噩耗襲來,美國將迎「寒冷冬天」,網友發出感嘆:中國才是吹哨人

2020-12-10 湖北衛視長江新聞號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範圍內持續擴散,而作為全球確診人數最多的國家,美國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就在這一關鍵時刻,美國疾控中心曝出一個重大消息。據報導,最新發現刊載在11月30日發表的半月刊《臨床傳染病》電子版上。美國疾控中心研究人員在報告中寫道,最新發現表明,「美國新冠感染病例可能在2019年12月就已經出現,早於此前的發現」。疾控中心研究人員檢測了美國紅十字會去年12月13日至今年1月17日採集的獻血樣本,共計7389份,來自美國9個州。結果發現,106份血液樣本含有新冠病毒抗體。研究人員認為,這一發現表明去年12月中旬,美國西海岸出現零星新冠感染病例。

對此,許多中國網友稱,中國才是世界的吹哨人,並給世界多國帶去了防疫物資。12月2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多地多點暴發,美國疾控中心有關的說法,再次印證了這個說法,也再次說明,新冠病毒的溯源工作是一項科學的工作,必須要秉著科學的態度由科學家在世界範圍裡面開展調查和研究。中方也一直同世衛組織就此保持著密切的溝通,我們希望其他的國家也能和中國一道,秉持這樣的一種積極的態度,同世衛組織開展合作。目的是能夠為防範和更好的應對今後可能出現的類似的這種公共衛生的危機來做好充分的準備。

此外,近日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主任福奇稱,美部分地區醫療系統瀕臨崩潰,到今年年底,美病亡人數可能超過「驚人的」30萬。有媒體稱,未來一個時期,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疫情將面臨最危險、最黑暗的「寒冷冬天」。

針對這一消息,華春瑩表示:我們對當前美國人民面臨的困境感同身受,向他們表示慰問和同情。新冠肺炎疫情以一種特殊形式告誡世人,人類是休戚相關的命運共同體,重大危機面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唯有團結合作才能共克時艱。我想說的是,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只要各國真正攜起手來,團結協作,並肩前行,就必將迎來抗擊疫情的最終勝利,中方願同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加強合作。

相關焦點

  • 《最寒冷的冬天》:美國人眼中的韓戰是什麼樣的?
    美國記者大衛·哈伯斯塔姆,花費多年精力,寫就了一本內容恢弘的《最寒冷的冬天》,從美國人的視角,深刻剖析了這場「為平局而死」的戰爭。01 被淡忘的韓戰對於美國,韓戰是一場令人困惑的的戰爭,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看似永無希望,永無止境。
  • 描寫冬天的好段:描寫冬天寒冷的段落
    1、冬天是寒冷的。無情的北風呼呼地刮著,吹在臉上像刀割一般。連樹木都抵擋不了,發出嗖嗖的呻吟。  2、冬天的風不免有些冷,風很刺骨。但不管風吹得有多麼寒冷,有多麼刺骨,我依然喜歡冬天。喜歡她在這四季中獨一無二的寒冷,一年,才經歷多少次這樣的寒冷啊,人的一生,也經歷不了多少這樣刺骨的寒冷的冬風啊!享受,請享受這樣刺骨的風吧!
  • 美國三位疫情「吹哨人」的境遇:立即革職!
    在號稱「言論自由」的美國,為疫情吹哨是一件高危的活。無論是誰吹,哪怕是只吹一下,就會立即面臨美國政府的嚴厲懲罰。如今,包括聯邦政府官員、軍人、州政府衛生官員在內的多位人士,已享受了」吹哨」的境遇:立即革職!
  • 從滿地屍體到對吹哨人「抄家」,疫情被美國精英用來對底層大屠殺
    在美國精英資本的暴政下,除了幾十萬死亡的冤魂,那些試圖為美國疫情「吹哨」的美國人,更是見識了「民主」的殘暴。「吹哨人」這個在我國武漢剛剛爆發疫情時,美國和其中國的代理人那些公知所專為中國所「創造」的這個詞彙,在美國被徹底「光大」!在5月20日,韜哥曾寫過一篇文章:為美國吹哨:衛生官員拒絕掩蓋疫情立即遭解僱。
  • CBS《60分鐘》專訪美國「吹哨人」布萊特,川普怒了
    【文/觀察者網 徐蕾】5月17日,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節目《60分鐘》(60 Minutes)採訪了被撤職的「吹哨人」——美國生物醫學高級研究與開發局(BARDA)前局長裡克·布萊特(Rick Bright)後,就不幸但是毫無意外地成了川普的「撒氣」目標。
  • ...媒體稱全球疫情將面臨最危險、最黑暗的「寒冷冬天」。對此...
    【華春瑩回應全球疫情將迎來寒冷冬天】日前,美國專家福奇稱,到年底美病亡人數可能超30萬;媒體稱全球疫情將面臨最危險、最黑暗的「寒冷冬天」。對此,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截至11月22日,中國已累計向美出口口罩約394.3億隻,相當於每個美國人獲得約120個中國口罩。中方還同美方分享了防控和診療經驗。
  • 寒冷的冬天來了,分享一波適合冬天看的高甜治癒劇
    寒冷的冬天最終還是在這兩天正式襲來了,每次出門小編都會裹上厚厚的棉大衣,穿上秋衣秋褲,奈何還是不抗凍。在外面刮妖風的天氣下在床上靠著一邊追劇一邊喝奶茶吃炸雞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了,冬天真的太適合窩被窩追劇了,那現在小編就來分享一波適合冬天看的高甜治癒劇給你們吧,願你們在這個寒冷的冬天能擁有一份屬於自己的快樂小天地,每天都心情陽光,快活似神仙。
  • 應急部捍衛吹哨人:吹哨人是企業護身符,那麼吹哨企業呢?
    應急部捍衛吹哨人:吹哨人是企業護身符,那麼吹哨企業呢?——記鳴雷帶壓密封科技的吹哨企業談>一、應急部擬提高生產重大隱患吹哨人獎勵,吹哨人制度呼之欲出今年應該是我們國家提吹哨人最多的一年,前兩天應急管理部擬提高獎勵標準,對生產經營單位的重大事故隱患、安全生產違法行為進行舉報的「吹哨人」。
  • 去年12月新冠病毒已在美出現,中國才是世界的吹哨人?外交部回應
    《環球時報》記者:美國疾控中心人員近日發表一項研究顯示,去年12月中旬新冠病毒已經在美國出現。這意味著美國首例新冠肺炎病例可能前移了一個月左右。對此很多中國網友稱中國才是世界的「吹哨人」。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吹哨人》對 「吹哨人」 誤解頗深
    12月6日是個巧合的日子,中美兩國各上映了一部商業揭黑題材電影,美國的《黑水》和中國的《吹哨人》,不約而同地講到了以寡敵眾的「吹哨人制度」。雖然名義上講的是「吹哨人」,但看完之後你很可能根本不明白「吹哨人」到底是什麼人,反而對於片中謎之婚戀觀反覆回味。 那什麼是吹哨人呢?「吹哨人」是whistleblower的直譯,我們更熟悉的稱呼是「舉報人」,大眾印象最深的吹哨人,可能就是揭露「稜鏡門」的斯諾登了。
  • 當現實照進電影,《吹哨人》的價值已遠不止題材突圍那麼簡單
    能夠在這一時間和社會背景下,第一次將鏡頭對準「吹哨人」這一群體,電影《吹哨人》的價值已經遠不止於題材突圍那麼簡單,而它從題材尺度到探究深度所帶來的社會意義,也早已超出了一部電影本身。
  • 美國疫情吹哨人被抄家:警察武裝突襲槍指孩子,沒收電子產品
    美國疫情吹哨人被抄家:警察武裝突襲槍指孩子,沒收電子產品 2020-12-08 14: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美媒發出感嘆,中國一個舉動,直接把美國比了下去
    隨著北半球進入冬季,新冠肺炎疫情也對世界多國開啟了第二波攻勢,而作為全球疫情「震中」的美國,情況更是十分糟糕。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1月份以來,美國已連續20天日新增確診病例數超過10萬例,其中27日單日新增病例首次超過20萬例。
  • 冬天祝福語溫馨的話,句句暖心,讓你寒冷的冬天感到溫暖!
    天冷了,保重身體,兄弟姐妹們,過好這個冬天,春天你會花開燦爛!2、悠悠的雲裡有淡淡的詩,淡淡的詩裡有綿綿的喜悅,綿綿的喜悅裡有我輕輕的問候,氣候已經很冷,請注意保重身體!3、冬冰封了大地,卻封不住我對你的牽掛,雪蓋住了大地,卻蓋不住我對你的思念,發條信息表心意,字裡行間藏真情,天氣冷了勤加衣,身體健康越寒冬,祝你冬天快樂。4、我的祝福很真,我的情意很深,我的心意很純,我的問候很多。在這個寒冷的季節,我把我最濃的祝福,依託信息傳遞給你,願你健康平安,永遠幸福。
  • 這個冬天格外寒冷,中國周邊發生了五件大事!
    資料圖 樹欲靜而風不止,北半球已經進入冬天。2020年的這個冬天,可能格外寒冷。 最關鍵的,在接受日本媒體採訪時,法國海軍參謀長皮埃爾 範迪埃( Pierre Vandier)這樣說:我們希望向該地區展示我們的存在,並發出關於日法合作的信息。這是一個針對中國的信息。這是一個關於多邊夥伴關係和航行自由的信息…… 說得挺好聽,法國要在亞太地區刷存在。
  • 嶽陽微水愛心 讓孩子這個冬天不再寒冷
    捐贈現場,志願者們將收集到的434件寒衣親手交給友愛中學、鹿角牛皋完小、新牆中心小學、甘田中學等4所學校負責人手中(還有2所學校的老師因有事,沒有來到捐贈現場),希望那些貧困學子這個冬天不再寒冷。  前不久,微水愛心志願者協會志願者友愛中學的趙老師在走訪活動中,了解到有部分特困學生家境貧困,衣著單薄,眼看寒冬即將來臨,可他們家根本沒有能力去準備好過冬的衣物。
  • 冬天的寒冷也讓人煩惱 天冷對健康有七個好處
    銀裝素裹的冬天格外美麗,但它帶來的寒冷也讓人煩惱,不過天冷對健康也是有好處的。最近,美國《讀者文摘》雜誌刊文,總結了寒冷天氣對健康的7個益處。   1.促進大腦思考。正進行決策和平復情緒的人,在溫度較低的環境裡自我控制能力更強,也就是說,人們不會輕易衝動。
  • 懷念幼時冬天的寒冷
    量好尺寸,將半透明的塑料薄膜貼在南面能見到陽光的窗戶上,把硬紙片剪成細細的長條,幾個人摁住薄膜的邊角,一人拿錘頭將釘子釘起來。教室北邊窗戶邊沿上站著幾個男孩,用麻繩和玉米秸稈順著拇指粗的鋼筋一層層編織,直至窗戶頂。教室外面挖出坑,倒進水,活好泥,男老師或者懂點瓦工技術的男孩站在教室外北邊的窗沿上,用抹子將泥巴一層層塗抹在玉米秸稈上。
  • 湯唯雷佳音合作《吹哨人》,《北京遇上西雅圖》導演執導
    新京報訊(記者 周慧曉婉)6月13日,由湯唯、雷佳音主演的電影《吹哨人》宣布正式定檔9月12日,提前鎖定中秋檔。該片也是繼《北京遇上西雅圖》系列後,導演薛曉路與湯唯的第三次合作。該片講述了在海外工作的中國員工馬柯在一次意外事故中發現,公司正在推廣銷售的新型技術背後存在巨大安全隱患。為了尋找真相,馬柯開始調查公司背後的層層黑幕……據了解,「吹哨人」的概念源自英國,指在政府和企業中發現弊端、揭露真相的人。早在30年前,1989年美國制定了世界第一部專門保護「吹哨人」的《吹哨人保護法案》。
  • 美國警察收到命令,硬闖疫情吹哨人屋內抄家,拿槍指著孩子的臉
    目前,美國新冠死亡數和確診數居高不下,眾多醫護呼籲民眾和政府加強防範,但諷刺的是,美國政府對疫情這一棘手問題置之不理,甚至還對疫情"吹哨人"痛下黑手。綜合美國媒體及News Break網站12月8日報導,疫情"吹哨人"、佛羅裡達州前衛生部工作者瑞貝卡·瓊斯,日前在網絡上表示,當地警察全副武裝,攜槍硬闖抄了她的家,拿槍指著她的孩子,還搶走所有電子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