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有考生覺得詞句解釋題是申論中較難的一類題型,做起來有難度主要是因為讀題似懂非懂,感覺材料內容可能與主題相關,但又不太相關。不會組織答案,找的要點散亂,只能把要點鋪陳羅列。
別擔心,接下來寧夏華圖今天就來教大家做詞句解釋題整體思路,重新梳理解題技巧。
一、詞句解釋題是什麼樣子?
詞句解釋題就是讓我們解釋題幹中的詞、短語和句子。
1、真題演練
(1)請結合「給定資料3~4」,對「人口詛咒」作一全面解釋。
【審題】對某個詞談解釋,屬於詞句解釋題。
(2)根據「給定資料1」談談你對「我們覺得她是最好的『中國製造』。」這句話的理解。
【審題】談談對於某個句子的理解就是詞句解釋題。
2、圖文解釋給你聽
其實詞句解釋題的解題技巧很簡單,用一張圖和一個詞就能說清楚
【解讀】(1)如果材料中請你談談對於人口詛咒的理解,或者解釋什麼是人口詛咒,作答時先解釋一下人口詛咒的意思,即釋義說明。申論材料中出現與人口詛咒相關的信息點需要寫下,如可以寫產生人口詛咒的原因、帶來的問題、危害等,這類屬於相關要素。(2)人口詛咒這件事是不好的,有很大的危害,所以不能繼續讓不好的事情發展下去,作答中可能會寫與之相關的對策。
二、詞句解釋題解題思路
1、審題預判
同學們做不好詞句解釋題的核心在於不重視審題,審題環節會很快略過。從命題的原理上說,大家一定要重視預判。因為申論的命題是先給答案,命題者希望考生寫出什麼樣的答案,然後圍繞答案設置題幹,再圍繞題幹不斷地找材料,所以真正的申論命題是倒敘的方式。而我們實際做題時按照材料的順序讀會被材料帶著走,這時如果先審清楚題目,才真正符合規律性,按照題幹的角度閱讀材料方向是準的,所以要重視審題。
2、技巧點撥
(1)巧用情感色彩:如果需要解釋的詞彙本身情感是偏消極的,找的答案要點本身也是偏消極的;如果本身情感是偏積極的,找的答案要點本身也是偏積極的;如果詞彙是中性的,則消極與積極的都要找。
【2018年遼寧省考】請結合實際,談談對材料4中「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的理解。
【解讀】「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官吏不怕我特別嚴厲,怕我廉潔清正;百姓不是服我的能力,而是服我的公平公正。這句話在強調廉潔公正的重要性,感情色彩偏積極,因此本題作答方向偏向積極。
(2)抓住關鍵信息:如果題幹給的詞彙是負面的,而整個材料的信息點都是負面的,意味著這種巧用情感色彩的方法不適合,沒有效果。所以可以使用第二個方法,抓住題幹中的關鍵信息進行預判,尤其是出現一句話的時候。因為一句話的信息點是很多的,由很多個信息共同組成,這時候找到關鍵信息,適當拆分理解,對於下文找點的預判有極大的幫助。
【2019年聯考安徽卷】給定資料2中提到「40年來經濟的發展,在點滴的民生改善中找到了生動而深刻的註腳。」請根據給定資料,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審題】①「40年來經濟的發展,在點滴的民生改善中找到了生動而深刻的註腳」:主題詞比較複雜,與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相關(經濟發展中涉及到民生改善)。
②「在點滴的民生改善中」:點滴即一點一滴,民生改善不是「一種改善」,而是有多種多類的民生改善,一點點地改變,可能是「民生改善1……民生改善2……民生改善3……」。
③「生動而深刻的註腳」:有些民生改善很深刻、很生動。深刻比較好理解,但生動不好理解,若材料裡有明確的原詞提醒我們這部分內容和生動相關,則可以寫。若沒有,點滴這個詞的側重會更強一些。
綠蔭遍野,風暖晝長;橫塘新荷,花叢蝶忙。 夏天,你好!忙碌而又炎熱的夏天來了,各地考試公告來了,寧夏公告還會遠嗎?別鬆懈!繼續鞏固練習,做好備考工作,提高上岸機率。以上,祝大家上岸成功!
(編輯:xied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