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不會閱讀的人,就會輸在起跑線。未來的時代知識增量是指數增長的,並且我們不再是專精一個學科就可以了,要做一個知識的遊牧民族,這是羅振宇有一次說過的話。
愛閱讀,才能讀的快樂,讀的更多。這本書是告訴我們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的工具書,薄薄一本,對成年人愛上閱讀也是有指導意義的。
關於作者
史蒂芬.克拉生,是閱讀推廣人,他倡導讓孩子自由閱讀,讓孩子愛上閱讀,自然而然地提升語文成績和第二語言的能力。他是FVR的創始人,這是英文Free voluntary reading 的縮寫,就是自由閱讀。
關於本書,下面將從下面三部分來講:
為什麼要提倡自由閱讀?
如何提升閱讀興趣?
閱讀和其它事物的聯繫。
1
首先來看書的第一部分,為什麼要提倡自由閱讀?有什麼好處?
首先來說個學渣的故事吧,高中時候有個同學,全班60個人,考了35名,受打擊了,之後其實也並沒有多努力,只是看見他每天晚上別人放學的時候,都在教室裡,坐著看一些小短文,然後做一些摘抄。偶爾才會謝謝數學題,誰之後之後的測驗裡,他一下從35名躍到了第2名,嚇死他本人了,老師們也都被驚呆了。
這裡面不排除閱讀在起作用,因為讀了大量卷子或是練習冊上的東西,他的閱讀理解水平提高了,當然這是一個非常靠譜的推斷。
自由閱讀能提高成績這件事,在生活中的例子還真不少見,很少遇見有愛讀書的人學習成績非常差的,不是嗎?
現如今很多人學習英語,都是通過閱讀實現的,比如說之前的水滴閱讀,從你的基礎,看你適合的英文小說,這樣慢慢提高,英語水平就慢慢的越來越好了。
作者還提出了一種假設,就是用自由閱讀的方法來教學,雖然說這種假設可能短時間內不可能在現實中實現。
閱讀還可以提升幸福感,還能提升自己的認知。閱讀容易讓人進入心流模式,我在看小說的時候,很容易進入一種小說的內在,,成為主人公的一個,體驗小說裡的人生,那種感覺真的特別好。
閱讀還能讓人愛上思考,愛閱讀的人更會寫作。最近兩年流行降維打擊,你的認知高度高的時候,在認知低的地方,就能盡顯自己的高度。
簡單小結一下,為什麼要閱讀,其實可以從3方面來講,首先閱讀能夠提高成績,而成績是很多家長都看重的;其次閱讀能夠用來替代教學,讀的多了,自然就會了;閱讀還可以提升幸福感。
2
要製造親近書的機會,在家最好有專門的書櫃,並且裡面書很多;學校和教室裡最好都有很多書,讓孩子沒事的時候,就可以借過來看;住所的附近,如果有方便買書的地方,或是公立圖書館,效果會更好。
讀書才是最有效的投資,無論家庭條件是富有還是貧窮,一定要多投資孩子閱讀,讀書無用論其實根本站不住腳,看如今讀書讓人躍遷的機會才是最可靠的,特別是對於家境貧窮或是一般的孩子來講,讀書是一種跨階層的捷徑。
一定有人疑問,究竟要給孩子看什麼書好,其實根據孩子的興趣來讀就好。無論是漫畫、雜誌、報紙、小說等等,只要能讓孩子沉浸其中,就好。
同時從小給孩子讀繪本或是講故事,對孩子愛上閱讀也是非常有益的。
家裡最好有一個愛讀書的榜樣,父母說什麼不重要,父母做什麼才是最好的教學,父母最好愛閱讀,孩子才會有更大的可能愛上讀書。
不要給孩子的閱讀額外的獎勵,最好讓他愛上讀書本身,而不是零花錢或是完覺的獎勵。外在的獎勵,總有一天會滿足不了孩子的欲望,只有真心的熱愛,才能愛的更久。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有幾個孩子每天都會在一所房子旁邊玩,這個房子的主人是一位老人,老人覺得太吵了,於是他出門給每個孩子10個便士,孩子高高興興的回家了,之後老人每天給孩子的前會少一個,慢慢的孩子覺得給的錢太少了,於是到最後就再也不來這個地方玩了。其實孩子忘了原本他們並沒有為了錢而玩,只是漸漸的因為外在的獎勵,讓他們失去了內在的興趣。
對於孩子的閱讀,外在獎勵也是不可有的。
3
閱讀有哪些局限:首先不能學會單詞拼寫,其次不能學習標點符號的用法,最後就是無法學習語法。
這就是很多家長的疑問,但其實在日常交流中,這些問題並不影響實質的溝通效果的。
閱讀和寫作,是分不開的整體,當代著名的的作家餘華說過,有時候讀書比寫作還要重要,要讀一些偉大作家的作品,要讀託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這樣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