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習俗之掃墓 清明習俗 南方網

2020-12-17 南方新聞網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口,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其實,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後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清通禮》云:「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並相傳至今。

  清明祭掃儀式本應親自到塋地去舉行,但由於每家經濟條件和其它條件不一樣,所以祭掃的方式也就有所區別。

  「燒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謂「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屬從陽世寄往「陰間」的郵包。過去,南紙店有賣所謂「包袱皮」,即用白紙糊一大口袋。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用木刻版,把周圍印上梵文音譯的《往生咒》,中間印一蓮座牌位,用來寫上收錢亡人的名諱,如:「已故張府君諱雲山老大人」字樣,既是郵包又是牌位。另一種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圖案,中間只貼一藍籤,寫上亡人名諱即可。亦做主牌用。

  關於包袱裡的冥錢,種類很多。一、大燒紙,九K白紙,砸上四行圓錢,每行五枚;二、冥鈔,這是人間有了洋錢票之後仿製的,上書「天堂銀行」、「冥國銀行」、「地府陰曹銀行」等字樣,並有□都城的圖案,多系巨額票面,背後印有佛教《往生咒》;三、假洋錢,用硬紙作心,外包銀箔,壓上與當時通行的銀元一樣的圖案;四、用紅色印在黃表紙上的《往生咒》,成一圓錢狀,故又叫「往生錢」;五、用金銀箔疊成的元寶、錁子,有的還要用線穿成串,下邊綴一彩紙穗。

  舊時,不拘貧富均有燒包袱的舉動。是日,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設供案,將包袱放於正中,前設水餃、糕點、水果等供品,燒香秉燭。全家依尊卑長幼行禮後,即可於門外焚化。焚化時,劃一大圈,按墳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燒三五張紙,謂之「打發外祟」。

  有的富戶要攜家帶眷乘車坐轎,親到墳塋去祭掃。屆時要修整墳墓,或象徵性地給墳頭上添添土,還要在上邊壓些紙錢,讓他人看了,知道此墳尚有後人。祭罷,有的圍坐聚餐飲酒;有的則放起風箏,甚至互相比賽,進行娛樂活動。婦女和小孩們還要就近折些楊柳枝,將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條穿起來。有的則把柳條編成籮圈狀,戴在頭上,謂「清明不戴柳,來生變黃狗」。此即是掃墓又是郊遊,興盡方歸。

 

相關焦點

  • 清明節習俗風俗 清明節掃墓祭掃祭拜的禁忌與忌諱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是一年一度清明時,祭祀和踏青,是許多人清明時期都會做的兩件事,但關於清明節的習俗可遠遠不止這些。在江西,除了掃墓和祭祖,還有許多鮮為人知的奇俗,你還記得多少?另外,清明節掃墓時有很多禁忌和忌諱,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小編就給你漲漲知識。
  • 清明掃墓的傳統習俗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節氣,對於氣候和農事的指導意義很大,特別是在過去的農耕時代優其重要。清明時節農忙將要開始,人們就要進行耕種,在農忙開始前先要祭拜祖先,祈求祖先萌佑,能夠風調雨順,五穀豐收。清明節和寒食節相鄰,都是祭拜的習俗,後來時間久了,寒食節和清明節就和在一起,在清明節這一天人們上墳掃墓,祭拜祖先。清明掃墓逐漸的成為了約定俗成的傳統習俗,一直傳承到現在。
  • 清明掃墓習俗與注意事項!!
    點擊上面藍字「山東老鄉」找到老鄉^_^馬上要到清明了,小編和大家分享下清明掃墓習俗與注意事項 1、 清明祭祀就是孝順祖先  清明是即祭祀逝者的一種活動。清明祭祀很重要。在中國或者說在華人眼裡,祭祖是和孝道綁定在一起的。若是不參加祭祖,就是一個不孝順的人,一個忘記祖先的人。
  • ⓥ清明掃墓習俗注意事項
    2、 清明節掃墓有民族之分嗎?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是我國最大的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因此我國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不過,提醒朋友們也有些民族會在其他日子裡進行類似活動。  3、 清明掃墓的通常程序如何?
  • 清明節的習俗及來歷? 清明節全國各地習俗及傳統習俗盤點(圖)
    2017年4月4日是清明節,清明節有哪些習俗?地方不同,習俗也不一樣,北方踏青悠閒享受無限春光,南方祭祖掃墓沉浸濃濃哀思,小編整理了全國各地清明節習俗及十大傳統習俗,詳情如下:
  • 「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又稱「鬼節」,掃墓踏青習俗怎麼來的?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到了一年一度吟誦杜牧這首詩的時候了,又是一個清明節,清明節還沒到,昨天路上就已經有了清明悽涼清冷的氣氛了。清明節,又被稱之為「鬼節」,是我國三大鬼節之一,也是大家最為重視的一個鬼節。
  • 擴散l清明掃墓習俗注意事項
    2、 清明節掃墓有民族之分嗎?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是我國最大的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因此我國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不過,提醒朋友們也有些民族會在其他日子裡進行類似活動。  3、 清明掃墓的通常程序如何?
  • 清明節為何要叫「清明」?什麼時候開始才有了掃墓的習俗?
    「清明節」來自二十四節氣的第五節氣「清明」,根據西漢《淮南子·天文訓》記載:「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也就是說,「清明」是「春分」後十五天。大約在唐朝時,「清明」開始進入詩中,在杜牧《清明》之前,孟浩然已有一首《清明即事》,其中提到「帝裡重清明,人心自愁思」,但此處「清明」還不是我們今日的「清明節」,唐時人們掃墓祭祖還是從「寒食節」開始,寒食之後兩日是清明,大約清明時才能完成所有的掃祭活動。
  • 清明節│行走在詩詞裡的清明習俗
    編者按:清明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日,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清明節的習俗豐富,掃墓祭祖與踏青郊遊是清明節的兩大傳統習俗,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歷史上,許多文人墨客留下詩句抒發對親人的思念和對燦爛春光的嚮往。下面讓我們一起在詩詞裡了解清明習俗。
  • 清明節為何要掃墓?起源於何時?都有哪些傳統習俗
    清明節與端午節、春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這一天既是古老的節日也是重要的節氣,中國自古就有踏青賞春、掃墓祭祖、放風箏、吃寒食等傳統習俗。一、清明節的由來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
  • 清明節介紹,清明節的來歷及習俗,學習杜牧的詩《清明》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節,一個有著深厚文化內涵的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歷史文化的積澱,不論朝代更替、世事變遷,它始終紮根在人們心裡,代表著人們最樸實的情感,隨著社會發展,清明節是更多在外漂泊之人的一個心靈歸宿,更代表著一種鄉愁,始終謹記「祖上幾何,我從何處來」。
  • 關於清明節的來歷和習俗:清明節6個習俗+清明節的傳說
    清明節做為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節日,一直以來都有很多關於清明節的習俗。那麼,關於都有哪些清明節來歷和清明節習俗呢?下面合肥網小編就來告訴你,清明節的來歷和習俗吧!  清明節的來歷  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 「三大鬼節」之一「清明節」的兩大習俗:掃墓、「插柳驅鬼」
    「三大鬼節」之一的清明節的兩大習俗:掃墓、「插柳驅鬼」對於清明節的印象,恐怕是最貼切的表達就是杜牧的這首《清明》了。紛紛的細雨加上淡淡的憂傷,這便是清明模糊的面貌。其實,即使沒有雨,清明節的悲傷氛圍也是揮之不去的。而清明之所以讓行人斷魂,肯定和掃墓脫不了干係。那麼,清明節掃墓的習俗是從何而來的呢?
  • 清明節的習俗和清明節的來源
    仲春與暮春之交,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清明節悄然而至。清明節全家人扶老攜幼去郊外掃墓,在哀悼祖先之餘,清明節踏青也成為清明節假期的一個活動。在明媚的春光裡騁足青青原野,調劑原本哀傷的心情,也順便接近大自然,清明節踏青因此清明節也被人們稱作踏青節。下面花草樂和您分享清明掃墓用什麼花?清明節上墳的習俗和清明節來源 。
  • 清明習俗你知多少?除了掃墓,這些也很重要
    我們知道,清明節在我國已經流傳了許多年了,而且從1935年到現在,清明節也一直是我國的法定節假日,可見清明節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麼重要。海棠之前也說過一些和清明節有關的知識,包括今年清明節的新提倡和規定、農村葬禮上墓碑刻字的含義、清明節和中元節的不同等等,那麼清明節到底有什麼習俗?應該注意什麼呢?我們今天就來和大家聊一下。
  • 清明節傳統習俗有哪些?清明節的由來和全國各地清明節習俗盤點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 清明節掃墓是重要習俗 古人寫詩描繪草長鶯飛
    清明節掃墓是重要習俗 古人寫詩描繪草長鶯飛 清明節與寒食節、上巳節接近,(寒食為清明前兩日,上巳在陰曆三月三日)後來三節合三為一,統稱為清明節。《淮南子·天文訓》云:「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宋代陳元靚的《歲時廣記》云:「清明者,謂物生清淨明潔。」清代富察敦崇在他的《燕京歲時記》中引《歲時百問》中的話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
  • 清明節來歷和習俗是什麼 泉州清明節習俗有哪些?
    2014年清明節是4月5日,星期六。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時年八節」之一,那麼你知道清明節的由來嗎?你知道清明節時期有哪些習俗嗎?泉州清明節的習俗有哪些? 清明節來歷和習俗介紹!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係。  但是,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而節日則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 清明節傳統習俗有哪些?清明節的起源來歷和全國十大習俗盤點
    2020年清明節就要來了,你了解清明節的來歷和傳統習俗嗎?2020年清明節居家隔離,不能掃墓祭拜,我們也要了解清明的主要習俗。中國地廣物博,不同地方過清明節有哪些不同的方式和民俗呢?小編整理清明節的來歷和全國各地清明節習俗盤點。
  • 【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之主要習俗
    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時年八節」之一。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而節日則蘊含著精神信仰和節俗禮儀等內容。祖先信仰與祭祀文化是清明節形成的重要因素,清明節是傳承信仰、家庭人倫的重要載體,清明祭祀是文化表達,是感恩先人、密切人情的重要方式。清明掃墓祭祖習俗經歷代沿襲已成為固定的禮俗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