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遺址」的發掘,呈現一個璀璨的玉器時代,也留下未解之謎

2020-12-11 地平線薦賞

在我國建國初期的考古研究,更偏重於物質層面,我們考古發現的古人遺留下的遺蹟,都是物質的表現。但是,我們的考古學是要復原人類的社會。所以,在物質層面背後的意識形態,更應該值得我們重視。

反山遺址

這也是今天,小編帶大家走入「反山」和「瑤山」兩座遺址,探尋它們出土的玉器,解讀先祖們想傳遞怎樣的意識形態。

在1986年,一個驚天動地的大發現,震驚了全世界。在杭州市餘杭區著名的反山墓地遺址,就是迄今為止「良渚文化」出土的最精美的、最高檔的玉器。

早在十五年前,當地考古部門在排查良渚墓葬群時,就發現了反山土堆有人工燒制的紅土層。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對這裡的發掘遲遲沒能進行。而與此同時,江蘇、上海等地的重大發現,卻是接二連三的出現。

到了1986年,為了紀念「良渚文化」發現五十周年,浙江省考古隊躊躇滿志地在良渚地區展開了一次全面的搜索和探挖。早就引起考古隊注意的反山,終於開始了正式發掘。

不過反山遺址發掘時並不順利,當考古隊挖開一號墓一看,竟是漢代墓。接著挖開二號墓,還是漢墓,一直挖到十一號墓,都是漢代墓。這時的考古隊員情緒跌到了谷底,本想一鳴驚人,可卻當頭一棒。

玉鉞

接著,士氣低落的考古隊對十二號墓進行挖掘時,當挖到一米深時發現了一個土塊的反面,有兩個稻穀和一個紅色的漆器。這讓考古隊員喜出望外,終於見到了希望的曙光。

但是,此時的十二號墓還不能確定是良渚墓葬。因為在「良渚文化」的中,玉琮是最具典型的代表標誌。於是,考古隊加快了對十二號墓的發掘,沒過多久玉琮終於出現在考古隊員的眼前。

而在眾多出土的玉琮之中,反山遺址出土的玉琮,不論從體量到紋飾的精緻程度,都是級別最高的。其中最大的一件玉琮重達6.5公斤,被稱為「玉琮王」。有的學者根據它的造型和紋飾特徵,推測其為巫師「通天地 敬鬼神」的一種法器。

下面講個中國特色的小插曲:

因為,反山遺址出土大量的「良渚文化」玉器,引起了海內外人士的關注,也包括浙江省各級領導,省領導決定要到反山去視察工作。於是,考古隊都停下手頭的工作,靜等各級領導來現場指導工作。

玉琮

天有不測風雲,沒想到連續幾天下起了大雨。這時,各級領導帶著新華社記者來到反山遺址慰問考古人員。為了讓領導們高興,有一名考古隊員興高採烈地,將剛出土的玉琮來到領導面前,用毛刷不停的剝離玉琮上的泥土,沒想到悲劇發生了。

這裡要介紹一個小常識,在遠古墓葬中出土的文物,由於它們在地下甚至上萬年。所以,它們出土後有的材質變得很軟,有的經過氧化會變色。特別是玉器、陶瓷、青銅器等等。

此時,考古隊員手中的玉琮,剛出土本身就很軟,又因為被雨水浸泡變得更軟。當考古隊員用毛刷清理泥土時,連帶著將玉琮上的神人圖像也刷掉了,多麼諷刺的橋段。

1986年,是反山遺址良渚墓葬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讓人們對良渚玉器的認識有了一個飛躍,同時也使當地的民間傳世古玉價值陡然劇增。

瑤山祭壇遺址

1987年5月1日,一些人不法分子與當地群眾利用五一假期,在距反山遺址五公裡的瑤山盜掘古玉,而這竟引發了「良渚文化」的又一次重大考古發現。

5月3日,國家政府機關上班後,才接到有群眾在瑤山盜挖古玉的消息。第二天,由省市縣鄉領導和七輛警車,火速感到瑤山盜挖現場。

在鄉領導的協調下和公安局的威懾下,當場有的群眾就上交了六件玉琮。其他群眾也陸續將盜挖的古玉交了回來。此後,公安局根據核實盜挖數量,對十三人進行了刑事處理,最重的一人被判十二年徒刑。

1986年,在施昕更發現良渚遺址整整半個世紀之後,浙江省的考古工作者發掘了著名的反山墓地,在十一座墓葬中出土精美玉器1200多件。第二年,瑤山祭壇遺址又出土玉器700餘件。

兩次發現的玉器,不僅總數超過了以往的總和,品種、紋飾也有新的發現。人們對於良渚玉器的歷史,也上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然而,隨著研究的深入,一個困擾考古人員的問題也隨之而來。

玉璧

在四千多年以前,金屬工具尚未出現的石器時代,這些很高級的玉器出現,的確讓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議,當時的古人怎麼能夠造出這樣精美的東西。如此眾多硬度極高的玉器,是被什麼人用什麼工具雕刻打磨而成的呢?

有學者估算,一個切面五公分至十公分的玉石,古人用紗、用繩、用線等工具,需要一年的時間將它切割。還有古人的徒手陰線刻,在三公分到兩公分方寸之內,把整個神人獸面的頭雕刻進去,這就是我們現代的「微雕」。

在遙遠的年代,為了打造象徵至高無上權力的神器,我們的祖先曾費盡千辛萬苦,通過雙手和最為原始的工具,將堅硬的玉料切割、加工、打磨成為現在我們所看到的玉器。

在良渚玉器表面眾多的精美紋飾中,一個神秘的圖案引起了考古專家的關注。這個圖案反覆出現在幾乎所有種類的玉器上,絕不是隨意刻畫的。

神人獸面圖案

它頭戴羽冠,身騎神獸,儼然一個蓄勢待發的英俊戰神。圖案的精緻程度也達到了極致,通過放大鏡可以發現在一毫米寬度內,竟刻著四五條細線,反映出當時人們對它的虔誠信念。

對良渚人來說,它應該是他們崇拜的一個神。考古學家們也將它視為「良渚文化」的一個標誌性圖案。在「良渚文化」裡邊,所有凡是發現玉琮上面,都有我們叫做神人獸面像的圖形。

事後經過考古專家在納西族的東巴文裡,找到了東巴文的「天」字,就是這個冒形圖案。所以,專家得出結論,此神人獸面像代表東方的太陽神、太陽光的神化。

玉鉞

在出土的良渚玉器中,玉琮、玉鉞、玉璧這三件玉器是構成了「良渚文化」玉器最具代表性、地位最高的,是「良渚文化」當時出現社會權力結構的三個代表。

其中,玉琮它是神權(皇權)的代表,玉鉞是軍權的代表,玉璧就是財富的代表。這三權是分開的,但也有交叉。很明顯這三種權力的象徵,很清晰的構築了「良渚文化」社會結構的上層權力主體。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後,隨著反山、瑤山等高等級貴族墓葬的發掘,以及對玉器認識的增加,一個等級分明的,有著統一信仰的文明古國,呈現在世人面前。

然而,在考古學家的眼中這些精美器物背後,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農業經濟社會。進一步的發掘也證明,浙江省餘杭縣的長命鄉,應該就是4000年前良渚古國的中心城市所在地。

這裡曾經是良渚先民心目中最為神聖的地方,當年的地面上一定佇立著恢弘的建築,很有可能就是中國最早的宮殿。因此,也有人說這裡是5000年前的紫禁城。

玉璧

隨著「良渚文化」的發現以及內涵的被認識,對於中華文明的起源和人類文明的起源,都會有一些啟示性的意義。

我們在文明進化的進程中應該有個玉器時代,玉器是成為中華民族進入文明時代的一個標記。而我們中華民族愛玉的情結之所以產生,正因為玉器在文明起源過程中間,起了很大的作用

然而,處於文明初始階段的祖先們,為什麼偏偏選擇了玉作為他們頂禮膜拜的對象呢?現代的「微雕」技術他們是如何實現的呢?太多的疑問和不解之謎,這也是考古學家和史學家今後要探尋之謎。

歡迎同學們留言評論,如何解釋玉器時代?

相關焦點

  • 地理文化未解之謎:良渚文化為何有眾多玉器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考古調查和發掘,初步查明在餘杭市良渚、安溪、瓶窯3個鎮地域內,分布著以莫角山遺址為核心的50餘處良渚文化遺址,有村落、墓地、祭壇等各種遺存,內涵豐富,範圍廣闊,遺址密集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反山、瑤山、匯觀山等高臺土冢與祭壇遺址的發掘,以大量殉葬精美玉禮器為特徵的顯貴者墓地被發現,以及莫角山大型建築基址的被發現,表明良渚文化是中華五千多年前文明程度最高和最具規模的地區之一,良渚遺址堪稱東方文明聖地
  • 「紅山文化」的發掘,呈現一個廣袤的玉器時代,未解的龍之起源
    這樣就有了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鐵器時代等等。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的區別,在於前者的石器,主要是用撞擊法打擊出來的。而後者的石器工具,主要是用磨製法打造出來。至於玉器一般認為屬於細石器,被包含在新石器之中。但是,也有人認為考慮到中華文明起源的特殊性,有必要單獨分出一個玉器時代。
  • 良渚玉器大展亮相故宮 策展人:前無古人,難有來者
    「良渚古城遺址」在列入世界文化遺產10天後,良渚古城遺址出土的眾多玉器匯集故宮展出。良渚文化玉器以其數量之多、品類之豐、雕琢之精,達到了中國史前玉器文化的巔峰。匯集了全國17家文博單位的260件(組)館藏珍品,是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後首次隆重亮相。
  • 良渚玉器真假之辨
    良渚古城遺址即將正式代表中國申報2019年世界文化遺產,「熱門」不在話下。   早在上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良渚文化遺址頻繁出土了不少珍貴文物,尤其令人注目的是玉器,其雕刻文飾,繁密細緻,和諧工整,堪稱微雕傑作。其中一件「琮王」便是在1986年出土於反山貴族墓地中的12號墓。
  • 浙江千金塔地遺址有望解開良渚文化之謎[組圖]
    時間跨度長達三千年,土層中同時埋藏著良渚文化和馬橋文化的遺蹟,大量保存完好的古代器皿及古人屍骨……   昨天上午,作為2004年中國最重要考古發現之一的千金塔地遺址發掘工作,成為第28屆世界遺產大會的重要項目。金報記者來到了直播現場,全程見證並記錄下了這一歷史性時刻。
  • 金沙遺址發掘古蜀王國消失之謎
    除了極富四川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路演」外,最引人關注的就是成都金沙遺址的再度考古發掘。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將連續4小時直播此次重要發掘。  記者昨日從「遺產周」的活動組委會了解到,為慶祝「中國文化遺產日」的設立,中央電視臺特別製作了大型電視直播節目《中國記憶———中國文化遺產日》,而成都金沙遺址將成為整個節目的唯一「主角」,原來與金沙遺址一同設置為直播點的長城、周口店等直播點已經取消。  按照計劃,央視直播將在10日上午9點開始。
  • 震驚世界的超級文明,四川「三星堆」13大未解之謎……
    三星堆文明自發現伊始就一直牽動著世人的神經,而隨其發掘過程而來產生的無數令人費解的謎團更是令人匪夷所思。 未解之謎一:文明起源於何方? 不過如果能解讀這些圖案,必將極大促進三星堆之謎的破解。三星堆在文字方面尚存問號,也是它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未解之謎六:三星堆金杖之謎何在? 金杖的來源引起了人們的種種猜測,更是三星堆的一個千古之謎。
  • 北緯30度,有一個神秘的玉器「古國」……
    埃及金字塔、巴比倫「空中花園」、瑪雅文明遺址、中國三星堆、百慕達三角、珠穆朗瑪峰……似乎地球上大多數的奇觀絕景、未解之謎、甚至生命禁地,都貫穿於此。↑這是10月16日凌家灘墓葬祭祀區的航拍畫面。 新華社記者 張端攝地處中國安徽省含山縣的凌家灘遺址,也恰好在這一緯度線附近。
  • 中越聯手發掘義立遺址 玉器與三星堆文物相似
    「玉器中有一種多邊形的『T』字形環和箭簇,之前在越南從未發現過。陶器中,有一個高領罐,高約40釐米、口徑約30釐米,這可是迄今為止,馮原文化修復的最大的一個器皿。另外,還有柄樹皮布石拍、簪等都是首次發現。」  值得一提的是,考古專家還發掘了一個長方形的豎穴土坑墓,「墓主的骨架保存得非常完好,頭向東,仰面朝天,當地的工作人員還對其進行了加固。」
  • 良渚玉器的千年發現史
    原標題:良渚玉器的千年發現史 7月6日,「良渚古城遺址」成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杭州成為擁有第三處世界文化遺產的城市。如果以1936年施昕更的考古發掘為標誌,良渚遺址從發現到申遺成功歷經83個歲月。
  • 良渚玉器淺談
    前言:良渚文化距今約5300-4300年,因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的良渚遺址而得名。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區在錢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其同期存在於很廣泛的地區和領域。中國各地如山西、浙江南部、山東、西北等地龍山時代的遺址中,很多都發現了與良渚文化風格相似的玉器。
  • 「陶寺遺址」的發掘,呈現一個浩瀚的上古時代,解開了未知的謎團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很多的區域文化都由興盛走入衰亡,包括:龍山文化、紅山文化、良渚文化等等,但唯獨中原文化沒有衰退卻日益崛起。小編今天的主題就是,帶領大家走入「陶寺遺址」,了解中原文化創造的輝煌。
  • 三星堆遺址再次發掘
    三星堆遺址祭祀區新一輪考古發掘正式開啟。眾多國寶重器讓我們第一次認識到,只在文獻記載與民間傳說中留下隻言片語的古蜀,原來擁有這樣獨具地域特色且高度發達的青銅文明,但同時也留下許多未解之謎。金沙為三星堆消亡之謎找到了有力證據?三星堆文明為何在巔峰時刻神秘消失?這一謎題一直深深困擾著考古學界。直到2001年,位於四川成都的金沙遺址破土而出!它所呈現的與三星堆一脈相承的文化特質引起了考古人員的注意。
  • 【中國夢·踐行者】良渚文化學者趙曄:從事良渚文化研究32年 考古...
    今年55歲的良渚文化研究者、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趙曄曾多次主持良渚遺址的考古發掘工作。1987年從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一畢業,他便開始了與良渚文化的半世奇緣。「我一踏入職業生涯,就接觸到了良渚文化最核心、最精華的部分,我跟良渚的緣分實在太深了。最吸引我的,當然是巧奪天工、又神秘莫測的良渚玉器。」趙曄告訴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 常州寺墩遺址進行第6次發掘
    7月11日獲悉,常州寺墩良渚文化晚期大型聚落遺址,連日來由南京博物院主持進行第6次發掘。  距寺墩遺址200多公裡外的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也讓更多人關注寺墩遺址。  寺墩遺址位於天寧區鄭陸鎮三皇廟村,以出土的大量精美玉器聞名。
  • 蔣家洪: 一個「復刻者」與良渚玉器的30年
    蔣家洪復刻的「良渚玉琮」複製品 經過特殊工藝處理的「玉管」複製品,呈現良渚玉器出土時的「雞骨白」 更多內容,關注微信公眾號「醬爆」(hzjiangbao)。文/見習記者 祝雲燕 攝/記者張凡 2018年1月26日,中國正式推薦「良渚古城遺址」作為2019年世界文化遺產申報項目。
  • 良渚遺址
    10月22日,中共中央黨校副校長陳寶生、省委黨校常務副校長沈立江一行參觀考察良渚博物院。【美人地遺址考古新進展】 3月20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遺址管委會召開良渚古城考古新進展新聞通報會,介紹良渚古城東城牆外美人地遺址發掘情況等階段性成果。
  • 新石器良渚玉器
    良渚玉器很多器型後世沒有流傳,目前卻仿的熱火朝天。多看到代真品,對收藏良渚玉器有益無害。良渚玉器,獸面紋浮雕玉管,出土於浙江省瑤山。1987年發掘瑤山與反山的發現同時被評為「七五」期間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浙江餘杭新石器時代瑤山墓葬發掘出土了上千件精美玉器。
  • 良渚遺址發現純粹是一個意外
    比方說,在良渚出土的眾多文物中,一個很重要且極富特色的門類是玉器,這些隨葬的玉器包括璧、琮、環、鐲、玉珠、玉墜、玉帶及冠形器等,後世所見的各種玉製品幾乎都有,且數量之多和工藝之精,是同時代其他文化所沒有的。華夏文明後來對玉的崇拜,很可能就源於良渚文化。
  • 「世界第九奇蹟」中國三星堆文明中的未解之謎
    同樣這個考古發現也提出了很多未解之謎。青銅器上沒有留下一個文字,簡直讓人不可思議。未解之謎五:精湛的技術何來?三星堆出土了眾多精美的玉器和銅器,如此精湛的技術以現在的水平來看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我們不得不驚嘆於幾千年前三星堆地區能工巧匠的手藝。三星堆青銅器群所表現出的令人驚嘆的青銅冶鑄技術及其所代表的青銅文化到底是如何產生的呢?確實使人難以猜測!尤其是出土的青銅神樹,代表著古蜀國的青銅工藝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