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清供 | 承載千年的文人雅趣

2020-08-25 山東秦劍無鞘

文玩,因文而可玩。今人尚玩,惟求擺弄風雅,而不解文道,實嘆可惜。

古人文房為仕途之始,更是心靈寄居之所,於清淨書齋中陳置所好,怡情格物,始有「朝罷香菸攜滿袖,詩成珠玉在揮毫」之雅興。

圖片僅供參考

文房清供是文人筆耕丹青的必要條件,是重要的書房用具,亦是文人雅賞之物,悠悠歷史長達千年。

「文房」一詞最早出現於南北朝時期,在歷經唐宋元明之後,至清代便達到了鼎盛。明代記述文房清供的專著,有屠隆《考槃餘事·文房器具箋》、高濂《遵生八箋·燕閒清賞箋》、文震亨《長物志》等,詳盡記述了書齋陳設器具及其發展演變。

圖片僅供參考

文房,其廣義上可涵蓋古人書房中所有的家具陳設,甚至張掛的書畫;狹義上則主要是指案頭家具,即書寫、繪畫、讀書的工具。

實際上,文房器具種類繁多、材質多樣、情趣各異,列舉起來蔚為壯觀。除了為人所知的文房四寶的筆墨紙硯外,更在此基礎上派生出了一系列輔助工具,且超出其實用價值,更多地為文人們用以觀賞與把玩。

王世襄先生在其《明式家具珍賞》中述及「家具的品種和形式」時,在其他類中,特別提及了一種「微型家具」,言其「形制特小,而格局氣度仿佛是大型家具」。這即是供人賞玩的案頭陳設器具之一。

圖片僅供參考

文房清供精巧別致、極具匠心。以黃花梨、紫檀木等名貴木材製作,且製作有著極為嚴格的規定和要求,無論是民間的能工巧匠還是宮廷造辦處的督辦大員,從選料到工藝把控,再到成品檢查都力求一絲不苟,精益求精。

文人書齋案頭上的清供擺件、微型幾架,作為日常的文玩雅趣之物,其用料之考究、做工之精湛、情調之雅致,為歷代文人墨客所鍾情。

時至今日,文房清供所承載的已經延續千年的文人雅趣,依然歷久彌新。

圖片僅供參考

後續文章中繼續介紹錢幣雜項相關內容,幫大家更好的學習,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文房清供|藏在案頭小景中的文人情懷
    在中國傳統社會中,文房清供是筆耕丹青的必要條件,它既是書房的用具,亦是文人雅客賞玩之物,悠悠歷史長達千年。清供,又稱清玩,由佛前供花發展而來。最早是以香花蔬果替代告朔之牛羊,而後發展成為包括金石、書畫、等一切可供案頭賞玩的文雅物品。
  • 山東文房清供精品展濟南東圖開展
    「案上雅物—山東古玩商會文房清供精品展」所展示的文房精品。「案上雅物—山東古玩商會文房清供精品展」所展示的文房精品。  齊魯網濟南12月17日訊 12月17日至21日,由山東省古玩商會組織,朵雲軒(山東)美術館、濟南陶鍾齋藝術館主辦,山東省東方圖書公司、山東省新華置業有限公司協辦的「案上雅物—山東古玩商會文房清供精品展」將向熱愛文房清供的「同道中人」奉上一場別具一格的精品盛宴。
  • 文房清供的起源
    文房清供是我國傳統文化中一種文人嗜好興趣的雅稱。文房和清供本來是分開的,文房指的是文人書房,清供指的是清雅的供品,二者結合在一起,是儒釋道文化的相互融合的結果。
  • 文房收藏識清供
    宋人蘇易簡撰《文房四譜》五卷,凡筆譜二卷,硯譜、墨譜、紙譜各一卷,此即為文房四寶筆墨紙硯的出典,亦為宋代初期文房清供風尚興起的寫照。到了南宋末,趙希鵠在《洞天清祿集》中就將文房清供歸納為十項:「古琴、古硯、古鐘鼎彝器、怪石、硯屏、筆格、水滴、古翰墨筆跡、古今石刻、古畫。」在此期間,宋代出現了許多文房清供的收藏家,例如蘇東坡、米芾、趙明誠,甚至堂堂的徽宗皇帝。
  • 清供文玩|宮廷 文人 紫砂器
    七大清供文玩圖文 | 網絡整編 | 紫砂中華文房用具自古以來是文人雅士探索藝術、追求悠閒雅趣生活的必備之物。文房用具不但要求實用,更需注重藝術形態,表現出文人的雅趣。紫砂作為文人雅趣形態顯示的載體,是製作文房器具中不可或缺的材料。文房用具是指文人攻讀場所中供使用、鑑賞及擺設的古物、奇巧的器物。其發軔於宋代文人團體,盛行於明清,在復興傳統文化、倡導人們回歸庭院的今天,再度興起,以紫砂為材料製作的文房用具便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分支。
  • 文房清供:文人的自我審美
    文房清供是文人書齋中一切文化用具及陳設的總稱。按照《中國古代文房清供鑑賞》一書中的分類,包括筆用類、墨用類、紙用類、硯用類、輔助類、陳設玩賞類等。鼻煙壺、太湖石、靈璧石等等而在眾多文房清供具之中可以說,是經典到不能再經典的文房清供。提盒雖是文房案頭之物,相較桌子柜子體量較小,但在其設計使用及文化品格上與明式家具的精神一脈相承。
  • 漫談古代文房清供的起源來歷
    文房和清供本來是分開的,文房指的是文人書房,清供指的是清雅的供品,二者結合在一起,是儒釋道文化的相互融合的結果。而文人書房,除了必要的筆、墨、紙、硯「文房四寶」之外,還會陳列一些文人雅好以及崇信宗教的象徵性物品,逐漸形成文房清供。文房清供之風肇始於南北朝,興盛於唐宋,隆盛於明清。
  • 古代文人的案頭雅趣
    這些器玩供具雖相伴無言,卻如同面對平生知己,可陶性、可舒懷、可銘志、可寄情……真乃文人清居中的真善之物。君子佩玉,文人博古,銅爐取玉之溫潤,謙謙和悅;常置案頭,焚香一柱,秉燭夜讀,紅袖添香,實乃文房清玩之雅器。「文房諸器,宣爐為首」。
  • 看古人的「文房雅趣」都有什麼?
    今天上午,由中國園林博物館、安徽博物館和安徽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共同策劃舉辦的「山水養清氣 紙筆耕硯田——安徽文房四寶展」在中國園林博物館二號臨展廳正式開展。本次展覽展出了包括御製棉花圖詩墨墨模、唐代多足硯、清代翁方綱銘圭形端硯等在內的安徽文房四寶珍品文物133件(套),展覽中的大部分文物均為首次進京展出,為觀眾呈現出安徽文房四寶流傳千年的歷史傳奇。
  • 它是文人雅士都喜愛的「文房第五寶」,也是收藏界的「潛力股」
    在我國傳統的文房用具裡,筆、墨、紙、硯是最基本的「文房四寶」。與之相配套的各種文具,如筆架、筆洗、墨床、硯滴、水盂、臂擱、鎮紙、印盒、印章等,由於其造型各異、雕琢精細,使之成為書房裡、書案上既可使用又可觀賞的工藝美術品,並被人們稱為「文房清玩」,簡稱「文玩」。隨著文房文化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文房清玩在市場上也越來越熱。
  • 清新雅致的文房清玩
    文房,書房,中國意蘊集聚之處;清 範匏花式罐文具,文人雅士 揮毫潑墨、行文作畫之用具。商周 玉璜自古起,文房用具便為文人雅士探索藝術、追求悠閒雅趣生活的必備之物,不但要求用具實用,更要注重藝術雅致。清 玉事事如意擺件文房,讀書寫字賞藝之地也,其間不乏古今雅玩器物,古人統稱為「骨董」,即今日所謂之「古董」。古代文人書房中除了賞玩擺放的大器物以外,最為實用的是筆墨紙硯所謂「文房四寶」。
  • 用冰冷的木,造風雅之器,你可以擁有的宋式文房雅趣
    以往為文人雅士所專美的文房之寶,紛紛走入尋常百姓家。筆、墨、紙、硯的普及,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藝術氣。「折騰」出了許多輔助工具,如印章、筆洗、筆架、筆筒、鎮紙、水注、水丞、墨床、臂擱、裁刀、文具箱等,常被稱為「文房清供」。
  • 筆筒收藏:文房清供一枝獨秀
    文玩小器 屢創佳績  在中國傳統書畫用具中,以筆、墨、紙、硯為文房四寶,隨著文房器具的發展,圍繞著四寶又出現了一些輔助用具,因使用便利,亦漸被文人視為不可或缺的文具。這些文具不僅具有實用價值,同時因多有精美的工藝造型亦為書案上清雅的陳設品,稱文房清供。
  • 中國文人最愛的文房清供:花中第一雅,小隱隱於野,大隱於市
    在以文為業、以硯為田的文人眼中,書房既是他們追求仕途的起點,更是他們逃避黑暗政治與社會爭鬥,尋找自我的終點。紅袖添香焙名茶,雪夜閉門讀禁書,想想就很美。不是所有放書的房間都能稱作書房的,書房還有蠻多講究的。明代學者高廉所寫的《高子書齋說》中有載:書齋宜明朗,清淨,不可太寬敞。明淨則可以使心舒暢,神氣清爽,太寬敞便會損傷目力。是不是很有趣?
  • 藏在案頭小景中的文人情懷
    在中國傳統社會中,文房清供是筆耕丹青的必要條件,它既是書房的用具,亦是文人雅客賞玩之物,悠悠歷史長達千年。清供,又稱清玩,由佛前供花發展而來。所以,文房清供,是文人書房中那些表達文人高雅氣息物品。它是在中國傳統的文房筆墨紙硯四寶基礎上,派生出的輔助用具,是書案上清雅的實用陳設品。
  • 文房長物,瓷板掛畫,清供湖石之美
    龍眼木|清供湖石 瓷板掛畫49*59.5*3cm文房自古是中國文人追求藝術意蘊集聚之處,先人論文房曰:時書以養筆,時磨以養墨,時洗以養硯,時舒捲以養紙。文房器物便是為文人雅士探索藝術、追求悠閒雅趣生活的必備之物,不但要求美觀,更要注重藝術的雅致。
  • 文房清玩,小器大雅,見物即道
    其中,文房清玩者,形微身盈,小型大器,於文房讀書、寫字、作畫,實用又解悶,以纖悉畢具的細節,將書齋文化的雅氣、雅趣、雅境發展到極致。曹昭《格古要論》、高濂《遵生八箋》、文震亨《長物志》等著作對文房清玩皆有詳細論及。仇英的《臨宋人畫軸》就展示了一個並不奢華的明代文人書房,家具陳設,案頭文房,意境別致。
  • 文房清供雅幾,龍眼木,盤根底座
    龍眼木|隨形矮几規格:40*37*35cm在中國傳統社會中,文房清供是筆耕丹青的必要條件,它既是書房的用具,亦是文人雅客賞玩之物,悠悠歷史長達千年。清供,又稱清玩,由佛前供花發展而來。最早是以香花蔬果替代告朔之牛羊,而後發展成為包括金石、書畫、等一切可供案頭賞玩的文雅物品。此座形制適中,由整塊龍眼木隨形雕而成,樹根彎曲扭轉成一團,孔洞纏連,流露出透風漏月的美資。龍眼木(即桂元樹)材質堅實、木紋細密,色澤柔和,老的龍眼樹幹,特別是根部,虯根疤節、姿態萬狀,是木雕的好材料。
  • 現在還有誰在清供?
    清供有兩層含義,一指清雅的供品,如松、竹、梅等花木,香火和清淡的食物;二是指古器、盆景等供玩賞的物品,如文房清供、書齋清供和案頭清供。南宋時的林洪著有《山家清供》,雖然是講飲食,卻意在突出山居幽士的清雅韻致。清供可視為文人的「雅祭」,即祭祀之儀在文人書齋中的一種變異形式。
  • 文房添雅趣 竹刻繪丹青
    文玩器物造型各異,雕琢精細,可用可賞,為歷代文人所追捧。而文人也常常會在文玩器物上刻刻寫寫、畫畫拓拓,將學術以外的感受、情懷、行為圭臬,固化於器物之上。享譽海內外的國學大師、素有當代文曲星之稱的饒宗頤亦有此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