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吉生態博物館丨西漢木跪俑
年代:西漢級別:未定級尺寸:俑高35.5釐米,頭部長8.5釐米,肩寬11.5簡介:頭部用肉雕技法,平頂,上方下弧,琢磨精細,口鼻耳眼端正。軀幹僅刻劃輪廓,兩手大臂直垂,小臂上舉為一圓木用榫接裝而成,可左右活動,無手掌。席地而坐,兩足屈膝向後,緊貼臀部下,無腳掌。
-
鄉村生態博物館
>生態博物館的起源 法國於1969年設立了首個生態博物館,名為Ecomusée dela Grande Lande。 06 生態博物館的案例 #浙江安吉生態博物館#我國生態博物館建設大多在鄉村地域開展
-
安吉生態博物館丨戰國四山鏡
來源:安吉生態博物館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安吉生態博物館丨宋纏枝花紋鎏金銀鐲
來源:安吉生態博物館
-
安吉生態博物館丨清蝠頭金簪
來源:安吉生態博物館
-
浙江安吉:61個沒有圍牆的生態博物館群
中國第三代生態博物館的代表浙江安吉:61個沒有圍牆的生態博物館群消費日報網訊(記者 魏靜 □ 忽豔)生態博物館是一種以特定區域為單位、沒有圍牆的「活體博物館」。它強調保護、保存、展示自然和文化遺產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原生性,以及人與遺產的活態關係。
-
浙江安吉:61個沒有圍牆的生態博物館群
中國第三代生態博物館的代表浙江安吉:61個沒有圍牆的生態博物館群消費日報網訊(記者 魏靜 □ 忽豔)生態博物館是一種以特定區域為單位、沒有圍牆的「活體博物館」。與傳統博物館不同,生態博物館被認為是「一個進化的定義」,沒有「固定模式」,各自都有一套獨特的經歷和經驗。以「浙江安吉生態博物館群」為代表的生態博物館被稱為「中國第三代生態博物館」,其回歸中國最根本的「鄉土性」,用以發現地方價值,並拓展至中國城市社區的文化遺產保護領域中,由保護單一的民族文化遺產走向保護綜合類文化遺產。
-
安吉生態博物館丨西晉弦紋青瓷三足洗
來源:安吉生態博物館
-
【忠州文物】東漢琉璃耳璫
東漢琉璃耳璫琉璃,最早出現於約4000年前的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地區。我國發現最早的琉璃製品時代為春秋末戰國初,從傳入中國之初就被冠以眾多名字,在史料中又稱「陸離」「璆琳」「流離」「玻璃」等。「琉璃」是其中最為響亮的一個名稱,西漢桓寬的《鹽鐵論》卷一「力耕第二」中寫到:「……採旃文罽,充於內府,而璧玉珊瑚琉璃,鹹為國之寶。」 《後漢書·西域傳·大秦》:「土多金銀奇寶,有夜光璧、明月珠、駭雞犀、珊瑚、虎魄、琉璃、琅玕、朱丹、青碧。」《西京雜記》卷一:「雜廁五色琉璃為劎匣」是對琉璃的相關記載。琉璃用於首飾,最初以耳璫最為出彩,因其色澤純淨、溫潤如玉,廣受喜愛。
-
生態建設丨浙江安吉的「綠色協奏曲」
安吉縣委主要負責人說,生態環境問題,最終要靠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解決。 這些年,安吉縣歷屆領導班子堅守「生態立縣」戰略。即使在工業發展較突出的天子湖鎮、梅溪鎮等地,也有一條鐵律:對生態不利的項目不上,對環境有害的企業,效益再好也不要。 安吉的傳統優勢產業,也走上了轉型升級的快車道。
-
國際博物館日,來安吉看「中國最美鄉村生態博物館群」
2018-05-17 07:16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陳玉蘭 見習記者 肖淙文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最近,安吉梅溪鎮馬村蠶桑文化展示館人氣飆升。慕名而來的都市客「泡」在館內,欣賞「非遺」傳承人的技藝展示、參與體驗蠶桑生產、品嘗蠶桑宴。
-
生態文化代代相傳 吳昌碩百年"生態碑"重現安吉
浙江日報安吉10月23日電 今天上午,由近代書畫藝術大師吳昌碩100多年前主持立下的以生態保護為主題的「闔村公禁」碑,被隆重移至安吉生態廣場,
-
安吉網紅村裡的新晉全景落地玻璃民宿,樓頂山景泳池丨豐生玉川
山川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旅遊區需要2小時車程即可覆蓋江浙滬眾多發達城市體現剛出家門就可旅遊的便捷而在這之中有一間輕奢度假民宿脫穎而出丨安吉豐生川玉鄉野輕奢民宿丨安吉豐生川玉鄉野輕奢民宿位於安吉山川鄉山川村,豐生生川玉 (Animate rivulet)寓意海納百川,溫潤如玉。
-
走近沒有圍牆的生態博物館
加拿大發展的生態博物館的特點包括:強調公眾參與、社區往事的共同回憶,以及建立解釋中心、開設大眾博物館學課程、專家與社區居民取得共同認知。這些經驗為我國早期建設的一批生態博物館所借鑑。生態博物館的安吉實踐生態博物館的建設往往承擔著地區發展和文化遺產保護的雙重重任。在我國東部地區,雖然經濟快速發展,卻帶來了生態環境脆弱、文化遺產慘遭破壞等一系列問題。
-
浙江安吉生態竹畫展 茂林修竹入畫來
中新網湖州1月27日電(記者 趙曄嬌 實習生 臧涵)「川原五十裡,修竹半其間」,說的就是中國著名竹鄉浙江安吉。在生態山水、昌碩藝韻的浸潤之下,安吉孕育出具有濃鬱自然氣息的「生態竹畫」。為了更好得傳承和展現這獨特的一民間工藝,今日,「尋覓山水間·奇竹入畫來」安吉生態竹畫精品展在安吉生態博物館展出。
-
安吉縣生態博物館獲評國家二級博物館
安吉縣生態博物館獲評國家二級博物館積澱鄉土文化 傳承千年文脈中國博物館協會近日正式公布了全國第四批國家二級博物館名單,安吉縣生態博物館名列其中。安吉縣生態博物館位於安吉縣城中心的昌碩公園北側,於2008年開工建設,2012年10月對外開放,建築總面積15924平方米。館內共分為生態廳、歷史廳、銅鏡廳、臨展廳四個展廳,全面體現安吉生態文化特色,集中展示安吉輝煌歷史,系統展現安吉民風民俗。
-
西漢南越王博物館、金沙遺址博物館等已恢復開放
記者丨何安安位於廣州的西漢南越王博物館已於3月18日起恢復對外開放。該館於3月17日發布的公告表示,開放區域為整個博物館,包括基本陳列、臨展、墓室等區域,與此同時,夜間開放服務暫停。同時,僅接受個人網絡實名制預約購票參觀,博物館原購票窗口暫停服務,且每小時限額50人。西漢南越王博物館。圖片來自西漢南越王博物館官網。西漢南越王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該館是1983年發現的南越國第二代國王趙眜之墓,主要展示南越王墓原址及其出土文物。
-
打造「自然中的博物館」 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館區試開館
作為我省首個落戶杭州以外的省級公共文化設施,也是亞洲最大的自然博物館之一,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館區佔地300畝、館舍面積6.1萬平方米。 區別於其他自然博物館,安吉新館創新性打出了「組合拳」,通過設置地質館、貝林館、海洋館、自然藝術館、恐龍館和生態館六大主題展館和多個臨特展館形成合力,融入更多觀眾能參與體驗的展覽,助觀眾得以「窺」世界。
-
安吉民宿·零碳星球度假村-在原生態竹海裡享受未來山居星空生活!
安吉的筍子歷來因為清脆鮮甜而成為佳品,所以此處的百筍宴便是一絕。餐廳的主廚是星級酒店的前行政主廚,他冥思苦想,終於找到了將西餐和安吉的地方特產相結合的菜式。桌上所有的食材都及其新鮮,尤其是菜蔬果品,從採摘到烹飪上桌不超過30分鐘。
-
漢代婦女裝飾之琉璃耳璫(二)
二、耳璫的佩戴方式 1.直接穿入耳垂上的耳洞進行佩戴「穿耳施珠曰擋。從出土文物來看,因為有一些擋是實心的,旁邊又沒有其他金屬附件,不是直的。其次,接穿入耳洞的話,似乎很難有其他的方法進行佩戴。漢魏時期出土的耳璫數量也並不算少,但明確可以看出佩戴耳璫的人物繪畫形象和俑人形象卻極其罕見。耳璫並不是佩戴於耳垂之上,而是繫於簪首,垂於耳畔,為簪珥的垂飾,是一種禮儀用品,與先秦時男子佩戴的頊有異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