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後第一次在婆家過年是什麼感受?

2021-01-16 高陽沐子

20年前那年的冬天,臘月26日,我和老公結婚,結婚當天下大雪,整整下了三天,然後等到雪停了,也到了年三十了,全家人開始準備過年。

因為我和老公是自由戀愛,雖然不是遙遠的異地戀,但是兩家相距也有7-80裡地,在他們村上,沒有我們村嫁過去的女人,所以也沒有親戚朋友請我吃飯。

父親擔心我在婆家過年孤單,於是請求我們家族的族長,拿出家譜,仔細翻找出一個和我們同姓的,其他村的嫁到婆家村上的女人,按照族譜上輩份排的話,我應該叫她「姑姑」。

這個幹姑姑成了我在婆家的唯一的「娘家人」,大年三十上午,姑姑請我到她家吃飯,還有她兩個兒媳作陪,她們全家非常熱情,讓我在異鄉感覺到一絲絲溫暖。

下午回到婆家,婆婆在煮羊架,就是過年殺了一隻羊嘛,婆婆笑嘻嘻地端出一盤子羊骨頭問我啃不,我也不客氣,接過來到堂屋去啃肉吃。

婆婆已經開始準備包餃子了,她活好面,肉餡也已經調好了,是白菜豬肉的,另外還有一種餃子餡是韭菜雞蛋的。

我在娘家的時候因為母親高血壓,不能吃豬肉,所以我們家總是包羊肉胡蘿蔔餡的餃子,不吃豬肉餃子。

而且我母親特別會做飯,屬於做飯比較講究的女人,切卷子,揉饅頭都是做的一樣兒大小,包的羊肉餡餃子也是個個都是滾圓的肚兒,裡面都是小肉丸,咬一口味道那真叫一個香!

婆婆在做飯方面明顯趕不上我母親的手藝,肉餡調的肉很少,白菜很多,而且餃子一個個包的很大,像個小包子,裡面餡很少,我吃了兩個就說不好吃,不想吃了,嫌棄裡面沒有肉,全是白菜幫丁兒。

公公聽到了,埋怨老公不提前和他說一聲,然後又趕緊讓我婆婆剁了羊肉,摻了胡蘿蔔,重新弄了羊肉餃子餡兒,他們這樣子做倒是搞的我有點兒不好意思了。

婆婆還特地告訴我說,她聽老公說我喜歡吃綠豆面的丸子,所以特地炸了一些,並且說趁熱乎讓我嘗嘗好不好吃。

我突然間覺著有點兒莫名的感動,心底湧起一股濃濃的暖流,覺著她們對我實在是太好了。其實剛剛訂婚的時候,父母一直擔心我到婆家後會受氣,因為婆婆個子高高大大的,而我則長得非常嬌小。

然後在我們山東農村,新媳婦在婆家過第一個新年一定要早起,起得晚了會被人家笑話是懶媳婦。所以大年三十晚上,我看完春節晚會就到了夜裡十二點了,然後剛剛囫圇睡了一小會,就被婆婆叫起來,讓我起床吃飯,然後跟著兩個嬸嬸外出去拜年。

吃完飯出去拜年的時候還不到早上5點,天還非常黑,路上又沒有路燈,而且剛剛下了三天的大雪,那時候村裡面都是土路,坑坑窪窪,高低不平,非常難走。

我因為個子矮嘛,又穿了一雙高跟鞋,我的天,白雪覆蓋的農村路,低洼不平,又看不清下面,真的是深一腳淺一腳,走得那是一個累人!我覺著腳脖子都快要斷掉了!

也不知道走了多少路,反正是串了好多家門,見到爺爺奶奶,叔叔嬸嬸就需要跪下磕頭,給人家拜年。話說我從小長這麼大,只跪過自己的父母哦,哪裡能隨隨便便給陌生人下跪拜年呢?所以我心裡是一百個不情願,可是大過年的又不好發作,只好黑著臉,忍氣吞聲把這件事堅持做完。

最終好不容易結束了,我回到家,當著公公婆婆的面對老公說,磕頭拜年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如果以後還這樣的話,明年我就不回來了!說完我就回房睡覺去了,剩下他們愣在那裡,面面相覷。

結果從第二年開始,他們再也不要求我外出拜年了,只是在家裡給公公婆婆還有老公奶奶拜個年。

從婚後第一次在婆家過年,我覺著有以下感受:

第一:我婆婆是個非常善良和大度的人。其實第一次見到婆婆是訂婚的時候,婆婆身高170釐米,比我高得多,我母親和姐姐們都擔心我嫁過去會受婆婆的氣,其實她們都想錯了,我婆婆其實是一個非常善良的老好人,對誰都非常的好,沒有原則的好,寧願自己吃苦受累,也從來不去說誰的壞話,抱怨過誰。

結婚這麼多年來,我和婆婆從來沒有紅過臉,也沒有吵過架,她們全家都對我非常包容,理解和擔待我的壞脾氣和小性子,這點讓我非常感激。

一直到現在 ,每次我說回老家,婆婆一上午啥也不幹,專門在家裡準備好飯菜,燉雞燉魚,等我們到了老家就開始吃飯。

第二: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有什麼不適應的地方直接說出來,比憋在心裡生氣要好得多。

我是個不會藏著掖著的直性子人,覺著什麼不對或者不滿意就會直接說出來,不會偷偷自己生氣。不過我這樣的性格,她們倒是也非常喜歡,比如我喜歡吃什麼不喜歡吃什麼,有些事情我不願意去做等等,不願意勉強自己。

畢竟一個女人結了婚,是重新去融入了另一個家庭,肯定會有很多不同的飲食習慣或者風俗規矩,這些都需要好好溝通和慢慢磨合,直接說出來,要比憋在內心暗暗較勁要好得多。

如今馬上就要過新年了,很多新婚的女孩子也要在婆婆家度過第一個難忘的春節,希望你們都過得開心快樂,祥和幸福!

相關焦點

  • 剛結婚,第一次在婆家過年什麼感受?
    我和我老公是在臘月結婚的,結婚沒幾天就過年了。在婆家過的第一個年,在我的記憶裡印象深刻。記得那天天剛亮,婆婆就扯著嗓子在喊我,我連忙起床問發生了什麼事?今天過年,我給你說一下咱們過年時的講究」,然後婆婆就帶著我到廚房裡面說了好多過年的講究以及要吃的東西。在我的印象中,最深刻的是在過年的第一天,也就是大年三十,要讓我煮一大盆豬肉,一大盆雞肉,除此之外,還讓我把洗好的魚炸了。總而言之,讓我覺得過個年真累呀!因為在我娘家,每年過年時,都是吃一頓做一頓,從來都不會像現在這樣把所有的東西都做好,到時候吃剩飯。
  • 一年一度的選擇題:在婆家過年or回娘家過年
    嫁出去的女兒,按理,過年是要在婆家的,可是現在獨生子女這麼多,如果女兒不回家過年,只有二老,冷冷清清,何其難受?但婆家也只有一個兒子呢?要兒子去老丈人家過年,只怕心裡也會不舒服。遠嫁的姑娘沒有家我是從湖南嫁到廣西,人生地不熟的,在這裡呆了兩年,才算認識了隔壁鄰居們,雖然現在出門去哪我都知道路,碰到的人大多數也能聊一會,平時覺得也沒有什麼不適應的;可一到過年過節時,心裡那種孤獨感,能夠把人淹沒。看著大家熱熱鬧鬧的走家串戶,歡歡喜喜的樣子,總會忍不住想起遠在湖南的父母。
  • 夫妻剛結婚後,過年該去誰的家,妻子一定要去婆家過年嗎
    但更多的夫妻,兩個人的父母都有很多的親戚朋友,他們肯定是必須在老家過年的。在我們傳統的觀念裡面,結了婚以後妻子就一定要跟著丈夫去婆家過年。人們如今都在追求男女平等的觀念,回誰家過年是檢驗家庭地位的唯一標準,這一套言論已經不能再用了。所以,丈夫希望妻子跟自己回老家過年,就一定要做到老婆滿意為止。
  • 「過年在婆家是規矩,回娘家絕無可能」兒媳離婚歸家:終於解脫了
    可是今年不一樣了,或許是風氣變了思想也開放了,或許是外婆的身體一年比一年孱弱,讓我母親第一次下定決心要回娘家過一次年,但意義卻是非凡的,因為這是第一次,或許也是最後一次。我母親的事情,也讓我不由得想到了一個當代依舊很熱門的家庭話題,就是女人過年回娘家這個問題,又是一年春節,也同樣又是一些女人的難關當口。
  • 婚後,一定要回男方家過年嗎?
    媛媛恍然,原來是繞到了婚後去哪過年的終極之問。01過年就把娘家回,在中國,這可能只發生在一小部分人身上。要想得到這樣的結果,滿足的條件至少需要三個:開明的婆家、開明的老公和開明的娘家。她憐惜姑媽一年間不能回幾次娘家,在姑媽婚後就拉著姑媽的手說:「來了,就把這裡當家。以後中秋、過年這些日子,你們有假,就多回老家走走。咱們家不講究這些,你們平時經常回來,咱們每天都是團圓。」因為家裡這兩個可愛的老太太,姑姑這些年從未有過什麼糾結,每年過年的時候,都提前備好一堆年貨,歡歡喜喜的回娘家過年。
  • 過年回婆家,還是回娘家?
    今天我們探討這樣的一個話題,因為馬上就過年了,就說這個過年,是回婆家還是回娘家過年呢?婚姻不僅僅是兩個人的事情,也是兩個家庭的事情,尤其就是這件事情上,是最明顯的了,你看馬上就要過年了,又有很多夫妻要開始,為過年到底去誰家要爭執了。
  • 春節過年,回娘家還是回婆家?
    01想問問各位姐妹,今年過年你是回娘家還是回婆家呢?誠然,作為已婚的男女,過年回誰家,確實是一個問題。最近幾天,莊馨一直悶悶不樂。之前,看過一個報導,說「過年回誰家」成為已婚人士討論的熱門話題。很多夫妻,明明相處很和諧,但是碰上過年回誰家的問題,就會吵架、鬧矛盾甚至鬧離婚。憑心而論,兩邊都是父母,誰不想趁著節日,跟自己的父母多些日子相處,婆家和娘家,就像手心和手背,都是肉!
  • 「過年回婆家,一個人做20人的飯」:婚姻好不好,過一次年就知道
    那麼,過年回婆家要不要幹活,要幹多少活呢?其實這不只是看婆婆的態度,還要看老公,還有你自己,倘若你自己一直逆來順受,或者從一開始就太主動,慢慢的,大家都習慣了你這個「賢惠」的角色,就會覺得理所應當是你的事情。所以,過年回婆家,有幾點「分寸」,是需要我們把握好的。
  • 不給彩禮,或者給得起卻亂砍價的婆家,就是拎不清、層次低
    ◆按照當地風俗給彩禮,是對女方家的尊重以及對女孩的認可  有句俗話叫「入鄉隨俗」,到什麼山頭唱什麼歌,去什麼地方做什麼事。按照當地風俗給彩禮,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尊重習俗,就是尊重對方。畢竟,作為還沒打過深入交道的男女方親家,彩禮是第一次交手,也是最重要的考量機會。
  • 新年到了,為什麼兒媳婦們不愛去婆家過年?|百家故事
    以往我們總是談論春節在婆家過年還是回娘家過年的問題,大家提到的都是雙方父母對於年節陪伴的問題,卻沒有提及過兒媳婦們自身的感受。其實,很多兒媳婦兒們是不愛在婆家過年的。理由有很多,除了獨生子女對於自己爸媽春節沒人陪伴的心疼以外,還有一些不為人道的心酸。
  • 過年得在婆家過,你以後就初三和八月十五回家就行,以你婆家為主
    2017年我結婚的時候,的確是沒有一分錢嫁妝,婆家給了五萬塊彩禮錢,我爸媽也是一分沒要,那彩禮錢就作為我們小家的存款了。婚禮也只是婆家辦了,娘家那邊什麼都沒有,就只是親戚朋友們知道我結婚了而已;我媽這幾年,一直給我哥帶孩子,老大現在上小學了,還得帶老二。
  • 霍思燕回婆家過年酒醉3天沒醒過,大年三十醉到正月初三?
    過年喝酒應酬或者和家人朋友小酌幾杯怡情都是一件很平常不過的事,不過如果過量了,醉倒在別人面前就比較失態了。特別是女人隨丈夫回婆家作客拜年的時候,如果喝醉酒應該會特別尷尬吧?畢竟當著公公、婆婆的面這樣失態,誰都不好交代。
  • 受了委屈的你,明年還會來婆婆家過年嗎?
    受了委屈的你,明年還會來婆婆家過年嗎?文|煙火生活如果說年前是各種回婆家過年的吵鬧拉鋸戰,那麼年後則更多的是對回婆家過年所受委屈與不滿的吐槽。南方長大的珊珊已經連續三年陪丈夫回北方過年了,她坦言三年來她連基本的飲食都難保障,南方過年主打的是各種菜食、海鮮與水果,而北方則是餃子、饅頭、大鍋菜的交響曲。吃的珊珊面如土色、年年便秘。當她向丈夫和婆婆提議來買一些菜食、海鮮之類時,卻聽到婆婆對丈夫抱怨:「每年你們回家,我精心準備,不辭辛苦,也不落好,你媳婦真是事兒多!把我當老媽子了。」
  • 媳婦過年壓力大,除夕一定要去婆家過嗎?
    另外,每到過年,也是很多女性的夢靨,很多夫妻在年關將近的時候都會鬧家庭革命,媳婦在過年過節壓力指數破表…,所以今天要和大家聊聊我的看法,以及提供三種解套的方式,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我最近有一個朋友跟我說,她媽媽今年不想回鄉下過年,想回娘家陪年紀大的外婆,但是爸爸不準,引起家庭革命,問我怎麼辦?
  • 過年:回娘家回婆家都黯然神傷!怎一個「愁」字了得!
    作者:寶寶知道 金山茶我的想法: 最好的辦法就是娘家婆家小家都在一起過,其樂融融,是我嚮往的場景,可我們家是實現不了的! 我們家就怕過年,過年回誰家都不好受!我和老公一個東北一個西北,過年回誰家是每到過年時最讓我們傷神的事情。
  • 快過年了,是回婆家還是娘家,你做好準備了嗎?
    1)隨妻子去丈母娘家過年男隨老婆去丈母娘家過年,也不是什麼壞事。前提是自己家裡的情況要許可,比如自家兄弟姐妹多,父還比較年輕,生活都能夠自理,也理解你的處境和心情。你去丈母娘家過年,也是給足了老婆面子,也利於你們的夫妻關係更進一步的融洽。
  • 「老婆是獨生女,今年春節該去她家過年,我爸媽不同意怎麼辦?」
    表弟結婚快兩年了,老婆結婚前就跟他說明了,家裡就她一個女兒,過年不想家裡太冷清,不想爸媽難受,希望老公偶爾同意她回娘家過年。他們之前說好的,結婚第一年在我表弟家過年,第二年再回娘家過年。現在,眼看春節就要到了,當表弟把這個事情跟他爸媽說了之後,他爸媽死活不同意。還說:「哪有過年去娘家過的?她又不是遠嫁,都在一個省,什麼時候不能回娘家啊,非得大過年回去?
  • 曬曬我在婆家的年夜飯,中午吃飯晚上餃子,有多少人家過年這樣吃
    不知道別人在婆家過春節都是什麼感受,反正我如今是覺得一年也回不來幾次,既然不能改變,就入鄉隨俗好了。朋友們都在曬除夕的年夜飯,我也來曬曬吧!嫁出去的女兒最思家,尤其是過年的時候,想家想媽媽!六、西葫蘆炒肉片我也不知道這道菜裡有什麼,看著有肉片、西葫蘆片、青椒、杏鮑菇。醬油放的挺多的,有點兒鹹,倒是很下飯。
  • 《知否知否》中這三個女人被婆家算計嫁妝,只有盛華蘭婚後幸福!
    劇中這三個女人出嫁的時候,嫁妝非常豐厚,但是後來卻被婆家算計。盛淑蘭寧願和離,也要拿回嫁妝,而白氏卻被顧家騙嫁妝來彌補虧空,只有盛華蘭婚後活得最幸福!首先來說下盛淑蘭,她本是商賈人家的女兒,家境殷實,卻下嫁給了孫志高。孫秀才除了擁有秀才這個稱號以外,其他一無所有,一事無成。
  • 快過年了,該去男方還是女方家過年,這媳婦給出了準備答案
    如果自私的只圖自己開心,只考慮自己的利益,而不去考慮別人的感受,這樣的年過得會很不舒服。下面講一個發生在去年過年的事情:一、「不許我回娘家過年,那也不準你的閨女回來,讓她們各回各家」。去年是小美結婚後的第二年,婚後第一年按照傳統習俗,她和老公是初二回娘家的。去年,吃了三十晚的團圓飯,小美提出讓老公陪自己回娘家過年,可是婆婆堅決不同意。小美心想:懶得和你爭論,那就等到年初二再回娘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