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中,最大的忌諱在於:交淺言深

2021-02-10 汕頭矢崎

插畫作者:義大利插畫師Emiliano Ponzi

一周,剛讀完凱特·福克斯寫的《英國人的言行潛規則》,裡面提到這樣一段話:

一項英式談話的潛在規則,就是避免「過分認真」。 英國人比其他民族更在意「嚴肅」與「肅穆」,「真誠」與「過分認真」的區別。


拒絕過分認真的交流,是英國人的社交準則。

這種人際交往的一般方式,外表看上去波瀾不驚,實際上,對於剛相識不久,交情尚淺的人來說,確是最合適的相處方式。

而在我們周遭的人際交往中,相當一部分人的交際常陷入交淺言深的誤區,這種看似聰明,真誠的溝通,很大程度上等於在給自己埋地雷。

去年十月份,一位普通的大學同學來北京旅遊。

謂之「普通」,是因為大學四年和他沒有過深的交情,除去平常上課和晚點名,難得兩人見一面。

這位同學剛踏上帝都這塊熱土,便給我打了個電話:

你小子最近在忙啥呢?好長時間沒見,還好歲月沒衝垮咱倆的交情啊!這幾天我在北京玩兒,你準備收拾收拾房間,我上你那兒住幾天去。

要不是我邏輯思維強,差點給這小子套住了。

額不是,我跟你,很熟嗎?

在這個故事中,我同學將我的幫助視為「深厚」交情之下的理所應當,事實上,他應該清楚,我們的關係沒有到那個層次。

這種不合時宜的對話,往往會給人莫名其妙的感觀。你是我的誰啊?你說這種話我答應了嗎?繼而讓人觸發反感情緒,而並非被你的甜言蜜語撂倒。

社會滲透理論(social penetration theory)指出,關係發展的過程是由較窄範圍的表層交往,向較廣範圍的密切交往發展。

在雙方了解程度還不夠的時候,你突然對對方投以爆發式增長的熱情,是難以被人認可的。


人際交往中,關係的遞進,需要時間去慢慢呵護一口吃不成大胖子,心太急,反而難以維繫交情

不要交淺言深,是因為,你無法預測對面那個曾經感動涕零聽你說肺腑之言的人,一轉身會向別人把你描述成怎樣一個賤人,做出怎樣一番違背約定的事。

高二那年,我便深有體會。

我所在的班級有不少寄宿生,除了兩周一次的周末,其餘時間他們都得在校園內度過。

食堂的飯菜吃久了難免想試試新口味,正巧,我爸媽的朋友在學校的後門偷偷辦起送餐服務,想改善下夥食質量的,每天飯點時間到固定位置取就行。

當然,這種行為未經校方同意,想吃,只能悄悄地去,悄悄地走。

我迫不及待地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兩三個班上同學,重點強調了一定不能走漏風聲。

始料未及的是,第二天,全班的男同學跑到「秘密基地」等候送餐,這麼大陣勢,自然被校領導發覺。

通知班主任後,我這個「始作俑者」寫了2000字的檢討。

兩人剛結交就對別人大肆灌輸壓心底秘密,從心理層面來說,可能會被認為這樣兩種情況:

一種是被人看作太年輕,對這個世界滿懷美好幻想和期待,純真如你,今天你能這麼容易託出別人的秘密,明天你也可能把秘密隨意告訴別人;

另外一種,被人視為心機過重,帶著明顯目的來交友,你一句掏心窩的話,可能是想換去對你更有利的機密。

無論哪一種看法,都可能對你造成困擾,不利於雙方人際關係的進一步深入。

那你應該成為主動切斷可能蔓延這種思想意識的人,用一顆樸素自然的心交友往來,太過「貴重」的言語,短時間內讓人難以承受不說,對你瞎猜想才是最大的憋屈。

在講第三個不要交淺言深的原因之前,先來看一個段子。

小王:「花花你知道嗎,你千萬不要和小強走得太近,他那個人有毛病,我特別不喜歡他,你注意注意。」

花花:「呵呵,小強是我男朋友,原來你一直都這樣認為。」

小王卒。

有一種人,剛剛認識就給你大談人生觀價值觀,好吧,兩人價值取向相近還好,要是相差甚遠,那麼對不起,兩人的關係恐怕就此打住。

我朋友曾經向我說過這樣一件事:

有一次她去參加行業大會,因為是市場人,大家都特別能說,好像誰說話留空閒了誰就敗了。

入座後,我朋友身邊坐著一位和她年紀相仿的男性。

或許是職業病衍生而出的產物,一上來他就開始找話題:

哎呀,你說如今像劉濤那樣的女演員才算得上國民媳婦哇,長得好看不說,尤其是能幹。現在的時代,女性獨立真的特重要,能工作就不要閒著...

其間他噼裡啪啦說了一大堆,最後終於繞出結論:像你這樣拼命工作的人,值得擁有;那些呆在家裡的家庭主婦嘛,就不那麼惹人愛了。

本以為我朋友會被逗笑,然而她心裡卻燃燒著熊熊大火:

她剛準備辭職回家做家庭主婦,好好照顧男朋友,她覺得最好的生活,就是為心愛的人做可口的飯菜,打理好對方工作之外的部分。

所以,千萬不要著急開口轟出你的偉大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不是每個人的想法都在你的掌控之中,你感興趣的,可能是別人嗤之以鼻的

不要交淺言深,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容易喪失你的神秘感。

曾經有一個讀者問過我這樣一個問題:

我在學校報告廳聽過一位優秀學姐的演講,短短幾分鐘,能感覺到她的人生閱歷相當豐富,為人也很親和,我想快速認識她。

於是我要來了她的聯繫方式,一上來自我介紹後,就不斷給她發信息,跟她說我的一些經歷和故事。

本以為她會覺得我這個人特別真誠,沒想到回復我幾次後,後面再也沒有回覆過我了。我很失落,不知道怎麼辦。

這位同學,犯了個大錯:

人際交往中,過快講明自己的經歷和遭遇,想靠真誠贏得好感。

而這種真誠,卻不是對方想要的真誠。

人和人之間,因神秘感而建立起連接,倘若你快速打破這種神秘感,很容易讓別人對你失去興趣。


神秘感,在初識時的人際交往中起到一副調節劑的作用。哪天你用完了,便難以達到雙方之間互相吸引,拓開關係的作用

根據「平衡理論」,當兩個人互相喜歡對方而且發現他們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似性時,才能表現為平衡。

然而人是社交動物,每個個體都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和思考力,保持與別人天生而來的共同點是極其不易的。

想發展一段好的人際關係,靠得更多的,還是後期的悉心呵護。


多觀察對方的一舉一動,行動裡可以見出真知;多體會對方的一言一語,用心感受他想表達的意思;心不要太急,相處時間長短也是重要的關係考量標準;話不要太多,易出錯不說還削弱吸引力

關係嘛,慢慢地便交深了。

最後,送大家八個字:用心交往,謹言慎行

*作者:superpoo好不好玩,市場汪,自由撰稿人。

 

小編提醒:詳細投稿規則,請嚴格參照「汕頭矢崎」微信平臺一級菜單「員工之家」—《投稿須知》相關要求。謝謝!

相關焦點

  • 成年人交往的大忌,是交淺言深
    成年人交往的大忌,是交淺言深。 蔡康永講過這樣一件事: 他問一位女性朋友:「你先生很好吧」,沒想到這位朋友瀕臨離婚,大概覺得蔡康永話中有刺、或者覺得是在可憐她,又或者覺得是在刺探消息……總之他們的關係疏遠了。 當然蔡康永是無辜的,只是成年人的社交圈裡,自帶許多地雷區,想當初,為什麼不聊聊流行的電影呢?
  • 最大的社交災難就是交淺言深
    為人的教養、情商的高低,往往就體現在人際交往的分寸感上。 蘇軾如是說:「交淺言深,君子所戒。」 交淺,但不言深,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一場自我的修行。
  • 交淺言深,暴露了成人世界最大的社交災難
    為人的教養、情商的高低,往往就體現在人際交往的分寸感上。蘇軾如是說:「交淺言深,君子所戒。」交淺,但不言深,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一場自我的修行。1交淺言深,乃社交大忌。《圍爐夜話》裡說:「使人有乍交之歡,不若使人無久處之厭。」
  • 最大的社交災難:交淺言深!
    這種人際交往的一般方式,外表看上去波瀾不驚,實際上,對於剛相識不久,交情尚淺的人來說,確是最合適的相處方式。而在我們周遭的人際交往中,相當一部分人的交際常陷入交淺言深的誤區,這種看似聰明,真誠的溝通,很大程度上等於在給自己埋地雷。
  • 人際交往中,少說「三種話」,你的人生會越來越幸運
    人是「群居動物」,每個人都不可能離開他人且獨立存在,在現代社會中任何人要完成一項任務,離開群體、離開他人都是不可能的,每個人都離不開人際交往。在人際交往中,不乏會有這樣的場景,有的人在人群之中,有時一開口就會招人討厭,闖下禍端;而有的人,在每次開口說話時,就能溫暖別人,為自己帶來好的人緣。
  • 怎樣克服人際交往中的心理障礙
    還有人會問:「我為什麼體會不到人際交往的快樂?」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表明,那些在人際交往中頗受好評,很得「人緣」的人一般具以下特點:樂觀、聰明、有個性、獨立性強坦誠、有幽默感、能為他人著想、充滿活力等等,當然,不是說這些特點都具備才能有好的人際交往。而那些在人際交往中不太受人歡迎的人也具有以下幾個特點:自私、心眼小、斤斤計較、孤傲、依賴性、自我中心、虛偽自卑、沒有個性等等。
  • 人際交往中的讓步原則
    長此以往,我們將無法享受給予和付出的真正快樂,正常的人際交往與互動都會淪為一種負累,又何有快樂可言呢?仔細回想一下,生活和工作中遭遇到的種種挫折與不如意,有多少是因為我們礙於情面,過於草率地答應了他人的要求,事後卻發現自己力不能逮而造成的呢?
  • 鬼谷子智慧:男人後半生的災禍,往往是沒讀懂「交淺言深」四個字
    「交淺言深的人,必有大禍」。而很多男人在後半生的失敗,往往就是因為不能領悟「交淺言深」這四個字。那麼什麼才是交淺言深呢?鬼谷子智慧:男人後半生的災禍,往往是沒讀懂「交淺言深」四個字!1.在不熟悉的情況下,不要唐突地給別人好處在人際交往中禮物可以維繫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但是在不熟悉的情況下貿然的送禮不僅不能拉近關係,反而還可能會造成災害。剛認識別人就送他禮物他們會有警惕心,會覺得你這個人不真誠。
  • 高考模考作文|人際交往,貴在互信
    對本題任務指令的準確理解,應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寫作範圍的限定,「人際交往對於個體的成長成才有重要作用」,要求考生思考「人際交往」與「成長成才」之間的關係;二是寫作內容要圍繞人際交往中的「困惑與收穫」「認識或思考」,來闡釋自己的看法或者暢談親身體會,不可另外生發。3.價值判斷的限制。
  • 心理學:人際交往中的詼諧效應
    林語堂在《論幽默》中解釋:凡善於幽默的人,其諧趣必愈幽隱;而善於鑑賞幽默的人,其欣賞尤在於內心靜默的理會,大有不可與外人道之滋味。與粗鄙的笑話不同,幽默愈幽愈默而愈妙。在人際交往中,適當的幽默,能帶動歡悅的氣氛,更能使你很快成為眾人的焦點。
  • 人際交往的白金法則
    01人際交往的黃金定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它告訴我們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要遵循這樣一個規則——「你想別人怎麼樣對待你,那你也要怎麼樣對待別人」,簡而言之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時候人際交往是以你的感受為中心的,它有一個隱含的前提條件,那就是「我們大家都是毫無差別的,我想要的我希望的,也恰恰是你想要的你希望的」。但實際上我們大家並不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你想要的沒準是別人討厭的,如果你還採用這個方式,反而會阻礙你的社交。這時候就要學會換一個方式了。
  • 叔本華:人際交往中,看透人性,看清自己
    當我們在人際交往中感到迷茫時,常常是對人性認識不足,包括對自己也是這樣,由此就會犯許多低級錯誤,搞得自己身心疲憊。叔本華的人生智慧恰恰教給我們勘破人性的秘訣,使我們撥開雲霧見太陽,看清人性表象,一眼識別人的本來面目,學會叔本華的這一哲理,我們就能夠在人際交往中做到遊刃有餘,最重要的是使自己成為有思想,有靈魂的真正智者。內在空虛的人,往往強烈關注微不足道的外在事物。
  • 人際交往中的商務禮儀
    是在人際交往中,以一定的、約定俗成的程序方式來表現的 律己敬人的過程,涉及穿著、交往、溝通、情商等內容。 從個人修養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一個人內在修養和素質 的外在表現。從交際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人際交往中適用的一種藝術、 一種交際方式或交際方法,是人際交往中約定俗成的示人以 尊重、友好的習慣做法。 從傳播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在人際交往中進行相互溝通 的技巧。
  • 人際交往中悟出的道理
    4.批評講究藝術,忠言寓於讚美,幽默,自我批評等話語中,少些「逆耳」。5.冷熱水效應。將手先放進冷水中再放進溫水中會覺得溫水熱;將手先放進熱水中再放進溫水中會覺得溫水涼。6.與人交往,共同的經歷,共同的愛好,共同的體驗,共同的觀點,甚至共同的敵人,都可以成為你們交談的內容。貼上標籤。邱吉爾說過:要讓一個人有某種優點,你就要說得好像他已經具備了這種優點。我們求人辦事時可以適當給對方貼上標籤。(3)第三種境界是超級絕技,無招勝有招。如藉此言彼,故裝糊塗,轉移目標等等。
  • 李子柒怒懟記者上熱搜,暴露了成年世界最大的社交災難
    那個被李子柒回懟的記者,其實暴露了一種最大的社交災難:交淺言深。人際交往中,對不熟的人過分熱情,就是一種交淺言深。不僅唐突,更會給他人造成困擾美國人類學家愛德華·霍爾博士,曾提出人際距離理論。他把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分成了四種距離:公共距離、社交距離、個人距離、親密距離。
  • 人際交往能力是個什麼東西?
    培養人際交往能力的重要性人際交往能力就是在一個團體、群體內的與他人和諧相處的能力,人是社會的人,很難想像,離開了社會,離開了與其他人的交往,一個人的生活將會怎樣?有人存在,必須與人交往。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是青少年社會化的起點,是將來在社會立足的生存需要,也是為社會做貢獻的本領。在職場,我們會與各種各樣的人物打交道,在與人交往中,你能否得到別人的支持、幫助,這裡就會涉及到自身能力的問題。如果你不具備這方面的能力一樣不能有良好的同事關係、上下級關係以及客戶關係,事事人人都會陷入被動,受到同事排擠、領導不喜歡給穿小鞋、客戶不侍見沒有相應的工作業績。
  • 身邊的心理學:人際交往厭食症及其心理分析
    人際交往的厭食症,通俗地說,就是人們對某種交往言行產生一種厭倦的心理。張三與李四是一對很好的朋友,張三經常叫李四吃飯,開始李四欣然赴約,後來李四感到與其吃飯有些厭倦並婉言相絕;王力與劉麗是一對戀人,王力每天早上發出「早上好」信息,起先劉麗很為感動並及時回復,後來,劉麗對此不以為然且不予回復,再後來,還對王力所發信息竟產生一種騷擾的感覺。
  • 曾仕強教授人際交往十大語錄
    三、三杯酒量,人際交際中各種吃喝方式。四、四圈麻將,人際交際中各種玩樂媒介。五、五方交友,不同領域的交友渠道。六、六出祁山,友情真誠互動過程。七、七術打馬,打蛇要精確打七寸,製造馬屁味道功夫要到家。一表人才,兩套西裝,是人際交往的基礎。三杯酒量,四圈麻將,是人際交往的媒介。五方交友,六出祁山,是人際交往的過程。七術打馬,八口吹牛是人際交往的技巧。九分努力,十分忍耐,是人際交往的修養。
  • 關於人際關係的書籍推薦,如何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關鍵要看你自己人際關係能力的短板在哪裡,但溝通和情商一般情況下都是良好人際交往的基礎。人際關係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對於職場人士而言更是如此。人門通常習慣把專業技能稱為「硬能力」,而把人際關係能力及情商等稱為「軟技能」,要想獲得事業上的成功,「軟技能」比「硬能力」還要重要。
  • 人際交往三原則:公道,厚道,周到!(太精闢了)
    在人際交往中,你能否建立起良好的認知,很多時候,決定著你人緣的好壞,也決定你能否處理好人際關係。以下分享人際交往的三條基本原則:公道,厚道,周到!現實生活中,多少人敗在不會處理人際關係上!牢記這三條基本原則,人緣越來越好,人生也會越來越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