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的一首送別詩,一出手便驚豔了整個大唐,更驚豔了千年文學史

2020-10-18 文化點心鋪

「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四位年少有為的大好青年,才氣縱橫,激揚文字。他們和初建的大唐一樣,充滿了青春的活力,張揚,剛健,有氣骨。當宮體詩的纖巧綺靡像妖豔的舞女要把本應雄健剛強的大唐給迷醉時,他們橫空出世,一掃靡麗,提倡剛健雄洪的氣骨,將詩歌的題材從風花雪月中拉了出來。

他們將詩歌的題材擴展到山河邊塞,市井城池,江河山川,將齊梁國的浮華一掃而空,賦予了唐詩新的生命力。詩歌自此走出奢靡浮華,同大唐王朝一起走向了全盛時期。其中,四傑之一的王勃雖然活地最短,但是在詩歌創作上的成就卻是最大的。

今天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是王勃的代表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千百年來膾炙人口。這位出身儒學世家的英俊少年,冠居四傑之首。他的這首送別詩,一出手便驚豔了整個大唐,更驚豔了千年的文學史。下面讓我們走近這首詩: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唐)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這首詩是一首五言律詩,是送別詩中的經典之作。當時的王勃雖然年少有為,很小的年紀就<了大唐的官吏。但是卻不過是個七品小官,處處受人排擠。在這樣的情形下,年輕氣盛的王勃就不免有些落寞和失望。然而他並未就此消沉,而是依舊對未來抱著極大的希望。

整首詩的大意是說:雄偉的長安城闕拱衛著三秦大地,透過那風雲煙霧,遙望著蜀地五津。心中懷著無限情意與你離別,我們同樣是在宦海中浮沉的人。但只要海內還有你這個知己。縱使遠在天涯也近如比鄰。所以無需在岔路分手之際,像青年男女那樣悲傷流淚溼透配巾。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好友杜少府要入蜀為官了,王勃與他在長安分別。離別總是傷感的,況且他們還都是宦海浮沉身不由己的小人物。他們無法像宮體詩人那般靠近皇權,春風得意。他們只能將對功名的渴望,對未來的激情,化為詩作中的不平之鳴。

離別總是不免令人傷感的,但是王勃就是王勃,即使分別在即,也要讓這場離別變得豪情壯志。「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在王勃的時空裡,離別的傷感會化為塵埃,隨風而散。這是一份多麼豪情壯志的青春宣言!

這句詩其實是化用前人的詩句:三國時的曹植在寫給他的弟弟曹彪的詩《贈白馬王彪》中寫道「丈夫志四海,萬裡猶比鄰」但是王勃卻將曹植的詩韻向前推進了一步,更加別開生面,別有韻味。別離千古事,情義兩相知!即便被分隔在天涯的兩端,只要我們能同望一片青天,同賞一輪明月,又何須灑淚長亭,作小兒女之態呢?

生命的質量,從不以年齡的高低為尺度,短命的王勃用他的激情和才華活出了生命的質感。在這首送別詞中,王勃一掃前人送別詩的傷感哀愁,將送別詩寫得豪情萬丈,剛健雄渾。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深刻地領略到初唐詩人的大氣與自信:大氣,就仿佛不知道什麼叫失意;自信,就仿佛從來不缺友誼。因為四海之內都是朋友。

離別,一直都是籠罩在古人心頭一抹揮之不去的陰影。舟車勞頓,交通不便的古代,一但煩分別,很有可能就是永訣。然而王勃的這首離別詩,卻一掃前人離別的悲苦離恨,變得神採飛揚。這是一個青春王勃留給我們的青春誓言,青春不該寂寞,青春不該向命運低頭。

或許是上蒼也愛惜王勃的才華,早早地將他召回。27歲,因渡海探望父親,王勃不幸溺水。雖然後來被救了起來,但是卻驚厥而亡。就這樣,一個傑出的詩人被大海奪取了年輕的生命。然而,他卻用短暫的生命和滿腹的才華驚豔了大唐,也驚豔了千年文學史。

(註:文中圖片借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王勃去郊外踏青,寫下一首詩,開篇兩句便驚豔了整個春天!
    本文要向大家分享的這首《仲春郊外》,便是王勃其中一首代表詩作。《仲春郊外》是王勃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所描寫的內容,便是王勃春天在郊外踏青時,所見到的無處不在的春景。也從反面透露了王勃對官場的厭惡,萌發了歸隱山水田園的念頭。全詩風格清新淡雅,所描寫的春景,可以說是從開篇兩句便驚豔了整個春天。
  • 王勃最經典的一首詩,更是驚豔了千年,其中有兩句更是無人能及!
    其實王勃的一生極為短暫,只不過活了短短的二十七歲,可即使是這樣,他也是猶如漆黑夜空裡的流星照亮了那個時代,成為了初唐時期最耀眼的明星。儘管後世對於初唐四傑有過不同的評價,有一些認為他們的辭藻太過於華麗,但是後世的杜甫評論的最為到位,他就寫一首詩來評價王勃他們,裡面就有這樣的詩句:」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
  • 一詩一序,初唐四傑之首王勃留給世人驚豔的同時帶給了世人遺憾
    王勃踏上仕途後,在沛王幕下為官。一日,沛王和英王鬥雞,王勃便寫了一篇《檄英王雞文》,為沛王助興,沒想到因此惹怒了皇帝,唐高宗讀完此文後,嘆其為歪才,隨後便將他逐出長安,王勃憑藉自己才華剛剛開始的仕途,被自己的一篇文章毀於一旦。
  • 王勃的這首詩,一千多年來驚豔了時光,把友情描寫的令人感動不已
    王勃可以說是初唐時期最有才華的一位詩人,他的一首駢文《滕王閣序》,寫得非常唯美,可謂是驚豔了時光,儘管過去了一千多年的時間,可是當我們再次讀他的這首作品時,依舊能夠感受到詩人筆下的所描寫的風景,這也正是王勃的偉大之處。
  • 王勃很冷門的一首詩,很顯然是被低估了,也是一首難得的千古名篇
    王勃也是我很喜歡的一位詩人,唐朝的詩人燦若星辰,但是王勃無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顆明星,絕對的天才詩人,年紀輕輕就寫下了令人驚豔的千古美文《滕王閣序》,一時之間廣為流傳,他不僅文章寫得好,另外詩歌也是一絕,很多經典的作品,那也是膾炙人口,例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山中》、《滕王閣詩
  •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送別詩,短短的二十八個字,卻是驚豔了上千年!
    縱觀王維的一生,他比起李白和杜甫來要幸運多了,他年輕的時候便是受到了很多人的提攜,而且他的官職也是一直很穩,不像有的詩人他們可能早年間做官,可是後期卻又並不受重用,但是王維並不一樣,他一直是極為平穩,這也使得他的性格不像李白和杜甫,顯得更為溫潤,即使是在寫送別詩,也是表現的很豁然,譬如他的這首《送元二使安西》,雖然是在描寫送別的情形,但是寫得很是感人,並沒有那種濃重的悲傷情緒
  • 他被稱為大唐鬼才,只活了27歲,但創作的一首詩卻驚豔了千年!
    他被稱為大唐鬼才,雖然只活了27歲,但創作的一首詩卻驚豔了千年!談起中國古詩詞,總是繞不開一位人物,此人才學之高、文筆之怪、就連魯迅和毛主席都對其讚嘆不已。更有甚者,諸如臺灣著名詩人洛夫對其評價曰:石破!天驚!
  • 王昌齡一首經典送別詩,開頭平淡無奇,最後兩句卻驚豔了整個詩壇
    可以說,在一部《全唐詩》中,臨行送別的詩佔到了將近1/4的篇幅,這足以說明第一送別詩的數量之多,第二古人在與親友的告別時,都會作一首送別詩送給對方,以一來是祝福友人,二來是寬慰自己。——比如柳永的對於離別的愁腸滿懷: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 王昌齡一首經典送別詩,開頭平淡無奇,最後兩句卻驚豔了整個詩壇!
    可以說,在一部《全唐詩》中,臨行送別的詩佔到了將近1/4的篇幅,這足以說明第一送別詩的數量之多,第二古人在與親友的告別時,都會作一首送別詩送給對方,以一來是祝福友人,二來是寬慰自己。在送別詩中,湧現出令人淚目的經典詩句更是數不勝數——比如柳永的對於離別的愁腸滿懷: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 王勃的送別詩,玩兒的就是心跳!
    懷古詩、思鄉詩,還有送別詩,其中送別詩是詩中最重要的一種詩,很多文學大家均有上乘之作,一部《全唐詩》,送行贈別的詩佔了很大的百分比。比如柳永的「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又比如李白的「不及汪倫贈我情」,還有蘇軾同志很少見的「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王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 王勃最具才情的一首詩,也是送別詩裡的經典,通篇描寫的如歌如泣
    其實除了介紹的這幾首之外,他的這首《江亭夜月送別二首.其二》,同樣也是一首難得的佳作,而且也是送別詩裡的名篇。《江亭夜月送別二首.其二》唐代:王勃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寂寞離亭掩,江山此夜寒。儘管這首《江亭夜月送別二首.其二》在流傳程度上不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但也是一首無比悽美的送別詩,而且這首詩也最是能夠體現出詩人的才華,以及他的才情,詩人更是把送別時的那種依依不捨,以及悲痛之感,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描寫的淋漓盡致,讀來當真是令人肝腸寸斷,這也正是此詩最獨特的一個地方。而且讀這樣的一首作品,也最是能夠體現到古的那一份深情。
  • 唐朝境界最高的一首送別詩,無一生僻字,堪稱不世經典
    唐朝的「送別詩」可以說是浩如煙海,有送別友人的,「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有送別親人的,「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幾重」;也有送別情人的,「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或縹緲,或傷感,或唯美,而在這眾多的送別詩中,境界最高的當屬初唐詩人王勃的
  • 楊萬裡將送別詩寫跑題了,他用短短28個字,驚豔了整個夏天
    導言:楊萬裡將送別詩寫跑題了,他用短短28個字,驚豔了整個夏天自古就有一句話「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可即便是這樣,當好朋友在一起度過美好的時光之後,在分別之時依舊會戀戀不捨。在相送的過程中,看到路邊的美景,亦或者是發生一些有趣的故事,詩人都會趁著這個感情比較細膩的時候記錄一下,甚至作一首送別詩來贈友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作為客人反過來贈詩一首給友人。
  • 王勃被嚴重低估的一首詩,一開篇就令人驚豔,通篇寫得很是傷感!
    初唐時期的詩壇顯然是無法與盛唐相比,不過這一時期同樣誕生了很多天才詩人,這其中最為大家熟悉的則是王勃,作為當時最具有才華的詩人,無論是他的文章,還是詩歌,那都是有著極高的藝術性,特別是他的駢文更是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寫得極為唯美,一首經典的《滕王閣序》更是洋洋灑灑,寫得很唯美,從而成為了千古美文
  • 王勃一首送別詩,雖不太出名,卻道盡的憂傷,讀完令人感動
    每當說到王勃的名字之時,總是讓人感到無比的驚豔,雖然他生於初唐時期,那時的詩壇還遠不如盛唐之時,但是他卻是個當之無愧的天才人物。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那時最具才華的詩人,甚至還有許多人感嘆,如果他能夠多活一些年,或許他的成就要比李白還要高。
  • 溫庭筠水平很高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卻驚豔了世人千年!
    在詩、詞、文等領域均有很高的成就。其詩,與李商隱齊名,並稱「溫李」。其詞,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被尊為「花間派」之鼻祖。其文,則與李商隱、段成式齊名,有「三十六體」之稱。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過分水嶺》,便是溫庭筠的經典詩作之一。《過分水嶺》是溫庭筠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 王勃比較冷門的一首詩,儘管並不是很出名,但讀後美得令人窒息!
    之所以這樣不僅僅是因為小編比較喜歡王勃,而且是因為王勃作為初唐時期的天才詩人,他在短短的27年內留下了太多的經典之作,覺得可稱得上是一顆耀眼的明星,那篇令人驚豔的千古美文《滕王閣序》,是否還能夠背出些許經典之句;那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是否仍然能夠讓你體會到王勃的一片豪邁之心。
  • 王勃的一首五律經典,其中一句是吟詠友誼的千古名句,你一定知道
    王勃「初唐四傑之首」,年少成名,20歲時就寫下了駢文史上堪稱完璧的《滕王閣序》,留下了「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這樣震古爍今的名句,可謂是少年英發。今天筆者想和大家分享的就是王勃的一首五言律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這首詩作是送別詩中的經典作品,其中一句是吟詠友誼的千古名句,最為驚豔,你一定知道。
  • 王勃送別好友,寫下一首詩,短短40字,真摯動人
    它出自初唐詩人王勃之手,是王勃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關於王勃的這首詩,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畢竟作為送別詩中的不世經典,它年年都出現在我們的語文課本上,可以說是幾乎人人皆知。但對於很多古詩來說,其實要想懂得它的內涵,往往是需要一定年齡和生活閱歷的積累的。
  • 唐詩裡非常獨特的一首送別詩,沒有兒女情長,一掃纏綿憂怨的老調
    那麼說起送別詩中,寫得別出心裁的當屬王勃,他最著名的那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便是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在這首詩中,沒有以往的哭哭啼啼,而是寫得很真誠,詩人沒有哭,自己的友人也沒有哭,而是彼此都在安慰對方,這樣的一種寫作方式,更能夠突顯出唐詩的魅力來。而且王勃的這首詩中,還有兩句非常經典的詩句,可謂是廣為流傳,「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寫得極為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