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濱法官:讓『民告官』案件贏得正、輸得起!

2020-12-10 騰訊網

讓「民告官」案件當事人贏得正輸得起

2006年,王仁地被招錄到淮濱縣法院,先後從事民事、刑事等審判工作,從一名新兵成長為辦案能手。2013年底,31歲的王仁地輪崗到淮濱縣法院行政庭擔任庭長。他說:「行政審判對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進行司法監督,涉及行政部門多。從上任第一天起,我就暗暗發誓要忠實履行職責,努力讓每一起『民告官』案件的當事人都贏得正、輸得起。」

王仁地上任後,緊緊抓住「讓人民群眾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這個目標不放鬆,堅持將審判工作與「社會矛盾化解、社會管理創新、公正廉潔執法」三項重點工作緊密結合。2014年至今,該庭辦理各類行政訴訟案件700餘件、國家賠償案件2件、司法救助案件15件,法定期限內結案率100%。王仁地先後獲得全省行政審判工作先進個人、全省法院先進個人、全省法院系統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沒想到你敢判政府部門敗訴」

2017年12月28日下午,王仁地在淮濱縣法院大門口被兩個當事人攔住。「我們是固始縣的,這是我的傻閨女,她丈夫偷偷在民政局辦理了離婚手續。聽說固始的行政案件在淮濱審,我想問問能不能告政府。」

王仁地詳細了解案情後告訴他們可以按程序依法起訴,並將固始縣婦聯和法律援助中心的電話號碼告訴他們。半個月後,該案指定由王仁地承辦,接到案件第二天他便驅車向被告和第三人送達了法律文書,並通知被告在審理期間不能為第三人辦理新的婚姻登記。

庭審中,被告辯稱辦理的離婚登記程序合法,證據充分,該行政行為應予以支持。第三人表示,自從原告生育兩個孩子後精神病日益加重,家庭負擔重,要撫養年幼的孩子,沒有能力照顧原告。為了查明案件事實,將案件辦成鐵案,王仁地跑了3家醫院,調取原告5次住院治療的病歷,並向原告的主治醫生進行諮詢。綜合以上證據,王仁地依法認定被告違法受理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離婚登記案件,將離婚登記依法撤銷。

原告代理人收到判決時感動地說:「沒想到你敢判政府部門敗訴,謝謝你幫了俺閨女。」

相關焦點

  • 「民告官」案件開庭 市政府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
    前天下午,金平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一起涉及公安交警行政處罰的行政訴訟案件。副市長曾湘瀾代表市人民政府出庭應訴。市人民政府、市司法局、公安交警部門等相關工作人員和群眾旁聽了此次庭審。
  • 「民告官」舊案留重彩 追溯首例農民告縣政府案
    新華社記者 徐邦 攝   溫州網訊 連日來,央視《新聞調查》欄目的編導一直奔走於溫州和蒼南舟巴舟曹鎮之間,為採訪20年前的全國首例農民告縣政府案而忙碌,除了採訪原告、被告,還採訪作為這一重大事件見證人的市中院法官和溫州日報記者。此前,上海東方衛視的一組記者也攜帶專用設備來溫採訪此案當事人,併到溫州日報查找資料。
  • 民告官!山西省高院判決杏花嶺區政府違法
    堅持客觀公正地審理民告官案件,敢於依法判決官方敗訴,才能夠彰顯法治社會的公平正義。據山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頭條號發布,近日山西省高院行政審判庭公開審理一起民告官案件,對張某某訴太原市杏花嶺區人民政府、杏花嶺區某社區居民委員會一案當庭進行宣判,撤銷一審判決,改判確認被上訴人太原市杏花嶺區人民政府行政強制拆除行為違法
  • 傳統法律文化中的「民告官」
    考察傳統法律文化視閾下,社會對於「民告官」現象的回應與評價,生動而直觀的一個材料是傳統京劇《四進士》。所謂「四進士」,是指明朝嘉靖年間,同科及第、同時外放的四位進士毛朋、田倫、顧讀、劉題。適河南上蔡縣姚廷春之妻田氏圖謀財產,毒死小叔姚廷美,又將廷美之妻素貞轉賣布商楊春為妻。楊春聽素貞哭訴,決意代她告狀。正遇毛朋私訪,代寫狀紙,囑去信陽州申訴。
  • 多地法院發2013行政審判白皮書 民告官案官敗訴成常態
    民告官再次引發社會關注。  「各地法院發布行政審判白皮書,是推進司法公開的一項重要舉措,有助於社會了解和監督行政審判工作。」清華大學法學院副院長餘凌雲教授9月1日接受《法制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行政訴訟法正在修改,行政審判白皮書密集發布,有助於立法吸收司法實踐經驗,更好地解決司法實踐中遇到的問題。
  • 媒體:「民告官」不能以勝敗論曲直
    」法的《行政訴訟法》在立案、判決等方面做出新規,禁止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幹預、阻礙法院受理行政案件,旨在消除民告官的「難」。(11月5日《大河報》)  一個樸素得無法再樸素的法治理念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這樣的法治意識下,倘若對「民告官」案的審理,完全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哪怕「民告官」的勝訴率再低,也並不意味著司法的扭曲與不公;而舍此之外,即便「民告官」的勝訴率再高,也難有正義可言。以此來論,「民告官」勝訴率的高與低,並不能簡單置換為公平指數。因此,「民告官」豈能以勝敗論曲直。
  • 夫馬進:「民告官」案件的背後——民國鄉鎮中的近代風波
    這一案件的重要性在於,這一訴訟乃是所謂的「行政訴訟」。更進一步說,從「民告官」的歷史來看,本案也是意味深長。確實,在第一份訴狀中,李興唐等起訴的被告是「巡士」卓識,但在訴狀中一直被質疑的則是警察機構本身,以及八都派出所的「所員」薛瑞聰。
  • 1989:蒼南農民狀告縣政府 "民告官"從此有法可依
    包鄭照在庭審結束後接受媒體採訪首例「民告官」案件二審現場  1989年,七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行政訴訟法》,「民告官這起案件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公開報導的第一起「民告官」案件。  浙江在線06月24日訊 20年前,蒼南縣農民包鄭照因為自家房子被強拆狀告縣政府。雖然他最終沒有勝訴,但這起案件喚醒了中國人的依法維權意識,也是促成《行政訴訟法》出臺的原因之一。「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是那場官司最大的意義。」
  • 民告官不該是剃頭挑子一頭熱
    (據4月30日北京青年報) 數據顯示,去年5月1日至今年4月20日,北京市法院共受理各類行政案件16281件,同比上升了99%。從涉訴案件的審理情況看,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的有587件,其中行政機關一把手出庭應訴的佔60件,行政機關副職出庭應訴的有529人。而且,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全部集中在區政府及市政府職能部門以下行政機關。
  • 20年,「民告官」十大經典案例
    溫臺兩地,「民告官」最多  省高院院長齊奇說,1990年到2009年,全省共受理一審行政案件55460件,總體走勢呈波浪式上升,年均增幅達到40%。  這其中,溫州和台州兩地的行政案件最多,佔到全省一審案件受案量的44%,杭州、寧波、金華、麗水、紹興比較平均,而嘉興、衢州、舟山和湖州的行政案件最少,四地的總受案量只佔到了全省的10%。
  • 民告官「第一人」辭世 遺言稱官司雖輸今生無憾
    信報訊 據《錢江晚報》昨日報導,14年前以狀告縣政府而聞名於世的「中國民告官第一人」——浙江省蒼南縣舟巴艚鎮農民包鄭照10月15日去世。老人臨終前對眾多兒孫說的最後一句話是:當年我這樁官司儘管輸了,但能在社會上產生這麼大的影響,還與縣長成了朋友,我無憾今生。今後你們一定要更好地學法、守法。
  • 全省突出貢獻法官水紅東: 法官首先需要是個善良的人
    2018年,因為「牛肉麵吃出頭髮案」,水紅東成了「網紅」法官。時隔兩年,他又出現在浙江省高院對全省突出貢獻法院和突出貢獻法官的表揚通報上。兩年前的那次走紅,是被動的,網上早已熱議紛紛,水紅東卻還渾然不知,直到眾多媒體找上他。這一次成為全省突出貢獻法官,他依然謙虛地說:「比我做得好的法官很多很多」。
  • "民告官"勝訴但五千畝土地已易手 民企索賠38億
    現在,新《行政訴訟法》實施了一年多的時間,「民告官」的訴訟案例越來越多,行政機關敗訴的案例也越來越多。雲南一起歷時六年的「民告官」案件,在新《行政訴訟法》出臺後,終於迎來了終審判決。同時,伴隨著判決的出臺,當地區政府也面臨著38.5億元索賠的官司,這是怎麼回事呢?
  • 法官追夢人 我正青春:法官劉沛佩的一天
    法官追夢人 我正青春:法官劉沛佩的一天 2020-12-11 17: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4年前狀告縣政府 「中國民告官第一人」去世
    臨終前,這位以狀告縣政府而聞名於世的「中國民告官第一人」,把眾多兒孫叫到床前囑咐說:「我因當年一件小事(指民告官)而受到世人的關注和厚愛,我無憾今生,今後你們一定要學法、懂法、守法。」  14年前,包鄭照因對蒼南縣有關部門強行拆除其房屋的處罰決定不服,一紙訴狀將縣政府推上了被告席。當時的蒼南縣長黃德餘力排眾議,代表蒼南縣政府出庭應訴。
  • 朝陽法院立案法官孫元:使渾身解數 化解奇葩案件
    快言快語 日均立案30件「我們不但得對答準確迅速,給當事人實質性幫助,而且說話時還得提高嗓音讓對方聽清楚,當然也不能太大聲,不然會被誤解為態度不好。」問答間隙,在法院工作了近15個年頭的他,向記者介紹自己的一套經驗。記者注意到,兩個小時過去,孫元始終無暇端起放在桌子上的茶杯。
  • 「民告官」,這份告知請您收好
    「民告官」這份告知請您收好↓↓↓有些地方不明白?在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方可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疑問解答1問:人民法院審理的行政案件是不是就是審理「民告官」案件?答:基層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主要分為行政訴訟案件以及非訴訟行政案件。
  • 全國首例民告官第一案! 包鄭照一家訴蒼南縣人民政府強制拆除案
    「濃墨重彩」的「民告官」第一案 【包鄭照一家訴蒼南縣人民政府強制拆除案】被強拆:是同歸於盡還是同上法庭?故事發生在1985年8月1日。於是,包鄭照一家以縣政府侵犯其合法財產權益為由,將縣政府告上法庭,要求賠償各類損失總計13012元。依照1982年頒布民事訴訟法(試行)規定:「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審理的行政案件,適用本法規定」。雖然行政案件受理範圍很窄,且立的是民事案號,採用民事訴訟程序審理,但標誌著行政訴訟制度在新中國的初步建立。
  • 一老師為拆樓下「違建」自學法律 8年4次「民告官」
    8年裡,王曉芳一共打了5場官司,其中4次「民告官」,過程曲折。  為了打贏官司,王曉芳自學法律,連考兩次通過了司法考試。法庭上,她也從不請律師,帶著丈夫出庭,還自寫訴狀。  最終,她贏了。  幾天前,這間房子終於拆了,只是,除了高興,王曉芳的心裡依然有種說不出的滋味。
  • 披荊斬棘的女法官 ——記個人二等功榮立者、市中級法院行政庭庭長...
    一襲黑法袍,一柄千鈞法槌,她敲下法槌,用柔弱的肩膀承載道義;她所審理案件的當事人,在敗訴後發自內心地說:「辨法析理,輸得心服口服!」不到一年時間,項欣就執結了這起外地法院十年未結的案件。十餘年工作在執行一線,項欣跑遍了銅川的溝溝坎坎、村村巷巷,時常有當事人冷語相加、百般責難,也時常看到群眾感激涕零、千般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