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遺產:孔廟、孔府、孔林

2020-12-10 華夏經緯網



 

 ●中文名稱:曲阜孔廟、孔林、孔府

  ●英文名稱:Temple and Cemetery of Confucius and the Kong Family Mansion in Qufu

 ●批准時間:1994.12

 ●遺產種類:文化遺產

 ●遺產遴選標準:曲阜孔廟、孔林、孔府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V)(VI)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孔子是公元前6世紀到公元前5世紀中國春秋時期偉大的哲學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夫子的廟宇、墓地和府邸位於山東省的曲阜。孔廟是公元前478年為紀念孔夫子而興建的,千百年來屢毀屢建,到今天已經發展成超過100座殿堂的建築群。孔林裡不僅容納了孔夫子的墳墓,而且他的後裔中,有超過10萬人也葬在這裡。當初小小的孔宅如今已經擴建成一個龐大顯赫的府邸,整個宅院包括了152座殿堂。曲阜的古建築群之所以具有獨特的藝術和歷史特色,應歸功於2000多年來中國歷代帝王對孔夫子的大力推崇。

●概況:

  曲阜,位於山東省西南部,距省會濟南市之南約120公裡處,是我國重要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曲阜在距今二三千年前即是周代(前1120-前221)魯國國都,又是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前551-前479)的故鄉。這裡文物薈萃,尤以孔廟、孔府、孔林聞名全國,並稱"曲阜三孔",與北京故宮、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山東泰安岱廟,被譽為我國四大古建築群。

  孔廟 位於曲阜市南門內,是奉祀孔子的廟宇。曲阜孔廟是祭祀孔子的本廟,是分布在中國、朝鮮、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亞、新加坡、美國等國家2000多座孔子廟的先河和範本,據稱孔廟始建於公元前478年,最初僅「廟屋三間」,後來經過歷代的不斷興建,發展成為擁有各種建築100餘座,460餘間,佔地面積約95000平方米的龐大建築群。孔廟是中國現存規模僅次於故宮的古建築群,堪稱中國古代大型祠廟建築的典範。

  孔廟的總體設計是非常成功的。前為神道,兩側栽植檜柏,創造出莊嚴肅穆的氣氛,培養謁廟者崇敬的情緒;廟的主體貫串在一條中軸線上,左有對稱,布局嚴謹。前後九進院落,前三進是引導性庭院,只有一些尺度較小的門坊,院內遍植成行的松柏,濃蔭蔽日,創造出使人清心滌念的環境,而高聳挺拔的蒼檜古柏間闢出一條幽深的甬道,既使人感到孔廟歷史的悠久,又烘託了孔於思想的深奧。座座門坊高揭的額匾,極力讚頌孔子的功績,給人以強烈的印象,使人敬仰之情不覺油然而生。第四進以後庭院,建築雄偉,黃瓦、紅牆、綠樹,交相輝映,既喻示出孔於思想的博大高深,也喻示了孔子的豐功偉績,而供奉儒家賢達的東西兩民,分別長166米,又喻示了儒家思想的源遠流長。

  孔廟共有建築100餘座460餘間,古建面積約16000平方米。主要建築有金元碑亭、明代奎文閣、杏壇、德佯天地坊等、清代重建的大成殿、寢殿等。

  欞星門是孔廟的第一座大門。相傳古人在祭天時先祭欞星。孔廟設欞星門,意為要像尊天那樣尊孔。二門名叫聖時門,形同城門,飛簷鬥拱,綠琉璃瓦覆頂。門前的漢白玉石坊,名曰太和元氣坊,坊名盛讚孔子功德如同天地一般,無所不包。

  奎文閣為中國古代著名的木結構閣樓之一,高23.35米,為二層藏書樓,三重飛簷,四層鬥拱,建造獨特,工藝奇巧。閣內上層收藏有歷代帝王御賜籍、墨跡等,下層收藏有歷代帝王祭祀孔子時所需的香帛之物,以及社會人士捐獻的圖書。

  十三碑亭是專為保存皇帝在祭祀孔子、修建孔廟時所留存之石碑而建,內藏唐、宋、金、元、明、清等朝代的53塊巨碑。其中最大的一塊是清代康熙年間所立,全碑重達35噸,加上碑座共重65噸。

  杏壇,位於大成殿前。相傳為當年孔子講學處。該壇建於宋代,四周環植以杏,故名;金代又於壇上建亭。明代後期重修,即今日杏壇。

  大成殿居全廟中央,是整個孔廟的主體建築,面闊9間,進深5間,長54米,寬34米,高32米,重簷九脊,黃瓦朱欞,鬥拱交錯,雕梁畫棟,金碧輝煌,氣勢磅礴。它與北京故宮的太和殿、泰山南麓岱廟的天貺殿並稱為中國三大殿。大殿周環迴廊,四邊皆有精雕的大理石柱,均以整石雕成,共28根,各高5.98米,直徑達0.81米。兩山及後簷的18根柱淺雕雲龍紋,每柱有72團龍。前簷10根石柱各深浮雕雲龍紋,均為兩條正在戲珠的飛龍,四繞雲熖,柱腳襯以山石波濤,造型生動優美,雕刻玲瓏剔透,工藝絕倫,為曲阜獨有的石刻藝術瑰寶,為我國宮殿建築中所罕見。殿內高懸"萬世師表"等十方巨匾,三副楹聯,均系清乾隆帝手書。正中供奉孔子塑像,七十二弟子及儒家歷代先賢塑像分侍左右。歷代皇帝的重大祭孔活動均在大殿舉行。殿下為一巨型須彌座石臺基,高2米,佔地1836平方米。殿前露臺軒敞,舊時祭孔的"八佾舞"在此舉行。

  聖跡殿存放有以孔子一生經歷為題材的石刻"聖跡圖"120幅。這是我國最早的一套有完整故事的石刻連環畫。刻殿還有800多塊漢魏六朝以來的碑刻、畫像雕刻及珍貴書法石刻,連同廟內原有的1200多塊碑刻,共2100多塊,形成我國罕見的大型碑林。整座孔廟,就像一座大型歷史博物館,是我國珍貴的文化遺產。

  金牌亭大木做法具有不少宋式特點,鬥栱疏朗,瓜子栱、令栱、慢拱長度依次遞增,六鋪作裡跳減二鋪,柱頭鋪作與補間鋪作外觀相同等。正殿庭採用廊廡圍繞的組合方式是宋金時期常用的封閉式祠廟形制少見的遺例。大成殿、寢殿、奎文閹、杏壇、大成門等建築採用木石混合結構,也是比較少見的形式。鬥栱布置和細部做法靈活,根據需要,每間平身科多少不一,疏密不一,栱長不一,甚至為了彌補視覺上的空缺感,將廂栱、萬栱、瓜栱加長,使同一建築物相鄰兩間鬥栱的栱長不一,同一柱頭科兩邊栱長懸殊,這是孔廟建築的獨特做法。

  孔廟保存漢代以來歷代碑刻1044塊,有封建皇帝追諡、加封、祭祀孔子和修建孔廟的記錄,也有帝王將相、文人學士謁廟的詩文題記,文字有漢文、蒙文、八思巴文、滿文,書體有真草隸篆,是研究封建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的珍貴史料。碑刻中有漢碑和漢代刻字二十餘塊,是中國保存漢代碑刻最多的地方。乙瑛碑、禮器碑、孔器碑、史晨碑是漢隸的代表作,張猛龍碑、賈使君碑是魏體的楷模。此外還有孫師範、米芾、党懷英、趙孟、張起巖、李東陽、董其昌、翁方鋼等人的法書,元好問、郭子敬等人的題名,孔繼涑五百八十四石的大型書法叢帖玉虹樓法帖等。孔廟碑刻是中國古代書法藝術的寶庫。

  孔廟著名的石刻藝術品有漢畫像石、明清雕鐫石柱和明刻聖跡圖等。漢畫像石有90餘塊,題材豐富廣泛,既有人們社會生活的記錄,也有歷史故事、神話傳說的反映。雕刻技法多樣,有線刻、有浮雕,線刻有減地,有剔地,有素地,有線地;浮雕有深有淺,有光面,有糙面。風格或嚴謹精細,或豪放粗獷,線條流暢,造型優美。明清雕鎊石柱共七十四根,其中減地平鐫五十六根,高浮雕十八根。減地平鐫圖案多為小幅雲龍、鳳凰牡丹,清雍正七年刻,崇聖祠刻牡丹、石榴、荷花等花卉,構圖優美,是明弘治十七年的遺物。石雕的精品是浮雕龍柱;大成毆前簷十柱,每柱高達六米,最為高大,崇聖祠二柱龍姿矯健,雲形活潑,水平最高。另外聖時門、大成門、大成殿的淺浮雕雲龍石陛也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聖跡因為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據孔廟宋金木刻增補而成,由曲阜儒學生員毛鳳翼匯校、揚州楊芝作畫、蘇州石工章草上石,共一百二十幅,形象地反映了孔子一生的行跡,是我國較早的大型連環畫之一,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兩千多年來,曲阜孔廟旋毀旋修,從未廢棄,在國家的保護下,由孔於的一座私人住宅發展成為規模形制與帝王宮殿相埒的龐大建築群,延時之久,記載之豐,可以說是人類建築史上的孤例。

  孔林 也稱至聖林。位於曲阜城北1.5公裡處。系孔子後裔的家族墓地。經考證,孔林延續2400多年,是世界上延續時間最長的家族墓地。最初孔子歿後葬此,墓地約一公頃,後歷代帝王不斷賜田,至清代已達30公頃,林垣牆長7公裡餘,林內有樹木10萬餘株,喬枝巨本,古木參天。其中古樹2萬,四時不凋,是一處古老的人造園林。林內墓冢累累,碑碣林立,石儀成群;有萬古長春坊、至聖林坊、駐蹕亭等建築。孔子墓在東周區西北部,墓前有明代所立"大成至聖文宣王墓碑"。東為其子孔鯉墓,南為其孫孔伋墓,這一格局古稱"攜子抱孫"。附近有子貢廬墓處、楷亭等建築。 "三孔"格局規模一如皇宮、帝陵,大成殿之雕柱即使皇宮亦未見。

  孔府 也稱衍聖公府,西與孔廟毗鄰,為歷代孔子嫡裔衍聖公的官署和私邸。自漢代開始起,歷代朝廷尊崇孔子時,對其嫡裔也眷顧備至,優渥有加。孔子嫡裔原住闕裡故宅,承襲封宅。宋代時另建新第,加封后稱衍聖公府。明代洪武年間,敕令在故宅以東重建府第,後屢經擴建,今孔府佔地240畝,建有各種廳堂、樓房463間,院落9府,分成東、西、中三路。

  東路系家廟所在地,接待朝廷大臣們的建築物均在該路,亦稱"東學"。主要建築有抱本堂、祧廟、新祠堂、一貫堂、慕恩堂,以及接待朝廷欽差大臣的蘭堂、九如堂、御書樓等。

  西路為衍聖公學詩習禮之所,建築有接待一般來客的客房,亦稱"西學"。院內遍植奇花異草、茂林修竹,深幽清雅。主要建築有紅萼軒、忠怒堂、安懷堂,以及南北花廳等等。 中路為孔府主體部分,現按孔府舊時原狀陳列,分前後兩都分,前部"官衙",仿朝廷六部之制,設三堂六廳,轄管勾、百戶、孔庭族長、曲阜縣衙四個衙門,並掌管禮儀典章。其大堂是官衙主體,系衍聖公舉行重大禮儀活動之所;二堂是衍聖公宣示典章禮儀、申飭族規家法、考試童生、會見官員的地方;三堂是衍聖公處置內務之處,六廳即管勾廳、百戶廳、典籍廳、司樂廳、知印廳、掌書廳,皆為孔府行政管理的各職能部門,分管地畝、稅收、役戶、儀禮、樂舞、印信籤押、文書檔案等。後為內宅,是眷屬居住和活動的地方;最後面是孔府花園。孔府是我國歷史上最大的地主莊園,又是官衙、家廟、住宅三位一體的古典建築群。

  孔廟、孔林、孔府建築群凝聚了歷代建築的精華,極具建築藝術之美。同時在建築的布局、規劃和裝飾等方面,也反映出的儒家思想的精髓。它們不僅是名聞天下、內涵豐富的文化類遺產,同時還擁有大量有價值的自然遺產。「三孔」內生長的17000餘株古樹名木不僅見證了「三孔」的發展歷史,同時也是研究古代物候學、氣候學和生態學的寶貴素材。

 ●文化遺產價值:

  規整的建築,藝術的寶庫

  現存孔廟佔地327.5畝,建築物466間,前後有九進院落,縱向軸線貫穿整座建築,左右對稱,布局嚴謹,氣勢宏偉。前三進院落布置導向性建築物,如門或牌坊。第四進院有一座三重簷的高閣奎文閣,其中藏有歷代皇帝賞賜的圖書。第七進院落中有「杏壇」,據說是孔子生前講學處。孔廟的主殿大成殿高31.89米,寬54米,進深34米。廊下有28根龍古柱,沒根石柱都用整塊石材雕成。前廊下的十根石柱用深浮雕的手法雕成雙龍對舞,襯以雲朵,山石、濤波,造型優美生動,是罕見的藝術瑰寶。孔廟中還存有大量的碑刻及畫像磚,是研究中國古代書法和文化藝術的寶貴資料。

  孔府是衙宅合一,園宅結合的範例

  孔廟的東側是孔府,是孔子嫡長孫世襲的府第。始建於宋代,經歷代不斷擴建,形成現在的規模。佔地200餘畝,有房舍480餘間。官衙和住宅建在一起,是一座典型的封建貴族莊園,衙 署大堂用於接受皇帝頒發的聖旨,或處理家族內事務。孔府後院有一座花園,幽雅清新,布局別具匠心,可稱園林佳作,也是園宅結合的範例。孔府藏有大量的歷史檔案、傳世文物,歷代服飾和用具等,都及其珍貴。

  孔林是延續年代最久、保存最完整的家族墓地

  孔林又稱至聖林,在曲阜城北門外,佔地3000畝,周圍磚砌林牆長達14裡,是孔子和他的後代子孫們的家族墓地。孔林內柏檜夾道,進入孔林要經過1200米的墓道,然後穿過石牌坊、石橋、甬道、到達孔子墓前。孔子的墳墓封土高6米,墓東是孔子之子孔鯉和他的孫子孔伋 的墳墓。在孔林中,有的墓前還存有石雕的華表、石人、石獸。這些都是依照墓中人當時被封爵位的品級設置的,整個孔林延用2500年,內有墳冢 十餘萬座。其延續時間之久,模葬之多,保存之完好,舉世罕見。

相關焦點

  • 世界文化遺產——孔府 孔廟 孔林
    曲阜孔廟、孔府、孔林位於山東省曲阜市,是中國歷代紀念孔子,推崇儒學的表徵,以豐厚的文化積澱、悠久歷史、宏大規模、豐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學藝術價值而著稱。  孔廟、孔林、孔府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集中體現在它所保存的文物上。
  • 波哥帶你看世界:世界文化遺產山東曲阜孔廟、孔府、孔林,聖人的...
    環遊世界41個國家和地區,並用手機進行攝影創作。讓我們跟著波哥一起,欣賞全世界的美景吧。第十五站,是世界文化遺產:山東曲阜孔廟、孔府、孔林。山東曲阜孔廟、孔府、孔林曲阜孔廟、孔府、孔林位於山東省曲阜市,是中國歷代紀念孔子,推崇儒學的表徵,以豐厚的文化積澱、悠久歷史、宏大規模、豐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學藝術價值而著稱。孔廟、孔林、孔府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集中體現在它所保存的文物上。
  • 世界遺產名錄,曲阜「三孔」,孔府、孔廟、孔林
    山東濟寧曲阜的孔府、孔廟、孔林,統稱曲阜「三孔」,是中國歷代紀念孔子,是歷代儒客朝拜之聖地,推崇儒學的表徵,以豐厚的文化積澱、悠久歷史、宏大規模、豐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學藝術價值而著稱。山東濟寧曲阜是孔子的故鄉。
  • 航拍世界文化遺產山東曲阜孔府孔廟
    2019年9月27日,山東曲阜,航拍的孔府孔廟。曲阜孔廟,又稱「闕裡至聖廟」,位於山東省曲阜市中心鼓樓西側300米處,是祭祀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祠廟。始建於魯哀公十七年(前478年),歷代增修擴建。曲阜孔廟以孔子故居為廟,歲時奉祀。
  • "東方聖城"曲阜的孔廟、孔林、孔府
    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儒家文化逐漸成為了中國的正統文化,並影響到東亞和東南亞各國,,成為了整個東方文化的基石。曲阜的孔府、孔林、孔廟,統稱"三孔",是中國歷代紀念孔子,推萗儒學的表徵,以豐厚的文化積澱、悠久歷史、宏大規模、豐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學藝術價值而著稱。因其在中國歷史和世界東方文化中的顯著地位,被世人尊稱為世界三大聖城之一。
  • 【至聖先師】曲阜三孔--孔府·孔廟·孔林
    1994年孔廟、孔林、孔府被聯合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孔子是公元前6至5世紀最偉大的哲學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的廟宇、墓地和府邸位於山東省的曲阜。孔廟是公元前478年為紀念孔子而興建的,千百年來屢毀屢建,到今天已經發展成超過100座殿堂的建築群。孔林裡不僅容納了孔子的墳墓,而且他的後裔中,有超過10萬人也葬在這裡。
  • 儒家文化聖地——孔廟、孔府、孔林
    孔林的神道長達千米,蒼松翠柏,龍幹虯枝,神道的盡頭為「至聖林」的木構牌坊,這裡是孔林的大門。除了孔子墓,他因為著有《桃花扇》一書而名盛一時。據說,孔尚任曾經為康熙導遊孔廟和孔林,因其學識淵博,他的講解深得皇帝讚許。
  • 三孔——孔廟、孔府、孔林
    這裡有一座巨大的宮殿式建築----孔廟,有中外歷史上罕見的世襲了七十多代的貴族府第----孔府,有一片比曲阜縣城大一倍的園林墓地----孔林。孔廟、孔府、孔林簡稱為「三孔」,是我國,也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歷史文化遊覽勝地。孔廟孔廟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在中國,幾乎是每一個省府或縣城,都有一座孔廟,但是規模最大的一座在曲阜。
  • 儒家文化聖地:一次與古代聖人對話的機會——孔廟、孔府、孔林!
    孔廟、孔府、孔林被合稱為「三孔,是我國歷代紀念孔子、推崇儒學的象徵,歷史悠久,規模宏大,文物珍藏豐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曲阜孔廟是第一座祭祀孔子的廟宇 ↑是如今分布在世界各地2 000多座孔廟的範本。
  • 曲阜三孔——孔廟、孔府、孔林,一起來遊覽一下吧
    孔子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中國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在兩千多年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儒家文化逐漸成為中國的正統文化,並影響到東亞和東南亞各國,成為整個東方文化的基石。曲阜的孔府、孔廟、孔林,統稱&34;,是中國歷代紀念孔子,推崇儒學的表徵,以豐厚的文化積澱、悠久歷史、宏大規模、豐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學藝術價值而著稱。因其在中國歷史和世界東方文化中的顯著地位,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於1994年12月被收入《世界遺產名錄》。
  • 山東曲阜三孔古建築群:孔府、孔廟、孔林
    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按照自己的理想塑造了整個中國的思想、政治和社會體系,成為整個中國文化的基石。山東濟寧曲阜的孔府、孔廟、孔林,統稱曲阜「三孔」,是中國歷代紀念孔子,推崇儒學的表徵。孔廟孔廟,公元前478年始建,孔子逝世的第二年,魯哀公將孔子故居三間闢為收藏其生前遺物的場所,派兵卒守護,逢年過節予以祭祀。
  • 山東曲阜三孔——孔府、孔廟、孔林
    曲阜的孔府、孔廟、孔林,統稱「三孔」,是中國歷代紀念孔子,推崇儒學的表徵,以豐厚的文化積澱、悠久歷史、宏大規模、豐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學藝術價值而著稱。因其在中國歷史和世界東方文化中的顯著地位,被世人尊崇為世界三大聖城之一。
  • 世界文化遺產——曲阜孔廟、孔府、孔林行記
    1994年12月,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V)(VI),入選《世界遺產名錄》。所以,他的故鄉被評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入選《世界遺產名錄》真是名至實歸。作為砸孔廟、孔林、孔府的總指揮,譚厚蘭在曲阜呆了二十九天,共破壞文物6618件,燒毀古書2700餘冊,各種字畫900多軸,其中有國家一級保護文物70餘件,珍版書籍1700餘冊;砸毀包括孔子墓碑在內的歷代石碑1000餘座,搗毀孔廟,破壞孔府,在孔林中刨平上三代墳(孔子及兒子、孫子),挖掉下三代墳(安葬在孔林的最後一個「
  • 曲阜孔廟、孔林和孔府
    孔夫子生前在此開壇授學,首創儒家文化,為此後2000多年的中國歷史深深地打上了儒學烙印。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按照自己的理想塑造了整個中國的思想、政治和社會體系,成為整個中國文化的基石。1994年孔廟、孔林、孔府被聯合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介紹曲阜「三孔」——孔廟、孔府、孔林
    少昊陵,周公廟、發靈宮遺址、魯國故城遺址,西夏侯、東魏莊以及壽丘等十八處文化遺址,都引人入勝。而最為壯觀的,要數孔廟、孔府、孔林了。-我國文化的一座寶庫孔廟開始於孔子去世的第二年,即公元前478年,魯哀公命以孔子故居「為廟」,「歲時奉祀」。歷代統治者在給孔子不斷追封的同時,逐步擴展孔廟。
  • 參觀孔府孔廟孔林,感受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曲阜是孔聖人的家鄉,這裡的文化底蘊非常的豐富,有孔府孔廟和孔林三個景點,是每一個去曲阜的人都不能錯過的景點,這裡對老師免門票的。到了景區之後,是需要先到遊客服務中心去的,那裡有售票點,還有大巴,其實孔府和孔廟距離是很近的,但是和遊客中心不再一個地方,不過也不遠,只有孔林是比較遠的,這裡的大巴會在三個景區之間接人,只要憑票就能上去,但是要注意最後一班車的時間,不然就只能自己回來了。
  • 曲阜三孔:孔廟、孔府、孔林,感受孔子文化的薰陶
    在這裡,你可以感受到濃濃的孔子遺風,並不是因為在城市角落書寫的孔子語錄或與孔子息息相關的建築,而是從當地人的言談、神情就能看出濃鬱的文化氣息,那裡的人與人之間都是很謙和,聽不到大聲叫賣,更不用說當街對罵了,甚至更看不到年輕戀人之間親暱的行為舉止,孔子之風山真是隨處可見。
  • 「精品薦讀」中國世界文化遺產系列(十三)曲阜孔廟、孔林和孔府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系列(十三) 曲阜孔廟、孔林和孔府 孔夫子生前在此開壇授學,首創儒家文化,為此後2000多年的中國歷史深深地打上了儒學烙印。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按照自己的理想塑造了整個中國的思想、政治和社會體系,成為整個中國文化的基石。1994年,孔廟、孔林、孔府被聯合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曲阜:孔廟、孔府、孔林自助遊詳盡攻略
    "曲阜"之名最早見於《禮記》,這裡有著名的"三孔":孔府、孔廟、孔林,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的故鄉。泰安到曲阜K51(0616/0742)硬座18.5元,1個半小時,高鐵20分鐘不到,不過普通火車也挺快的,到的也足夠早,曲阜站也更近些。從曲阜站打車到三孔售票處(孔廟南門)不到20元,公交1元。
  • 山東曲阜孔廟孔府孔林擬門票提價漲幅接近70%(圖)
    >   10月22日,孔廟御碑亭裡堆放著空調  本報曲阜11月30日訊11月29日,孔廟、孔府、孔林價格調整聽證會在曲阜舉行。聽證會代表建議把「三孔」通票由105元調整到150元,「三孔」單票合計由106元調整為160元至180元。這一調價方案經省物價局批准後將公示3個月。  來自社會各界的20餘名代表參加了當天的聽證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