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獨》「被刪節」?

2020-12-12 手機鳳凰網

「魔幻現實主義」大師、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加西亞·馬爾克斯代表作《百年孤獨》中文正版本月上市以來,在讀者中再次掀起一輪閱讀經典、收藏經典的熱潮。但近日,評論人韓浩月針對《百年孤獨》的一篇文化評論中提及有讀者反映該版本的《百年孤獨》有刪節而引起出版方新經典文化的強烈反應,為此專門發表聲明稱,本次正式授權的《百年孤獨》中文版,是根據加西亞·馬爾克斯親自指定的西班牙語版本翻譯,在翻譯和編輯過程中未做任何刪節,並表示保留對相關當事人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韓浩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則表示,目前他正在尋求渠道購買西班牙文版的《百年孤獨》,並將請懂西班牙文的人士進行仔細的比對。

據了解,韓浩月在發表評論時,引用了某網絡書店的讀者評論為據,稱「正版雖好,可據買到這本新書的讀者透露,該版本刪節太多,正版還不如'盜版'的完整,這對滿心期待買一本收藏的讀者來說,是個不小的打擊……」新經典文化表示,該篇文章在幾家媒體發表前,並未與出品方以及譯者範曄等聯繫核對「刪節」事實,在廣大讀者中間造成了嚴重誤導。據出版方提供的信息,譯者範曄表示,雖然自己基本盡了力,但因為時間實在不能算是充裕,加上自己眼高手低,最後交出的作業裡疏漏錯誤一定不少,因此,他歡迎讀者的指教,待有機會重印時訂正,但說到「刪節」傳聞,他很肯定,」的確是沒有的——何況我也實在想不出有什麼刪節的必要」。社科院外文所所長陳眾議在得知「刪節」傳聞後認為,範曄非但不會刪節,而且是忠實得令人吃驚。出品方新經典表示,出版《百年孤獨》的整個編輯過程,始終秉承「忠實原文、不增不減」的原則。

韓浩月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不能聽信一家之言,為公正起見,他要買到西班牙文原版,並請懂西班牙文的專業人士逐句逐段核對西班牙文原著與新經典中文版的差別,尤其是敏感表達段落是否存在刪節、漏譯行為。他同時認為,「刪節論」的發源地是某個讀者那裡,他的文章只是轉述,而且自己的文章屬於文化評論,不是書評更不是新聞報導,呈現不同聲音是文化評論的職責,來自讀者的信息和來自官方的信息是平等的。

此外,記者還隨機採訪了幾位看過正版《百年孤獨》和過去不同版本的讀者,他們均表示並未看出明顯的刪節,如果要準確知道是否有刪節還需要進行仔細的比對。

相關焦點

  • 《百年孤獨》背後的翻譯"戰爭"
    馬爾克斯《百年孤獨》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對中國文學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值得注意的是,馬爾克斯小說中文譯本的重要性,尤為重要。因為包括莫言、餘華、阿來等深受啟發的諸多作家在內的中國讀者,多數不是直接閱讀該小說西班牙原文或者英文版,而是通過閱讀中文譯本,來欣賞這部偉大的作品。  一個好的譯本,對於一個外國文學作品的命運,至關重要。
  • 好書推薦:《百年孤獨》(加西亞馬爾克斯著)
    簡介:馬爾克斯代表作,未作任何刪節!如果一生只看一本書,一定是《百年孤獨》;簡介:如果書架上只放一本書,一定是《百年孤獨》;一千年後還可能流傳的「老故事」,一定是《百年孤獨》。只看了第一遍,匆匆評價顯然是不應該的,但是又覺得應該留下點什麼:百年孤獨充斥著魔幻現實主義的各種特徵,異常魔幻,有時候雲山霧繞,亂入迷蹤。
  • 如果一生只看一本書,那一定是《百年孤獨》(加西亞•馬爾克斯)
    馬爾克斯代表作,未作任何刪節!如果一生只看一本書,一定是《百年孤獨》;如果書架上只放一本書,一定是《百年孤獨》;一千年後還可能流傳的「老故事」,一定是《百年孤獨》。這是一個家族的悲哀,也是人類的一種生存狀態,不免令人悲涼,孤獨籠罩了家族中的每一個成員,他們都遭受孤獨的痛楚,在孤獨和空虛中死去。
  • 岑少宇:《百年孤獨》背後的翻譯「戰爭」
    《百年孤獨》的老譯者吳健恆回憶說,一次碰到某院長,對方就《百年孤獨》的翻譯問題「居高臨下斥責」,而且丟下這句話後,就「揚長而去」……《百年孤獨》對中國文學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由於不懂西班牙語,幾乎所有國人都通過中譯版來認識馬爾克斯和他的這部代表作,相對而言,馬爾克斯小說譯本的重要性,便比英美、甚至法俄作家的更為突出。於是乎,圍繞幾個譯本,又生出不少「戰事」。
  • 《百年孤獨》何以為百年孤獨?
    作者 | 舊時月色圖畫難足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讀書偶得# 《百年孤獨》這部小說,的的確確是世界性的經典。喜歡的人那麼多,那麼多,這是非常有道理的。《百年孤獨》之所以為經典,那是因為需要像讀紅樓夢一樣,一讀再讀的書籍,每讀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或者得到不同的一些領悟。
  • 百年不解《百年孤獨》
    加西亞.馬爾克斯《百年孤獨》這個開篇第一段已被神捧為最好的長篇小說開篇。直接挑戰託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開篇詞:「幸福的家庭都千篇一律,而不幸的家庭則各有不同」。百年孤獨並不孤獨。在已過去的幾十年裡,《百年孤獨》一書被無數人閱讀並傳播。
  • 劉火:說說《金瓶梅》不同版本的穢語與刪節
    本文討論的話題是:《金瓶梅》不同版本的穢語與刪節級別。即同一性事敘事與描寫,不同版本的穢語字數和穢語程度,以及刪節本的刪節字數(即穢語程度)。來看這例:戴本第十二回「潘金蓮私僕受辱 劉理星魘勝貪財」(吉大本作「潘金蓮私僕受辱 劉理星魘勝求財」,張本作「私僕/魘勝」)裡,西門慶不在家時,潘金蓮「捱一刻似三秋,盼一時如半夏」。便與琴童苟合。
  • 100本世界經典名著-《百年孤獨》
    在《百年孤獨》發表之前,馬爾克斯在拉丁美洲文壇之外並不廣為人知。《百年孤獨》剛一面世即震驚拉丁美洲文壇及整個西班牙語世界,並很快被翻譯為多種語言,馬爾克斯也一躍成為名噪一時的世界級作家,並在198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 讀《百年孤獨》,體味孤獨百年
    「家族的第一個人被捆在樹上,最後一個人正被螞蟻吃掉」,記錄在羊皮卷上的這句話完美概括了居住在馬孔多的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百年孤獨。整本書詭譎,奇妙,風格獨特,是非常典型的魔幻主義現實創作。「孤獨」二字貫穿全書,貫穿布恩迪亞家族中每個人的一生,它深深地刻在基因裡面,成為了不可逃避的宿命的一部分。
  • 《百年孤獨·思想篇》:打破萬道屏障,仍是百年孤獨
    你將看到,《百年孤獨》如何打破生與死,愛與欲,真與幻之間的萬道屏障,為何在打破一切後,體會到的仍是百年的孤獨。《百年孤獨》故事的緣起就是由於布恩迪亞家族第一代男人何塞殺死了侮辱他的人阿基拉爾,從此以後阿基拉爾的鬼魂始終纏繞著何塞,在何塞經受不了折磨後全家搬遷到一個叫作馬孔多的小鎮,開啟了百年的奇幻史詩。
  • 《百年孤獨》:百年一參透,百年一孤獨
    1967年,出版其代表作《百年孤獨》獲得為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1985年,其另一部著作《霍亂時期的愛情》發表出版2014年,馬爾克斯在墨西哥首都逝世,享年87歲。時代背景:從1830年至19世紀末的70年間,哥倫比亞爆發過幾十次內戰,使數十萬人喪生。
  • 《百年孤獨》絮語……
    《百年孤獨》是一本好看的書,信息量很大。一部《百年孤獨》寫盡人間百態,悟透人性的種種表情和表現手法。因為它是「魔幻現實主義」的產物,我們可以興奮地禪悟小說中的「微言大義」,讀出整個人類文明的興衰史……《百年孤獨》是一部集魔幻,歷史,言情,寓言,幽默於一體的小說。有的甚至有慧心的人還把它看成一部「孤獨百科全書」,或「抵抗孤獨方法大全」的書。
  • 《百年孤獨》是怎樣的孤獨呢?
    《百年孤獨》讀完了,我不知道自己讀懂了什麼,就像讀一個瘋子的內心世界,沒有什麼是正常的,它顛覆了幾乎一切立足於世界的常識,在倫理道德上更是荒誕不堪。「家族中的第一個人將被綁在樹上,家族中的最後一個人將被螞蟻吃掉。」這個家族始於一段表兄妹的亂倫,這個家族終於一段姑侄亂倫的結晶。
  • 《百年孤獨》後的孤獨
    開啟了整個家族孤獨模式,甚是得到廣為流傳。其實我倒沒有多大感覺,這可能就是閱讀能力欠缺,知覺感悟遲鈍,知識閱歷匱乏的我的真實寫照吧。此書本人最為印象深刻的是家族交叉的命名方式、翻來覆去的孤獨模式、小到不能再小的生活空間,這些都將孤獨縮小得不能再小,也就將孤獨放進了孤獨盒子,沒人回去釋放,自願被孤獨枷鎖關住,還不亦樂乎,自然而然。
  • 關注孤獨——《百年孤獨》讀後感
              關注孤獨——《百年孤獨》讀後感       馬爾克斯死了,而《百年孤獨
  • 外國文學——《百年孤獨》
    許多人在面臨第一個問題的時候就崩潰了,完全不知道誰是誰,其實也不能怪讀者,因為百年孤獨裡面的七代人的名字是反覆使用的呀!(小聲bb:馬爾克斯真懶……開玩笑啊)第二個問題其實是很多名著都有的特點,不過可能《百年孤獨》催眠能力更強一些。小編一次下課途中聽到後面兩位兄弟的對話,甲:我昨晚有些睡不著。
  • 《百年孤獨》的「孤獨」到底是個什麼孤獨?
    最近幾年我已經很難真正讀進去文學作品了,但是最近遇到《百年孤獨》放佛讓我重新找到了讀文學的快感,每每讀得不忍釋卷,有種特別的魅力吸引著我,其實我很難清楚的說出哪裡好。而核心主題就是孤獨。愛情的孤獨這種孤獨有幾層含義,最明顯的是,愛情的孤獨。主要是因為書中男性心裡沒有愛,只有自大。
  • 一世安穩,半生彷徨,百年孤獨。《百年孤獨》的循環魔咒
    有人曾說過:如果他流落荒島了,只允許帶一本書,那麼他選擇帶《百年孤獨》。《百年孤獨》是20世紀下半葉由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所創作。他開創了魔幻現實主義的先河,而且他也憑藉此書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 重讀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孤獨是生命的常態
    《百年孤獨》作為拉丁美洲文學史上的華麗瑰寶,後世評說卻不同其文學地位一樣得到一致的認可,相反產生了兩種極端的觀點。 有一部分讀者認為《百年孤獨》是悲觀、消極的,馬孔多小鎮上的人與生俱來的孤獨的「天分」,讓其直到死亡的那一刻,都無法感受到生命的溫暖。
  • 讀《百年孤獨》有感
    第n次拾起《百年孤獨》,這次花了5天終於看完。曾經無數次因為文字晦澀,人名混亂以及看不懂的情愛描寫而放棄,在這個年末卻忽然「懂了」。《百年孤獨》《百年孤獨》中有這樣一句話:"生命中曾經擁有過的燦爛,終究都需要用寂寞來償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