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水務為長江大保護插上「智慧翅膀」

2021-01-08 蕪湖市政務公開網

隨著智慧城市建設的腳步不斷加快,智慧水務等一系列新應用在蕪湖應運而生。目前,蕪湖排水系統智慧運行管理平臺一期工程已通過專家評審。該平臺建成後,水環境監管保護工作將實現從「被動響應」到「主動應對」、從傳統人工到智能自動、從碎片化治理到全要素全過程治理的轉變,為長江大保護插上「智慧翅膀」。

促進水環境長治久清

對於蕪湖而言,水環境治理是長江大保護的重中之重。自2018年以來,蕪湖和三峽集團合作,採用「廠網河湖岸」一體化方式,共同推進城區汙水系統提質增效PPP項目,努力實現長江水質根本好轉。項目建成後,將由長江生態環保集團在蕪湖運營6座汙水處理廠,涉及汙水管網663公裡、汙水提升泵站20座。

「目前水環境治理領域缺少專門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存在水務資產底數不清、監測感知基礎薄弱、數據共享通道不暢、運營與監管信息化程度不高等問題。」長江生態環保集團相關負責人坦言,想要真正實現長治久清,智慧化管控手段必不可少。目前,他們正在積極推進智慧水務平臺建設,在排查、巡檢、養護、調度、監督、考核等方面,不斷提高水務設施的運行效率,實現汙水處理系統提質增效。

智慧水務系統既是實現長治久清的有力舉措,也是蕪湖踐行「長江大保護」的一個縮影。系統在運行過程中,水務資產、運行狀態等信息一目了然,讓過去「看不見」的都能「看得見」。同時,實現問題智能診斷、汙染精準溯源,讓過去「說不清」的都能「說得清」;並對問題處理留痕,優化運行調度,讓「管不住」的都能「管得住」。

提升長效治理效能

蕪湖市區由於管網設施不健全、汙水處理能力弱,內河水系沿線老舊小區布局數量多、功能配套不完善,加之城市地勢低洼、水網密布等原因,導致部分黑臭水體「反覆治、治反覆」。

2019年以來,在「一城一主體」原則基礎上,蕪湖成立了水環境治理辦公室,依託三峽集團,創新「廠網河湖岸」一體化治水模式,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效益,累計投入治理資金100多億元。隨著一批水環境治理項目的陸續建成並通過省級驗收,「三峽模式」也在我市經開區、無為市、繁昌區紮實推進。

「三分建、七分管」,想要實現水環境長效治理,智慧水務必不可少。近年來,三峽集團按照「流域統籌、區域協調、系統治理、標本兼治」的原則,積極開展智慧水務建設,不斷完善智慧水務系統的應用功能,為治水工程、系統運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化服務。同時,依託智慧水務系統,進一步優化「廠網河湖岸一體」「泥水並重」等治水模式,確保城鎮汙水全收集、收集全處理、處理全達標,讓城市水環境質量日益改善。

為長江大保護「助力添彩」

長江大保護任務艱巨。當前,蕪湖市智慧水務建設也處於先行先試階段。今後,該平臺將進一步完善應用功能,擴大應用範圍,為長江大保護「助力添彩」。

智慧水務如何發揮作用?據了解,一期工程以城南汙水系統為基礎,建立健全蕪湖排水系統智慧運行管理平臺,基本完成片區內監測感知體系、配套網絡系統建設。通過搭建成資料庫框架,構建汙水管網數值模型,實現「廠、站、網」數位化與可視化,並上線「GIS一張圖」、資產管理、運行監測、綜合調度、報表管理、決策支持、績效管理、安全管理等功能。在一期工程的基礎上,二期工程將深度應用「廠站BIM」模型、管網數值模型、汙水處理廠工藝模型等技術,進一步提高汙水處理廠節能降耗水平,實現「全覆蓋、深應用、展智慧、全業務」管理。

「隨著智慧水務平臺的建設,源、網、站、廠、河(湖)將進行全鏈路貫通,水環境治理成效也將全面提升。」長江生態環保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後,我們將全面打造一個基於「全面感知、科學評估、智能預警、調度決策」的智慧水務全要素管控平臺,並在全市範圍內推廣應用。

相關焦點

  • 秦漢新城:「智慧水務」把好水環境保護「閘門」
    得益於北控水務「智慧水務」系統在水廠落地建設,朝陽汙水處理廠基於大數據技術的「汙水革命」正在加速推進,自動化運行和信息化管理,將大大提升水廠的精細化處理能力,為秦漢新城牢牢把住水環境保護的「閘門」。 「北控水務打造的『智慧水務』,將行業專業技術與物聯網技術、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慧充分融合,構築全面的信息化管理體系,是智慧城市在供水汙水處理範圍內的延伸。」陝西西鹹新區中天潤博水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浩宇表示。
  • 開啟智慧水務新時代——記者探營武水集團
    大屏顯示系統的投入使用是該公司打造智慧水務的一個縮影。記者了解到,為了讓水務插上科技的翅膀,讓日新月異的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高新技術全面助力水務工作的精細化和現代化發展,2018年,武漢市水務集團審時度勢,提出了由「傳統水務」向「智慧水務」邁進的工作重點和奮鬥目標。
  • 鼎藍水務:「智慧排水」的踐行者
    「智慧水務」是「智慧城市」建設的必然延伸,以信息化為發展的工具,旨在提升水務管理和服務水平。「智慧水務」包含「智慧供水」、「智慧排水」、「智慧水環境」等,涉及了水的方方面面。海綿城市作為另一種新型城市的管理理念,自2013年首次提出到2015年試點城市的公布,已在全國範圍內掀起海綿城市的建設熱潮,其中「智慧排水」是海綿城市建設的重要一環。
  • 大數據為社會治理現代化插上智慧翅膀
    近年來,山西省晉城市大數據應用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把大數據應用作為推動法治政府建設的新途徑、新引擎和新手段,以打造「中等智能城市全國樣板」為目標,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強化智治支撐,加快「五治」融合,全力創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示範市」,推動大數據發展應用實現了重大突破,社會「智」治能力不斷提升,為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插上了智慧翅膀,並成功躋身
  • 漢語拼音教學|給想像插上智慧的翅膀
    「老師,如果我有翅膀,一定飛上天去看看星星長什麼樣?」「老師,天上的朵朵白雲多像棉花糖啊!」「老師,月亮裡面住的嫦娥有好朋友嗎?她如果來到我們班,我一定做她的好朋友。」我先在黑板上書寫「j——i——ji」「j——ü——ju」讓學生自由拼讀。這時有細心的孩子發言了:「老師,你寫錯了!」我吃了一驚:「你們看看老師哪裡寫錯了?」那位學生接著說:「j和ü相拼時你把ü頭上的兩點去掉了。」
  • 專注提供「智慧水務+水務大數據服務」 三川智慧前三季度歸母淨...
    三川智慧董秘倪國強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堅持貫徹實施『智慧水務+水務大數據服務』發展戰略,著力於在機械計量的基礎上,積極推動電磁計量技術、超聲計量技術在行業內的應用,以更好地引領和滿足市場需求。報告期內,公司盈利水平的提升,主要得益於產品結構的調整,智能水錶業務的逐步提升。」
  • 【長江大保護新進展】北控水務全力守護長江入蘇「首站」!
    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長江沿線「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治本良方指引下,南京市江寧區委區政府打響了長江入蘇首站的生態保衛戰。3月12日上午,江寧區人民政府與北控水務集團、長江生態環保集團在南京市江寧會展中心舉行重點基礎設施戰略合作項目籤約儀式。
  • 「詩和遠方」插上翅膀!峨眉山成智慧景區樣板 國內知名景區一起來...
    峨眉山市市長,峨眉山景區管委會主任吳小怡進行了形象的比喻:「數位化建設是為『詩和遠方』插上了智慧『翅膀』。」大會主辦方中國風景名勝區協會嘉賓談道:「峨眉山景區是我國第一批數位化景區試點單位,20年的發展實踐,峨眉山風景區在數位化道路不斷探索,在景區的管理、提升和保護上不遺餘力,成效顯著。譬如全域旅遊的推行和『雲服務』的打造,是值得向全行業推廣的建設成果。若把四川全省智慧景區建設比作一個金字塔,峨眉山則處於金字塔的塔尖。」回溯峨眉山信息化發展歷程,「大數據」貫穿著「大峨眉」的發展。
  • 為建築物和建築全過程插上智慧的「翅膀」
    以餘杭區為例,2016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40億元,陸續興建了一大批學校、橋梁、快速路,今後還將會有大部分建築通過智慧建造完成。    「今年杭州市下達給餘杭區的固定資產投資目標是1123億元,未來5年全區固定資產投資總量將達到5000億元。
  • 深圳中行 「復興壹號」讓黨建插上智慧翅膀
    「復興壹號」智慧黨建平臺清晰完備的功能給某政策性銀行黨務工作部小朱同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復興壹號」是中國銀行黨委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積極運用網際網路、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創新黨組織活動內容方式,推進智慧黨建」的部署要求,秉承共享、共建、共擔當理念,聯合重點客戶單位,共同打造的「網際網路+黨建」智慧平臺。
  • 江蘇新沂「智慧黨建」:給黨建插上信息化「翅膀」
    原標題:新沂「智慧黨建」:給黨建插上信息化「翅膀」 信息化建設是新形勢下黨建工作的「加速器」,是實現黨員與組織快速溝通的「連心橋」。2017年以來,新沂市通過「智慧黨建」平臺的建設和使用,實現了黨建工作線上與線下、「面對面」「鍵與鍵」的全方位結合,為黨建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推動黨建工作不斷走向智慧。
  • 20個智慧水務案例詳解(上)
    導讀:經過一個月的申報、收集、審核,E20匯總遍布全國的20個智慧水務案例,供業內參考交流。上輯包含以給水廠和給水管網為主的相關案例,下輯包含以排水管網、汙水廠、供排一體化為主的相關案例。本文為上輯。
  • 甲骨文超級碼:為浙江數字鄉村建設插上「智慧」翅膀
    浙江甲骨文超級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日前籤署多個浙江省內數字鄉村建設項目,為浙江鄉村數字建設插上「智慧」翅膀,進一步推動農業農村數位化轉型再上新臺階。同時通過二維碼追溯技術,為農產品和農戶設立專有「二維碼名片,推進產品產業化、規模化、產品質量和品牌化管理。
  • 智慧水務最熱門的十大先進技術
    將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移動網際網路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智慧水務建設相結合。在2017年,水務行業固定然會有更多令人興奮的技術發展,根據水務市場表現推測了智慧水務最受認為應關注以下的十大技術。  1、雲計算技術  雲計算是基於網際網路的相關服務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過網際網路來提供動態易擴展且經常是虛擬化的資源。
  • 懷化市水務投:打造智慧水務助推集團發展
    懷化新聞網訊(通訊員 劉祥天 劉笑言 謝榮)6月22日,懷化市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組隊前往懷化市自來水有限公司,專題調研供水信息化工作。集團公司副總經理、紀委書記以及相關部室、市自來水公司負責人參加。
  • 由「治」變「智」 成華區智慧水務平臺「上崗」
    近年來,區農業和水務局緊緊圍繞水環境治理、管理瓶頸問題開展專題調研,深入探索如何藉助「智慧」手段提升成華治水、管水能力,推動成華水環境質量再上新臺階。日前,運用物聯網、網際網路和人工智慧技術建成的區智慧水務平臺一期已投入運行,該平臺對省、市河長制信息系統進行了優化,將全面推動我區實現治水智慧化。
  • 建鄴為傳統製造業插上網際網路翅膀裝上「智慧靈魂」
    從2000年企業初創時在鼓樓區租房辦公,到2010年搬入位於建鄴區新城科技園內的天澤信息總部大樓,再到2011年企業成功在深交所上市,這家專為傳統製造業插上網際網路翅膀的企業,在建鄴區完成了蛻變,一躍成為產業網際網路IT服務行業的領頭羊。
  • 智慧水務成為市場熱點和發展必然,中國智慧水務市場規模分析
    一、智慧水務行業基本概況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帶動了智慧城市的建設,智慧城市的構建將為城市提供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智慧城市是將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空間地理等信息技術集合使用到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等領域。
  • [路演]三川智慧:智慧水務面臨廣大的發展前景
    原標題:[路演]三川智慧:智慧水務面臨廣大的發展前景   江西轄區上市
  • 疫情之下水務企業轉危為機?智慧轉型成大勢所趨
    疫情過後,我國水務行業的智慧化建設、城鎮汙水管網提質增效、水資源安全保護措施升級、汙泥無害化處置設施建設等四大趨勢仍將持續,政府亦將持續加大政策和資金方面對水務行業發展的支持力度,水務行業在2020年節點年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此外,此次疫情還對智慧水務的發展和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疫情防控期間汙水處理設施的工作人員,存在較高的暴露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