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國古船模「回家」 今起亮相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

2020-12-14 中國新聞網

百年中國古船模「回家」 今起亮相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

2016-12-16 16:39:3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由比利時安特衛普MAS博物館借展的4艘百年中國古船模16日亮相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官方

  中新網上海12月16日電 (繆璐)由比利時安特衛普MAS博物館借展的4艘百年中國古船模16日亮相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這已是第三批「回家」展出的中國古船模,也是上海與安特衛普這兩座友好城市開展文化合作的一大亮點。

  1904年,美國聖路易斯舉辦世博會,中國首次以官方身份參與盛會,展出了120多艘各式中國帆船模型。隨後,這120多艘中國船模又「轉站」1905年比利時列日世界博覽會。之後,它們便留在比利時,為安特衛普MAS博物館所收藏。

  此次來到航海博物館展出的4艘船模分別是九江中式內河帆船、丹東中式海運帆船、鎮江中式貨運帆船和香港中式貨運帆船。據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黨委書記、副館長張東蘇介紹,這4艘船模歷經百年滄桑,仍頗具看點,無論是船模製作的結構、比例,還是上面的人物、色彩,依然十分精緻,且反映了我國閩粵地區及長江內河所使用的船型與建造工藝,對於研究中國近代文化、經濟和社會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九江中式內河帆船主要用於長江中遊乘客的運輸,載重230噸;丹東中式海運帆船可能是一艘漁船,載重18噸;鎮江中式貨運帆船的桅杆上掛著一面長方形旗幟,上面寫有「兩淮鹽運使司」6個漢字,載重210噸;香港中式貨運帆船的龍骨帶有鑽石形狀的鑽孔,可載重400—500噸。

  張東蘇表示,這次4艘百年前非常珍貴的船模來到上海展出,將為我國專家學者研究中國航海歷史提供重要的史料,而且這些歷經百年的文物能夠保存得這麼好,不得不讓人驚嘆MAS博物館在文物收藏保護方面的精湛技術和豐富經驗,非常值得借鑑學習。

  2012年與2014年期間,MAS博物館也曾兩次與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合作,交流與展示了其中6艘傳統木船模型。根據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與安特衛普MAS博物館達成的初步協議,MAS博物館將每兩年向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提供一批該館收藏的中國古代船模,尤其是其收藏的100餘只晚清中國帆船模型。(完)

相關焦點

  • 讓更多人了解紹興是船鄉 18艘古船「駛」進中國航海博物館
    中國航海博物館藏品修復部副主任葉衝感慨:「紹興古船值得學的東西真的很多。」為了準確記錄每艘船模的信息,葉衝和同事一邊聽介紹,一邊在小紙片上記下船模名稱、尺寸、用途等,一一登記造表拍照清點。當天,傅志林共向中國航海博物館無償捐贈紹興古船模型18艘,包括春秋、秦漢、唐宋、明清、近現代等各個歷史時期的古船模型,涵蓋了戰船、客船、貨船、遊船、漁船等不同類型。
  • 百年燈船落座中國航海博物館
    人民網上海12月21日電(記者沈文敏)昨日,具有百年歷史的古老燈船正式落座中國航海博物館。經過艱難運輸與吊裝,這艘長32米、寬8米、高7米有餘、重量達220噸的龐然大物終於「回家」了,作為重要文物永久保存在中國航海博物館內。
  • 暑期自駕遊,上海親子遊好去處,中國航海博物館圓孩子一個航海夢
    從上海市區出發,自駕一個半小時左右便可到中國航海博物館。博物館位於浦東新區南匯臨港新城主城區的滴水湖畔。車子行駛在臨港城區,兩側成片的綠化,整潔寬敞的街道,一整幅乾淨而又綠意盎然的畫面。福船是中國古代海船中的一種船型。它是中國古代著名「四大古船」之一,也是福建、浙江一帶沿海尖底海船的通稱。
  • 100件「泰興號」清代沉船出水瓷器入藏中國航海博物館
    10月25日下午,泮廬集團向中國航海博物館捐贈100件「泰興號」清代沉船出水瓷器。現場展示了這些精美的德化窯瓷器,以及正在復原的「泰興號」木帆船模型。當天,「泰興號」珍貴瓷器捐贈研討會暨「泰興號」重走海上絲綢之路啟動儀式在中國航海博物館舉行。
  • 東方「泰坦尼克」回歸,「泰興」號古船即將重現原貌
    原創 MMC 中國航海博物館「泰興」號是清道光年間從中國廈門港出發前往東南亞的一艘大型商貿船,航行至印尼北部的中國南海海域觸礁,船上滿載的上千噸貨物沉入海底,近1800名乘員不幸遇難,倖存者不到200
  • 濟南有位古船修復匠人 能"復活"千年古船(圖)
      在日前進行的中國航海博物館首屆中式木帆船模型展評大賽展覽現場,高度還原菏澤古船和天津張灣2號古沉船的兩艘船模出自我省古船修復專家尚津濟的團隊。兩艘船模都在濟南明府城起鳳橋街一處不足20平方米的工作室中仿製完成。
  • 濟南有位古船修復匠人,他能「復活」千年古船!
    在日前進行的中國航海博物館首屆中式木帆船模型展評大賽展覽現場,高度還原菏澤古船和天津張灣2號古沉船的兩艘船模出自我省古船修復專家尚津濟的團隊。兩艘船模都在濟南明府城起鳳橋街一處不足20平方米的工作室中仿製完成。這是尚津濟和他的團隊第一次從內部結構與外觀上同時仿製古船,他希望古船模型讓更多的人關注古船,理解古代工匠的造船智慧。
  • 「奮進上海」國慶彩車今起在中國航海博物館展出
    圖說:「奮進上海」彩車在中國航海博物館展出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楊玉紅)今天起,一艘載譽歸滬的「奮進上海」彩車將在臨港新片區的中國航海博物館面向觀眾展出,將持續至2020年7月中旬。2019年10月1日,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群眾遊行活動中,一艘「濃縮」了新時代上海新形象的彩車緩緩駛過天安門,給全國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奮進上海」彩車以LNG十萬噸巨輪為主體造型,象徵著上海乘風破浪、繼續遠航。鼎立船頭的「上海」二字,與前甲板上的中共一大會址模型珠聯璧合,寓意上海由紅色起點出發,一路砥礪前行。
  • 中國古船最多的博物館 明代古船以黃花梨打造 紫檀木舵杆重1.5噸
    2012年,當地有關部門發掘古船原位,成為中國陳列古船數量最多、種類最豐富的蓬萊古船博物館。 有趣的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和展示古船遺蹟,博物館本體的建築基本上埋在地下。古船博物館共展出文物900多件,進入序廳,首次看到的是1984年出土的第一號元代古船,當時的沿海巡防戰艦全長32.2米,寬6米,可載百名士兵,是我國出土的古船中最長的船,其龍骨,艋三號古船是明初的高麗貨船,船上還裝載著當時高麗瓷窯生產的青瓷碗、陶繭形瓶、陶骨壺等舶來文物。
  • 山東藏了個古船博物館,揭秘古代航海與造船史,重走海上絲綢之路
    說到蓬萊閣,可能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八仙過海的傳說、海市蜃樓,再或者是拍照很好看的東炮臺處,而這篇我想介紹的是蓬萊閣景區裡一個不起眼、常常被人忽略的地方,那就是剛進門處蓬萊水城的【蓬萊古船博物館】,也叫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這裡遠比想像中更值得逛,關於古代的航海與造船,博物館裡面有大量的實物展示,以及詳細的人文歷史介紹
  • 中國航海日:船模大師「再現」鄭和艦隊
    613年前的今天,中國偉大航海家鄭和率27000餘人,208艘龐大艦隊從江蘇太倉瀏家港起航,開啟了七下西洋的偉業。鄭和下西洋的歷史之久、規模之大、航程之遠、抵達國家之多,是當時世界上任何國家都無可比擬的,比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世界早了將近一個世紀。
  • 這艘中國古船,驚豔了世界
    中國的遠洋古船到底有多大?在茫茫大海裡,他們是如何確保航線精準?船底撞了個大洞,為何還敢乘風破浪?古船的「肚子」裡,到底還藏了多少古代「黑科技」?今天是中國航海日,就讓我們走進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一同探尋中國古船的奧秘。
  • 中國古代船模作品展亮相榕城 再現中國航海文明風採
    中國古代船模展現場。福州新聞網5月17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吳暉 文/攝)中式帆船是中國傳統海洋文化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關鍵符號及載體,是中國輝煌航海文明的關鍵標誌與象徵。正在福州市博物館舉辦的「尋夢中國帆——中國古代船模作品展」,通過文字、圖片、模型相結合的展示手段,再現了中國航海文明的風採。昨日,記者走進展館,一探為快。福州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福船文化歷史悠久。在此次展覽中,人們發現了不少福州元素,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花屁股」。
  • 小小船模承載著海洋文化夢
    不久,梁二平與本書的另一位作者、好友張巖鑫博士聊起尋訪和複製中國古船模的想法,兩人一拍即合,計劃先在國內沿海尋訪業內人士,了解流失海外的中國古船模的情況,然後再到國外重要的海洋博物館考察,此項考察2018年更是入選了「流失海外的中國古船模研究」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
  • 又到中國航海日,到中國首家國家級航海博物館,探尋航海的奧秘
    那就來一次中國航海博物館吧,到這裡來聆聽一下,海與我們的故事~可能知道中國航海博物館的人不多,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下~中國航海博物館位於上海南匯新城滴水湖附近,是中國首個國家級的航海博物館。館內以「航海」為主題,設有航海歷史、船舶、航海與港口、海事與海上安全、海員、軍事航海六大展館,還有一些寓教於樂的體驗性質的項目,雖然說更適合親子的課外拓展,但對於我們來說,也是一個很好了解「航海」的機會。而博物館所在的地方離海僅10分鐘車距,還有一系列相關海洋主題的學校、建築等,形成了一整個片區的海洋航海文化,特別有意思,一直以來都是我比較喜歡的一個地方了。
  • 以文惠民 中國航海博物館門票今起六折優惠
    圖說:中國航海博物館 採訪對象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楊玉紅)2020年是中國航海博物館開館10周年,7月1日起,推出門票六折優惠活動,將持續一年。此外,6周歲及以下或身高1.4米(含1.4米)以下兒童、70周歲及以上老人、現役軍人、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人員、公安民警、離休幹部、軍隊離退休幹部、殘障人士(含傷殘軍人、傷殘民警)、烈士家屬、海員、全國醫務工作者、博物館協會會員,憑本人有效證件可換票免費入館。
  • 幾百年前中國古船古港啥模樣
    深圳晚報記者 馬君桐 2017年5月12日,由深圳市鹽田區委宣傳部(文體局)主辦,深圳市鹽田區圖書館承辦、深圳大學海洋藝術研究中心協辦的「一帶一路」中國古船古港圖畫展,在深圳文博會鹽田分會場大梅沙水上運動中心海藝園正式開幕。
  • 「中國古代航海文物大展」在中國航海博物館開幕
    當日,「大海就在那:中國古代航海文物大展」在位於上海臨港新城的中國航海博物館開幕。本次展覽匯集來自天津、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廣西和海南等地25家博物館的160餘件航海文物,在「聯通大洋」「異域奇珍」「海貿物語」等不同主題展區內,從科技、歷史、貿易、文化等角度展現中華航海文明。
  • 中國杯海尚嘉年華 告訴你什麼是帆船界Icon
    去年的中國杯帆船賽,捧來貴氣十足的大神級真身——百年美洲杯巡遊賽場,一眾國際頂級水手隨WMRT年終總決賽聚首鵬城,現場觀眾不僅平生第一次看到真刀真槍的帆船近岸「廝殺」,還一睹了美洲杯的「芳容」。今年的中國杯海尚嘉年華又會給我們帶來哪些驚喜呢?  如果說去年的中國杯海尚嘉年華是前所未有的高配,那麼今年的海尚嘉年華就是激情與華麗之show的代名詞。
  • 蓬萊古船博物館:再現蓬萊海上絲綢之路繁榮歷史
    在這座建築的頂部,則並排擺放著三艘古船,這就是蓬萊古船博物館。館內展出了蓬萊小海出土的4條元明時期古船及隨船出土的大量文物。這些古船見證了蓬萊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重要港口,昔日的繁榮與興盛。9月17日,「孔子故鄉 中國山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採訪團來到蓬萊古船博物館,了解當年海上絲綢之路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