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城東流去,寫下清河歌——青年畫家趙德勳作品呈現的小清河嶄新風貌

2020-12-11 中華網山..

小清河是黃河流域山東省中部渤海水系河流,源起濟南市泉群,源頭於濟南西部溼地睦裡清源,是濟南的「母親河」。這是一條橫跨濟南、濱州、淄博、東營、濰坊等五市的黃金水道。

趙德勳筆下呈現的小清河嶄新面貌,展示了小清河在歷史和當今的意義。

趙德勳小清河寫生作品

創作感悟

初冬風瑟瑟,河水東流過;


兩岸千樹立,奈何輕雪落;

柳枝掛玉碧,松針挑穹纙;

無意爭芬芳,只把影婆娑;

繞城東流去,寫下清河歌;

海右有名仕,卷卷贊我河;

恰逢盛世到,舉杯吟高歌。

(趙德勳2020年11月)

趙德勳作品欣賞


藝術家簡介

趙德勳,山東臨沂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國家畫院張志民工作室畫家,山東泰山國畫院高級畫師,曲阜師範大學特聘教授,民盟濟南畫院副院長,山東翰青畫院副院長,濟南市文化館專職畫家,1989年畢業於曲阜師範大學美術系,獲學士學位。師從楊象憲、陳我鴻、楊碩、龍瑞、張寶珠、張志民等諸老師。

作品履歷

1990年獲全國繪畫、書法、攝影大獎賽繪畫作品一等獎。

1991年作品入選中國共產黨成立七十周年山東省美術作品展。

2010年作品《天地玄黃》獲山東省第二屆刻字展佳作獎。

2014年參加北京龍瑞山水畫創作高研班。

2015年9月作品《凝香》入選「翰墨齊魯」山東花鳥畫大展獲優秀獎

2015年參加中國國家畫院張志民課題班

2016年8月作品《丘壑無言之萬山浮動雨來初》翰墨青州2016中國畫作品展獲最高獎,獲入會資格。

2016年9月作品《丘壑印象之萬山浮動雨來初》逐夢威海衛2016中國畫作品展獲最高獎,獲入會資格

2016年12月作品《我的家鄉沂蒙山》入選山東省首屆山水畫學術大展

2016--2017作品《南山有雪》、《後山秋色》參加「北山雲起」張志民師生作品全國巡迴展

2017年作品參加山東省美術家協會主辦的紈素春風--名家宮扇迎春展

2017年7月8日「澄懷問道」趙德勳書畫作品匯報展

2017年8月作品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重溫經典」第三屆婁東(太倉)中國山水畫作品雙年展。

2017年9月作品獲得中國美協主辦的「鄉村墨韻全國中國畫作品展」最高獎,獲入會資格。

2017年9月作品獲得中國美協主辦的「寫意中國.大美遼寧——第二屆中國畫水墨大展」最高獎,獲入會資格。

2017年11月「指點河山」趙德勳指墨作品展。

2018年9作品《雨潤蒙山》入選「同源」首屆中國畫作品展。

  責任編輯:陳雅雯

點擊查看全文(剩餘0%)

相關焦點

  • 「家是小清河」中國畫寫生精品發布會12月4日成功舉辦
    據了解,本次活動是為了全面展現治理後小清河的嶄新面貌,深入了解其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脈絡,了解其在不同時期的使命擔當以及與泉城百姓的生活,展示小清河在歷史和當今的意義。同時,體現殘健共融、以健帶殘,以此次活動為契機,組織優秀藝術家對殘疾人進行一對一幫扶,長期進行藝術指導,提高他們的文化藝術素養,促進濟南市殘疾人文化藝術事業的發展。
  • 藝起戰疫——著名畫家趙德勳國畫作品微展
    藝起戰疫——著名畫家趙德勳國畫作品微展趙德勳 《天佑中華 抗疫御疾》我經常給我的學生說,不要去學「轉基因」的東西。為什麼呢?因為「轉基因」的藝術是對傳統文化的嚴重挑戰,是對真正藝術的最大傷害。這一點,德勳應該深有體會。希望德勳沿著傳統的路子繼續努力,用激情去創作,用真誠去描繪,為這個時代創作出更多更好的藝術作品。張寶珠評趙德勳水墨藝術近幾年,德勳的繪畫水平進步很大,說「突飛猛進」不為過。
  • 一條玉帶串起九座山 小清河通航打開北城旅遊門
    小清河沿岸正以嶄新的面貌迎接遊人的到來。 本報記者 戴偉 攝  本報記者 王光營  不少專家認為,小清河的通航對省城旅遊業將是一個帶動。經過對沿線景觀的整治,小清河像一條「玉帶」把北部的九座山串連起來,打造山水生態風貌區。從省城「一軸、二湖、三區、四泉、六河、九山」的格局來看,小清河的通航將使「一軸」上的南北兩點更加均衡。再加上小清河沿岸北湖的建設,大明湖和北湖將與千佛山處在一條中軸線上,山水相映。  天下泉城開始向北延伸  「從省城旅遊的全局來看,小清河通航後旅遊區域就整個鋪開了。」
  • 6年時間、1000個人物、15米長卷...首幅描繪小清河全貌的長捲來啦!
    到時,就能向濟南人展示這幅小清河的全境歷史畫卷了!」&nbsp&nbsp&nbsp&nbsp對記者說這番話的,是62歲的楊勇。他所說的畫卷是他繪製的《清河東流五百裡》長卷。近日,記者來到楊勇的家裡,他向記者展示了部分列印稿,上面畫的是整幅畫卷的開頭部分。
  • 六旬翁用時六年繪製首幅描繪小清河全貌長卷,僅人物就畫了千餘個
    到時,就能向濟南人展示這幅小清河的全境歷史畫卷了!」說這番話的,是62歲的楊勇。他所說的畫卷是他繪製的《清河東流五百裡》長卷。近日,來到楊勇的家裡,他展示了部分列印稿,上面畫的是整幅畫卷的開頭部分。在20多年前,他就對小清河產生了興趣。曾利用業餘時間多次去拍攝小清河,為這條濟南最重要的河流拍攝了數量很大的影像, 為這條河流留下了難得的歷史資料。 2017年10月,楊勇還和6位平均年齡60歲的濟南市民進行了小清河公益漂流之 旅。7個人在小清河的源頭睦裡閘啟航,用12天漂流到壽光羊角溝入萊州灣,全長237公裡。
  • 堅持小清河流域的對敵鬥爭,粉碎日偽封鎖
    日本侵略軍自1941年3月推行「治安強化」運動以來,為隔斷小清河南北的聯繫,自鄒平經桓城至廣饒一線挖掘了長達150公裡的封鎖溝;利用小清河、黃河之天然屏障,在小清河南岸西起錦秋湖,東至羊角溝築起100餘公裡的公路,北沿黃河挖掘長達250公裡的封鎖溝,妄圖把清河區抗日軍民困死。
  • 長陽小清河,別有洞天的風景
    房山長陽是個平原地段,長陽小清河逶迤婉轉穿過小鎮,小清河畔是一片自然生長與人工種植相結合的樹林,健身公園就在這片茂密的樹林中。河邊綠道悠悠小清河中碧綠的蘆葦河中小島水天一色小清河是北京為數不多的幾條完全沒有被汙染的河流
  • 【清河史話】晚唐著名詩人韋莊筆下的清河盛景
    【清河史話】晚唐著名詩人韋莊筆下的清河盛景 2019-08-03 10: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白皮書樂隊「樂夏」加賽惜敗,改唱新歌《清河》卻不後悔
    白皮書樂隊在8月22日上線的《樂隊的夏天2》中演唱新作品《清河》第二季「樂夏」開播以來,白皮書樂隊就被認為是年輕樂隊中的「黑馬」,由主唱兼吉他手劉家輝、鼓手蟲子、貝斯手盧子健組成。初次亮相,他們憑代表作《老鼠》高票晉級,樂評人耳帝稱他們的音樂是「秩序裡的猛烈,理智中的張狂」。
  • 望出清河!清河十三大名門望族詳解
    秦朝中後期,置清河郡,在今河北省清河縣地,因境內有清河流經而得名。 東漢時期,改清河郡為清河國,其轄地在今河北省清河縣至山東省博興縣、臨清縣一帶地區。
  • 大清河水綿且長
    莫聽聲聲催去棹,桃溪淺處不勝舟。」唐代著名詩人王之渙描繪的水鄉美景就在河北文安。地圖上的文安縣,宛如一片美麗的楓葉,鑲嵌在廣袤無垠的華北平原上。文安位於九河下梢,是河北省八大窪澱之一,造就了勝水荷香、文潭灝影、萬柳金堤等文安古八景的美麗傳說。文安人傑地靈,英才輩出。
  • 泉水叮咚,濟水之南;黃金水道,清河溯源
    《小清河溯源》濟水,源自河南濟源,自山東壽光羊角口入海,綿延千裡,福澤千城百族。濟南,位於古濟水之南;小清河,古濟水下遊的重要黃金水道,源起濟南市諸泉群。小清河幹流自歷城以下,大致與古濟水流經地區相同。5世紀末以後,菏澤以西的濟水上段逐漸堙塞,濟水僅餘下段,唐代改稱為清河。至北宋,又稱北清河。大約在北宋熙寧年間(1068~1077年),黃河決溢合北清河入海,從歷城東北又決出一股新道,北流入濟陽縣境,與漯水合入渤海。其流經地區大致與今之歷城以下黃河所行地區相同,此後黃河多次經此道入海,河道逐漸寬廣,而歷城以下濟水則源短流微,漸趨堙塞。
  • 天下張姓起清河(組圖)
    張一海的另一個身份是清河張氏宗親聯誼會會長,他所說的「積極行動」即指1997年以後的接連幾年內,清河張氏研究會和清河張氏宗親聯誼會相繼成立,以及成立後的「走出去」———2005年4月27日至29日,清河縣張氏宗親聯誼會、張氏研究會聯合組團赴河南濮陽參加第二屆世界張氏懇親大會,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張氏族人共同緬懷祖功,再續一脈深情。
  • 望出清河,清河十三大名門望族詳解
    秦朝中後期,置清河郡,在今河北省清河縣地,因境內有清河流經而得名。東漢時期,改清河郡為清河國,其轄地在今河北省清河縣至山東省博興縣、臨清縣一帶地區。唐天寶元年,罷州為清河郡。至德二年復名貝州。金代時,屬大名路,因清河連年大水,遂移恩州治於歷亭縣,自此清河僅縣存,不復為州郡。清河地處中原王朝的統治腹地,自從設州郡開始,其戰略地位就不言而喻,在中國世家大族發展的黃金時期,清河也孕育出了很多響噹噹的大族,現在就古代清河的十三大名門望族進行一一詳解。
  • 清河道腔:用簡單道具給群眾帶來無盡歡樂的地方戲
    表演者要通過大量的肢體語言、臺詞,以及富有感情的語氣,將清河道腔的表演生動呈現出來。清河道腔的演奏樂器。 孫瑞超 攝清河道腔的表演內容與形式都十分接地氣,多為鄉間農事,或為帝王將相的傳統故事。清河道腔分為發曲道腔和俗曲道腔兩種,說唱主要分十字句、七字句,其語言多採用本地方言土語,貼近群眾,通俗易通,拉近了與觀眾間的距離。
  • 情系民俗館 夢遊小清河
    馬紅霞總有一個女俠夢,來無影去無蹤,一壺酒一柄劍,孤獨而來,寂寞而去。眼已沉,劍在手,忽見前方怎麼這麼熱鬧?一條河流橫亙眼前,河水上的碎銀子光耀得睜不開眼。用衣袖擦擦眼定睛看,河內帆船林立,商船客船穿梭而行,紅男綠女船頭船尾嬉戲觀景。岸上人頭攢動,店招牌迎風飄揚。
  • 山東省東營市:小清河上「大戰」酣
    由中鐵建投山東小清河開發有限公司投資,中國鐵建港航局集團有限公司等承建的小清河復航工程,航道全線長169.2公裡,共需新建或改建船閘4座、橋梁36座,改造水利、管道、線纜等設施77個,總投資130餘億元,建設期3年。
  • 揭秘山東小清河沿線遺址
    【揭秘山東小清河沿線遺址】小清河防洪綜合治理工程是山東省委、省政府決策實施的重大水利工程,小清河防洪綜合治理工程考古調查項目,是首次圍繞小清河開展的田野考古項目,也是第一次系統全面地對小清河沿線文物進行勘探挖掘。歷經一個多月勘探共登記43處文物點,經專家評審確定10處發掘文物點,當前正全面開展發掘工作。
  • 漫說中華張氏「祖源地」——清河
    因為黃河東流即幹流的河水渾濁仍稱為「河」或「濁河」,北流的支流河水清澈,因此也被稱之為「清河水」,即「清河」。「清河」流經青陽,「清」和「青」讀音、字形在古代是一致的,因此到了漢代人們就逐漸將「清陽」和「青陽」混用了。在中國傳統地名與方位觀念中「以山南、水北為陽;以山北、水南為陰;或以山東、水西為陽;以山西、水東為陰。」人們誤以為「清陽」的得名是因為它位於太行山以東,古清河以西的緣故。
  • 小清河復航在即 從淄博揚帆出海不再是夢
    這是上世紀90年代以前,小清河南岸的村子中盛傳的一首民間歌謠,意思是,當地民眾多從事瓦工窯工,除此之外,小清河上擺渡、拉縴、搬運也是村民們養家餬口的重要方式。這首歌謠,桓臺縣荊家鎮孫家橋村67歲的老擺渡人李振東哼唱至今。8月1日,記者在見到老擺渡人李振東時,他正在孫家橋碼頭上擺渡村民,繩索在他手中一松一緊,船隻便緩緩向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