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一個都不能少 ——電視連續劇《一個都不能少》宣傳工作綜述

2021-01-09 中國張掖網

  近期,全程在甘肅張掖創作拍攝的脫貧攻堅重點題材電視連續劇《一個都不能少》在廣東衛視、安徽衛視黃金時段同時開播,這是該劇繼央視一套黃金檔首播後,又在地方衛視迎來「二輪播」。

  這部緊扣時代主旋律的電視劇得到了觀眾的認可和追捧,成為幹部群眾熱議的話題和文人墨客執筆的焦點,也是張掖市有效開展對外宣傳的成功範例,為宣傳推介全市特色亮點工作成效,提升張掖對外影響力和美譽度注入了強大動力。

  「全程在甘肅張掖創作拍攝的脫貧攻堅重點題材電視連續劇《一個都不能少》於3月16日至4月3日在央視一套黃金檔成功首播,連續多天收視率排名第一,受到全國各地觀眾關注。經初步統計,截止目前,該劇全網轉載轉發信息達13309條,其中網站2948條、微博3211條、微信公眾號1593條、手機客戶端5557條,閱讀量突破1.02億次。」市委宣傳部相關人員介紹。

  螢屏綻放精彩,但精彩的背後卻充滿了辛勤和耕耘。為講好這個脫貧攻堅故事,張掖市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負責人任組長,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市文廣旅遊局、張掖日報社、市廣播電視臺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宣傳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抓好該劇的宣傳報導工作。制定下發宣傳方案,圍繞電視劇播出前期、中期、後期三個階段,堅持內外結合、上下聯動,廣泛開展宣傳報導,並下發通知動員各縣區、各部門、各人民團體、省屬駐張各單位積極配合做好宣傳工作。電視劇熱播期間,宣傳工作領導小組以視頻會議形式,每三天會商、研判一次,結合電視劇播出進度,準確把握宣傳節奏,及時調整宣傳重點,指導市縣區各級新聞媒體圍繞宣傳重點,有力有序有效開展宣傳。

  同時,積極向省委宣傳部匯報協調,爭取省上和國家相關部委等方面支持。《一個都不能少》拍攝完成後,張掖市在蘭州舉行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時代精神影視劇目創作情況新聞發布會,向全國媒體詳細介紹了《一個都不能少》劇目,藉助全國、全省各級媒體宣傳該劇。該劇首播前,省委宣傳部下發通知,要求各市州幹部群眾積極收看《一個都不能少》,全省各級媒體聚焦宣傳《一個都不能少》。

  市縣區各級新聞媒體圍繞宣傳重點,制定採訪報導計劃,細化採編流程各環節,抽調骨幹記者參與採訪報導,精心打磨推出了一批主題鮮明、內容鮮活、群眾喜聞樂見的新聞作品,並運用報、臺、網以及「兩微一端」H5、抖音、快手進行融合式、全媒體報導,高頻密集展開多形式、多角度、多層次、廣覆蓋宣傳,形成了「刷屏」效應,奏響了宣傳工作大合唱。

前期宣傳氛圍濃厚

  從3月13日開始,張掖日報社、市廣播電視臺、張掖新聞綜合廣播、中國張掖網、甘肅張掖網和各縣區電視臺等市內主流媒體,在重要版面和重要時段密集刊播電視連續劇《一個都不能少》首播預告片,並引導全市各大媒體平臺廣泛推送發布,同時通過劇透、街採等形式,廣泛宣傳該劇首播的重大意義和社會各界的熱切期盼,積極為該劇播出預熱暖場。3月15日,《張掖日報》《張掖日報·金張掖周刊》整版刊發電視連續劇《一個都不能少》圖文專版;3月16日,《張掖日報》、張掖電視臺等刊播「全國媒體聚焦甘肅張掖——電視連續劇《一個都不能少》引起媒體高度關注」「網絡閱讀量超三千萬短視頻點擊量逾百萬——電視連續劇《一個都不能少》網絡熱度持續升溫」等新聞消息。

  中國張掖網、甘肅張掖網、愛張掖網站及微信公眾號和各縣區融媒體中心充分發揮「兩微一端」等新媒體作用,開展融媒體報導,通過發布連結、海報、片花、劇情簡介等多種形式,全力做好電視劇首播信息的分眾化、精準化傳播。同時發動市內有影響力的張掖頭條、張掖圈子等新媒體平臺,通過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平臺及H5頁面等方式,持續擴大該劇播出預告受眾面,吸引廣大幹部群眾積極收看。

  市直和省屬駐張各單位、各部門也積極利用電子屏、宣傳欄、櫥窗等宣傳載體播放電視連續劇《一個都不能少》預告短片和標語;各縣區廣場、主要路段、機場、車站、商場及鄉鎮社區人口密集區域的電子屏、移動電視等高密度播發電視預告片和標語;車體廣告、手機簡訊、海報、計程車頂顯示屏、橫幅彩頁等無處不在,實現了縣區、鄉鎮、村社、社區、企業全覆蓋。

中期宣傳有聲有色

  3月16日,市委主要領導主持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該劇宣傳工作。開播當晚,張掖日報社、張掖電視臺及各縣區融媒體中心派出多路記者,前往甘州區平山湖蒙古族鄉紅泉村、甘州區安陽鄉金王莊村、臨澤縣倪家營鎮南臺村等鄉鎮村社及扶貧幹部和部分群眾家中,採訪參與該劇拍攝的群眾演員、各級幹部及相關企業人員,報導他們參與拍攝的經歷和觀劇後的所思所想。報紙、電臺、網站、微信同時開設「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在張掖市廣大幹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專欄,全程報導幹部群眾收看電視劇的高漲熱情和熱烈反響,並配發「電視連續劇《一個都不能少》在央視一套黃金檔與全國觀眾見面」「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多部影視劇在張掖市拍攝創作講張掖故事」等消息。

  隨著電視劇的播出,各級媒體每日刊播劇情介紹,更新劇評,全市廣大幹部群眾邊看邊評、邊評邊議,氛圍熱烈。市委辦等部門幹部職工在工作之餘積極「追劇」,並利用微信朋友圈、貼吧、論壇等平臺,通過轉發連結、追加評論、撰寫劇評、發布劇情提示等方式,自發宣傳和推介電視連續劇《一個都不能少》。並緊緊圍繞全市中心工作,多視角、多渠道、多領域介紹張掖市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文化旅遊、生態環境保護、富民產業發展、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等方面取得的典型經驗和現實成效,共撰寫劇評、體會文章等各類稿件10餘篇,其中《春天裡的感人故事》《張掖:全面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從電視連續劇〈一個都不能少〉看多彩張掖》等多篇稿件,被《甘肅日報》《張掖日報》及各類新媒體平臺採用和轉發。

  與此同時,文聯、社科聯、作協等相關部門單位迅速跟進,散文、詩歌、劇評等體裁的觀後感紛紛成稿。「我在黑水河畔等你來——由《一個都不能少》想到的」「宏大主題的精彩展現——《一個都不能少》觀後」「『一個都不能少』之後該是『一個都不能有』」頻見媒體。

  各級媒體人積極與劇組演職人員聯繫,通過專題訪談、視頻連線、主創寄語、演員感言等多種形式,深入挖掘電視劇拍攝期間的感人故事。「從《苦樂村官》到《一個都不能少》,聽導演白永成聊戲裡戲外的鄉村變化」「上海出品緣何直指人心」「一支上海的創作團隊為何執著於『脫貧題材』」「家鄉黃土地的美,是一道永遠流淌在內心深處的風景」「優美風光的展現脫貧攻堅的讚歌——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主演黃品沅的張掖印象」等稿件見諸報端、網端、手機端。

後期宣傳持續發力

  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首播結束,但宣傳工作並未止步。市縣區新聞媒體大力創新宣傳方式,深入挖掘電視劇中展現的張掖元素,通過搭建頭條話題,製作抖音短視頻,運用通訊、特寫、評論、專題、專版、圖片等形式,利用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體平臺,全方位展示張掖市在脫貧攻堅、生態環保、鄉村振興、文旅產業等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全市各級各類媒體先後刊發《全面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張掖市持續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見聞》《傳承與創新一個都不能少——從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看張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鞏固提升生態環境保護成效築牢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從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看甘肅張掖祁連山生態保護》《饞!〈一個都不能少〉的劇中美食讓觀眾直呼過癮》等一批高質量的宣傳稿件,並積極做好向人民日報、新華網等中央媒體推送該劇宣傳稿件工作。

  宣傳及文化旅遊等部門組織動員市內攝影愛好者和各媒體記者前往取景地採風,報導拍攝花絮,探訪背後的故事。「脫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臨澤縣倪家營鎮梨園村拍攝花絮」「美麗鄉村入鏡來——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甘浚鎮速展村拍攝花絮」「這裡就是我們的家——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臨澤縣倪家營鎮南臺村拍攝花絮」等稿件相繼刊播。

對外宣傳有力有效

  「我們及時起草擬定了《一個都不能少》首播新聞通稿,多方收集電視劇劇照、視頻、圖片及明星打卡短視頻,在下發市縣區媒體的同時,安排專人『一對一』第一時間向中央和省級媒體提供新聞通稿和宣傳素材。並堅持『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思路,積極邀請中央和省級主流媒體記者來張掖採訪報導,持續擴大電視連續劇《一個都不能少》傳播效應,進一步提升張掖知名度和美譽度。」市委宣傳部相關人員告訴記者。

  電視連續劇《一個都不能少》播出前後,中央和省級主流媒體刊發了一大批重要稿件。其中,人民網刊發《反映甘肅脫貧攻堅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即將在央視播出》、人民日報客戶端刊發《全程在甘肅張掖拍攝創作的電視連續劇〈一個都不能少〉3月16日起在央視一套播映》、新華社客戶端刊發《脫貧攻堅題材電視連續劇〈一個都不能少〉即將上映》、經濟日報客戶端刊發《演繹甘肅脫貧攻堅故事,電視連續劇〈一個都不能少〉即將在央視一套黃金強檔播出》、中新社刊發《西部農村脫貧題材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將登上銀幕》、中國日報刊發《全程在甘肅張掖拍攝創作的電視連續劇〈一個都不能少〉3月16日起在央視一套黃金強檔與全國觀眾見面》、文匯網刊發《鏡頭聚焦脫貧故事,〈一個都不能少〉等20餘部電視劇忠實記錄脫貧路上的櫛風沐雨》、鳳凰新聞刊發《拍攝鎖定甘肅張掖!這部脫貧攻堅題材劇將登陸央視》。

  4月22日,甘肅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主題全媒體集中採訪團來張掖市採訪,市委宣傳部組織召開了脫貧攻堅主題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座談研討會,就影視劇對一個地方形象塑造的重要性等內容進行深入交流。採訪團記者也深受啟發,紛紛以電視連續劇《一個都不能少》為引,全方位、多角度報導了張掖市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典型做法和取得的成效。中央和省級主流媒體的宣傳報導,大大提升了電視劇的受眾面和影響力。

  一篇篇稿件、一張張圖片、一段段視頻,述說著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臺前幕後的故事和與之關聯的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生態環保、旅遊文化、綠色產業發展等,正如甘肅日報、新甘肅刊播的文章所述「戲裡戲外都是脫貧故事」。

  「該劇全面展現了張掖獨特的自然風光、豐富的歷史文化、質樸的風土人情、濃鬱的鄉土氣息,對於宣傳黨中央脫貧攻堅決策部署,宣傳西部地區推進精準脫貧的新舉措好辦法,宣傳基層幹部及廣大人民群眾艱苦奮鬥的生動實踐,鼓舞廣大幹部群眾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要意義。」市委宣傳部相關人員表示,報紙天天登、電視時時播、微信網站條條推,《一個都不能少》強大的宣傳效應對推介張掖乃至甘肅發揮了重要作用。

  特別是在疫情防控期間,《一個都不能少》熱播,生動地向全國人民展示了張掖優美的自然景觀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丹霞、焉支、石頭城等成了代表張掖的「文化符號」,七彩丹霞、平山湖大峽谷等景區成為張掖的「背景顏色」,吸引了全國觀眾的目光,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極大地提振了全市幹部群眾加快發展的信心和決心,對鼓舞和激勵廣大幹部群眾同心同力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產生了積極影響。(陳海)

 

 

編輯: 閆婧嫻

相關焦點

  • 白永成擔任出品人、導演的脫貧攻堅題材電視連續劇《一個都不能少...
    白永成擔任出品人、導演的脫貧攻堅題材電視連續劇《一個都不能少》在中央電視臺一套開播 2020-03-17 15: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又獲大獎!
    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又獲大獎!、中共海口市委宣傳部共同主辦的第六屆全國節目交易會暨影視劇產業項目推介會在海口舉行頒獎典禮,全程在甘肅張掖創作拍攝的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榮獲「最受歡迎電視劇」獎。
  • 臨澤縣公安局民警、輔警收看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
    臨澤縣公安局民警、輔警收看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 2020-03-23 18:0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從電視連續劇《一個都不能少》看張掖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楊紅麗七彩丹霞臨澤新華鎮花鎮豐收節花車近日,全程在張掖創作拍攝的脫貧攻堅題材電視連續劇《一個都不能少》正在央視一套熱播。電視劇圍繞保護生態環境、實施易地扶貧搬遷等主題展開拍攝,講述了西部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取得的顯著成效和典型經驗,張掖七彩丹霞、冰溝丹霞、平山湖大峽谷、扁都口、甘州府城等景區景點紛紛亮相;梨園新村、速展村、平山湖村等地還原了現實生產生活場景;喜慶歡快的文體活動、惟妙惟肖的窗花剪紙、古色古香的民俗古居「搶佔」螢屏,充分展示了張掖多彩的自然風光、豐富的歷史文化、獨特的風土人情、濃鬱的鄉村氣息。
  • 黃品沅:啃掉脫貧的「硬骨頭」,《一個都不能少》
    由國務院扶貧辦重點推薦、國家廣電總局確定的脫貧攻堅題材重點劇目,全程在甘肅張掖拍攝創作的電視連續劇《一個都不能少》日前正在央一熱播。作為「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中首部亮相熒幕的作品,《一個都不能少》的播出受到了各方的廣泛關注,反響強烈。而在劇中飾演趙百川的黃品沅,也是好評不斷。
  • 一個都不能少
    偏僻的農村,放眼望去滿目蒼涼,充斥著黃土的顏色,簡陋的農村小學,校門只是一個木框加木牌,同是農村孩子,沒上過初中,年僅十三歲,並不會教課只會抄書點名的魏敏芝背著一捲鋪蓋,為了五十塊的「工資」,走進了二十八個,年齡參差不齊的孩子的世界,成為了代課老師。
  • 《一個都不能少》央視開播,青年演員李文豪全新挑戰
    由國務院扶貧辦重點推薦、國家廣電總局確定的脫貧攻堅題材重點劇目,全程在甘肅張掖拍攝創作的電視連續劇《一個都不能少》,從3月16日開始,在中央電視臺一套晚八時黃金時段開始播出。編輯李文豪在劇中飾演一位年輕的老闆呂濤,這是一個和以往接觸到的角色差別最大的一個,以往飾演「高富帥」類型的人物比較多,有機會參演《一個都不能少》非常開心。經歷了艱苦的拍攝,也算是走進基層,了解基層人民的辛苦,這樣一次難得的拍攝經歷,對自己也是一個全新的嘗試,在人物性格和形象上面都會有很大的分反差,希望能通過這部劇讓大家看到另一面的李文豪。
  • 每幀都像明信片 《一個都不能少》讓張掖旅遊火火火
    「接下來應該思考的是,如何通過影視作品讓影視與旅遊形成合力,從而真正達到宣傳甘肅、讓河西走廊成為旅遊打卡地的目的。」小信帶你「預覽」《一個都不能少》取景地。平山湖大峽谷景區2019年8月16日,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在平山湖大峽谷景區開機拍攝,並在景區舉辦開機儀式。
  • 「這裡就是我們的家」 ——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臨澤縣倪家營鎮...
    《一個都不能少》正在央視一套黃金檔熱播,備受社會各界關注。南臺村作為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的主要拍攝取景地,電視劇中焉支村村民搬遷安置的新居就取景於南臺村嶄新的居民住宅樓。村民馬維龍的新家2017年裝修入住,成為劇中丹霞村村主任夏寶生的家,劇組在馬維龍家共拍攝了8天,演員趙君、薩日娜等和馬維龍一家人相互熟悉起來,經常一起交流。電視劇拍攝完成後,趙君、薩日娜與馬維龍一家人建立了感情,兩位主演對馬維龍說:「這裡就是我們的家,讓我們一起拍一張『全家福』吧。」
  • 傳承與創新一個都不能少?從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看張掖非物質...
    傳承與創新一個都不能少——從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看張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張掖日報記者王瑞雲每日甘肅網4月23日訊 據張掖日報報導 全程在甘肅張掖創作拍攝的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在央視一套黃金檔播出後,電視劇中張掖的剪紙、木偶戲、裕固民俗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 在希望的田野上奏響脫貧攻堅的凱歌——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
    由國務院扶貧辦重點推薦、國家廣電總局確定,全程在張掖創作拍攝的電視連續劇《一個都不能少》近期在中央電視臺一套黃金檔熱播。作為家鄉首播央視劇目,我們全家都以極高的熱情追劇觀看。該劇展現了國家脫貧攻堅大背景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都不能少」這一主題,它帶我們與全國人民一起領略了家鄉七彩丹霞的瑰麗,冰溝丹霞的神奇,康樂草原的絢麗,扁都口的浪漫。作為一名張掖人,看到反映家鄉風情的影視作品登榜央視,激動心情難以言表。
  • 「一個都不能少」怎麼說
    從此以後,「一個都不能少」成了一個使用頻率非常高的詞,被應用於各種場合,在百度輸入「一個都不能少」檢索,有250萬個相關網頁之多。電影《一個都不能少》的片名是怎麼翻譯成英語的,筆者並不清楚,但是,在GOOGLE搜索的結果發現,這個片名當時好像被譯成了Not One Less。
  • 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將在央視首播
    電視連續劇《一個都不能少》將於3月16日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綜合頻道首播。該劇由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陝西省委宣傳部、甘肅省委宣傳部等聯合出品,以西部地區脫貧攻堅實踐為素材,從一名貧困村黨支部書記的視角切入,展現了在脫貧攻堅奔小康的道路上,西部農村面貌和農民精神風貌發生的巨大變化,深刻反映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第一線所取得的顯著成效和典型經驗。
  • 【精彩】全程在甘肅拍攝的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在央視播出
    由甘肅省委宣傳部聯合出品全程在張掖拍攝製作的36集電視連續劇《一個都不能少》3月16日起在中央電視臺一套黃金時段強檔播出每晚兩集,敬請收看3月16日登陸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檔播出的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是精準扶貧題材電視劇持續發力的新作品,是2020年獻給脫貧攻堅決戰之年的系列電視劇的首發作品。
  • 《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關於責任與守信的故事
    電影《一個都不能少》是1999年張藝謀改編小說《天上有個太陽》的作品。該電影主要講述了村裡唯一的老師,高老師因為家裡有事不得不請假回家,不得不從村裡找出一個十三、四歲的女孩魏敏芝來當代課老師。由於年齡太小,學生們都認為她沒有能力。原本28多個學生只剩下26個。
  • 一個都不能少:無奈且真實
    由張藝謀早期執導的《一個都不能少》,以鄉村樸實、淳樸的畫風,繪製了一幅幅真實感人的畫卷。故事講述的是一名十三歲的少女(魏敏芝)到一個貧窮的小學代課,年齡小、沒經驗、還時常被學生欺負,因為一句承諾「一個都不能少」而展開的。
  • ...從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看甘肅張掖旅遊影視產業融合發展⑥
    全程在甘肅張掖創作拍攝的脫貧攻堅題材電視連續劇《一個都不能少》3月16日起在央視一套黃金檔播出以來,持續佔據收視率排行榜前三位,並於4月3日問鼎收視率榜單冠軍,直播關注度高達1.50%,市場佔有率達7.40%,這部緊扣時代主旋律的電視劇得到了觀眾的認可和追捧。
  • 《一個都不能少》裡的小女孩,後來怎麼樣了?
    《一個都不能少》體現了張藝謀高超的藝術把控力,現實主義風格,至純至樸;又通過場景的設計,剪輯和配樂的運用,煽情卻不媚俗。然而,除了藝術水平,影片更大的意義或許在於對社會現實的洞悉。在中國的貧困山區,教育資源極度匱乏,很多孩子為了打工賺錢補貼家用,過早地輟學務工。
  • 《一個都不能少》:好萊塢敘事下的紀實質感
    《一個都不能少》:好萊塢敘事下的紀實質感 影片《一個都不能少》本質上是一個具有典型好萊塢敘事的故事片,它有故事的起因、發展、高潮、結局,具有較強的戲劇性和矛盾衝突,但是在表達方式上卻採用了近乎紀錄片的紀實手法,讓這部帶有極強敘事意圖的劇情片搖身一變成為了一部
  • 一個都不能少—新聞—科學網
    在查看學生籤到情況時,她發現應到的187位同學少了一名——一名湖北籍學生。眼下,湖北疫情形勢依然嚴峻,這名學生為什麼沒有按時出現在課堂上? 帶著滿心的焦慮,李老師一邊按照計劃進行教學活動,一邊關注著這名學生的動態。課程一結束,她立刻發動班長和學委聯繫他,「班長和學委都聯繫不上。我心一沉,眼淚都快流下來了。」 晚上7點,李老師終於和這名學生取得了聯繫,「你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