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安堂國醫館中醫養生】夏天三不吃,秋天百病遠!尤其能夠遠離大病,快避開!

2021-01-20 眾安堂大健康

夏天熱,要排溼,要利尿,這是常識。但是這個常識,往往會讓不懂中醫的人產生一種錯覺:要利尿,吃冰棍冰水下去既解熱又利尿;要排溼,上辣椒出點汗就行了。其實這兩種想法都是不對的:「熱則血行、寒則血凝」




很多人以為,吃生冷只是會導致當下拉肚子而已,其實不然。《內經》說:夏傷於暑,秋必痎瘧。意思是,你夏季吃生冷,害了暑熱的病,秋天就會有痎瘧。


凡去看中醫的人十有八九會聽到「少吃生冷,多喝熱水」之類的醫囑吧,即便是你發燒的時候,那也沒有醫生會讓你多喝冷飲吧?可見生冷食物從古代以來就是不適宜人類食用。


因為人類不是冷血動物,人的消化系統也宜暖而不宜寒。而使用當今市場上大量的冷飲、生菜、水果都會導致「寒」的結果,而寒則血凝。

這主要是破壞了消化系統的功能。中醫講: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這裡的脾是指消化系統。我們吃進去的食物經脾胃消化、吸收後會形成血液,進而給骨骼、肌肉、筋腱、大腦及身體各個部位提供營養。 


若脾胃功能不好,會影響身體吸收營養和生成血液,血液量就不夠,從而影響整個身體的健康。因此,忌食生冷並非只是一句忠告,應該成為保持身體健康的必要信條。

舉例說明:生冷瓜果蔬菜如西瓜、生甜(香)瓜、各種生梨及蘋果等;各種涼拌菜如涼拌海蜇、拌涼粉、小蔥拌豆腐等;特別是各種冷飲冰棒如涼水、涼飲料、涼牛奶、冰淇淋、冰磚雪糕等。


瓜果類的生冷食物是天然的,大家可以等伏天之後再吃,適量吃挺好的還能利尿,但是雪糕、冰水這種人工的生冷食物建議一整個夏天都不要吃,特別是中老年人。



患慢性病者食用燥熱食物,會導致病情加重。


燥熱的食物是什麼呢?一方面是食材本身是熱性的:比如羊肉、榴槤、胡椒、薑片等,另一方面是烹飪方法是熱性的:煎、炸、烤。


夏季本身氣溫高,還食用這些熱性食物,會使人燥不能忍,還會引起消化道和泌尿道一些病症。對一些慢性病人,還會引起便秘、痔瘡、腸脹氣、尿少、尿痛、腎痛等,吃太多還會引起口角炎、咽炎、結膜炎、痱子、中暑等。所以夏季要遠離這些燥熱的東西。


如果想出汗,應該通過運動出汗,而不應該通過辛辣食物出汗。



中醫的肥甘厚膩之品,屬於甜味、油膩性食物。從臨床研究來看,甘味食物即澱粉類、糖類食物,攝入過量易導致胃癌;肥肉、油脂等高脂肪食物攝入過多,能促髮乳腺癌、結腸癌、直腸癌和胰腺癌。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腫瘤屬於積證的範疇,《內經》認為,積證就是津液、淤血的凝滯,而肥厚飲食,容易助溼生痰,無疑會加重這些病理產物的凝聚。


我們即便什麼都不吃、不做,有了上面這三點不是今年夏天會舒服多少,而是今年冬天你會舒服很多!


有人說可能那夏天就沒能吃的呢?當然不是啊,你看益氣健脾的食品就非常適合我們,如小米、山藥、苦菜、西洋參泡水等等。要養生、還有幾個方面:



北京中醫藥大學營養學教授指出,喝一杯熱茶其實是解暑的法寶。


這是因為,飲用熱茶能促使毛孔張開,促進汗腺的分泌,體內的大量水分通過皮膚上的毛孔滲出並蒸發掉,同時帶走體內的熱量,使降溫效果更好。


另外,熱茶能起到良好的利尿作用,使體內多餘熱量隨尿液排出體外,可以達到散熱的效果。


而且,熱茶還能提高脾胃運化能力,把水運送到周身。熱茶中的茶多酚、果膠、胺基酸、糖等物質,可與口中唾液發生反應,滋潤口腔,使人產生清涼的感覺。




《易經》裡講「運則生陽」,夏天運動,可以加速體內的新陳代謝,並且有助發汗。


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楊力認為,夏天要「以汗制汗」,因為依據《黃帝內經》的說法,夏天氣要外洩,運動就是重要的排汗方式。


運動還可以加強熱適應,提高人體調節體溫的功能,防止中暑和一些常見的熱證。


但是,夏天不宜劇烈運動,最好在清晨和傍晚較涼爽時進行室外運動,適宜運動量較小或適中的運動方式,如遊泳,既能祛暑降溫,又能有效鍛鍊肺功能。


此外,還可選擇散步、慢跑、八段錦等,但切忌過度鍛鍊、帶病健身,以免加劇正氣損耗,反而不利於養生。



夏季溼氣正當令,體內溼氣過重,就會出現沒有胃口、愛犯困、沒精神等症狀。而夏天用熱水泡腳,正有助於祛除暑溼,讓人精神振奮,增進食慾,促進睡眠。


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熱水泡腳可以供給它能量,使氣血運行通暢,增加足部的血液流速和流量,增強新陳代謝。


熱水泡腳水溫以42℃~45℃,溫暖舒適為宜。


每天晚上最好能泡腳15~20分鐘,水最好超過腳踝到達小腿;水中加點鹽,還能起到消炎殺菌的作用。


泡腳以後最好做些簡單的按摩,比如在腳心(湧泉穴)、腳趾、腳跟處細心找找有沒有痛點,每個痛點處按揉三分鐘,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洗熱水澡最大的作用是可以幫助清潔皮膚。此外,由於熱水浴的溫度與多數溫泉相似,略高於人體體溫,因此具有和溫泉類似的功能。


比如,能擴張皮膚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新陳代謝,對神經痛、風溼性關節炎等都有一定療效。夏天運動後大汗淋漓的狀態下,最好洗個熱水澡。


熱水溫度大約為38~40攝氏度,用手試一下,感覺略有點燙為宜。


夏天養生,用「涼」、「辣」對抗「熱」不可取,此時人如果躲著熱那麼遲早要坐病,就算當下不出問題,今年冬天也會這疼那疼的。趕緊熱養吧!


健康熱線:029--33337780        

                029--33378666

地       址:鹹陽市玉泉路東路秦建大廈A102眾安堂醫藥有限公司


相關焦點

  • 走進和安堂國醫館,收穫一份健康
    和安堂國醫館作為華南地區一家致力於醫療診療與中醫養生的醫療機構,在疫情期間,貼心地推出了「在家抓中藥,快遞送到家」「中醫進社區、中醫進企業和安堂國醫館也重新「揚帆起航,名醫助力,疑難雜症,統統消散」。  廣東和安堂醫療集團始建於2015年,是華南地區的一家致力於醫療診療與中醫養生的醫療機構,是一家綜合性大型醫療產業集團,轄下有8家直屬分院。
  • 百姓堂國醫館開業巨獻丨現場義診,服務百姓
    嘉賓及領導合照  百姓堂國醫館陳館長陳建軍先生隨後致詞,陳館長表示中醫對當今現代人有很多很大的利處,指出中醫是在炎黃子孫,尋求健康的幾千年曆程中創造出的民族文化遺產。  廣東尚凝控股集團董事長肖文濤先生  國寶級老中醫、三代御醫傳人李劉坤教授、國醫大師國醫大師賀普仁弟子,首都醫科大學劉紅教授、國家二級營養師,北京中醫藥養生工程學院副院長張霄張院長先後圍繞中醫傳承和全民健康進行發言。
  • 民間中醫大師謝文淦會晤正元堂國醫館館長劉兆斌
    珠穆朗瑪網訊 9月11日清晨六點,正元堂國醫館館長劉兆斌便趕到江西贛州火車站迎接民間中醫大師謝文淦,劉兆斌陪同謝文淦中醫愛心團胡洪劍、黃存萬、陳生前往正元堂百畝中草藥基地參觀考察。之後,在劉兆斌的帶領下,民間中醫大師謝文淦走進贛州正元堂國醫館進行中醫學術交流,劉兆斌、肖仕華、王建平、劉冬明熱情接待謝文淦中醫愛心團。  據悉,江西贛州正元堂國醫館百畝中草藥基地處在山腳下,這裡地址肥沃,空氣清新,中草藥屬於自然生長,中草藥生長期間沒有施用化肥和農藥,中草藥長勢豐茂。謝文淦望著百畝中草藥基地,感到非常高興,對正元堂國醫館中草藥種植基地表示極為認可和讚賞。
  • 傳承中醫國粹精神 服務市民身心健康 百草國醫中藥堂盛大開業
    揭牌儀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石學敏傳承弟子、中國管理科學研究學術委員會特約研究員黃洪友在致辭時表示,中醫對當今現代人有很多很大的利處,中醫是在炎黃子孫尋求健康的幾千年曆程中創造出的民族文化遺產。而百草國醫中藥堂不僅傳承正統的中醫藥文化,更秉承中醫藥事業的使命,將以好醫,好藥,好療效為醫館經營宗旨,為每一位進到醫館的患者提供更專業更放心的診療體驗。
  • VR探店丨720°全景體驗濟南市新陽光國醫館
    膏方的製做,精選道地食材膏方採用的阿膠、龜板膠、鹿角膠等原料,一人一方,量體用藥,方能達到增強體質,祛病、養生延年的目的。三、特色專科:全國督灸創始人崇桂琴教授首推出「督灸扶陽、十字灸護陰,陰陽雙調表裡同治」的陰平陽秘理論體系,為外治法的治療、預防、養生、保健提供了理論與臨床應用的依據,對艾灸專業的發展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以督灸和十字灸技術主攻脊痺(強直性脊柱炎)的治療、預防,養生、保健。
  • 2018「首都名醫走基層」——走進衡水太乙堂國醫館啦!
    由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發起並主辦,二十一世紀公益基金會、首都名醫走基層活動辦公室、中國中醫藥信息研究會基層醫療服務分會承辦,衡水太乙堂國醫館(衡水心血管病醫院)協辦的「首都名醫走基層·走進衡水」即將在衡水太乙堂國醫館舉辦,本次活動旨在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地區覆蓋,將先進的診療技術帶到基層,實現優勢醫療資源合理配備和共享
  • 樹德堂國醫館成功舉辦大暑親子趣味活動
    傳承節氣養生文化,動手體驗中華非遺技藝。2017年7月22日下午,來自北京市內各區的數十位小朋友在家長的陪伴下,參加了北京樹德堂國醫館主辦的「荷塘月色·大暑親子趣味活動」。樹德堂國醫館位於北京朝陽區東三環京廣橋西北角,緊鄰地鐵呼家樓站,在這個古色古香的靜謐場所裡,孩子們身穿古裝兒童漢服,齊聲朗誦《二十四節氣歌》,其稚嫩悅耳的童聲,瞬間把觀眾拉回了童年的的回憶與共鳴。
  • 中醫館未來的發展趨勢
    傳統的中醫館主要是名老中醫開放賣藥為主,今後的中醫館一定是綜合服務,尤其是體質養生、治未病、慢病防治調理結合。且養生、調理、保健的比例、比重還得加大,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出中醫的優勢和特色。中醫館目前以調理治未病為主的中醫館將大發展,我國人均GDP已突破8000美元,人們的需求不再局限於吃飽穿暖階段,健康觀念已在悄然轉變,越來越注重健康管理,防病,養生保健意識增強。未來中醫診療「治病」向「治未病」延伸,為廣大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士提供專業的健康管理決案,治未病將成為中醫館的中藥收入來源和發展方向。
  • 國醫大師來重慶講經典 傳承傳統中醫文化(圖)
    (原標題:國醫大師來重慶講經典 傳承傳統中醫文化(圖))   如何用傳統中醫文化來養生
  • 「未病先防」發揮中醫優勢 泰州市中醫院泰和堂國醫館特設專家坐診...
    中國江蘇網9月4日泰州訊(鬱梅)近年來,中醫養生的概念逐漸流行,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通過中醫藥的方法來調養身體。為滿足全市百姓日益增長的中醫藥養生需求,泰州市中醫院泰和堂國醫館特安排名中醫每日坐診,開展中醫藥業務指導和會診服務,讓更多患者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名老中醫專家的診治,讓更多百姓通過中醫藥的方法來調養身體,實現自我保健,保障家庭健康。
  • 中醫養生:國醫大師張琪話膏方
    近些年來,膏方熱風靡全國各地,由於北方特殊的季節變化,尤其適合開展中醫膏方療法。針對膏方有關事宜,記者採訪了國醫大師張琪教授。張琪認為,膏方具有綜合調理作用,自古以來一直是秋冬進補獨具特色的手段之一。尤其冬季根據每個人的體質狀況適度進補膏方,可以達到增強體質的目的。冬季進補不僅能固本培元,提高人體的免疫力,而且有利於驅病祛邪,使體內陰陽氣血津液得到補充,身體能夠重新進入一種平衡的狀態,使人增強體質,預防一些疾病的發生發展。
  • 中醫養生要注意六個字:不貪、不露、三凍!分別是指什麼?
    雖然夏天剛剛過去,關於夏天生活中的一些養生細節,中醫經常說的的一句話就得很明白。叫做「不貪、不露、三凍」。這是中醫對於夏天養生的三點建議,能做到的人才真正掌握了養生的精髓。「不貪」,說的是夏天不貪涼。夏季天氣很炎熱,越來越多的人卻變得很嬌貴,幾乎忍耐不了一點熱,往往就在貪涼這件事上犯了錯。有的人睡覺貪涼,總喜歡涼爽的環境,於是空調成了唯一能夠幫助他們入睡的工具。很多人養成了整夜開空調睡覺的習慣,而且溫度要打得很低,感覺這樣才舒服。夏天空氣燥熱,人體也要大量排汗,這時人體的各個毛孔都處於舒張的狀態。
  • 張震 國醫大師聖愛中醫館工作站啟動
    繼成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第一批全國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雲南昆明姚氏婦科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建設單位、中國中醫科學院第一批中醫中藥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工作站之後,6月21日,張震國醫大師二級工作站在昆明聖愛中醫館正式啟動建設。即日起,國醫大師張震研究員將每月一次出診聖愛工作站,其十餘位學術繼承人則將輪流在聖愛工作站出診服務廣大患者。
  • 中經堂經絡文化:「純正」是中醫品牌生命線
    百年來,中國傳統文化瑰寶之一的中醫經歷了從衰落到邊緣化,再到近年來的重放光芒這一戲劇性的變化。進入新千年,非藥物治療的中醫經絡調理,以其對當代都市人群慢性疲勞狀態的獨特療效而迅速崛起持續升溫。巨大市場誘惑漸生亂象,眾多中醫養生機構由於未經正規培訓和服務不規範等問題,如曇花一現而匆匆過場。
  • 名醫之後:養生老話不全對
    養生老話很多,到底對不對?北京名醫施今墨的外孫、北京金方國醫院副院長祝肇剛近日做客北京衛視,給出了自己的見解。這些對老話:人活一口氣祝肇剛:百病生於風,百病生於氣。中醫認為氣包括心氣、廢氣、肝氣等,這個定義雖不是非常嚴謹。但生氣直接的可能是腸胃問題。
  • 太原明聖堂國醫館給力「家庭定製式服務」
    (原標題:太原明聖堂國醫館給力「家庭定製式服務」)
  • 杜萬全堂中醫醫院名譽院長 賈寧
    賈寧 陝西知名中醫腫瘤專家,杜萬全堂中醫醫院名譽院長,陝西省中醫醫院副主任醫師,陝西國醫研究委員會副會長,陝西賈堃腫瘤研究所所長出身於中醫世家,著名中醫賈堃之子,1984年在畢業於陝西中醫學院,子承父業,潛心於腫瘤疾病的醫治與研討,弘揚和開展中醫藥醫治腫瘤的實際和實踐。擅長採用獨特方法治療肺癌、肝癌、胃癌及白血病等惡性腫瘤疾病,對呼吸疾病、內科疑難雜病、各種慢性病方面的治療,經驗頗豐。
  • 93歲國醫大師的長壽秘訣 秋季以藥粥養生
    原標題:93歲國醫大師的長壽秘訣 秋季以藥粥養生 一個綜合醫院裡,中醫學科擁有獨立的大樓並不多見,這是緣於一位譽滿海內外的中醫大師——顏德馨。   顏老1920年生於江蘇,自幼跟隨名醫父親顏亦魯學醫,現在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醫藥項目代表性傳承人,2009年被衛生部授予首屆「國醫大師」稱號。   顏老出自中醫世家,也是長壽之家,祖父輩均享高壽,現今93歲的顏老仍然精神矍鑠、面色紅潤。
  • 廣興堂國醫館:推開這扇門,打開神奇的中醫文化
    說出這四個字時,世界旅遊組織副秘書長塔勒布·瑞法先生正品嘗完廣興堂國醫館的中醫藥膳。他說:「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都找不到第二個這樣的訪問點了。因為在這裡,把歷史文化、旅遊、獨特的體驗三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下城區雙眼井巷2號,梁宅。這是一座嵌在都市樓群中的古老宅院,庭院深深,藥香縷縷。
  • 江蘇泰州:市民膏方節體驗中醫養生文化
    10月16日,2020泰州市第六屆國醫養生旅遊季暨泰州市中醫院第十二屆膏方節在江蘇泰州市中醫院舉行。活動現場不僅邀請了國內知名膏方專家前來義診,還有開展固元膏製作;特色膏方、藥酒展示;中醫養生旅遊保健產品展示,中醫藥文化展示;精緻飲片(藥食同源)、道地中藥材展示、中醫特色療法展示;中醫藥材真偽辨識等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全方位體驗中醫養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