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莎創意料理
早年在涵碧樓工作的時候,有幸認識當時的「臺灣中小企業協會」理事長戴勝通先生。
記得那一天我去臺北拜訪戴先生,跟他在辦公室閒聊時,戴先生突然問了我一句話:sasa,你覺得貧窮跟富有之間的差距是什麼?
當時,我一聽就知道這絕對不是我所認為的答案,於是我小心翼翼地跟戴先生說:阿伯,您可以教教我,貧窮跟富有之間究竟差在哪裡?
戴先生喝了一口茶,微笑的說:就差一碗滷肉飯。
戴先生滿臉回憶的說:小時候每天經過巷口那家賣著滷肉飯的攤位時,總是被飄來的滷肉飯香味給纏到口水直流。當年由於小時候家裡的條件很差,父母親也不可能有多餘的錢給他去吃滷肉飯,所以他就只能每天去撿一些瓶罐、廢紙箱來變賣攢錢,這麼做就是為了能去巷口吃上一碗滷肉飯。
經過好幾天的努力下他好不容易攢夠了一毛錢,終於可以去巷口吃上一碗滷肉飯,因為能吃上巷口的這一碗滷肉飯就是他童年最大的期盼,這天他終於吃到了在他心目中那碗最好吃的滷肉飯,那個滋味果然跟他想像的一樣好吃,但是這對於正在發育期的他而言,小小的一碗滷肉飯是遠遠不足以讓他果腹的,所以他每每總又帶著沒吃飽的遺憾離開。
戴先生推了推眼鏡後,又接著說:長大後,在外面奮鬥了十幾年,事業也算小有成就,於是讓司機開著他的大賓士,從臺北回到大甲,來到他小時候朝思暮想的巷口滷肉飯,他跟司機說:這一家的魯肉飯是全臺灣最好吃的,要吃什麼儘量點,我們好不容易來一趟,一定要吃飽。於是他跟司機狼吞虎咽的吃完第一碗,接著雄心勃勃再各自添加一碗後,他跟司機都吃不下第三碗了。此時的戴先生,突然感概萬千的體悟到,原來,貧窮跟富有的差距,竟然只差了一碗滷肉飯。
戴先生回頭看到我驚訝的表情後,微笑的接著說:年輕時候呀,總是想拼命賺錢,想過好日子、開好車,但是,卻沒想到,人的胃就那麼大,小時候遺憾沒吃飽的欲望,原來是那麼簡單,現在就想,應該在自己有能力的時候,多做一些對社會有益的事情,凡事也別太計較,日子簡單一點的過也是一種福氣。
那天我開著車回南投的路上,就一直在思考戴先生跟我說的這個故事。我想每一個臺灣人心中都有一碗滷肉飯,而每一碗滷肉飯的背後都有著不同的故事,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這個小故事也是希望讓大家知道,美食不僅可以給人帶來美好的回憶,它更體現了當代人文的發展,而每一代人從文化的路程中走來或多或少都會對他們的人生產生一些啟發與影響,而當這些啟發或影響如果可以變成一種信念,讓人去恪守、遵循,那麼藉由一代人一代人的傳承、延續後就能夠讓後代往更美好的生活前進。
PS:認識戴先生至今已經快二十年了,已經許久未跟他聯繫,後來我知道當他事業發生巨變時,他竟然十分灑脫的放下一切,轉身成為一名暢銷書的作者,並請出版了「董事長帶你住民宿」的系列書籍,為很多從事民宿業者做推廣與當地人文的介紹,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去書店找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