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稱「史上最孤獨的詩」,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

2020-12-10 楓林集趣

唐詩宋詞是我們中華文化裡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有人說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是一首孤獨的詩。從詩人的心境來說,詩人所描述的是一個寒冬,」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此情此景是暗合了柳宗元自我內心的孤獨,不過,我們今天帶給大家的,是另外一首最孤獨的詩,唐代詩人李白的《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月下獨酌

原文: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相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或許,這是一個精心剪裁出來的場面,但寫來卻是那麼自然。李白月下獨酌,面對明月與影子,似乎在幻覺中形成了三人共飲的畫面。但詩人此時只是一個在孤獨的獨飲,在這溫暖的春夜,李白邊飲邊歌舞,月與影也緊隨他那感情的起伏而起伏,仿佛也在分享他飲酒的歡樂與孤獨。

詩人下筆點題,突出的正是孤獨二字。幽靜的月夜,月色溶溶,花香襲人,令人惋惜的是詩人自飲自酌,竟無一人陪詩人共飲,」一壺酒「已見冷清,」獨酌「、」無相親「重複渲染,倍見孤獨之情。環境的優美與人心的寂寞對照,形成了一層轉折。然而詩人展開奇妙想像,邀來天上的明月、月光下自己的影子,助酒佐興。冷清的場面又顯得氣氛熱烈,情調也變得樂觀。由孤獨變為不孤獨,這是又一層轉折。

中間四句,兩層轉折,儘管詩人主觀上如此盛情,卻痛苦地感到:月亮畢竟不會飲酒,自己的身影也不能舉杯對酌,只能徒然伴隨自己而已。」既「、」徒」二字,緊相呼應,顯露出再次失望的心境。這是一層轉折,由不孤獨又變為孤獨。

接著詩人將筆鋒一轉,提出了自己的願望,月亮、影子都是沒有知覺情感的事物,詩人與明月,影子相約,希望永遠相伴、遠遊行樂,詩人對物抒情、淋漓盡致地傾吐著自己的嚮往。詩人不願與汙濁的社會同流合汙,因此才感到孤獨,才與明月、影子為友。至此,詩意升華到一個更加深刻的境界。詩人運用豐富的想像,表現出一種由獨而不獨,由不獨而獨,再由獨而不獨的複雜情感。表面看來,詩人真能自得其樂,可是背面卻有無限的悽涼。

孤獨到了邀月與影那還不算,甚至於以後的歲月,也休想找到共飲之人,所以只能與月光身影永遠結遊,並且相約在那邈遠的上天仙境再見。結尾兩句,點盡了詩人的踽踽涼涼之感。

通覽全詩,深沉的孤獨感是貫穿全篇的題旨,在藝術上層層轉折,波瀾起伏,愈轉意蘊愈深。同時,詩人以樂寫哀,以曠達寫悲鬱,別有風味。

相關焦點

  • 史上最孤獨的一首詩,響徹天地,僅22字,就寫出孤獨的最高境界
    今日,與大家分享一首史上最孤獨的唐詩,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這首詩響徹天地,僅22字,就寫出了孤獨的至高境界,無人能及。全詩如下: 《登幽州臺歌》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 史上最孤獨的一首詩,僅僅20個字,卻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
    要說孤獨的最高境界是什麼,那就不得不說《江雪》這首詩,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創作他的時候柳宗元被貶永州。詩詞才不過四句話20個字卻將高冷孤傲的畫面鋪展,詩中描述了一個風雪徹骨的場景,鳥獸已經飛走,行人的腳步也看不見,只有一個老翁在江邊獨自釣魚。
  • 堪稱「史上最孤獨的詩」,僅二十個字,卻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幼年時的柳宗元就能詩善文,頗有文學天賦,二十多歲時又一舉進士及第,可謂春風得意,不幸的是剛踏入仕途的他就收到了父親病逝的消息,回家守孝三年後,柳宗元重新復出,很快被提升為藍田尉,前途一片光明,正當柳宗元準備施展平生所學報效國家時,他卻遭遇了仕途上的第一次重大打擊
  • 南宋詩人的這首「失眠詩」,只有28字,卻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
    第一種和第二種孤獨很心酸無奈,卻也是塵世最常見的孤獨,而第三種是很多人嚮往的境界。可惜,三千繁華,又有誰能真正看透呢?今天給大家講的這首詩也是關於孤獨的,寫於詩人被放鴿子後,只有28字,卻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
  • 史上最孤獨的一首唐詩,響徹天地,僅22字,就寫出孤獨的至高境界
    今日,與大家分享一首史上最孤獨的唐詩,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這首詩響徹天地,僅22字,就寫出了孤獨的至高境界,無人能及。那麼,孤獨的至高境界是什麼呢?陳子昂這首《登幽州臺歌》或許能略解一二。作為一個著名詩人,陳子昂的才華自然不用多言。然而,自古才華太高的人,人生總是充滿了坎坷艱險。
  • 陳子昂最經典的一首詩,更是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
    《登幽州臺歌》是陳子昂最經典,流傳最廣,影響最深的一首詩。此詩是一首弔古傷今的生命悲歌,表現了詩人政治上的失意,無法得到理解的孤獨苦悶之情。而這種無限的孤獨、落寞的情懷,也反映了封建社會中大批人才懷才不遇的共通點,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讀起來能夠引起人的共鳴,並產生無限的感慨。
  • 李白這首詩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只短短20字,堪稱不世經典
    在世人眼中,這樣的李白是不會感到孤獨的。因為他身邊從來都不缺朋友,他交友遍天下,他走到哪裡都有仰慕者。即使沒有朋友,他也可以舉杯邀明月,對酒當歌。當繁華落盡,孤獨變成了永恆。依然傲慢倔強的李白寫下了一首經典五絕《獨坐敬亭山》,短短20個字,道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堪稱不世經典。全詩如下: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這首五絕是公元753年秋李白遊覽安徽宣城時所作。
  • 柳宗元的這首詩,雖然只有20個字,卻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
    儘管柳宗元的散文成就高於詩歌,但他在詩歌上造詣也非常高,他的這首詩《江雪》,雖然只有20個字,卻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來到柳州之後,仕途失意的他柳宗元,深感懷才不遇,心情極為壓抑。為了擺脫這種狀況,就經常獨自一人到山間、田野遊玩,把內心的苦悶寄情於山水。
  • 「史上最孤獨」的一首詩是如何誕生的?
    千年以來,這首詩引發歷數世代讀者的共鳴,感慨,從中獲得精神慰藉的力量。有人評價這首詩堪稱「史上最孤獨的一首詩」。辭賦家、文學評論家何開四對此深表認同,並提到它「還是最有力量的一首詩。最有氣場的一首詩。」 在古代,幽州臺也叫招賢臺,亦稱薊北樓、黃金臺。「黃金臺」則因燕昭王將黃金置於其上而得名。
  • 全詩僅僅20個字,卻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
    今天這首詩就是柳宗元貶謫永州期間所寫,當了解到這首詩的背景之後,更能理解詩人寫下這首詩時候的心境了。全詩如下: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首詩的名字是江雪。如果不了解歷史背景,會當作一副寫景的詩來欣賞,詩人用白描的方式呈現出一副絕美的千裡山水圖:白茫茫的大地上,放眼望去一片空曠,既沒有行人,也沒有飛鳥路過,只有一個老翁在安然垂釣。如果真的是這樣,這首詩不會被千古傳誦。
  • 窮酸才子學李白,仿李清照,終於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一詞成名
    向滈,號樂齋,宋代詞人,史上記載他的生平不多,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他出身微寒,長大後這個窮酸才子好不容易娶了房媳婦,卻因有裡沒錢被父親逼著改嫁賣錢,好在媳婦欣賞他的才華,對他不離不棄,這在當時也是一段佳話。向滈一生坎坷,卻唯獨喜文,他寫的詞滿滿的孤寂落寞,很是傷懷。
  • 林語堂最妙的一首打油詩,全詩無一孤獨字眼,卻是孤獨的最高境界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人生來孤獨,但又有一種說法叫:孤獨是一種力量。關於孤獨,文壇有各種各樣的詮釋,詩人們也留下了不少描寫孤獨的名篇。似乎古人和今人一樣,飽受著孤獨的洗禮,但這一首首來自文壇的孤獨之作,卻總能讓人感受到一股來自千年前的力量。
  • 柳宗元的一首詩告訴你,孤獨的最高境界,是千萬孤獨
    孤獨,是人類與生俱來,也是最原始的一種情感。曾經有人說,每一首詩的背後都有一位孤獨的詩人,每一位詩人的背後都有一段孤獨的故事,這些故事,或是去國離家,憂思難忘;或是壯志難酬,滿懷抑鬱;或是故人相望,相思難斷。而這句話,用來形容柳宗元這位詩人,那麼我想,也是符合的。
  • 杜甫晚年悲涼之作,只有短短40字,卻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
    今天要講的這首詩也是杜甫晚年悲涼之作,只有短短40字,卻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願你一生都不要讀懂。這首詩名為《孤雁》。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雲?夔州就是如今的重慶奉節,有「詩城」的美譽,主要歸功於杜甫。杜甫在夔州呆了不到兩年,卻寫下了400多首詩,在他流傳下來的詩歌中佔了將近三分之一,其中就包括了被後世譽為「七律第一」的《登高》,還有《壯遊》、《昔遊》、《遣懷》這些類似於自傳的詩歌,為後世研究詩人生平的提供了寶貴資料。
  • 杜甫晚年悲涼之作,只有短短40字,卻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
    今天要講的這首詩也是杜甫晚年悲涼之作,只有短短40字,卻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願你一生都不要讀懂。這首詩名為《孤雁》。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雲?這首詩是杜甫暫居夔州期間所作,以「孤雁」自喻,道盡心中愁苦。夔州就是如今的重慶奉節,有「詩城」的美譽,主要歸功於杜甫。
  • 陳子昂最經典的一首詩,只有四句,卻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
    陳子昂的《感遇詩》三十八首,便是這種革新文風的主要作品,或諷刺現實、感慨時事,或感懷身世、抒發理想。陳子昂的經典詩作有《登幽州臺歌》和《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七首等。今天小編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便是陳子昂的經典詩作《登幽州臺歌》。
  • 孤獨的最高境界是什麼?柳宗元的一首詩告訴你,浩瀚世間只一人
    近些年來,網上關於孤獨的話題從不中斷,有人說,孤獨是一個人去醫院,一個人吃火鍋,最怕的是喝奶茶的時候還買一送一;地球變得越來越擁擠,但人的心卻變得越來越孤獨,那些方便人們聯繫而生產的科技,反而使人變得越來越遠,連作為安全港灣的家,有時候也會變成孤獨肆虐的場所。
  • 史上最灑脫的一首詩,短短幾句堪稱獨處的最高境界,值得一讀再讀
    唐代詩壇,有兩個人仙氣最足,一個是李白,一個是王維。與李白狂傲浪漫的仙氣不同,王維仙氣則是灑脫和嫻靜,世人稱之為佛系。王維對禪宗十分入迷,也頗有造詣,因此他的詩作,多有清新脫俗的灑脫之作。尤其是當詩人獨處的時候,更是能夠將一種孤獨之感寫得禪意十足,美不勝收。
  • 2首詠梅詞,寫出了不一樣的韻味,道出孤獨的最高境界!
    大抵出了詠梅詩之外,就是宋代詞人的詠梅詞了,這些詞有的單單來寫梅花的美與奇,有的藉助梅花襯託高傲的品質,還有的以梅花來道出孤獨。「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在眾多詩人的筆下,梅花和雪似乎是相輔相成的存在,因為有了另一方的襯託才會顯得自身更加珍貴,這兩首詠梅詩都從個自的角度出發,共同寫出了一個境界——孤獨。
  • 疫情期間,你會想起哪一些孤獨的詩?
    孤獨,是人類史上永恆的命題。小編覺得柳宗元的《江雪》是最孤獨一首詩。全詩只有20個字,卻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當時柳宗元仕途失意,被貶為永州司馬,一待就是十年,他深感懷才不遇,心情極為壓抑。『』小編還認為最孤獨的一首詩如: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這是唐代詩人陳子昂的一首短詩,深刻體現詩人孤單寂寞,悲哀苦悶的心境。這首詩展現出跨越時空的孤寂。當然,最孤獨的一首詩,還應當屬元代詩人馬志遠寫的散曲《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