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回婆家,一個人做20人的飯」:婚姻好不好,過一次年就知道

2020-12-20 我是田喵喵

文|我是田喵喵 文章原創首發,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這個春節因為疫情的影響,少了很多的聚會,朋友們想聊聊天也只能通過電話微信。

前兩天,微信彈出和友小鼓發來的信息:

回婆家過個年,我真的是太特麼累了!這都正月十幾了,我還一天天的累成狗,婆婆就只知道蹺腳,那些姑姑小叔子也全都是大小姐少爺,一日三餐要我好生伺候著,家務活我一個人全包,沒有一個人過來幫忙的,全家十幾二十口人,我特麼幾乎一整天都在廚房忙,沒歇過。更過分的是,他們全家包括我老公,都覺得這是我份內的、理所應當是我來做的事。

我現在真的很心累,每天晚上倒頭就睡,第二天一大早又開始起來忙活,這樣下去感覺整個人都要垮了。我現在不想管疫情了,準備明天就回去城市我自己的窩。雖然那邊有確診案例,但待在自己的小家不出門,也總比在這個大家庭當保姆強。

看畢信息,真替小鼓心疼。

小鼓的婆婆是老公後媽,和公公有一個親生兒子。小鼓老公三兄弟,又數他最大,所以,小鼓原本是家裡最小的,連碗都沒有刷過,一嫁過去,就被別人用「大嫂」,「長嫂如母」的觀念綁架,婆婆更是好不容易從媳婦熬成了婆,迫不及待要讓這個大兒媳婦繼承自己的「衣缽」,自己趕緊落個清閒了。

小鼓有兩個孩子,平日裡在自己的小家庭中忙裡忙外的操勞著,過年也完全沒有感受到大家庭的溫馨,反而是各種勞累,連老公都不能理解和體諒她,難怪小鼓最後狠心跟我說:明年開始,打死我都不回婆家過年了。

春節,是中國人最盛大的節日,這一年一度的團聚時刻,總是有人歡喜有人憂。因為家務分工的不合理,因為男人們的「袖手旁觀」,特別是在大家庭中,矛盾很容易就滋生出來。

那麼,過年回婆家要不要幹活,要幹多少活呢?其實這不只是看婆婆的態度,還要看老公,還有你自己,倘若你自己一直逆來順受,或者從一開始就太主動,慢慢的,大家都習慣了你這個「賢惠」的角色,就會覺得理所應當是你的事情。

所以,過年回婆家,有幾點「分寸」,是需要我們把握好的。雖然現在剛過完年,但正是沉澱與思考的時候,不妨看看收藏起來,為來年做準備。

別讓那些錯誤的觀念誤導你

可能很多人會說,像是小鼓這樣的情況,為什麼不找老公幫忙,或者讓老公出面呢?

其實我不止一次勸過小鼓,如果在婆家受了什麼委屈,就找他男人算帳。比如一個人做飯,就讓老公做呀,或者至少讓他幫忙大大下手。結果小鼓很痛快地回我一句:他說他不會。

比如小鼓經常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還要煮飯,飯煮晚了還要給老公嫌棄,我就跟她說:那就跟他吵一架,一把鼻涕一把淚告訴你老公,你到底有多委屈。

可是每每這個時候小鼓又會自我安慰到:其實我們這邊很多男人完全不管孩子的,我老公還經常會幫我帶下孩子,其實已經很不錯了,不能對男人要求太高……

我:……

巴爾扎克曾說:一個能思想的女人,才是一個力量無邊的女人。

可現實中往往很多女人,沒有自己的思想,總是被那些錯誤的觀念誤導,別人說你要幹活,你就去幹活,別人告訴你女人就是要帶孩子做家務的,男人做這些事情晦氣,你也就傻傻的信了。

即使心有不甘,也不敢反抗,不敢鬥爭,只一輩子在苦累還不討好的境地中,一點點的把自己消耗枯萎。

是的。她們之所以過得不夠幸福,不夠舒服,至少一半的原因都是自己的思想和觀念造成的。 可嘆、可悲,可是倘若她們自己首先不覺醒,不對不公說不,那就沒有人能救得了她們。

平時就要讓老公懂得疼惜你

以前一個同事結婚後跟我吐槽,好怕過年回婆家,因為回去什麼都要做,要早起,不能像在自己家那樣舒服,也不可以像在娘家那樣怎麼舒服怎麼來。

神奇的是,我結婚後,居然覺得婆家比娘家舒服,因為婆婆太能幹了。以前在娘家,因為是家裡最大的小孩,比較懂得幫父母分擔,所以過年的時候基本會在廚房幫忙洗洗切切,很多時候一站就是半天,經常站到腳疼。

今年第一年在婆家過年,居然是每天早上睡到10點才被婆婆叫起來吃早飯。而我每天最多洗洗菜,洗洗碗就可以了,婆婆不僅不會說什麼,反而午飯後看我打哈欠就叫我趕快上樓睡覺,老公也經常說:媽會洗碗。讓我不用幫忙,上樓洗澡或者工作或者睡覺。

但即使是這樣,我還是經常開玩笑對老公說:你個沒良心的。哈哈哈哈。我晚上起來上廁所會有點怕,每次都會問老公說:你去廁所不?你不去的話我就不去。雖然可能他剛去過,但還是會說:你想上廁所是吧,想的話我陪你去吧。

遇對了人,生活處處都是溫馨和感動。當然我不是提倡大家回到婆家不要做家務,家務當然要做,就像每次他們說不要我洗碗,我還是會洗,偶爾閒下來炒個菜什麼的,不要讓別人覺得你不會幹活。

我想說的是,不要讓你的男人覺得你做什麼都是理所當然的。要讓他學會心疼你、維護你,在家人面前保護你。因為你在娘家要不要幹活,要幹多少活,其實跟你的男人關係重大。因為就算他們不在乎你,但一定會在乎你老公的看法。

所以,只要老公懂得疼惜你,會跟你站在一邊,你在婆家就不至於太累。

嫁人要看婆家,更要看婆婆

一個同學結婚的時候,我去參加婚禮。因為是在自家辦的酒席,坐了幾十張桌,她們家人都在忙前忙後張羅招待,一個瘦瘦的穿著靴子連衣裙戴著金項鍊的中年婦女,背著手,在人群中走來走去,眼神遊離,雙手也從來沒有伸出來幫忙過什麼。

我問同學:這是你婆婆麼?她說是啊,我聽到同學還特別親切的叫她媽媽。

當天我跟朋友說:**這個婆婆,以後可能不那麼好相處哦。

果不其然,婚後第二天,同學婆婆就教她要如何「三從四德」,要做飯、要洗碗、每天家裡要打掃一次衛生,出門後要經常打電話問候公公婆婆,家裡男人的事不要插手太多……同學婚後不久就懷孕了,但家裡的事情可以說是一地雞毛,她連在微信給婆婆的備註,都是「皇太后」

但其實同學在結婚前,已經和老公談了四五年的戀愛了,婆家也不知道去了多少趟了。到底是沒看出來婆婆不好相處、老公也經常不接電話吧。

有些人,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結果讓自己年紀輕輕就傷橫累累,著實可惜。

都說女人的一生有兩場戰爭:第一場是在自己的原生家庭,它影響著女人的前半生,塑造了一個女人的人生觀,價值觀,也決定了她對未來婚姻的看法。第二場是在於和女人相知相守的那個男人的原生家庭,它決定著女人的後半生是平穩順和還是硝煙四起。

嫁人,不知要看男人,要看婆家的家庭環境,更要看婆婆是個怎樣的人。本性純良、沒多麼心計、好相處的婆婆,會讓女人在婚後更有歸屬感、更省心,家庭更和諧。這樣的婆婆培養出來的兒子,也才會是善良的,有擔當的,不會欺負女人的。

婆家,不是女人一個人的家

現在時代不同了,女人也不容易,一年到頭在小家裡忙活,在單位賣命,過年也只是想一家人其樂融融!所以家人之間,應當多點體諒和幫助,婆婆不能讓媳婦一個人幹活,男人也不能只讓女人幹活。

媳婦願意回婆家過年,不僅有傳統的因素,更有她對融入婆家的渴望,對老公的認可,對大家庭的嚮往……所以婆婆和老公都應該懂得珍惜,人家初來乍到的,應該多點包含和引導,而不是一進門就勾心鬥角。

現在大部分年輕人一年到頭都在外面,好不容易等到過年,開開心心的回來,假期說實話也沒幾天,為什麼不大家開開心心的一起幹活,幹完家務再一起閒坐喝茶呢?

不管是男人女人都要記住,婆家,不是女人一個人的家。

人與人之間,其實都是相互的。彼此多一點愛,相信每一個家庭都會更和諧。而被夾在中間的男人,理應承擔起「潤滑油」的作用,緩和婆媳關係,既不冷落了妻子,也不忽視了媽媽。

調整好心態,家和萬事興。

-END-

#情感故事#

相關焦點

  • 「過年在婆家是規矩,回娘家絕無可能」兒媳離婚歸家:終於解脫了
    嫁到婆家這些年,我媽和娘家曾經的距離只有騎車二十分鐘的距離,可是她卻一次都沒有回過娘家過年。只有等每年的大年初二,她才能回家吃頓飯,和父母聊聊天,傍晚時分就得急忙忙往回趕,招待我父親這邊的親戚。父母只有一個孩子,若是只有一個女兒,而女兒不能回家過年,就意味著兩個老人只能獨守空等,過一個寂寞沒有盼頭的年。其實大多數的男方家庭,思想上也比從前都要開放很多,也能夠理解獨生子女難做。畢竟都是一家一個,總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只顧著自己。於是想出了一個折中的方法,要麼便是兩家人一起過,要麼便是一年一家,倒也算是公平。
  • 過年回婆家,還是回娘家?
    今天我們探討這樣的一個話題,因為馬上就過年了,就說這個過年,是回婆家還是回娘家過年呢?婚姻不僅僅是兩個人的事情,也是兩個家庭的事情,尤其就是這件事情上,是最明顯的了,你看馬上就要過年了,又有很多夫妻要開始,為過年到底去誰家要爭執了。
  • 過年:回娘家回婆家都黯然神傷!怎一個「愁」字了得!
    作者:寶寶知道 金山茶我的想法: 最好的辦法就是娘家婆家小家都在一起過,其樂融融,是我嚮往的場景,可我們家是實現不了的! 我們家就怕過年,過年回誰家都不好受!我和老公一個東北一個西北,過年回誰家是每到過年時最讓我們傷神的事情。
  • 春節過年,回娘家還是回婆家?
    01想問問各位姐妹,今年過年你是回娘家還是回婆家呢?誠然,作為已婚的男女,過年回誰家,確實是一個問題。最近幾天,莊馨一直悶悶不樂。莊馨知道,天災人禍無法避免,但如果她當時直接回娘家哪會這麼麻煩,要不是老公軟磨硬泡,她現在就陪在自己爸媽身邊了。所以,莊馨的心裡一直憋著一口氣,一個不小心,兩人就吵開了。用他老公的話說,這個年過的,外有病毒,內有老婆大人的怒火,簡直「裡外不是人」!
  • 一年一度的選擇題:在婆家過年or回娘家過年
    對於戀愛中的朋友們,過年要去哪裡,估計沒啥矛盾,男士們巴不得心愛的女孩兒可以跟著自己回家過年呢,而女孩兒們,也想著跟著自己的男人一起過年,這時候過年在戀愛中的情侶來說,只是一種熱鬧的形式而已,在哪裡都不如在對方身邊。可對於婚姻內的朋友,過年要在哪過,意義就很不同了。
  • 婚後第一次在婆家過年是什麼感受?
    20年前那年的冬天,臘月26日,我和老公結婚,結婚當天下大雪,整整下了三天,然後等到雪停了,也到了年三十了,全家人開始準備過年。因為我和老公是自由戀愛,雖然不是遙遠的異地戀,但是兩家相距也有7-80裡地,在他們村上,沒有我們村嫁過去的女人,所以也沒有親戚朋友請我吃飯。
  • 霍思燕回婆家過年酒醉3天沒醒過,大年三十醉到正月初三?
    過年喝酒應酬或者和家人朋友小酌幾杯怡情都是一件很平常不過的事,不過如果過量了,醉倒在別人面前就比較失態了。特別是女人隨丈夫回婆家作客拜年的時候,如果喝醉酒應該會特別尷尬吧?畢竟當著公公、婆婆的面這樣失態,誰都不好交代。
  • 獨生子女夫妻們回誰家過年 兩頭跑或各回各家?
    好在現在的父母們通情達理,80後的夫妻們也點子多,眾多版本的新型過年模式就此誕生。□本報記者 張曉明辛苦並快樂著 除夕小兩口兩頭跑娘家在晉江的秋蘋今年和男友走進了婚姻殿堂,婚後一直住在豐澤區,她的婆婆平時說話辦事特別爽快,對秋蘋也呵護有加,但就一個特點:傳統。
  • 經營幸福婚姻:遠嫁他鄉,好想回娘家過年,習俗真的不可改嗎?
    很多因為愛情走到一起的人,敵得過生活差異,敵得過距離,卻往往還要面對更現實的問題,過年回哪邊過。01 娘家婆家,該怎麼平衡?萱萱是南方人,丈夫嘉豪是同事北方人。結婚後第2年因為工作關係,一家人遷到了武漢生活。婚姻生活還算圓滿,等一到過年,就頭疼。
  • 婆婆發過年紅包,兒子:「憑啥給兒媳發6.6元?以後過節不回了」
    當然婚姻裡避免不了婆媳之間的矛盾,而婆媳關係是源自於兩個人並沒有血緣的關係,卻還要共同的生活在一個家裡,如親人一般的相處。很多人在婚姻裡抱怨婆婆的各種不好,其實婆婆好壞的關鍵是在於婆婆的兒子有多愛你,要知道男人作為婆媳之間的「核心人物」,他的一舉一動都關乎著婆媳關係之間的變化。
  • 媳婦過年壓力大,除夕一定要去婆家過嗎?
    另外,每到過年,也是很多女性的夢靨,很多夫妻在年關將近的時候都會鬧家庭革命,媳婦在過年過節壓力指數破表…,所以今天要和大家聊聊我的看法,以及提供三種解套的方式,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我最近有一個朋友跟我說,她媽媽今年不想回鄉下過年,想回娘家陪年紀大的外婆,但是爸爸不準,引起家庭革命,問我怎麼辦?
  • 新年到了,為什麼兒媳婦們不愛去婆家過年?|百家故事
    以往我們總是談論春節在婆家過年還是回娘家過年的問題,大家提到的都是雙方父母對於年節陪伴的問題,卻沒有提及過兒媳婦們自身的感受。其實,很多兒媳婦兒們是不愛在婆家過年的。理由有很多,除了獨生子女對於自己爸媽春節沒人陪伴的心疼以外,還有一些不為人道的心酸。
  • 95後兒媳過年稱病躲過做飯洗碗,臨走婆婆塞回5千紅包:明年別回
    記得前不久寫的一篇文章,女孩過年回家,很實誠的在婆婆家一個人默默的包了很多的餃子,婆婆和大嫂沒幫一點忙。大家看過之後發表了很多的看法。有的人認為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因為在過年時都講究的是團圓,大家都是開開心心的在一起齊心協力的幹家務。
  • 「憑啥老婆抗拒回我家過年?」網友諷刺:有本事回媳婦家過年啊
    其實回男方家裡過年的還是多數,只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女性不願意回婆家過年了,寧願帶著孩子和丈夫守在小家過年。有一位網友表示不能理解,為什麼以前都是帶著媳婦回老家過年,今年老婆卻非常堅定的不肯回去了?一、「我就是不想回你家,也不想去你家過年!」
  • 「離婚了,過年不用做18人的飯收拾鍋碗了」前妻朋友圈刺痛男人心
    只要是小事情,她都忍著不發作,她是覺得,只要男人是愛她的,只要男人是重視她的,兩個人能感情和睦,過得踏實,哪怕是自己受一些委屈,也無所謂。可是漸漸她才發現,遠嫁,真的是一種沒有未來保障的行為。她沒有娘家做靠山,再加上她這種內斂性格,一個人孤身在婆家,真的很吃虧。
  • 回鄉下婆家吃飯,男人嫌飯裡有沙,女子摔碗,婆婆卻笑出聲
    像這種事情,如果處理不好,可能對於自己的婚姻幸福而言,是非常大的一種隱患與幹擾,嚴重的話,是能夠引起家庭衝突頻繁發生甚至導致婚姻破裂的。想要與婆婆相處好,最實用的方法便是與對方多親近,搞好關係。而藺蓓蓓在結婚後,隨丈夫回鄉下婆家吃飯,男人嫌飯裡有沙,女子摔碗,如此放肆無禮的舉動,婆婆卻笑出聲。
  • 大年三十除夕夜無法回家團圓的人是怎麼過年的
    去年過年,我一個人在房間吃泡麵辣條嗑瓜子,悽慘的不行,所以今年我強烈要求不回老家過年,現在看來是如願了。今年不回老家過年是我最開心的事情,我都怕我晚上做夢笑醒。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過那樣溫馨的經歷,也沒有過家的感覺。後來,我隨媽媽到姥姥家生活,但出嫁的姑娘不能在娘家過年,每到年關,媽媽就開始愁眉苦臉,不知道今年春節又要寄宿在誰家。
  • 又到了頭疼時刻:夫妻倆過年回誰家?看看西安小家庭怎麼選
    「雖然我媽在電話裡什麼都沒說,但我能感覺到她的孤獨,有一次她晚上9點多,就給我發信息說,瞌睡了,不看春晚了,要睡覺了,我聽著挺難受的,我媽其實是個熱鬧人,但讓她跟我爸一起來婆家過年,也不現實。」娜娜說,所以從去年起,她就跟老公商量,看能不能每年輪著回對方家一次,老公沒有答應,理由是他的父母也需要陪伴,但雙方達成一致,可以各回各家,互相不要有怨言。
  • 初二也可以回婆家
    大年初二回娘家。在傳統習俗裡,女方只要嫁了人,就應該在男方家過年。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尤其中國獨生子女家庭的劇增,近年來,大年初二回娘家的古老話題也在悄然變化。 與之一道,春節該回誰家過年的爭論也是此起彼伏,更被調侃是一道「送命題」,處理不好就可能引發家庭矛盾。
  • 老公:不回我家過年就離婚!老婆:離唄!誰想伺候你家17口人?
    剛開始的那幾年還好,就只有公婆和小姑子還有自己這一家三口,後來人口越來越多,小姑子各自的一家人,甚至公婆的弟弟妹妹都要來吃頓飯,劉玉說要準備碗筷她算過,足足有17口人!婆婆說自己老了做的飯菜大家都不愛吃,就「退休」了讓自家大兒媳婦給給大家露露手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