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精深,「捺」有講究

2020-08-28 鳳臺紅翼

文稿:李豔紅 攝影/審稿:張振漢


書法是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瑰寶,需要不斷傳承和發揚。8月20日,鄭州市鳳凰臺街道黨群服務中心開展「成人軟筆書法公益學習班」第九節活動,吸引了20餘位書法愛好者參加。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沈老師首先對學員們的作業進行一一點評。每位學員的寫作風格迥然不同,沈老師對大家寫作筆畫的走勢和力度,給予了詳細的分析和指導,幫助學員快速發現自己的不足。



本節課程主要講解筆畫「捺」的寫法。「寫捺忌板直,務必三折清;否則如棍棒,僵蛇狐尾形。三折講比例,並非任意行;首折定位準,入筆做引領。」沈老師精闢的講解,讓大家易於理解和記憶。學員們或認真記筆記,或在毛邊紙上練習書寫,真正能夠學有所得,學有所獲。

相關焦點

  • 「正捺反捺」筆畫技巧,掌握寫法還不夠,字體運用很重要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正捺和反捺怎麼寫。正捺,一般分為斜捺和平捺兩種。斜捺起筆要輕,尖入筆,然後行筆過程有輕到重,有細到粗,捺腳處輕輕提筆水平向右出尖,這個出尖的長度不宜過大。平捺基本寫法和斜捺相同,要注意的起筆處不要翹起來,可以水平向右行筆一小段,同樣,收筆處一定要收得住。反捺同樣是尖入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露鋒起筆,行筆過程由輕到重,向下略帶弧度,行筆一定要穩,線條要平滑,不要出現斷節的情況,收筆處不要出太明顯的尖。
  • 捺畫一波三折寫不會?四個技巧帶你學會硬筆書法捺畫的寫法
    這個捺呢,能看到捺腳了,但是整體的流線程度又不夠,行筆過程中沒有打彎,而且捺腳有點過於尖銳。我們講捺是一波三折,這個主要是解釋軟筆書法裡一些帶頭的捺,比如這個:硬筆書寫時,大部分捺是不用寫這個頭的。所以實際上通常是兩折,也就是在行筆和出捺腳這兩步,有一個行筆方向的調整和過渡。請一定要注意這一點。那麼接下來我們看看具體的筆畫。一、斜捺斜捺的表現形式有兩種。
  • 書法捺的寫法 平捺和斜捺的區別及運用
    今天給大家普及書法中的楷書中捺的寫法及在字中的應用,那今天咱們講兩種最為常用的兩個類型,一個是斜捺,一個是平捺。先看一下斜捺的寫法:斜捺的筆畫示意圖斜捺多用於普通主字,和撇是相呼應,比如來自,人字,等左右撇捺相呼應的要使用斜捺。來看一下斜捺在楷書字中的應用。
  • 學書必知:捺的用法詳解
    本號前面幾篇文字講了橫、豎、撇的寫法,加上提的寫法,我們觀察一下,他們的起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起筆斜向切一下,一般的書法教材叫做頓筆,我在《硬筆楷書譜》裡面講到這些筆畫的起筆都是由寫點開始的,叫做「點領千筆」,不管什麼叫法,都是強調一個起筆的修飾,書法是細節美的藝術,如果楷書的起筆不對筆畫進行修飾,是不講究的寫法,尤其在硬筆楷書中,由於少了毛筆的藏鋒這一筆法,大部分的筆畫起筆都要靠起筆頓筆來完成
  • 《蘭亭序》十六:點捺、反捺、啟下捺、垂尾捺
    今天我們共同學習【蘭亭序】的三個捺畫的寫法。無論學習什麼書法,都不可能離開讀帖,因為要想練好書法,寫好字,讀帖是第一門徑。學習古人說書法經典技法,是通過讀帖認識和理解書法的技法。與古人對話,實際上也是從讀帖開始的。讀帖要看點畫的起筆、行筆、收筆的形狀位置以及表達技法;再就是整體字形和結構;然後才是字或作品的氣韻和神採。
  • 當遇到同撇、同捺的字時,要做到:字無二捺、撇有變化
    「述」的「術」的捺劃變為點劃,以便和下面走之的捺劃有所區別。「昔」的上面兩橫有明顯的變化,一個是輕入筆的短橫,一個是略粗的長橫。然而,我們都是普羅大眾,無法做到王羲之那般出神入化。但從王羲之身上學點皮毛,用來提升日常書寫,這還是可以的。今天我們就講講有同撇、同捺的字在楷書中應該怎樣處理。
  • 《蘭亭序》技法十五:禿尾捺、尖尾捺、長橫捺、短橫捺
    比如捺畫的基本造型,無論變化,其基本核心造型仍然是一波三折。起筆、行筆、收筆的運筆過程節奏明快,行雲流水。所以我們在臨摹學習行書範字中,在把握捺畫的基本造型時,仍然要保留這個基礎造型。就是有其他變化形狀,其捺畫的的基本屬性是不能變的。只有理解了捺畫這個基本特點,在行書中,對捺畫的表達,無論怎麼變化處理,才能做到形不到意到,這在行書學習中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看《蘭亭序》中的「捺畫」就是如此。
  • 硬筆書法結字小妙招:撇與捺的組合
    中國傳統思想是講究「意會」重於「言傳」的。他很少用直白直接的語言明確的表述出來自己的本來意思,大多是通過隱喻的手法來表述。甚至對於直接直露的表達很不屑。如果話說的太直白,沒有讓人回味的餘地,那是沒水平。中國書法是一門浪漫的藝術。它用最單純的色彩表現了最豐富的內涵。正是所謂的大道至簡。今天,說說撇捺組合的字。
  • 捺如浪奔滾滾雷一一漫談聖教序捺畫筆法
    橫批:撇捺人生「若」字的撇筆,如果不撇出去,就是「苦」字; 「各」字的捺筆,只有收得住,才是「名」字; 一撇一捺即「人」字。「撇」「捺」互相彌補,互相支撐,相輔相成,否則就不是一個完整「人」。仔細想想,對聯中奉勸人們「撇」開的是人生的欲望、誘惑、貪念等等,建議人們「捺」住的是淡泊、寂寞、堅守等等。
  • 籤名、指紋捺印、蓋章都有什麼區別?
    日常生活與工作中,許多人在面對需要籤名的文件時都會疑惑,籤名、指紋捺印、蓋章有什麼區別?哪個最靠譜?    ②私章是與人分離的,不像籤名因個人筆跡有別而「字如其人」,故蓋下的私章是否代表本人的意思難以確定。    ③私章容易偽造,當事人可能因此主張對方所述完全與己無關。
  • 一個方法,寫好一百個字(09橫與撇捺,撇捺伸展)
    「橫與撇捺,撇捺伸展」是指字中如有撇捺,那麼撇捺作為主筆,要突出撇捺,把撇和捺寫長。字中的橫畫要變短,不能超過撇捺的寬度,否則會造成字中的主筆混亂,影響字的美觀度。左邊是一幅房屋的圖片,屋頂要寬於下面的牆壁,這樣才能遮風避雨。
  • 為什麼撇捺要寫舒展?掌握撇捺3個規律
    如不撇開終是苦,各能捺住就成名。」一撇一捺,成就了大寫的「人」。言歸正傳。教學過程中會經常和小朋友說的一句話:「撇捺要舒展。」因為很多孩子會把帶有撇捺的字寫成如下這種(見「禾」):那為什麼要寫舒展我們用下圖簡要分析一下:我們具體來看下,撇捺的3個規律:
  • 硬筆書法入門:捺的練習
    在所有的基本筆畫中,捺畫最具表現力,一字之中往往它是主筆,寫的好的話會讓整個字神採煥發、韻味無窮。當然了,捺畫也是基本筆畫中相對比較難寫的筆畫,難點在於要寫出一波三折之勢。所謂一波三折,是指寫捺畫不能平鋪直敘,要像波浪那樣有曲折的變化。故尤其應注重用筆的輕重緩急。
  • 橫、豎、撇、捺的寫法
    二、豎的寫法豎有垂露豎、懸針豎和短豎三種。垂露豎起筆要輕頓,然後由輕入重寫到最後。整體看上去,垂露豎向右是略帶彎曲度的。懸針豎起筆有頓筆,收筆處要出尖兒,但整個豎畫的運筆速度不宜太快,否則容易導致筆畫發"飄"。
  • 從楷書四大家的捺畫傳承上就可看出!
    在眾多書法點畫中,「捺」是字體中頗具神韻的一筆,粗細有致,一波三折,提按、快慢、頓轉等變化豐富。那麼在捺畫上,歐體和其他三家書體有什麼區別呢?大體來說,歐體的捺腳最為平滑,開頭細最後粗。這與歐體在其他筆畫上勁潔流暢的風格是吻合的。
  • 基礎筆畫書寫|平捺
    原創:私塾書法 更正說明:上一篇基礎筆畫|正捺第2張圖片中的「走」字為錯誤例字,「走」字最後一筆應為平捺,抱歉!基礎筆畫|平捺可以看成是基礎筆畫|正捺的平鋪,有一波三折之說,盡顯曲線之美,中間有兩個拐點,還要平滑順暢,所以難度也更大一些。
  • 楷書中的捺畫不是那麼簡單,這裡有書寫技巧
    楷書捺畫的書寫技巧本來這個捺畫是不需要專門寫一篇文章來講解的,但有很多初學者在寫捺畫時總是寫不出美感,甚至有些人還不知道捺畫書寫時還有技巧存在,有些小視頻上也有這樣的講解,仔細觀察後,發現小視頻裡根本就沒有使用捺畫的書寫技巧,只是一味地運用了一般的書寫方法
  • 歐體楷書中的四種捺畫,筆筆不同,寫好捺畫寫好最後一筆
    楷書中的捺畫主要分為四種,分別是短捺和長捺,側捺也稱方頭捺,曲頭捺也稱之為尖頭捺。捺畫可以說作為楷書中比較重要的一種基礎筆畫,多數也作為了最後一筆出現,當然也有是中間的時候,我們一起對應著四種捺畫結合完整的字去來讀帖。
  • 撇和捺組合與撇和撇組合有哪些筆勢?
    黃簡講書法(筆勢篇)30——撇捺的複合筆勢01你看這個"永"字,紅色點畫的複合筆勢都講過了,現在只剩下撇捺的複合筆勢,也就是說,我們學筆勢已經進入最後階段。1、撇和撇的組合好,開始講撇的複合筆勢,首先是撇和撇的組合。"永"字中有兩個撇:掠和啄。
  • 九成宮單字精析:養,說說反捺怎麼寫以及和正捺的那些事兒
    一段習字,一份感悟,一種生活期待你的關注反捺,也稱為「捺點」。虛筆入,一邊向後下方行筆,一邊加大力度,行至末端向右下方提筆收鋒。其實就是將右點的書寫過程拉長了,入筆、收筆均一致。說到「反捺」,不得不說一個問題:當一個字裡有兩個捺筆的時候(比如:養,炎,從,達…),須出現一個捺腳,出現兩個會顯得筆畫雷同,字形拖沓(大致處理為:一個寫作長捺、一個寫作點;或一個正捺、一個反捺)。這和隸書中的「燕不雙飛」說的是一個意思,前人將隸書中橫畫的挑腳,比喻為燕尾,一字之中宜出現一次,避免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