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四次嬰兒潮爽約 申請二孩數量之低令人意外

2020-12-17 中國青年網

  江蘇徐州的李群今年從親朋好友處借錢,投資二十萬元加盟了一家連鎖幼兒園。「我在網上查了好多資料,不是說中國要出現新的嬰兒潮嗎?所以我就拼一把,抓住這個機會!」他告訴《第一財經日報》。

  李群不是唯一看好嬰兒潮商機的人。本報7月份發表的關於全面二孩政策有望年內落地和9月下旬的人口大數據系列報導引發了多隻二孩概念股漲停,就是社會追捧第四次嬰兒潮的一個集中體現。

  今天我們要回到原點探求真相,第四次嬰兒潮真的伴隨著誘人的商機如期而至了嗎?如果還沒有,那麼,它真的會來嗎?

  預想中的嬰兒潮

  從十年前開始,就陸續有關於中國要迎來新一輪嬰兒潮的聲音。所謂嬰兒潮(Babyboom)指的是在某一時期及特定地區,出生率大幅度提升的現象。從這個概念來說,與其說嬰兒潮是個人口學名詞,不如說它是個社會學名詞。無論是絕對數量,還是相對數量,嬰兒潮都是指嬰兒數量大幅度增加的現象。

  儘管學界對嬰兒潮的界定還有不同看法,總的來說,對1945年以來中國的三次嬰兒潮已經基本達成共識。

  第一次嬰兒潮是1950年代。1945年之後,年出生人口首次超過1000萬,到1957年達到2138萬的高點後開始明顯下降。到1961年,達到1141萬的低點。

  第二次嬰兒潮從1962年開始,持續15年保持在2000多萬的高位,直到1976年。

  第三次嬰兒潮從1986年到1990年,這5年形成一個潮峰,其中1990年以2621萬人達到中國年出生人口的最高點。從1992年開始,年出生人口持續下降,到2000年後略有增加,但始終在1600多萬的水平徘徊。

  從歷史上看,嬰兒潮在許多國家都有發生,而且原因多種多樣。通常可能起因于振奮人心的事件,比如農作物豐收、打贏戰爭及贏得體育競賽等。最著名的嬰兒潮發生在美國,從1945年二戰結束後,大批軍人從戰場返鄉,掀起一輪生育高潮。從1946年到1964年,美國共有7590多萬嬰兒出生,約佔當時美國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分析各國嬰兒潮的規律,可以發現,除了上述特殊原因導致的嬰兒潮之外,還有一種回聲嬰兒潮。這種嬰兒潮的產生,不是因為生育率的明顯提升,而是因為上一波嬰兒潮的人群到了生育高峰期,因此產生了一個類似回聲的嬰兒潮。按照現代人婚育的年齡推算,嬰兒潮之後24~30年會出現回聲嬰兒潮。中國八十年代出現的第三次嬰兒潮就屬於六七十年代嬰兒潮的回聲嬰兒潮。這也可以解釋一個疑問:為什麼1980年代中國採取了嚴厲的生育控制政策,竟然還能夠出現一個短暫的潮峰。

  預想中國會在2010年左右出現嬰兒潮的人們更多是基於回聲嬰兒潮的理論。理由很簡單,1986年出生的2319萬嬰兒到2010年已經24歲,正處於生育旺盛期,新的嬰兒潮出現順理成章。

  問題是,新的嬰兒潮真的出現了嗎?

  學者:根本沒有新的嬰兒潮

  《第一財經日報》諮詢了多位人口學者,他們的回答基本一致,按照統計數據,從1992年中國年出生人口降到1875萬之後,就一直沒有超過1800萬,尤其是最近十幾年,始終在1500多萬到1600多萬徘徊,根本沒有出現嬰兒潮。

  「按照人口變動規律,是應該有個出生的小高峰,但是查看這十幾年的統計數據,只有小的出生波動,根本沒有什麼明顯的嬰兒潮。」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人口預測專家王廣州說。

  讓我們看一看從2005年到2014年10年間的年出生人口數量。根據統計數據,2005年出生人口為1617萬,此後一直在1600萬左右徘徊,最高點是2014年的1687萬。

  2012年是中國農曆的龍年,按照傳統習慣,有些人預料當年會出現一個小的出生高峰,但當年出生人口僅為1635萬,勞動年齡人口在這一年出現了首次淨減少。

  2014年是單獨二孩政策在全國範圍內落地的一年。此前有關部門曾經擔心,放開單獨二孩可能會導致年出生人口顯著增加。國家衛計委計劃生育基層指導司司長楊文莊在新聞發布會上曾經表示,放開單獨二孩後,頭幾年可能每年增加200萬出生人口,可能呈現一個小波峰,但不會出現所謂新一輪嬰兒潮。

  但2014年的出生人口僅比上一年增加了47萬。這就使得過去十年間的年出生人口數量顯示出一條平平的波浪線,沒有出現任何明顯的潮峰。

  據國家衛計委的統計,截止到今年5月底,全國1100萬對符合單獨二孩政策的夫妻僅有145萬對提出了再生育申請,數量之低令人意外。

  早在2014年12月的第三次生育政策研討會上,王廣州以及中國人民大學顧寶昌、北京大學郭志剛、李建新、喬曉春,復旦大學彭希哲、王豐,南京大學陳友華、黃文政等多位人口學者已經表示,單獨二孩政策全國遇冷敲響了警鐘,全面二孩應該及早落實。

  王廣州通過對多次人口普查和人口變動調查數據進行分析發現,目前的已婚一孩育齡婦女中,約有40%超過40歲,已經接近生育期末端。

  他在今年發表的《生育政策調整研究中存在的問題與反思》中預測,假定在2015年全國統一放開二孩,2016年新增出生人口為565.8萬人,2017年達到增量最高峰583.2萬人,此後逐年降低。這一預測通過人口仿真模型做出,被多位人口學者評價為「靠譜」,遠遠低於此前有學者提出的「全面二孩後每年將增加出生人口數千萬人」。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人口學者李建新認為,目前的生育主力軍是80後、90後,他們的生育觀念跟60後、70後的父母輩不同,再加上生育的機會成本和撫養成本很高,即使完全放開生育也形成不了所謂的嬰兒潮。

  和雙獨夫妻、單獨夫妻可以合法生育二孩卻放棄的現實相反,一批不符合生育二孩政策的非獨夫妻在盼望著自己能夠合法地生育二孩,這其中絕大部分是70後。今年十一假期,一群70後非獨人群徒步去山西翼城考察全面二孩試點的成效,希望以此舉喚醒社會對70後非獨人群生育權的關注。

  嬰兒潮:天使還是魔鬼?

  嬰兒潮在李群眼裡,是金光閃閃的商機,所以他不顧家人的反對,決意要押上身家投資加盟幼兒園;在股民的眼裡,嬰兒潮是紅豔豔的漲停板,它拉升的不光是一隻只二胎概念股,同時還以巨大的消費需求為股市上漲奠定了紮實的經濟基礎。

  在另外一些人眼裡,嬰兒潮卻具有巨大的負面影響。雖然十多年前就有一批又一批的政協委員、人大代表、人口學者、經濟學者多方呼籲,儘快調整生育政策,使之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變化。正是害怕生育政策放開後可能出現的嬰兒潮,政策調整動作遲緩,踟躕良久不敢妄動。

  單獨二孩政策遇冷後,社會關於儘快放開普遍二孩的呼聲高漲。對出生堆積的恐懼再次阻攔生育政策迅速應時而動。楊文莊曾公開稱,如果現在普遍實施二孩政策就會使我國的生育水平有一個很大的反彈,對於經濟社會的發展會造成很大的影響,也會使我國制定的人口發展目標受到影響。

  在人口學者梁中堂看來,根本不必對生育政策放開後的所謂出生堆積「談虎色變」。他分析,2005年前後,上海市等一些地方允許「雙獨戶」生二孩,也曾預計會有「生育堆積」帶來的生育高峰,結果並沒有發生。而1985年開始實施的山西翼城二孩試點更加清晰地證明了這一點。

  人口出生率與股市、房地產市場、經濟繁榮度之間有緊密的聯繫,美國1946年開始的嬰兒潮帶動從玩具到房地產、汽車業的繁榮,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經濟奇蹟。

  人口學者、《大國空巢》作者易富賢認為,中國目前老齡化加速、少子化嚴重的人口結構,恰恰需要一次嬰兒潮,持續為未來數十年的經濟發展帶來巨大的「孩動力」。

  中央黨校經濟學者周天勇對中國1974年到1994年人口增長變動數據與1994年到2014年經濟增長數據做了相關性分析,結果發現兩者高度相關。

  他分析,人口因素是中國目前出現經濟下行的首要原因。人口結構中嬰幼少青年等人口比例的快速下降,通過消費群體和收入邊際消費率的不同,影響國內的投資消費,進而使經濟下行。

  預想中的第四次嬰兒潮沒有如約而至,我們是該鬆一口氣還是嘆一口氣?從人口數據來看,嬰兒潮爽約已經傳遞出一個危險信號:即便是在上一波嬰兒潮高峰期人群進入生育高峰的今天,仍然沒有出現相應的回聲潮,這意味著整體生育意願和生育率已經低到一個值得警醒的地步。

  今天的嬰兒不僅是奶粉、尿不溼和玩具的消費者,更是明天的勞動力、納稅人、創新者和企業家。從這個角度來說,第四次嬰兒潮爽約並不只是少生些孩子這麼簡單,而是事關未來誰來納稅、誰來消費、誰來養老的頭等大事,值得有關方面全力以赴、積極主動地去應對。

相關焦點

  • 中國第四次嬰兒潮爽約 該鬆口氣還是嘆口氣?
    編者按 從十年前開始,就陸續有關於中國要迎來新一輪嬰兒潮的聲音。然而,預想中的第四次嬰兒卻並沒有如約而至,我們是該鬆一口氣還是嘆一口氣?預想中的嬰兒潮△什麼是嬰兒潮?2012年是中國農曆的龍年,按照傳統習慣,有些人預料當年會出現一個小的出生高峰,但當年出生人口僅為1635萬,勞動年齡人口在這一年出現了首次淨減少。2014年是單獨二孩政策在全國範圍內落地的一年。此前有關部門曾經擔心,放開單獨二孩可能會導致年出生人口顯著增加。但2014年的出生人口僅比上一年增加了47萬。
  • 第4次嬰兒潮爽約 這十幾年的統計數據只有小的出生波動
    第4次嬰兒潮爽約 這十幾年的統計數據只有小的出生波動時間:2015-10-15 19:53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第4次嬰兒潮爽約 學者呼籲全面放開二孩(圖文)----來源: 新華網 湖北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新生兒區,護士在護理新降生的國慶寶寶。
  • 中國第4次嬰兒潮沒有如期而至,將引發什麼後果?
    「我在網上查了好多資料,不是說中國要出現新的嬰兒潮嗎?所以我就拼一把,抓住這個機會!」他野心勃勃地告訴第一財經客戶端。李群不是唯一看好嬰兒潮商機的人。第一財經客戶端七月份發表的關於全面二孩政策有望年內落地和9月下旬的人口大數據系列報導引發了多隻二孩概念股漲停,就是社會追捧第四次嬰兒潮的一個集中體現。
  • 中國第四次嬰兒潮到了嗎?
    「我在網上查了好多資料,不是說中國要出現新的嬰兒潮嗎?所以我就拼一把,抓住這個機會!」他野心勃勃地告訴第一財經客戶端。  李群不是唯一看好嬰兒潮商機的人。第一財經客戶端七月份發表的關於全面二孩政策有望年內落地和9月下旬的人口大數據系列報導引發了多隻二孩概念股漲停,就是社會追捧第四次嬰兒潮的一個集中體現。
  • 第四次嬰兒潮爽約了,於是開發商眼巴巴的等著更多的 人離婚
    嬰兒潮(baby boom)這個詞的首次出現,主要是指美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4664」現象--從1946年至1964年,這18年間嬰兒潮人口高達7800萬人。中國的嬰兒潮,新中國成立後共出現過三次嬰兒潮:1、建國後不久就出現了第一次嬰兒潮:當時,剛剛解放的新中國實行鼓勵生育的政策,那時一個家庭四五個孩子很正常,人口增長率將近300%。但是當時中國人口有5.4億,基數小,戰後嬰兒潮人口的絕對數量相對不大。
  • 美媒:第四波嬰兒潮並未出現 中國人生育動力去哪了
    美國《僑報》當地時間15日文章,原題:中國的第四波「嬰兒潮」未能如期而至其實,無需抱怨嬰兒潮的爽約,政府要重新激發民眾的生育意願,應從提高公眾的收入、幸福感及完善社會保障入手嬰兒潮、人口出生率不再是簡單的人口學名詞,其社會學、經濟學意義早已被充分彰顯;也因為中國目前老齡化加速、少子化嚴重的社會結構,恰恰需要一次嬰兒潮,以期為未來數十年之發展提供充足「孩動力」。數據顯示,從1992年中國年出生人口降到1875萬之後,就一直沒有超過1800萬,尤其是最近十幾年,始終在1500多萬到1600多萬徘徊,根本沒有出現嬰兒潮。
  • 二孩時代:嬰兒潮是否真會來臨
    如今的中國,生育率是否還由國家政策所主導?放開全面二孩後所面臨人口的問題能否迎刃而解?二孩政策為何此時全面放開2013年單獨二孩政策實施後,效果並不盡如人意。政策制定時預期1100萬符合政策的夫妻中有60%會生二孩,總計多生育人口660萬左右。政策實施後再調查,生育意願調低到43%左右。
  • 中國第四次嬰兒潮未如約而至 人口報告建議立即放開全面二孩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導,中國未來人口發展戰略報告(下稱「人口報告」)已經上遞到決策層,該報告提出了立即放開全面二孩政策的建議。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表示,這些報告是應決策層要求上遞的,顯示了決策層對人口這個重大公共政策的關切,也傳達出一個信號,生育政策有可能在一個很近的時間內發生較大變化。
  • 「單獨兩孩」政策第一年:「嬰兒潮」預期未出現
    也就是說,提出再生育申請的單獨夫婦,僅佔符合條件的2.5%。單獨兩孩落地的第一年,明顯「遇冷」。  1  實際出生人口比申請數量更低?  今年1月17日,浙江在全國率先實施單獨兩孩政策。除西藏、新疆外,作為戶籍人口第一大省的河南,則於今年5月底最晚放開。
  • 不,中國永遠不會有嬰兒潮了
    2013年開始實施的「單獨二孩」政策被認為是為了應對人口紅利消失,所做出的現實選擇。有關部門一度擔心,放開「單獨二孩」可能會導致出生人口的顯著增加。這種擔心並沒有成真,根據國家衛計委的統計,截至今年五月底,全國1100萬對符合單獨二孩政策的夫妻,僅有145萬對提出了再生育的申請。
  • 全球專家為中國全面放開二孩把脈:美國嬰兒潮推動了經濟上漲
    在為期三天的會議和研討中,與會代表將從各自研究領域出發,以專業的視角就以上話題展開深入而熱烈的交流與討論,力求集政、商、學界之大成,為亞洲和全球合作發展中的眾多熱點、難點問題建言獻策。全面二孩可有效應對老齡化       面對老齡化來襲,中國全面開放二孩是否成為解決這一社會現象的可取方法?
  • 中國第四次嬰兒潮未到來 學者:不必擔心放開二胎
    「我在網上查了好多資料,不是說中國要出現新的嬰兒潮嗎?所以我就拼一把,抓住這個機會!」他野心勃勃地告訴第一財經客戶端。李群不是唯一看好嬰兒潮商機的人。第一財經客戶端七月份發表的關於全面二孩政策有望年內落地和9月下旬的人口大數據系列報導引發了多隻二孩概念股漲停,就是社會追捧第四次嬰兒潮的一個集中體現。
  • 中國第二波「嬰兒潮」來了!(影響深遠)
    3全面二孩帶來嬰兒潮預期,帶來這一輪地產強勢1)本輪地產銷售脈衝時間偏長,力度偏強,在限購環境下是超預期的。2017年棚改目標600萬套,按貨幣化安置比例55%來估算,根據去化金額=棚戶區完工套數×套均面積×全國商品房銷售均價,可簡單估算出2017年貨幣化安置去化金額,約佔全國商品房銷售之比約為17%左右。3)本輪地產偏強與全面二孩帶來的嬰兒潮預期有關。
  • 中國第四次"嬰兒潮"並未如期而至 將引發什麼後果?
    第一財經APP 王羚「按照人口變動規律,是應該有個出生的小高峰,但是查看這十幾年的統計數據,只有小的出生波動,根本沒有什麼明顯的嬰兒潮。」江蘇徐州市的李群今年從親朋好友處借錢,投資二十萬元加盟了一家連鎖幼兒園。「我在網上查了好多資料,不是說中國要出現新的嬰兒潮嗎?所以我就拼一把,抓住這個機會!」他野心勃勃地告訴第一財經客戶端。
  • 二孩開放後,卻未出現「嬰兒潮」現象,專家:準生了為啥沒人生?
    計劃生育的效果是顯著的,實施了幾十年也緩解了人口壓力,人地矛盾,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但與此同時,一些新的問題也逐漸凸顯了出來,首先,這幾年人口總數量呈現了不可逆轉的下降趨勢,從而出現了人口老齡化、養老問題。勞動力短缺等現象。
  • 預測的「嬰兒潮」被無情爽約,原因就「三個字」,很多人表示贊同
    這是一個很讓人難以理解的事實,但是確實存在,就比之前某媒體採訪了上海的多家醫院,發現這些醫院的分娩量和孕婦建卡數量並不高,甚至比去年同期還有較大的下降。下降幅度達到了10%-20%,而這也說明了「嬰兒潮」爽約了。為什麼會導致這樣的現象?明明很多人都在家努力的造人了,但是為什麼卻沒有任何的結果呢?難道是現在人們的身體素質已經低下到無法生育的地步了嗎?
  • 年底將至,「疫情嬰兒潮」卻爽約了?出生率不升反降是為啥
    轉眼間,年底將至,可網友們想像中的「疫情嬰兒潮」卻爽約了。甚至根據現有數據來看,在一些南方地區,像江蘇、上海、浙江等城市,新生兒出生率竟出現了不升反降的情況。01說好的「嬰兒潮」,怎麼說失約就失約了呢?「嬰兒潮」沒有如約而至就罷了,出生率不升反降是為啥?其實這是多方面原因導致的。
  • 從「嬰兒潮」到「嬰兒荒」
    人民日報的一篇《應通過政策調整遏制出生人口數大幅下滑》拉響了中國人口問題的警報。根據官方的描述,政府通過統計、調研,掌握了部分地區的人口發展情況。資料顯示,「到本世紀20年代後半期,中國人口將達到峰值14.3億左右,人口數量將經歷從低增長到零增長再進入負增長的歷史性轉折。」記得幾年前,在不少商業活動和媒體報導中還能看到一批 「大佬」、「專家」鼓吹新一輪「嬰兒潮」的到來。
  • 嬰兒潮之下 中國兒童護理翻倍概率高
    參考婦產科床位需求的殷切實際情況,相位補償性生育釋放的需求,將開啟一個甚具規模的嬰兒潮。中國兒童護理(01259.HK )作為港股之中最具嬰童概念的小型股之一, 預計未來將會乘著嬰兒潮來臨而展現一個爆炸性升浪, 股價量度上升目標為1.55元。
  • 嬰兒潮是經濟發展的源動力,60年之內會衍生出4次投資大機會
    嬰兒潮(Babyboom),簡單來說是指在某一時期及特定地區,出生率大幅度提升的現象。近代世界歷史上幾次知名的嬰兒潮,通常起因於有振奮人心的因素,比如農作物豐收(1965年中國豐收)、戰爭結束(二戰結束)等,也有迷信因素(千禧龍年嬰兒潮)。首次嬰兒潮出現在1949-195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