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

2020-09-05 每日讀書局

《人類簡史》的不想普通的歷史書一樣的長,但是他卻涵蓋了送十萬年前有生命跡象出現到21世紀資本科技交織的人類發展史。這裡面沒有細講每段歷史的內容,作者詳細的分析了人類發展的本質,從三個線索來認識,認知革命、農業革命和科技革命。


認知革命使得人類成為想像共同體,農業革命可能是史上最大的騙局,科技革命最終使的人類成為神一樣的存在。書中也講述了人使如何維持現有的秩序,使人們能夠反思自己。

1

認知革命在距今得7萬到3萬年間,人類出現了新的思維方式,並且那時候的人可以通過語言傳遞事務與信息。認知革命以前人類,就和普通的靈長類動物一樣,風餐露宿、依靠打獵和採集來生活。

人類由於思考其腦容量開始變大。120斤的普通的哺乳動物腦容量為200立方釐米,現代智人的腦容量達到了1200~1400立方釐米,而尼安德特人的腦容量更大。因為認知革命的出現,之後便有了歷史學,有了文化意義上的人類歷史。

2

農業革命大概在1萬年前,人類通過種植、馴養等方式,由以前的四處遊蕩蕩,採集遊牧變成了種植和馴養。

這時就見的人類生活更有保障,為養活更多人創造了條件。於是人類開始了繁衍,人口急劇增加。並且農業的產生是人類不得不聚集在農田附近來照顧自己的糧食,或者是防止野生動物或者雜草對自己的動物受到侵害。

這裡就不得不提到了書裡的一個觀點,以為是自己馴化了小麥,孰不知小麥也馴化了人。在農業社會以前,雖然人類處於居無定所的狀態,但是人類自由,一方面,大規模的耕種使得人類擁有更多的糧食,免於飢餓的痛苦。但是另一方面,大規模的耕種使得人類的生活不得不與土地和作物聯繫在一起。還有日復一日的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這和遊牧採集的辛勞幾乎是相當的。

因為農業的產生,多數人在作物周圍定居,於是產生了小型的聚落,後來又出現了村鎮、城市和王國,也創造了更多智慧的文化產物,比如金字塔、漢謨拉比法典、百家爭鳴……

人類活動有了文字的記載,使得後人得以了解農業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不過聚落及城市的產生也使得生產分配不均,出現了階級,比如農民要努力的耕種才能獲得更多的收穫,而國王隨便一句話就佔有了他們的大部分糧食。

3

科技革命是近代以來,尤其是17、18世紀以來資本和帝國主義的兩大引擎,科學使人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使人類認識世界並且徵服世界。古時愚公移山需要子子孫孫的共同努力,而現在只需要一個炸藥,幾個人和幾輛車來運走碎石。

近代歐洲的資本主義迅速發展,為科技的進步奠定了大量的基礎。對黃金的需求促進了新大陸的發現和航海技術的發展。

帝國主義也在這個時候出現,於是有了戰爭,戰爭更是猛烈的推進了科學技術前進。科學、產業和軍事水乳交融,從此世界發生了急劇的改變。

武器的研製本來是為了摧毀,而現在各國因為這個相互忌憚,反而有了今日的和平場面,這也是科技的一個好處。

當然了,科技的出現,使得地球的生態系統遭到了破壞,快節奏的生活降低了人們的感情交流。木心的詩裡這樣寫道:「從前的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而現在科技發達也使得人們可以接觸到更多,並且容易被花花世界迷了眼。過去每一封信都帶著認真與期盼,並且經過了深思熟慮。

無論如何,人類目前的發展必將與科技息息相關,人類的未來也必將是由科技所塑造的,也必將是值得期待的。

4

人類構建社會的本質是源於想像力,這才有了國家和民族。人們深深的堅信一個東西,便可以維持現有的狀態。

比如現在的金融系統,也是建立在想像的基礎上,最典型的就是銀行帳戶金額。銀行具有貨幣乘數的放大效應,存100元在印尼行,在保留一定的準備金後,比如保留10%,剩下的90元貸給其他人,如此進行無數次的存貸。這樣子原本100元就變成了190元。如此無數次的存貸,最終的餘額合計是1000元,但這1000元只是帳面數字,大家都去取錢,銀行自然是拿不出來的。所以,銀行的存款必須依賴於存戶的想像,才不會出現擠兌的情況。

總之,想像力構成了我們今天所生活的方方面面,民族、國家、社會秩序、政治秩序、經濟規則、公司、品牌等等。

《人類簡史》雖然是一本歷史書,但是並不只講了人類歷史的浮光掠影,而是以深刻的視角貫穿了人類的三個發展階段,並且能夠看到知情的本質,讓人有恍然大悟的感覺。

相關焦點

  • 推薦書籍《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作者:[以色列] 尤瓦爾·赫拉利《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是以色列新銳歷史學家的一部重磅作品。此書講述的就是人類的發展過程,從無到有,從低級到高級。是一部從10萬年前有生命跡象開始到21世紀資本,科技交織的人類發展史。這是一部宏大的人類發展史,更見微知著,以小寫大,讓人類重新審視自己。《人類簡史》在中國的流行,無關歷史的真相,也無關未來的方向。它更像是當代中國人,尤其是中產階級內心焦慮的外顯。
  • 夢想少年|王藝璇:《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
    「從動物到上帝」這句話出自以色列學者尤瓦爾·赫拉利的著作
  •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一部人類歷史的說明書
    「普通動物」的宏偉藍圖人,渺小而偉大的生物,從單細胞生物到腳踏太空,從在非洲大草原跟在鬣狗後面吃生肉,到在頂級酒店裡吃西餐。人類的迅速崛起,簡直不可思議,我們曾是像老鼠一樣不敢暴露、像羊一樣無力、像所有動物一樣苦苦掙扎在食物鏈上的「普通動物」。人類,曾是一種沒有什麼特別的動物。
  •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所以,八卦使人進步?
    尤瓦爾·赫拉利的名作《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的核心理論之一就是:7萬年來,人類之所以能從生活在非洲一隅的動物變成如今主宰世界的「上帝」的關鍵,就在於7萬年前的那場「認知革命」;而「認知革命」和人類會八卦、虛構故事息息相關。這本書只有400多頁,但以上帝視角從宏觀層面回顧了人類七萬年的歷史。
  • 知善惡樹(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 節選)
    針對這些問題,尤瓦爾·赫拉利所著的《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給出了可能的答案。       第一章提過,雖然智人早在10萬年前就已經出現在東非,但一直要到大約7萬年前才開始遷移到其他地區,造成其他人類物種的滅絕。
  •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讀書筆記導圖分享
    今天分享的書籍是《人類簡史》。本書作者是尤瓦爾·赫拉利是以色列歷史學家,出生於1976年,牛津大學歷史學博士,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歷史系教授,代表作為《人類簡史》和《未來簡史》。尤瓦爾·赫拉利擅長世界歷史和宏觀歷史進程研究,是學界公認的「青年怪才」。
  •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一次次偶然的推動
    早就耳聞以色列作家尤納斯赫拉利的《人類簡史》,是一本挺有意思和腦洞大開的有關歷史的書,今終有幸讀完。書名雖說是簡史,但內容量還是挺大的。初讀一遍,很難對全書的內容有全面深入的認識和理解,現就對讀後對其中提出的一些有意思或者說腦洞大開的觀點,從個人的角度在這做分享交流,作推薦感興趣的朋友讀《人類簡史》的拋磚引玉之用。
  • 「思維導圖」|十張圖帶你讀懂《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
    智人究竟是如何導致其他人種和巨型哺乳類動物的滅絕?金錢和宗教從何而來,又為何會產生?人類創建的帝國為何一個個衰亡復又興起,而且少數民族竟能統治遠比自己龐大的族群?為什麼地球上幾乎每一個社會都有男尊女卑的觀念?
  • 讀《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
    1.認知革命  最硬的不是黃金是那百變碳,而人類就是恰是那顆金剛石。  自命不凡的人類,是種類動物團結的本能  最強大的不是人類,而是人類手下的梯子,(正所謂君子善假於物也)  語言只是磚塊,想像力才是人類的大廈。
  •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普通人遵守規矩,能人創造規矩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 本書以宏觀的視角看待人類社會,讓身在其中的人們不免有些不安。我們的世界很精彩繁華,不是嗎?本書以宏觀的視角看待人類社會,讓身在其中的人們不免有些不安。我們的世界很精彩繁華,不是嗎?然而作者打破了你的執念,像一位科學家告訴一位執著的老人月球上沒有嫦娥。我們就生活在這些秩序中,樂此不疲。書中穿插著無數妙趣橫生的新奇視角和結論,不時讓讀者腦洞大開,細思之後卻又恍然大悟。
  • 好書分享:「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尤瓦爾·赫拉利十萬年前至少有六種人,為什麼只剩我們節選:認知革命第一章 人類:一種也沒什麼特別的動物《動物莊園》這部諷刺小說充分證明,大家追求的極致自由壓根無法存在,反而是更沉重的奴役的開始。畢竟民主的極致就是極權。
  • 《人類簡史》三部曲 從動物到上帝,對人類社會最精確的剖析
    相信各位讀者都思考過,人類從哪裡來,又要到哪裡去,為什麼只有人類有智慧呢?這本《人類簡史》用一個旁觀者的視角解釋了人類的發展史,包含了從原始智人到現在社會的發展全過程。《人類簡史》用一種物種研究的視角來觀察人類的發展過程,有講故事的方式來講述人類的進步。從第一個智人使用工具,發展到國家王權更替,再發展到現代社會,這本書詳細地描寫了人類的發展過程。即講述了外部原因,又描述了人類本身,看完這本書你會明白,原來人類是一種同時活在想像和現實中的物種,人類活在「雙重現實」中。
  • 全球暢銷書《人類簡史 : 從動物到上帝》作者揭秘商業發展基因
    相較起來,人類不止用語言描述現實,並且還用來創造虛構的現實。例如人類會說:「看,上帝就在那片雲彩後面,如果你不按照我說的做的話,上帝會懲罰你。」如果相信了這個故事的話,你會遵循其中的法律與規則,因此你就可以有效的投入到合作裡。即使大家互相不認識,只要數以千計的人都相信同一個虛構的故事,他們都會遵循相同的規則。這是只屬於人類的能力。
  • 人類簡史解讀2(人類:一種也 沒有什麼特別的動物)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英文書名為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作者是以色列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該書是一部歷史學著作,首次出版2014年,主要介紹了十萬年前有生命跡象開始到21世紀資本、科技交織的人類歷史。
  • 世界讀書日,《人類簡史》推薦——講述人類從動物變成上帝的書
    或許有人會很茫然不知該看什麼書,那麼筆者就給大家推薦一本書——《人類簡史》。《人類簡史》的作者尤瓦爾·赫拉利是以色列的青年歷史學家,到目前,他出版了三部簡史。《人類簡史》、《未來簡史》和《今日簡史》。《人類簡史》是他簡史三部曲的第一部,2012年首次出版,暢銷全球,在全球範圍內都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
    有些食物,處於自然形態的時候無法為人類所消化吸收,像小麥、水稻、馬鈴薯,但正因有了烹飪技術,就成為我們的主食。火不只會讓食物起化學變化,還會起生物上的變化:經過烹調,食物中的病菌和寄生蟲就會被殺死。此外,對人類來說,就算吃的還是以往的食物(例如水果、堅果、昆蟲和動物屍體),所需要的咀嚼和消化時間也能大幅縮減。例如,黑猩猩要咀嚼生肉,每天得花上五個小時,但人類吃的是熟食,每天花上一小時就夠。
  • 《人類簡史》:原來人類是這樣的存在
    《人類簡史》全名為《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作者為以色列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如果單看書名,這好像是一本很厚的歷史科教書,實則不然。一是這本書並不算厚,二是它比科教書有趣多了,否則的話也不可能這麼暢銷了。
  • 解讀《人類簡史》1、前言——借您一雙上帝之眼
    解讀《人類簡史》1、前言——借您一雙上帝之眼我解讀的第四本書就是大名鼎鼎的《人類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我想喜歡讀書的你就算沒有讀過這本書也一定聽說過他。在2015年這本書的火爆程度,真是前所未聞。我聽到很多大佬都在推薦人類簡史以及販賣傳播著作者的思想。
  • 簡評《人類簡史》
    最初看到尤瓦爾·赫拉利《人類簡史》的第一感受是:這本書的命題竟然如此宏大。正如本書序言中所說那樣,本書的精華不在於歷史本身,而是上升到了歷史哲學的抽象層面。尤瓦爾·赫拉利就像一個站在歷史哲學大門前的保安一樣,不斷地問著人類以下幾個問題:人類是誰?從來哪裡來?又將到哪裡去?這才是作者的創作目的。
  • 你可能看了假的《人類簡史》
    以色列作家尤瓦爾·赫拉利和他的《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  以色列作家尤瓦爾·赫拉利肯定想不到最近,有豆瓣網友吐槽自己讀到了一本「假書」,雖然名字與《人類簡史》相同,但內容卻是集合了各類「百度百科」。隨後,記者調查發現,不只這一本,目前在網上能看到四本書名、版式設計都差不多的《人類簡史》。實際上,「跟風書」由來已久,甚至很多還是職業寫手用很短時間「攢」起來的劣質內容。四個版本,《人類簡史》哪個是真的  「我居然讀了一本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