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連連、細雨綿綿,放晴還沒幾天,又下起了綿綿的春雨,這挖野菜的計劃有落空了。隔壁的大爺見著下雨連走帶跑往自家屋頂跑去了,擔心那晾曬一屋頂的稀罕物被雨水打溼了。大爺是個中藥迷,對於中草藥有一定的了解,農村裡的孩子有些小毛病都能讓他輕易處理。這段時間村裡人興起挖野菜,大爺卻自顧自己忙著找中藥材,尋了一籮筐又一籮筐,這幾天趕著天晴晾曬著。
筆者幫著大爺收拾草藥,大爺指著筆者手裡的東西說,這東西以前農民見了都是連根拔,沒人稀罕它,現在可成了稀罕貨了,說完笑呵呵小跑進屋躲雨了。
大家好,這裡是「農看農」,每天分享農村新鮮事,探討農村養殖/種植新項目,今天我們的主題是農民見了連根拔,如今卻成稀罕貨,價值珍貴,10元一斤。
對於很多野草越來越稀罕這件事,筆者一點也不覺得奇怪。因為它們真的有價值,如剛大爺說的這個石香薷的野草,打名字上就讓人十分陌生了,它沒有鬼針草、龍葵那麼讓人熟悉。石香薷如其他野草一般也是分布廣泛,在我國南方絕大多數地區都有,主要生長於陽光充足,土地肥沃的開闊地。僅從外表上看小小的葉子看有點像田基黃,一旦在田間出現,這種石香薷就會成片生長,有時候分不清是一棵還是裙帶很多棵。
生長在田間的石香薷自然是不受歡迎的,為了杜絕割掉再生長泛濫,農民對它的做法都是見了就連根拔掉,丟在地裡曬乾了當肥料。拿它以雜草對待的時候,也沒有人覺得它有啥作用,農民對它的了解僅是禍害作物的害草。其實只要外表不出眾的野草,長在地裡都會被這麼處理掉的,除非是人參,七葉一枝花等這些有著不平凡外表的植物,才會引起人們的重視。
據鄰居大爺介紹,這石香薷是一味中草藥,有一定藥用價值。《綱目》記載「細葉者僅高數寸,葉如落帚葉,即石香薷也。」另外《本草衍義》記載:「香薷生山野,荊、湖南北三川皆有,兩京作圃種,暑月亦作蔬菜,治霍亂不可闕也,用之無不效。」意思是說石香薷在夏天可做蔬菜,也是治療霍亂不可缺的野草。史書上記載很多,在民間用途廣泛,如常用語夏天中暑發熱,消化不良等常見現象,全草可用藥,只需曬乾,無需特殊處理。以前捕蛇在農村十分流行,也有人用它來治療蛇傷,現在這用處就少了。
聽了鄰居大爺的解說,一下子也明白了石香薷卻是個好東西。在當下更是稀罕貨。因為田野基本都用上了農藥除草,這石香薷只有在春耕之前採挖才讓人放心,過後農藥開始使用,那就沒有價值,反而有害了。對於此時來說,石香薷就是稀罕貨了。另外從中藥材市場了解得知,石香薷作為常用中草藥,市場價格也達到了10元一斤(幹品)。就從這個價格上來看,你們覺得稀罕不?本文僅是做植物科普,用藥方面一定要諮詢專業醫生,切勿親測!歡迎留言說說你們的看法!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