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外國人的家,因為明式家具而驚豔世界

2020-12-12 騰訊網

明式家具驚豔世界

他們花費如此漫長的時間在中國家具上

致使紅塵看似如夢境

空瓠隱士

他們與之長久相處於明清時期的一張桌子、一把椅子

久到令我無法思考在他們在其中領悟到的有多麼令時光驚豔

令世界驚豔

「中國」式大宅並不僅僅是中國人獨有,

在近年的展拍中,

我們發現有許多外國收藏家對「中國」有別樣情懷。

他們深受中國古典家具的線條之樸雅所吸引,

珍藏的中國古典家具尤為豐富,

宅院、工作室都被賦予「中國味道」,

這些「優雅的工程」給人冥心怡情,幽雅至極之感。

明代之王·安思遠

他是收藏中國古代藝術品的泰山北鬥,

被稱為「中國古董第一教父」,

他對明式家具收藏頗具建樹,

又被成為「明代之王」。

他是西方藝術界公認的

最具眼光和品位的古董商兼收藏家、學者,

最具權威的國際亞洲古典藝術專家。

他就是——安思遠。

安思遠在位於紐約「第五大道」的豪華宅邸中,

用自己超絕的文化品味與審美,

打造出了一座跨越東西文化,

冠絕古今的華美大宅。

安思遠對於中式古典家具的陳設,

能夠脫離中國古典審美的束縛,

按照自己的品味、閱歷和秩序去重新營造,

融入生活起居之中,

是他獨有的審美追求和生活方式的體現。

安思遠對於中國藝術有著濃厚而又特殊的情感,

他曾說:「中國藝術給了我一切。」

同時,他亦為中國文化保護和國寶的回歸

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地上鋪著清代宮廷地毯

條几上擺放唐代石刻菩薩

平衡、並置、對比、反差……

安思遠善於組合不同文化、年代、風格的家具,

他在放在擺設方式上花盡心思。

就連在他最後的日子裡,

陪伴他的亦是他半個多世紀以來

自己所構築起來的中國珍寶世界。

菲律賓家族遺珍·維勒泰

瑪麗·泰瑞莎·L·維勒泰

出身於地位顯赫的馬尼拉世家。

這是一位「臻於完美」的藏家,

「她從來都不輕易跟隨潮流」,

其收藏總是與她對學術的興趣,

對歷史的探究和美的熱愛緊緊相連。

瑪麗於1960年代開始醉心於藝術收藏。

70年代後期,收藏範疇擴展至中外古董精品,

其中尤為重要的是傳統中式家具的收藏。

1977年,瑪麗受邀參與了這年的費城古董展會。

正是在這裡,他們第一次見到中國家具,

也是在這裡,瑪麗購置了首件中國家具收藏。

在瑪麗位於馬尼拉的雅致宅邸內,

可見到中式家具與日本屏風、英式家具

以及歐洲裝飾藝術品共冶一室的畫面,

展現出獨特的和諧美感。

家族在過去30年間搜羅所得的中式家具,

是整個室內布置的焦點所在。

對於維勒泰家族來說,

與這些藝術品朝夕相對,

他們生活其中,並怡然處之:

椅子是用來坐的,桌子是用來放東西的,

儲藏櫃是用來收納各種物品的,

從古董到聖誕節裝飾都包括在其中。

黃金時代親歷者·柯惕思

柯惕思(Curtis Evarts),美國人,

專事中國家具的研究、收藏和經營已廿年之久。

20世紀80~90年代,

是海外中國明式家具收藏研究的「黃金時代」,

原美國加州明式家具博物館館長柯惕思先生

就是這個時代的親歷者。

如今,

柯惕思旅居上海,

獨立從事中國古董家具領域的研究和顧問工作,

他在上海開了一家中國古典家具店——

「善居」。

柯惕思的研究

大多在黃花梨、紫檀明式家具上。

用他的話說,

「那時候是比較熱鬧的,

每個月都有新的發現。」

1996年,

一場影響全球古典家具收藏的拍賣

在佳士得上演了,

而所有拍品正是來自柯惕思苦心經營的

加州中國古典家具博物館。

上百件中國古典家具100%成交,

且成交額遠超預估價。

在柯惕思眼中,藏品和收藏就像人一樣:

「家具也是有個性,

有時像個小姑娘,有時像個粗狂的男人,

可是也有很多沒有個性的『人』,

有很多『化妝』,你看不見人是什麼樣子了。

家具和人是一樣的,

出生的時候,是質樸的,

然後慢慢長大,

在生活中吸收了複雜的影響,本質變了。」

他喜歡那些淳樸、有本質的家具。

骨子裡的中國魂·莫士輝

「水松石山房」這個名字聽起來

帶著濃鬱的中國文人色彩。

事實上,水松石山房的主人,

卻是一位來自英國的藏家HuguMoss(莫士輝),

他被稱為「西式外表裡藏著東方靈魂」。

據說,莫士輝的堂號來源於其工作室壁爐上

掛著的吳昌碩題「水松石山房」的匾額。

說其有「東方靈魂」絕非誇張,

從莫士輝的藏品到工作室都帶有中國文人的氣息。

他工作室裡的明式家具和雅石陳設,

都是傳統文人的心頭好。

他將這些元素融入到了生活、收藏中,

讓它們更富「禪意」。

室內的平頭案和造型各異的雅石,

是水松石山房主人穿梭於古今的見證。

屋內既有西方的壁爐和布藝沙發,

也有東方古典的屏風和燈臺,

這種西東方布景的強烈衝擊,

正是Hugh Moss所追求的:

遺世而獨立的座落在世界的盡頭。

陽光灑進書房,

在造型素簡的平頭案和四出頭官帽椅上

落下點點餘輝;

古堡書案上,

靜靜地立著明代的羅漢

……

這些古物,跨越了

千餘年的時間和八千多公裡的空間,

交錯了時光,悠然徜徉於其中。

如果沒有這些古物,

如何能讓人了解

其超脫塵世之上的心靈境地

是如此廣闊與自在?

【後 記】

這些外國人的家留給我們的感悟在於:

收藏的價值不僅是昭示一份可觀的資產配置,

更重要的是在朝夕相伴間,

領悟其中承載的文化魅力,

在其滋養中藝術著自己的生活。

他們那顆尊重藝術、尊重民族情感的寬厚之心

打動了無數中國人!

喜歡這篇文章,可點擊右下角 在看 分享給大家噢!

相關焦點

  • 世界家具的巔峰——明式
    來源:京華木作十八世紀英國家具大師Thomas Chippendale(1718-1779)在其《家具指南》中描述,在世界的範圍內,能以「式」相稱的家具類型僅有三類:明式家具、哥德式家具和洛可可式家具,其中,中國的明式家具位居首位。明式家具,中國傳統家具裡的經典之作,更是世界家具的巔峰,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
  • 葉承耀的明式家具收藏
    而從上海過來的收藏大家胡仁牧、仇焱之這些人幾乎影響了近40年的香港藝術收藏走向。「胡仁牧先生是銀行家,他常常拿著金條在世界各地買古董,挑選和保護都非常講究,租飛機運回來。」葉承耀說,「他對瓷器懂得相當透徹,當時覺得上海人比我們這些廣東人有文化。」
  • 這四位國際頂級收藏家,因中國家具驚豔世界
    明式家具驚豔世界 他們花費如此漫長的時間在中國家具上 致使紅塵看似如夢境 他們與之長久相處於明清時期的一張桌子、一把椅子 久到令我無法思考在他們在其中領悟到的有多麼令時光驚豔
  • 伍嘉恩:為明式家具「著魔」
    明式家具存世極少,據資料統計,其中明代生產的黃花梨和紫檀家具總數不超過2000件,流傳至今的僅1000至1500件,都早已進入各博物館和私人藏家手中,拍賣會上也不過偶露崢嶸,世人更是難得一見。伍嘉恩的這批藏品,當時引發了收藏界的震動。  「『木趣居』藏明式家具多在收藏明式家具的黃金時期20世紀80、90年代得著,秘藏至今,不少從未曝光。
  • ...海南黃花梨|王世襄|黃花梨|明式家具|明式家具珍賞|海南省博物館
    不錯,他興致勃勃地玩了一生,且不說秋鬥蟋蟀、冬懷鳴蟲、架鷹逐兔、挈狗捉獾這些小技,舉凡音樂、繪畫、家具、髹漆.竹刻、傳統工藝、民間遊藝等等,涉獵之廣,鑽研之深,學問之博,可謂空前絕後。世襄先生就因這些「絕學」,卓然成家,名重天下。也許很多海南人未必知道王世襄與海南黃花梨也頗有淵源,他的研究專著,讓海南花梨成名於世。
  • 伍嘉恩和明式家具收藏
    30多年間,她既以自己的「嘉木堂」成為全球最大明式家具私人藏家的主要供貨商,也是近些年世界各國博物館明式家具展覽和相關目錄書籍的主要推手。而今她作為藏家,將自己100多件明式家具的完整收藏首次全部展出。
  • 百年匠人丨明式家具,徵服世界的東方美!
    明式家具是獨具特色的漢族傳統家具。指自明代中葉以來,能工巧匠用紫檀木、杞梓木、花梨木等製作的硬木家具。造型優美,選材考究,製作精細是明式家具的三大特點。明式家具是我國明代形成的一項藝術成就,被世人譽為東方藝術的一顆明珠。在世界家具體系中享有盛名。主要指那種以硬木製作與明代和清代前期,設計精巧,製作精良,風格簡約的優質家具。
  • 「明式」不只包括黃花梨家具,淺談明式家具的概念及形成背景
    於《中國文物報》《文物天地》《古典工藝家具》《藝術市場》《收藏家》《中國收藏》《收藏快報》等刊物發表專業文章數十篇。業務專長:新老家具、古董地毯鑑定評估遺存在世的老家具共為兩類:一類是明式家具,一類是清式家具。
  • 宋代家具——明式家具之源
    其中,無論是低坐家具還是高坐家具,均形成了鮮明的中國傳統家具特徵,而融合了多種中國古代藝術精粹於一身的明式家具,簡雅端莊,材美工巧,為世界所矚目!論其藝術特色的形成原因,都離不開宋代家具所帶來的影響。當他們去觀照像家具這樣的實際器物並用心指導它們的設計與製作實踐時,宋代家具自然達到了較為精純的層次,藝術境界也得以提升,正是這些形而上的內容,最終在審美觀念上鑄就了宋代家具輝煌的可能。
  • 明式家具:中國建造文化中的「遺珠」
    明式家具在歐美現代家居中的布置歐美富裕家庭都以擁有一兩件明式家具作為格調的標誌,正因為明式家具簡練樸素的特點,所以將其擺在現代歐美住宅裡,與其他風格的家具可以完美混搭,反過來,西洋家具擺在中國的古建築裡,就顯得非常彆扭,這是個很特別的現象。
  • 醉心於明式家具收藏的名醫——葉承耀先生
    提起明式家具收藏家,或許你曾耳聞王世襄先生、陳夢家先生、伍嘉恩女士……還有一位著名的藏家,他趕上了時代給他創造的機緣巧合,加上對明式家具收藏的傾心追求,構建了他的圓夢之路,他就是全球首屈一指的明式家具藏家、攻玉山房的主人葉承耀先生。
  • 半個木匠:穿越榫卯迷宮|明式家具|明式家具研究|木工|榫卯|張均成
    王世襄先生在《明式家具研究》中這樣形容明式家具:「憑藉榫卯就可以造到上下左右、粗細斜直,連結合理,面面俱到,工藝精確,扣合嚴密,間不容髮,常使人歡喜讚嘆,有天衣無縫之妙。」榫卯是一個龐大的家族,中國的,外國的,古建上的,家具中的……張均成把自己所做的榫卯研究限定在古典家具領域,他最初接觸榫卯,就是源於對明式家具的愛好。
  • 明式家具,文人風骨
    明式家具,生來自帶一股含蓄內斂、行雲流水的氣韻,合著城市山林裏白牆花影、小橋流水的韻致。01文人風骨明式家具,脫胎於文人的胸臆,隨著江南私家園林的興盛而發展起來。明代中後期,唐寅、李漁等文人騷客紛紛加入家具的設計、風格的研討、時式的推廣,特別將個性化的藝術思想融化到具體的器具之中。使得那時文人的思想、藝術和獨特的審美觀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同時,也使明式家具製作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 明式家具 現代家具設計的重要流派
    明式家具由於有了文人的積極參與,就註定會賦予家具詩情畫意的意境和表現力。文人會將自已的古雅之氣通過家具這個載體予以表達和體現。史稱工藝品「出俗工之手,則賤技賤業也;出文人手則騰貴」,這正是明式家具與歷代家具不同的關鍵所在。
  • 海巖談家具收藏:明式家具地位何以不可撼動?
    在明代之前,中國家具在整體水平未完全成熟,留存實物比較少,所以我們現在中國古典家具,其實主要是指明清家具,尤其是明式家具,其取得的成就是最為光芒耀眼的,經過唐宋等多個文化高峰,在明代晚期完成了明式家具的風格。在世界範圍內,明式家具長期是一枝獨秀的,是其他家具不能比肩的,經常作為中華文化圖騰、標誌。
  • 雅昌專欄 | 張輝:明式家具的主體是婚嫁家具
    擴展閱讀:雅昌藝術網關於「以冒用'雅昌'名義騙取藝術品等犯罪行為」的聲明如果認真研究明式家具各類圖案的意義和各類器物的功能,「婚嫁」便是一個繞不過的問題,除非視而不見。大多數有雕刻的明式家具帶有觀念化圖案,這些圖案概稱為五大類圖案。一是「喜鵲登梅」或梅花紋寓意為「喜從天降」、「喜上眉梢」。
  • 中式紅木家具明式家具的主要特點
    明式家具是中國古典家具發展史上的輝煌時期,多少世紀以來一直受到人們的讚譽和世界的矚目,它那嚴謹科學的製作工藝和古雅簡潔的藝術風格給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回味,其主要特點如下。第一,明式家具結構科學、製作精良。
  • 程式化,明式家具的末路?
    >這三個字概括了明式家具的特點。「程式化」,指代的當然就是明式家具的形制、紋飾相對固定不變,造型結構單一等等方面。 寫文章的這位仁兄恐怕也是在從業多年的行內人士,估計是看厭倦了明式的這些條條框框而發此感慨。 但是怎麼能以「末路」來歸結?明式家具的「程式化」,非但不是末路,還是值得大書特書的風格和偉大成就。
  • 明式家具的品格
    甘迺迪坐在漢斯·韋格納設計的「圓椅」上(右)漢斯·韋格納設計「中國椅」(1944)漢斯·韋格納年輕時,曾仔細研究過丹麥工業藝術博物館收藏的兩把明式黃花梨圈椅與四出頭椅子。在這些古老器物中,韋格納感受到了中國古代工匠無比的智慧:不依靠膠水螺釘就能固定結構;椅子各處對人身體關鍵部位的有效支撐;造型中的曲度完美至極,多一份則蠢、少一分則狹……中國古典中,凝練著多少造物的精髓。
  • 歐洲中世紀家具沒落的原因之一竟是受明式家具影響
    其中明式為中國古典家具的典型代表之一,也就是如今大家熟知的明清古典家具中的「明」。而哥德式和洛可可式是歐洲家具風格,其中哥德式還是歐洲中世紀末期家具的典型代表。但這也撼動不了明式家具在世界家具史上一枝獨秀,一騎絕塵的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