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糧食從一粥一飯做起

2020-12-12 茂名網

周末筆者外出吃飯,三個大人兩個小孩,點了三個菜,兩葷一素,一盆米飯,不多不少剛好能吃飽。孩子吃飽後在旁邊玩,隔壁一桌人吃飽離開後,服務員正在收拾,孩子就拉了一下筆者,然後指著隔壁桌說:「媽媽,他們多浪費啊!」。筆者轉頭一看,確實如此。只見菜碟堆滿整桌,每個菜碟幾乎都有剩菜,特別是免費水果還有滿滿一大盤,並且不少還粘上了殘羹冷炙,顯得特別的扎眼。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浪費也是犯罪,我們可以追求高品質的生活,但堅決不能鋪張浪費。節儉是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應該繼承下去。推崇極簡主義生活方式,無論是在家裡或是在外面吃飯,都應改變大吃大喝鋪張浪費的陋習,按量用餐,杜絕浪費,珍惜糧食從一粥一飯做起。

黃超平(化州)

報料熱線:13828680359 ; 投稿郵箱:6638658@163.com

相關焦點

  •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珍惜糧食,從我做起
    今天是第40個世界糧食日,今年的主題是「齊成長、同繁榮、共持續,行動造就未來」。對於生活在今天的人們來說,飢餓仿佛是遠古時候的事,其實不然,年輕人問問父輩們就知道,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甚至之前,能吃一頓飽飯那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能吃好就得等過年過節。我是七十年代末生人,對那個飢餓的年代還有些許記憶。
  • 世界糧食日蘭州小學生包餃子體會「一粥一飯來之不易」
    【解說】2020年10月16日星期五是第40個世界糧食日,蘭州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聯合蘭州市城關區暢家巷小學,開展了「厲行節約 反對浪費」的世界糧食日主題教育活動。  活動現場,同學們藉助周五班級親子社團活動進行了教育宣講,通過讓孩子們欣賞動畫片、傾聽歌曲、誦讀古詩、小調查、交流互動、「文明餐桌行動」的倡議等活動,體會「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 一粥一飯來之不易 從我做起不負「食」光
    一粥一飯來之不易 從我做起不負「食」光 2020-09-23 18: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環顧四周,發現吃完的碗裡除了湯基本沒剩什麼,這是一種好現象,說明節約糧食已深入人心,大家也都在踐行。以前去吃飯,經常看到桌子上有剩飯剩菜,有人想打包帶走,可看到同行人嘲笑的目光,也就悄無聲息地熄了念頭。現在從上到下倡導厲行節約。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 2020-08-27 11: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粥一飯 當思來之不易 反對浪費 從我做起
    ,從現在做起,珍惜糧食,反對浪費。延安大學學生食堂裡張貼著反對鋪張浪費,節約糧食的宣傳語和提示牌,在校學生按需取食,大家都儘量做到不浪費。延安大學學生王玉霞:「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更要秉持勤儉節約的中華美德,比如一些分量比較大的飯,我們可以和舍友分享,三個人點兩份飯,也會杜絕很多浪費。」
  • 一粥一飯,來之不易。我們應當珍惜糧食!
    世界糧食日起始於1981年10月16日,是世界各國政府每年在10月16日圍繞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產舉行紀念活動的日子,其宗旨在於喚起全世界對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產的高度重視。每年世界糧食日,包括糧農組織在內的國際機構、各國政府及民間組織都會開展各種宣傳與紀念活動。
  • 珍惜糧食 從我做起 市南區成武路幼兒園開展「世界糧食日」主題活動
    大眾網·海報新聞青島10月16日訊  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World Food Day),是世界各國政府圍繞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產舉行紀念活動的日子。而目前,世界各國共同面臨的一個嚴峻的挑戰,就是「糧食浪費」。「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珍惜糧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所以我們為什麼要勤儉節約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從中華上下5000年的歷史長河中,對勤儉持家特別看重,勤儉看的是勤勞能幹從不浪費。從古至今成大事者無不是勤儉自律的,他們都以身作則。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古時候,由於農耕機械的落後和原始以及水利灌溉的限制,糧食產量不高,從有記載的史料看,戰國時期約二百三十二斤一畝,漢朝約264斤一畝,唐朝約334斤一畝,宋朝約381斤一畝,低效率的產量,在正常年間老百姓還吃得飽,遇到天災人禍的年代老百姓只能賣身或餓死,在那時奴隸制度下老百姓是沒有太好的辦法去實現理想的
  • 一粥一飯,當思不易,這些細節透露了李子柒對食物的珍惜
    隨後,人民日報等媒體轉發該視頻,在社交平臺上引發珍惜糧食的熱議。  細看李子柒的視頻,不難發現其中包含著許多與珍惜糧食相關的細節。除了食用西瓜果肉,看似無用的西瓜皮在李子柒手中也變成了一道道精美的菜餚,西瓜皮小醬菜、瓜皮豬皮凍、滷味瓜皮、翡翠鍋貼餃……「一瓜多吃」被李子柒演繹得淋漓盡致。
  • 【地評線】彩雲漫評:珍惜一粥一飯,營造節約風尚
    常言道,水滴石穿。當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無形之中養成了大手大腳對待糧食的習慣,吃不了、不好吃、充面子的飯菜隨意丟棄。浪費糧食已經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據此反推,我們每人都節約一勺米,日積月累便可以養活很多人口,而全國人民都行動起來,日常生活中的節約行為,點滴匯聚起來就是個大數字!
  • 珍惜糧食,從我做起——2020級晨曦中隊家長進課堂深入「小麥一生...
    孩子們在課堂上認真聆聽小麥的相關知識,探尋小麥的前世今生,感恩糧食,珍惜糧食。老師們細緻的向孩子們講述了小麥的生產用途,望著圖片上用低筋麵粉和高筋麵粉做成的各種各樣的零食,孩子們欣喜若狂,切實感受到小麥的價值所在。「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節約糧食一直以來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 「一粥一飯」滋味多
    北京景山學校八年級貫通班 陳震坤金氣秋分,「千畦細浪舞晴空」,農戶們歡天喜地收穫糧食。而我在秋分這一天,隨老師和同學赴北京農機實驗站進行學農實踐。在農站有一項特殊的儀式,就是每日三餐前要誦讀《朱子家訓》,當讀到「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時,有同學開玩笑道:「一粥一飯還不容易?」我也在心裡嘀咕:「飯食是食堂大鍋做的,有什麼難的?」要下地幹活了,我們推著小車、扛著鐵鍬,帶著種種美好的嚮往,歡天喜地地踩進了泥土。
  • 一粥一飯來之不易職工餐廳倡導「光碟行動」
    「珍惜糧食,遠離浪費」「文明餐桌,從不剩飯不剩菜開始」……走進山東省青島市交運集團西海岸公司職工餐廳,就能看到關於「光碟行動」的宣傳標語,醒目地張貼在餐廳牆上和取餐窗口上方。科學規劃杜絕浪費現象「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餐桌文明是人類文明的縮影,「光碟行動」「文明餐桌」喚起了人們愛惜糧食、反對浪費的意識,弘揚了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也培育了新的生活觀、消費觀。
  • 國考時事政治新聞熱評: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國考時事政治新聞熱評: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福建國家公務員考試信息網:為幫助要參加國家公務員考試考生準備了國家公務員考試時事政治,包括國家公務員考試時事政治、時政熱點、時事新聞評論等。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
  •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自古以來,人們就知道糧食是來之不易的,每一粒糧食都飽含著勞動人民辛勤的汗水。可如今,我們隨處可以看見不同程度的糧食浪費現象。針對這些現象,我進行了深入的觀察發現。經過觀察和發現例如我們公司(人數大於3000左右),在公司食堂浪費十分嚴重。經過幾天來的觀察,約100人中,70%左右的同事經常沒有把飯吃完。更離譜的是,有些同事僅僅吃了幾口就把飯菜倒掉了。
  • 詩詞說糧:盤中餐食,粒粒辛苦,一粥一飯,思之不易
    自古以來,我們國家都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為了對付自然災害,中國人幾千年來總結了對付糧食危機的辦法。「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故五穀不絕。」《荀子王制》是說的在風調雨順的前提下,人們春天耕種,夏天不停止農事,秋天收穫糧食,冬天儲藏起來,才能保證一年有飯吃。那麼到了災荒年,」以豐補歉」,才能度過糧食危機。
  •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請珍惜糧食
    請珍惜糧食  愛惜糧食 為國分憂 同學們,當我們看到鮮豔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當我們唱起雄壯的國歌時,我們心中充滿了自豪和幸福。你們為我國這一最大的問題憂慮過嗎?   在日常生活中,隨處都可以看到浪費糧食的現象。也許你並未意識到自己在浪費,也許你認為浪費這一點點算不了什麼,也許你仍然以為我們祖國地大物博……由於近年來人們的生活過得越來越好,「節約」一詞在人們的心裡已日漸忽視和淡忘了。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種種的浪費現象如果繼續下去的話,其後果是很嚴重的!13億人口,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
  • 古詩文裡的「糧食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古詩文裡的「糧食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中國消費者協會16日向廣大消費者發出倡議:崇尚節約為榮,向餐飲浪費說「不」,爭做綠色節約消費的實踐者、傳播者、監督者。
  • 決勝小康 奮鬥有我|拒絕舌尖上的浪費——珍惜糧食 反對浪費 愛惜...
    決勝小康 奮鬥有我|拒絕舌尖上的浪費——珍惜糧食 反對浪費 愛惜糧食 人人有責 2020-08-27 16: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