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春暉:以「木桶原理」為指導,科學運用底線思維

2020-12-13 光明思想理論網

  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底線思維、「痕跡管理」、中小企業發展、老齡化、黨員學習等話題,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吳春暉:以「木桶原理」為指導,科學運用底線思維】

  吳春暉表示,從習近平總書記經常強調的「木桶原理」出發,可以學習探究科學運用底線思維的方法。第一,防止「爆板」,這是「底線思維」的防禦式運用。「爆板」往往發生在薄板、弱板和吃力板之處。因此,要防止尖銳矛盾和突出問題從量的積累到驟然出現質的變化,產生影響全局的突發性風險。第二,補齊「短板」,這是「底線思維」的統籌協調式運用,是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全面問題的關鍵,是確保行穩致遠的基礎性工程。因此,要把落後的環節和領域作為「底線」,著力加強短板建設、夯實弱項基礎。第三,加固「底板」,這是「底線思維」的戰略式、原則式運用,目的是確保社會制度、執政黨地位、國家主權等一系列根本性問題不出現哪怕一丁點動搖。因此,要把握好根本性、方向性、決定性問題,堅決防止出現顛覆性錯誤,防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被打斷。

  摘編自《光明日報》

  【郭華:力戒幹部工作的「痕跡管理」】

  郭華認為,現在幹部工作的「痕跡管理」比較流行,一方面對幹部幹事創業有促進作用,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和部門重「痕」不重「績」,一些幹部留「跡」不留「心」,結果把痕跡留在紙面上、影像中以及形形色色的表格裡。因此,要讓幹部幹好工作,不僅需要各地各部門力戒形式主義的「痕跡管理」,切實減輕基層幹部的負擔,也需要讓幹部工作追求動機和效果的有機統一。「痕跡管理」可以作為考核工作的一種有效手段,但要真正用好,就必須重痕跡更重效果,不能搞成形式主義。工作要實,考核也要實,考核並非設置的條目越多越細越複雜越好,而要實事求是、科學精煉,以促進工作、推動落實為原則,切不可掉入形式主義的泥潭。要讓更多的幹部重「痕」更重「績」、留「跡」更留「心」,用實幹與擔當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摘編自《人民日報》

  【張公嵬:重點優化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環境】

  華北理工大學社會科學研究院張公嵬認為,當前我國經濟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科技型中小企業是培育發展新動能的一個重要載體。但近幾年,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一些困難,制約了健康發展。因此,應從多措並舉力促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全面提升人才供給能力和水平、不斷優化融資環境、積極推進創新平臺建設和營造弘揚企業家精神的良好環境五點舉措出發,重點優化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環境,才能更好地促進科技創新資源的流動,有效提高資源的空間配置效率、提供高附加值的產品和服務,最終為我國高質量發展提供生力軍和新動能。

  摘編自《經濟日報》

  【遲福林:以結構性改革破解老齡化矛盾】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表示,中國正面臨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增長與養老的結構性矛盾,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與老齡化進程加速交織並行的背景下,宏觀經濟政策的選擇空間與靈活性受到雙向擠壓,因此,需要從以下四方面出發,以結構性改革破解結構性矛盾。第一,適應人口結構變化趨勢,加快人口政策調整與勞動力市場的結構性改革。第二,適應需求結構變化趨勢,加快以服務業市場開放為重點的政策調整。第三,以發展長期護理保險為重點切實解決養老服務資金短缺問題。第四,在協調區域、統籌城鄉中拓展宏觀政策空間。在此基礎上,政府、社會與企業需要共同合力,不僅要充分調動社區積極性,發揮社區在應對老齡化挑戰和釋放消費需求的支柱作用,也要充分調動企業積極性,發揮企業在應對老齡化挑戰中的重要作用,同時要突出中國養生養老文化傳承,形成養生養老傳統與養生養老服務技術創新的強大合力。

  摘編自《經濟參考報》

  【李海波:依靠學習走向未來須在四個方面下功夫】

  廣西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基地副教授李海波表示,進入新時代,在面對國際國內更加複雜多變的新形勢新問題時,必須始終強化學習並學以致用,需要在以下四方面下功夫,才能全面增強執政本領,持續推動黨和國家事業蓬勃發展,擔負起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偉大使命。第一,科學定位黨員幹部的學習是黨依靠學習走向未來的前提。黨的各級組織應充分重視黨員幹部的學習問題,創設學習機會,搭建學習平臺,規定學習任務,創新學習形式,豐富學習內容,建立學習「常態化」制度。第二,傳承優良學習傳統是黨依靠學習走向未來的基礎。沿襲組織學習、集體學習和榜樣學習的優良傳統,能夠成為激勵廣大黨員幹部不斷學習的不竭動力。第三,營造良好學習氛圍是黨依靠學習走向未來的關鍵。只有在你追我趕的良好學習氛圍中,才能進一步提振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信心和決定。第四,增強學習本領是黨依靠學習走向未來的有力保障。對黨員幹部來說,只有遵循「學以致用」的目標導向,才能體現學習的價值和意義。

  摘編自《廣西日報》

  (光明網記者 萬霽萱整理)

[ 責編:鄭芳芳 ]

相關焦點

  • 善於運用底線思維-光明日報-光明網
    底線思維蘊含著前瞻意識、憂患意識、責任意識和積極防禦意識,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中量變與質變的原理、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性的關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告誡全黨要樹立底線思維,多次強調「要善於運用『底線思維』的方法,凡事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這樣才能有備無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動權」。在不久前舉辦的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本文著重從習近平總書記經常強調的「木桶原理」出發,學習探究如何科學運用底線思維。
  • 黃渤用「木桶原理」翻船,反木桶理論才是讓你升職加薪的不二法門
    這些都是關於木桶原理的悖論,但木桶原理並不是說完全的站不住腳,前提是這個木桶原理的條件就只剩下短木板長度這一個限制條件,或者是其他的條件對長木板沒有很大影響的條件下又或者是其他木板的長度,厚度高度都差不多, 桶底也OK的情況下,把僅有的短板加長,確實能夠起到增加水桶容量的作用。
  • 木桶效應的盲點,不要輕易相信與運用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木桶效應,它講的就是一個木桶能裝多少的水,取決的並不是木桶最長的那塊板子,而是最短的那塊。這句話聽上去沒有什麼問題,然而這真的是一個思維的陷阱,誤導了不少的人。其最大的危害就是限制了人的思維。
  • 木桶原理是什麼?
    木桶原理是什麼?木桶原理是講一隻水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它最短的那塊木板。一隻木桶想盛滿水,必須每塊木板都一樣平齊且無破損,如果這隻桶的木板中有一塊不齊或者某塊木板下面有破洞,這隻桶就無法盛滿水。一隻木桶能盛多少水,並不取決於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也可稱為短板效應。任何一個組織,可能面臨的一個共同問題,即構成組織的各個部分往往是優劣不齊的,而劣勢部分往往決定整個組織的水平。
  • 科學綜藝一講原理收視率就掉 科學節目底線是什麼
    「口香糖開椰子」實驗   《加油,向未來》被安排在CCTV-1周日晚綜藝節目競爭最激烈的黃金時段播出,已有五期,這是一檔以科學實驗為內容,明星競猜為形式的原創科學綜藝節目。陳徵說:「原來,嚴肅的科普節目不敢太娛樂,觀眾小眾;娛樂節目不敢有科學,掉收視率。而這檔節目,在收視率和科學嚴謹兩方面找到了平衡點,只有大眾看了我們,我們才有可能吸引他們對科學的興趣,進而主動認識科學、了解科學。」陳徵說。   科學節目的底線是什麼?
  • 交易員的木桶原理
    交易員的木桶原理投資的目的是什麼?是賺錢,不是為了證明誰比誰更聰明的。考驗一個人投資是否牛逼最好的辦法是看他有沒有賺錢,我反正從來不聽比我沒錢的人談投資哲學,投資經驗。投資本身還是一個需要不斷實踐的結果,理論本身的指導意義也非常有限。想要在交易市場穩定獲利,不斷的實盤交易是必不可少的;那麼有人就會問,成功的交易者很多,但是為什麼世界上只有一個巴菲特,只有一個索羅斯?這裡就涉及到我們日常當中最常見的木桶原理的故事。生活工作中我們很難面面俱到,那麼揚長避短能夠上你走得更長遠嗎?
  • [新聞視點] 想起了"木桶原理"
    一隻木桶究竟能盛多少水?有經驗的工匠一般會告訴你:一隻木桶的最大容積取決於木桶那塊最短的木板。在 A股股價結構調整依舊的當口,回味這道簡單物理題,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遠的不說,近一段時間以來,正當市場人士為股指走勢膠著而頗費思量之際,各類指數中「最短的木板」———基金指數卻靜悄悄地向前期高點進發。
  • 從「曲突徙薪」看底線思維的現實意義_南方原創_手機南方網
    有人替客人抱不平:明明可以消除火患卻不見諸行動,如今救火論功請客,「曲突徙薪亡恩澤,焦頭爛額為上客」,最終主人幡然醒悟,趕忙請來了那位客人。仔細品味,其實「曲突徙薪」的故事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要重視預警,具有風險意識,涵養「凡事從壞處準備」的底線思維。  古人有此認識,今人更應如此。
  • 「新木桶原理」,告訴你高手的人生逆襲秘訣
    面對這種情況,部門的經理們有的告訴我要發揮長處,有的告訴我要補足短板,我實在不知道如何做……聽著他的話,我陷入了深思,很多人一提到未來的發展,就會想到「木桶原理」,但是對於木桶原理來說,大家的看法卻也各不相同。到底我們該怎麼理解「木桶原理」,實現職場逆襲?《思維破局》一書裡,提出了的「新木桶原理」,給出了答案。
  • 底線思維的普適性與時代性
    原標題:底線思維的普適性與時代性 2019年1月21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著重就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提出了明確要求。底線思維是科學的思維方法、必要的處事原則和有效的實踐邏輯,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普遍地適用於任何時期的任何個人或群體。
  • 木桶原理對嗎?反木桶原理表示有意見,你覺得呢?
    這時,班主任老師們常常用「木桶原理」告誡他們要提高自己不夠好的科目成績。但很多年過去了再看時,那些「金雞獨立」的同學,很多都在自己的領域中做得很好,當年的「木桶原理」就如此失效了。我們看看「木桶原理」這個解釋本身是否合理。木桶原理是什麼?大概是:最短的板決定了木桶能裝的水量。
  • 運用科學思維認識和把握新發展格局
    原標題:運用科學思維認識和把握新發展格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堅持運用科學思維作出的戰略抉擇。要正確認識和把握新發展格局,也需堅持運用戰略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底線思維等科學思維。
  • 木桶原理對考研英語複習的啟示
    最近,很多同學來信要求我指導一下英語複習計劃,特別是暑期期間的英語複習應該怎樣安排?甚至有些同學對待考研英語表露出複雜情緒,認為進步太慢,擔心失敗;有的同學不知道下一步如何安排複習計劃,英語詞彙天天記,新概念也每天背,感覺已經沒有當初的感覺和豪情壯志了…….我想說,這些感覺都是正常的,不信你問問身邊的同學,是否有同感呢!
  • 科學運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和方法論
    原標題:科學運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和方法論 在風雲變幻的世界經濟大潮中,能不能駕馭好我國經濟這艘大船,是對我們黨的重大考驗。面對極其複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面對紛繁多樣的經濟現象,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和方法論,有利於我們掌握科學的經濟分析方法,認識經濟運動過程,把握社會經濟發展規律,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能力,更好回答我國經濟發展的理論和實踐問題。
  • 習近平治國理政關鍵詞(51):底線思維 應對複雜形勢的科學方法
    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善於運用底線思維的方法,凡事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 堅持底線思維,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戰略定力、應對錯綜複雜形勢的科學方法,更是推動新一輪改革發展的治理智慧。
  • 提升運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力
    進入新時代,衡量一個領導幹部理論水平的高低、實踐能力的強弱,不僅要看他掌握了多少理論知識,更要看他能不能把所掌握的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有效解決新時代發展中面臨的實際問題。領導幹部主政一方,只有把事情做成幹好,才能不負重託、不辱使命。一名稱職的領導幹部,不能沒有理論思維的支撐;一支合格的幹部隊伍,不能沒有科學方法的指引。
  • 2016年廣東省公務員面試模擬題:談談木桶原理對自己的啟示
    2016年廣東省公務員面試模擬題:談談木桶原理對自己的啟示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面試模擬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2016年廣東省公務員面試模擬題:談談木桶原理對自己的啟示,廣東公務員面試模擬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新木桶原理給內網安全管理的啟示
    木桶理論的最初含義是指:—桶裝水的多少,取決於最短的一塊板子。新木桶原理是指一隻木桶能夠裝多少水正常情況下(指木桶的大小是一定的,也不斜放等)取決於三方面的因素:第一、是每一塊木板的長度,最短的木板決定盛水量。第二、是木板與木板之間的結合是否緊密。第三、是有一個很好的桶底。
  • 以底線思維定邊界
    ——我們需要怎樣的「改革思維」之五   底線思維,是「有守」和「有為」的有機統一。  確立經濟運行的合理區間,是中央運用底線思維對宏觀調控思路和方式的重要創新。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堅持底線思維,不迴避矛盾,不掩蓋問題,凡事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做到有備無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動權。堅持底線思維,是我們應對錯綜複雜形勢的科學方法,更是推動新一輪改革的治理智慧。
  • 著力提高領導幹部底線思維能力
    原標題:著力提高領導幹部底線思維能力   【提高科學思維能力·⑥底線思維】   底線思維是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也是做好領導工作的重要戰略策略和十分緊要的領導藝術。然而,少數領導幹部缺乏底線思維,對困難估計不足、對風險評估不夠,事到臨頭倉促應戰、亂了手腳,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領導幹部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每一項工作都是有底線的,都不能出問題也出不起問題。能否把底線思維運用於實踐之中,既是謀劃和推動工作的職責所在,也是檢驗領導幹部能力素質的重要標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