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莊希泉基金會發起,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聯合主辦、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公益支持的「中華姓氏文化尋根之旅歸心工程」在京啟動。莊希泉基金會主席莊炎林,原文化部部長蔡武,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會長袁守啟,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理事長、國務院僑辦原副主任趙陽,中國僑聯顧問、原副主席王永樂以及離退休老將軍、老幹部、企業界、藝術界、媒體界、國內姓氏組織代表和海外華僑華人代表100多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萬姓同根 天下歸心
莊炎林、蔡武、袁守啟、趙陽、王永樂等領導聆聽會議發言
中華姓氏文化尋根之旅系列公益活動總策劃、莊希泉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組委會主任呂文加在主題發言中說:「歸心工程」,蘊含著全體中華兒女「萬姓同根,天下歸心」之意,標誌著包括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再一次展現愛國愛家,傳承文化,記住鄉愁,投身民族復興偉業的情懷和夢想。「歸心工程」的目的,就是架起海內外中華兒女心向祖國,共圓夢想,延續根脈,留住鄉愁的平臺和橋梁,為他們的家國情懷提供文化引領,活動設計,項目對接和工作生活服務。
中華姓氏文化尋根之旅系列公益活動總策劃、莊希泉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組委會主任 呂文加講話
呂文加強調,中華姓氏文化尋根之旅「歸心工程」啟動儀式,就是要邁開「全球尋親」的腳步,將根親文化的精髓傳播到海內外,讓「中華文化走出去」,讓遍布世界的龍族後裔凝心聚力,將中華文化發揚光大。從今年開始,組委會將設計推出「海峽情深廈門尋根啟動儀式」;「歸心工程高峰論壇」;「百集尋根人文紀錄片《歸心》開機儀式」;「【最美是鄉愁】名人書畫巡展」;「尋根旅遊推介會及鄉愁專列發車儀式」;「中華姓氏年鑑編輯啟動儀式」等系列活動。該活動將高舉愛國主義旗幟,以姓氏尋根,家風傳承為鮮明特色,以豐富心靈世界,激發精神活力為主要目標,將當今時代的智庫、科技、商業、金融、文創、傳播、教育、旅遊、建設等最新元素和工具引進活動中來,不斷推岀新理念、新項目、新產品,走岀一條自立自強、自我壯大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會長 袁守啟
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會長袁守啟在講話中建議,中華姓氏文化尋根之旅必須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尋根之旅,他提倡人們要讀懂繁體字,每一個漢字就是一個故事一部歷史。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願意與各大基金會一起,以近十年編纂的十五本毛筆小楷繁體版注釋作品來鼎立支持這項活動。他希望,「歸心工程」啟動儀式一定要遵循「少說多做」「摸著石頭過河」的宗旨,一步一個腳印、扎紮實實落到實處。
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理事長、國務院僑辦原副主任 趙陽
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理事長、國務院僑辦原副主任趙陽在「歸心工程」啟動儀式上指出: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一直開展的「留根工程」和「歸心工程」異曲同工,留根工程就是要留住中國文化的根,留住中華民族的根,留住故鄉情懷的根。留根也好,歸心也好,宗旨就是要留住我們的根本,不忘初心。兩者一定要很好的融合、補充、互利、多贏,要為弘揚我們的中華文化,為我們國家的發展共同努力。
中國第四屆僑聯主席、莊希泉基金會主席 莊炎林 致辭
中國第四屆僑聯主席、莊希泉基金會主席,今年98歲高齡的莊炎林先生做了精彩生動的講話,他說: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血脈,是中華兒女的精神家園。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智慧絕倫,氣度非凡,體現了中國人民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中華姓氏文化是中華民族區別於世界其他民族獨一無二、獨具特色的文化。我們看到,許多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熱愛祖國,心繫家鄉,不遠萬裡回國尋根祭祖,投資興業,難能可貴,令人感動。為了更好地推動海內外同胞尋根交流,萬眾歸心,莊希泉基金會與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達成共識,精誠合作,共襄盛舉。莊老向這幾家令人尊重的工作夥伴表示感謝!莊老在講話最後賦詩一首《中國夢》,與各位嘉賓共勉:千秋承傳道德經,九州弘揚新文明。同心共築中國夢,乘風破浪萬裡行。
馬炳芝將軍親自書寫的書法作品——申氏家訓
啟動儀式上,組委會授予鄭州市房屋開發集團董事長申仕為「歸心工程·榮耀之星」,感謝他一直以來為姓氏文化研究、家風家道傳承作出的公益支持。組委會名譽主席、中國僑聯第四屆主席莊炎林手舉心形螢光燈和參會領導嘉賓、姓氏代表營造的「萬姓同根,天下歸心」的獨具創意的表現形式,將本次中華姓氏文化尋根之旅「歸心工程」啟動儀式推向了高潮。
媒體記者採訪莊老,講述父子僑領「海天春秋」故事
本次活動主要承辦方,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姓氏文化委員會楊立龍會長在大會發言中表示:「歸心工程」就是要融「聖賢文化、傳統文化、民俗文化、地方文化、現代文化、革命文化」於一體,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各地地域文化特色,通過尋根之旅來找尋到「世界華人尋根謁祖聖地、中華民族精神家園、中國優秀旅遊目的地」,藉助廣大海外各種力量和渠道,把我們的中國故事講述的更生動、傳播得更廣泛、影響更久遠,增強中華兒女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提高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從而編織一條「家國同構」「家國情懷」的傳統文化與血脈紐帶。
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姓氏文化委員會楊立龍會長接受媒體採訪
來自中央電視臺、參考消息、中國文化報、人民網、騰訊視頻、今日頭條等三十多家媒體現場採訪了前來參會的嶽姓、楊姓、申姓、鍾姓、向姓等為踐行習總書記「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而作出突出貢獻的家族代表。
莊老與「歸心工程」組委會主任呂文加、執行主任兼總指揮楊根生、藝術總監沉浮合影
(中國日報北京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