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競選時念茲在茲一再強調,他必將恢復美國在世界上的領導地位;歐巴馬在2009年上臺後未久,也向全世界申言,美國將繼續領導世界100年。從歐巴馬到拜登,前後不過12年,為什麼美國會從信心滿滿的世界領導者,演變到川普任內要強調「美國優先」、「要讓美國再次強大」,甚至到拜登時代竟然開始擔心美國還能不能繼續作為世界領導者?美國政治學者福山最近提出「衰敗中的美國」說法,美國是真的開始衰落了嗎?如果是,這樣的衰落是暫時的短期的,還是會長期的持續下去?如果是長期的,那麼是偶然的、外在的因素造成的,還是美國本身發展脈絡和邏輯的結果?
先從數據上觀察,美國的衰落徵兆確實已經出現:從1890年代就已超過英國的GDP,在稱霸了全球130年後,極有可能在未來十年內被中國超越;工業總產值更早在2010年就被中國超越;全球最大消費市場估計在今年被中國超越;與此同時,中國也已是全球最大貿易國、最大出口國,估計未來一、兩年成為全球最大進口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值得進一步去深入探索。
美國所謂的世界領導地位或美國霸權,真正存在的期間,是從二戰結束後的1945年開始,到2000年新舊世紀之後告一段落。其形成原因有:一、二戰效應,美國倖免於全球戰火,反而因戰爭振興了產業與經濟,以致於1950年美國GDP竟高佔全球之半;二、美國體制優越,充分發揮效率,並能吸納全球人才;三、軍力天下第一,助美國掠奪世界資源;四、通過CIA,搞和平演變、政變、暗殺,為美國利益服務;五、掌握獨佔性印鈔權,大印美鈔套取全球利益。這些讓美國稱霸全球的原因,有的隨歷史而過去了(二戰效應);有些(軍力與CIA)開始為各國警惕防範逐漸不能為所欲為了;有的(如美元霸權)也開始面對挑戰了(如歐元、人民幣及主權數位貨幣),凡此現象,都意味著美國霸權開始鬆動。
其次,以美國最自豪的體制而言,運作到現在,也開始問題叢生:金融體制危機頻發、債臺高築不但長期有債務風險,而且也極大程度扭曲或制約了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操作;貧富差距持續拉大形成社會矛盾;國會成了各利益集團交易的場所;政黨對立形成內耗;種族衝突升高仇恨;一場失控的疫情更是無情地暴露了總統濫權而不受到約制及中央地方分權反而導致對抗等政治體制的重大缺失。
最後,不妨再把以上的分析脈絡與邏輯體現在一個與國家體面有關,及與百姓民生有關的「重大」問題上來觀察。眾所周知,美國自己也承認,基礎建設早已老舊十分落後不堪了。記得歐巴馬上任之初還雄心勃勃地說,要建好一條加州從洛杉磯到舊金山的高鐵,如今兩任總統12年過去了,還無任何動靜,這當然不應該是一個全球霸權或世界領導者應該有的表現。那麼問題究竟在哪裡?攤開來看,還真是一大堆。
首先是要財源,政府債臺高築,錢從哪兒來?徵稅,卡在國會或州議會,就算徵到稅,要編預算支出,還得通過國會與議會,但在國會與議會中,兩黨是對立互扯後腿的。
其次,開動建設必先徵收土地,碰到私有地地主不讓徵收怎麼辦?基礎建設如果跨州,每州有每州自己的政策與法律,如何協調?
再其次,還可能有利益集團的介入。不要忘記,美國軌道交通如此落後,正是一百多年前汽車產業大力遊說拆鐵路建公路的結果。還有,選舉制、任期制,也都在在幹擾國家的長期規劃與建設,所有這些,就註定了相對於中國,美國要想在基礎建設上翻身,俟黃河之清不知等到何時了。
見微知著,拜登之憂並非沒有道理,但他又能扭轉改變嗎?
來源:臺灣《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