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點上面藍字,時不時的就聽我給你說點好玩又有用的
這麼蓋印的作品,別要!
齊玉新
咱先不考證印章是從啥時候出現的,這無關緊要。
但我們必須要知道,印章是一個能夠證明誠信、信譽、依據的東西。在古代,重要文件、文書都要加蓋印章,證明這是真的!
後來,可能是元代開始吧,書畫作品上面開始加蓋印章,證明這是真的。是否跟造假開始出現有關?很有可能。或者,假東西越來越多了,必須向官方學習----蓋印。
在當代,我們司空見慣了書畫作品上的印章,甚至都有一種熟視無睹的感覺了,覺得,字畫上面都有印章啊。
我開始說重點了啊
可是,我越來越無法忍受書畫家尤其是書法家往作品上蓋的印章了。
為啥?因為很多印章蓋得很模糊、很潦草。用我們村的人講的,就是磨磨唧唧的、亂七八糟的。
這是因為:
強打精神,往下看。。。
1、很多書法家只顧得寫字,根本不重視印章的清理和清洗,久而久之,那印章都成窩頭狀或者亂草狀。我都想,當初為你刻印的那人看了,得暗地裡多罵你呀----老子費了那麼多功夫給你精心刻得印章,你就給老子這麼用?你對得起印泥嗎?
2、很多書法家不在乎印章的鈐蓋,覺得只要字好就行了,印章嗎,就是隨便敲上去就行了。如同,你有幾分姿色,早上出門,眼角兒還擠著一粒一粒白色的眼屎一樣。
3、有的書法家批量寫作品,印章要不是別人幫忙蓋,就是自己隨便往上一敲,甚至蘸一下印泥恨不得蓋一百下才省事。
4、有的書法家很不講究印泥,雖然沒有用會計那種鐵盒的,但也不捨得買好的。最後,挺好的一張字,因為印泥的顏色很糟糕+跑油,三兩年之後,作品的品相就完蛋了。
可不,一般人想把印章整汙了還不行呢
上述這些情況,會直接導致作品的質量。這也說明,你一旦拿到這樣蓋印的作品,根本不是好作品,或者是應酬的、或者是批量製作的、或者是走穴瞎搞的,這類作品沒啥價值。起碼,不是精品!
我們都知道,好的東西,任何一個細節都做工精良,絕不是磨磨唧唧的、大手一揮就偶染出來一件傑作。可能會有這種情況,但是到你手裡的概率很低。印章,是書畫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個內容,而這個內容稀裡糊塗的,就會大打折扣。
喂喂喂,老王,快看看咱家買的那些字畫,印章都清楚不?
不信的話,你去看看那些傳世的經典之作,你去看看明清以後的那些大家作品,有隨手瞎蓋印章的嗎?連自己儀表都不重視的人,你說還有臉嗎?一蓬頭垢面的小姑娘,你喜歡?口味好重!
印章,還承擔著對一件書畫作品真偽的鑑定功能。如果,現在你入手了一件印章很糟糕的作品,現在咋鑑別?以後咋鑑別?一起步,就把鑑別的依據給整糊了。
不好好蓋印,把省下來的時間都去跟老王消磨了。。。
所以,我號召書法家們,以後蓋印的時候講究一些,印章、印泥用的好一些,自己辛辛苦苦寫的作品,別在最後一個環節整糟糕了。對得起別人也要對得起自己!
所以啊,我也號召收藏家們,對那些印章亂蓋的作品,入手慎重一些!
還是那句話,細節決定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