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習俗你知多少?除了掃墓,這些也很重要

2020-12-04 實體店老王

時間過得很快,今天已經是2020年4月4日,其實很多朋友已經都知道了,今天也是清明節了。清明節既是我國很傳統的節日,也是24節氣之一,位於春分之後,穀雨之前,是我國少有的以節氣命名的節日,更是唯一一個在節氣點上的法定節假日了。我們知道,清明節在我國已經流傳了許多年了,而且從1935年到現在,清明節也一直是我國的法定節假日,可見清明節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麼重要。海棠之前也說過一些和清明節有關的知識,包括今年清明節的新提倡和規定、農村葬禮上墓碑刻字的含義、清明節和中元節的不同等等,那麼清明節到底有什麼習俗?應該注意什麼呢?我們今天就來和大家聊一下。

清明又叫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等等,其由來可以追溯到周代,距今已經有兩千五百餘年的歷史了。所以清明作為這麼悠久歷史的節日,掃墓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也是眾所周知的習俗了,清明節這天,在古代外出的遊子不管多遠,都會提前趕回家中,準備好祭品、紙錢等等,為家裡的先祖們掃墓。不過掃墓的時候還是要注意一些的,一定要給墳上清理好雜草,給墳墓四周進行修整,掃完墓還會在墳墓上插上柳條,因為"柳"和"留"諧音,以此來表達對逝去親人的哀思。

掃墓的習俗大家都知道,接下來和大家聊聊一些朋友不知道的習俗。清明其實有蕩鞦韆的習俗,蕩鞦韆在古人看來不僅能夠增加人們身體健康,還能培養人們勇敢的精神,在當時是很不錯的運動。再一個習俗就是放風箏,放風箏也是清明節人們喜愛的運動,每到清明節的時候人們不僅白天放,晚上也會放,夜裡在風箏下掛上一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星星,在過去也被稱為"神燈"。而且過去放風箏的時候有的人會把放上天的風箏剪斷線,任憑風把它吹到天涯海角,據說這樣可以給自己消病除災,帶來好運。

不過除了蕩鞦韆,過去清明節還會有踏青的習俗。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候也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到處都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這也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候,能讓人心情變好,積極向上。我國民間長期保持清明踏青的習慣,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社會,人們在清明節前後都會選擇外出踏青,感受一下大自然。

說了這麼多,大家應該也了解了清明節的大致習俗了,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清明節情況特殊,要舉行全國哀悼活動,上午10點默哀三分鐘,汽車火車艦船鳴笛,鳴防空警報。我們用最誠摯的祈禱祝福那些逝去的人們,因為他們我們國家才會變得更好,更安全。

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歡迎大家多多評論留言,告訴我們。(圖文無直接關聯,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相關焦點

  • 清明習俗知多少
    提起清明節,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掃墓祭祖,緬懷故人。「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給清明節繪了一筆傷感的基調。  清明節,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 吃清明果!江西這些清明習俗和祭掃禁忌,你還記得多少?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是一年一度清明時,祭祀和踏青,是許多人清明時期都會做的兩件事,但關於清明節的習俗可遠遠不止這些。在江西,除了掃墓和祭祖,還有許多鮮為人知的奇俗,你還記得多少?另外,清明節掃墓時有很多禁忌和忌諱,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小編就給你漲漲知識,介紹一下江西特有的清明習俗和清明禁忌,還有清明節祭掃出行的最全指南,一起來看看吧。
  • 清明掃墓習俗與注意事項!!
    點擊上面藍字「山東老鄉」找到老鄉^_^馬上要到清明了,小編和大家分享下清明掃墓習俗與注意事項 1、 清明祭祀就是孝順祖先  清明是即祭祀逝者的一種活動。清明祭祀很重要。在中國或者說在華人眼裡,祭祖是和孝道綁定在一起的。若是不參加祭祖,就是一個不孝順的人,一個忘記祖先的人。
  • 2500多年的清明傳統,除了掃墓和踏青,你不知道的習俗還有這些!
    清明節的起源,據說是古代帝王將領的「墓祭」儀式,後來民間仿製,在這一天祭祖墓祭,世世代代已成為中華民族的固定習俗。清明節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古時又叫踏青節、三月節、祭祖節、掃墓節、掃墳節、鬼節等。除了我們熟知的掃墓和踏青,其實清明節還有很多其他的習俗。本文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清明節的那些習俗。「拜土地」拜土地即祭拜土地神,一般都在清明前三天內的上午進行。方式是在家中堂屋桌子上擺上供品,主要有粽子、清明圓子、豆腐乾等,清明圓子為蠶繭狀的實心圓子,分青、白兩色,含義是祈祝蠶繭豐收。
  • ⓥ清明掃墓習俗注意事項
    1、 清明祭祀就是孝順祖先。  清明是即祭祀逝者的一種活動。清明祭祀很重要。在中國或者說在華人眼裡,祭祖是和孝道綁定在一起的。若是不參加祭祖,就是一個不孝順的人,一個忘記祖先的人。  清明拜山指的是掃墓的意思,江南及南方諸多墓園在山上,故稱為拜山。北方通稱為掃墓或上墳。
  • 掃墓不是清明的全部 清明習俗知多少
    清明習俗一覽 踏青 中國古人對祭祀祖先十分重視。上古時候,家中有人去世時,只挖墓坑安葬,不築墳丘標誌,祭祀主要在宗廟進行。後來在挖墓坑時還築起墳丘,將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質上的依託。戰國時期,墓祭之風逐漸濃厚起來。
  • 擴散l清明掃墓習俗注意事項
    1、 清明祭祀就是孝順祖先。  清明是即祭祀逝者的一種活動。清明祭祀很重要。在中國或者說在華人眼裡,祭祖是和孝道綁定在一起的。若是不參加祭祖,就是一個不孝順的人,一個忘記祖先的人。  清明拜山指的是掃墓的意思,江南及南方諸多墓園在山上,故稱為拜山。北方通稱為掃墓或上墳。
  • 清明節的這些習俗和禁忌你知道多少?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的這些習俗和禁忌你知道多少?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4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
  • 淡蕩春光寒食天:除了掃墓和踏青,清明的習俗還有哪些?
    清明節的起源起初,清明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清明時節,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氣候轉暖,萬物復甦,正是春耕春種的最佳時機。這種敦促春耕的節氣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寒食節期間的習俗,除了禁火冷食,還有後來成為清明節主要內容的祭掃墳墓。
  • 「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又稱「鬼節」,掃墓踏青習俗怎麼來的?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到了一年一度吟誦杜牧這首詩的時候了,又是一個清明節,清明節還沒到,昨天路上就已經有了清明悽涼清冷的氣氛了。清明節,又被稱之為「鬼節」,是我國三大鬼節之一,也是大家最為重視的一個鬼節。
  • 清明掃墓的傳統習俗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節氣,對於氣候和農事的指導意義很大,特別是在過去的農耕時代優其重要。清明時節農忙將要開始,人們就要進行耕種,在農忙開始前先要祭拜祖先,祈求祖先萌佑,能夠風調雨順,五穀豐收。清明節和寒食節相鄰,都是祭拜的習俗,後來時間久了,寒食節和清明節就和在一起,在清明節這一天人們上墳掃墓,祭拜祖先。清明掃墓逐漸的成為了約定俗成的傳統習俗,一直傳承到現在。
  • 祭祖思源——談傳統習俗清明之掃墓
    原創首發編者按,從傳統文化,帶你分享傳統習俗,讓你更全面了解祭祖思源的重大意義。人為什麼要掃墓?掃墓應該注意點什麼?掃墓有沒有年齡段,多少歲可以不上墳?掃墓要不要傳承下去?掃墓意味著什麼?清明時節能不能立碑?等等。
  • 清明習俗知多少,跟隨古詩詞品傳統文化
    我們可以從古人的詩詞中,感受古人傳統的清明習俗,接下來隨小編一起,品味古詩詞中的清明習俗。清明習俗一:祭掃提起清明節習俗,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要數掃墓了。關於掃墓,唐朝詩人白居易在《寒食野望吟》中,描繪得很是細膩: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 清明節掃墓是重要習俗 古人寫詩描繪草長鶯飛
    清明節掃墓是重要習俗 古人寫詩描繪草長鶯飛 清明節有眾多習俗,如踏青、掃墓、祭祖、禁火、乞火、賜火、燒包襖、蕩鞦韆、蹴鞠、打馬球、鬥雞、拔河、放風箏、插柳……  歷史上詠清明的詩篇、詩句很多,我們先看古人筆下的清明景物、景象。羊士諤有詩「落花經上巳,細雨帶清明」,杜牧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 清明習俗知多少?門戶插柳祛疫鬼 踏青放風箏
    湯彥俊 攝  從節氣到節日  清明最初只是一個節氣。在古代,與其日期相近的還有兩個重要節日,一個是寒食節,一個是上巳節,都在農曆三月上旬。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兩個節日和一個節氣基本互不幹擾,直到唐代,清明吸收了上巳節與寒食節的習俗,才趨向融合。
  • 又是一度清明,除了普遍的祭祖、掃墓,還有哪些不常聽說的習俗
    那麼清明這個節日是從何而來呢,我想大家有必要了解一下。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
  • 清明節習俗風俗 清明節掃墓祭掃祭拜的禁忌與忌諱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是一年一度清明時,祭祀和踏青,是許多人清明時期都會做的兩件事,但關於清明節的習俗可遠遠不止這些。在江西,除了掃墓和祭祖,還有許多鮮為人知的奇俗,你還記得多少?另外,清明節掃墓時有很多禁忌和忌諱,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小編就給你漲漲知識。
  • 頭三年要正日子祭掃 老底子的清明習俗知多少
    浙江在線04月03日訊清明時節,杭州各大公墓俱是掃墓人。  帶著兒女,捧著鮮花,裝著食品,人們祭掃先人,寄託哀思。  快節奏的現代城市生活一點點蠶食著傳統民俗,真要細問清明祭掃的規矩,許多年輕人已經答不上來。  那麼,老底子的杭州人是怎麼過清明節的?清明祭掃,有什麼講究的地方?
  • 清明節的習俗你知道多少 清明節起源
    清明節的習俗你知道多少 清明節起源時間:2020-04-03 23:2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的習俗你知道多少 清明節起源 清明節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這一天是我國傳統而盛大的春祭節日,同時也是重要的二十四節氣之一,自古以來就被賦予了豐富的內涵
  • 門戶插柳祛疫鬼……清明習俗知多少?濟南清明期間暫停現場祭掃
    據民俗專家介紹,清明節其實糅合了古時春季多個節日習俗。它還有自己的節令食品,「青團」即是其中之一。從節氣到節日清明最初只是一個節氣。在古代,與其日期相近的還有兩個重要節日,一個是寒食節,一個是上巳節,都在農曆三月上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