳步也看不見,只有一個老翁在江邊獨自釣魚。
  • 堪稱「史上最孤獨的詩」,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
    是一首孤獨的詩。從詩人的心境來說,詩人所描述的是一個寒冬,」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此情此景是暗合了柳宗元自我內心的孤獨,不過,我們今天帶給大家的,是另外一首最孤獨的詩,唐代詩人李白的《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 史上最孤獨的一首唐詩,響徹天地,僅22字,就寫出孤獨的至高境界
    今日,與大家分享一首史上最孤獨的唐詩,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這首詩響徹天地,僅22字,就寫出了孤獨的至高境界,無人能及。那麼,孤獨的至高境界是什麼呢?陳子昂這首《登幽州臺歌》或許能略解一二。作為一個著名詩人,陳子昂的才華自然不用多言。然而,自古才華太高的人,人生總是充滿了坎坷艱險。
  • 柳宗元的這首詩,雖然只有20個字,卻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
    公元793年,年僅二十歲的柳宗元參加科舉考試,不但金榜題名,而且賜進士及第。眾所周知,只有殿試中的前三名,才能被皇帝賜予「進士及第」的稱號,也就是說,柳宗元至少是探花,甚至有可能是榜眼。然而,正當朝廷準備給他安排官職時,父親卻病逝了,他回到老家為父親守孝。三年後,他回到了京城,被授予九品官職,很快又被提拔為藍田尉(正六品官)。
  • 南宋詩人的這首「失眠詩」,只有28字,卻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
    第一種和第二種孤獨很心酸無奈,卻也是塵世最常見的孤獨,而第三種是很多人嚮往的境界。可惜,三千繁華,又有誰能真正看透呢?今天給大家講的這首詩也是關於孤獨的,寫於詩人被放鴿子後,只有28字,卻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
  • 李白這首詩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只短短20字,堪稱不世經典
    在世人眼中,這樣的李白是不會感到孤獨的。因為他身邊從來都不缺朋友,他交友遍天下,他走到哪裡都有仰慕者。即使沒有朋友,他也可以舉杯邀明月,對酒當歌。當繁華落盡,孤獨變成了永恆。依然傲慢倔強的李白寫下了一首經典五絕《獨坐敬亭山》,短短20個字,道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堪稱不世經典。全詩如下: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這首五絕是公元753年秋李白遊覽安徽宣城時所作。
  • 全詩僅僅20個字,卻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
    今天這首詩就是柳宗元貶謫永州期間所寫,當了解到這首詩的背景之後,更能理解詩人寫下這首詩時候的心境了。全詩如下: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首詩的名字是江雪。如果不了解歷史背景,會當作一副寫景的詩來欣賞,詩人用白描的方式呈現出一副絕美的千裡山水圖:白茫茫的大地上,放眼望去一片空曠,既沒有行人,也沒有飛鳥路過,只有一個老翁在安然垂釣。如果真的是這樣,這首詩不會被千古傳誦。
  • 杜甫晚年悲涼之作,只有短短40字,卻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
    今天要講的這首詩也是杜甫晚年悲涼之作,只有短短40字,卻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願你一生都不要讀懂。這首詩名為《孤雁》。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雲?這首《孤雁》是典型的詠物詩,體物曲盡其妙,又融入了詩人的感情,短短40字,卻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不失為一首佳作。
  • 杜甫晚年悲涼之作,只有短短40字,卻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
    今天要講的這首詩也是杜甫晚年悲涼之作,只有短短40字,卻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願你一生都不要讀懂。這首詩名為《孤雁》。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雲?這首《孤雁》是典型的詠物詩,體物曲盡其妙,又融入了詩人的感情,短短40字,卻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不失為一首佳作。詩歌首聯便喚出「孤雁」,開門見山,又點明主題。這是一隻怎樣的大雁呢?
  • 林語堂最妙的一首打油詩,全詩無一孤獨字眼,卻是孤獨的最高境界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人生來孤獨,但又有一種說法叫:孤獨是一種力量。關於孤獨,文壇有各種各樣的詮釋,詩人們也留下了不少描寫孤獨的名篇。似乎古人和今人一樣,飽受著孤獨的洗禮,但這一首首來自文壇的孤獨之作,卻總能讓人感受到一股來自千年前的力量。
  • 一首響徹天地的唐詩絕唱,僅22字就寫出孤獨的至高境界,無人能及
    今日,與大家分享一首史上最孤獨的唐詩,這首詩響徹天地,僅22字,就寫出了孤獨的至高境界,無人能及。全詩如下: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那麼,孤獨的至高境界是什麼呢?陳子昂這首《登幽州臺歌》或許能略解一二。
  • 孤獨的最高境界是什麼?柳宗元的一首詩告訴你,浩瀚世間只一人
    近些年來,網上關於孤獨的話題從不中斷,有人說,孤獨是一個人去醫院,一個人吃火鍋,最怕的是喝奶茶的時候還買一送一;地球變得越來越擁擠,但人的心卻變得越來越孤獨,那些方便人們聯繫而生產的科技,反而使人變得越來越遠,連作為安全港灣的家,有時候也會變成孤獨肆虐的場所。
  • 唐詩裡最孤獨的一首詩,只有二十個字,卻是把孤獨描寫的淋漓盡致
    唐詩是中國最高的文學成就,這一千多年來,人們對於唐詩的喜愛,那是不言而喻,到了現在唐詩不僅僅是一門學問,它還融入進了我們的生活,對我們的生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經常會用到一些成語,那麼這些成語,很大一部分,都是來源於唐詩裡面的詩句。
  • 李白這首詩同樣的很孤獨,短短二十個字,描寫的極為孤獨!
    李白被稱為唐詩裡的「詩仙」,他的詩自有一骨仙風道骨之氣,讀來更是朗朗上口,寥寥數語,便是營造出了一種高遠的意境;而且他很多的詩作,那都是描寫的入情入理,無論是描寫風景,還是寫自身的一個遭遇,那都是令人讚嘆不已,這也正是李白的高明之處,讀他的詩作,最是能夠讓人感受到詩歌的魅力。
  • 柳宗元的一首詩告訴你,孤獨的最高境界,是千萬孤獨
    孤獨,是人類與生俱來,也是最原始的一種情感。曾經有人說,每一首詩的背後都有一位孤獨的詩人,每一位詩人的背後都有一段孤獨的故事,這些故事,或是去國離家,憂思難忘;或是壯志難酬,滿懷抑鬱;或是故人相望,相思難斷。而這句話,用來形容柳宗元這位詩人,那麼我想,也是符合的。
  • 陳子昂最經典的一首詩,更是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
    《登幽州臺歌》是陳子昂最經典,流傳最廣,影響最深的一首詩。此詩是一首弔古傷今的生命悲歌,表現了詩人政治上的失意,無法得到理解的孤獨苦悶之情。而這種無限的孤獨、落寞的情懷,也反映了封建社會中大批人才懷才不遇的共通點,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讀起來能夠引起人的共鳴,並產生無限的感慨。
  • 「史上最孤獨」的一首詩是如何誕生的?
    一首《登幽州臺歌》,短短22個字,氣象萬千:容納進奔騰無涯的時間長河,囊括了悠悠無垠的空間,還順帶託住一個獨立無援的詩人。千年以來,這首詩引發歷數世代讀者的共鳴,感慨,從中獲得精神慰藉的力量。有人評價這首詩堪稱「史上最孤獨的一首詩」。辭賦家、文學評論家何開四對此深表認同,並提到它「還是最有力量的一首詩。最有氣場的一首詩。」
  • 史上最孤獨的一首詩,只有短短20個字,把那種孤獨描寫得深入骨髓
    《全唐詩》裡就有很孤獨的作品,其中要數中唐詩人柳宗元的《江雪》名氣最大,也是被稱為史上最孤獨的一首詩,通篇情感細膩,每一句都充滿了憂愁,這首詩正是用一種極為悲情的口吻,道盡了人生的無奈,寫盡了委屈,從而使得這首詩,處處充滿了憂愁,讀來也是令人肝腸寸斷,每一句都有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讓我們感受到那種深入骨髓的孤獨。
  • 史上最灑脫的一首詩,短短幾句堪稱獨處的最高境界,值得一讀再讀
    唐代詩壇,有兩個人仙氣最足,一個是李白,一個是王維。與李白狂傲浪漫的仙氣不同,王維仙氣則是灑脫和嫻靜,世人稱之為佛系。王維對禪宗十分入迷,也頗有造詣,因此他的詩作,多有清新脫俗的灑脫之作。尤其是當詩人獨處的時候,更是能夠將一種孤獨之感寫得禪意十足,美不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