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舍離」指南:從這3個方面做起,重拾簡單生活,擁抱精緻人生

2020-12-06 遼寧臺奇趣說

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舍:捨棄多餘的無用之物;離:脫離對物質的迷戀。

由山下英子提出的「斷舍離」這一概念起源於日本,卻風靡於全球。「斷舍離」的內涵就是:通過整理和捨棄多餘的物質,擺脫對物質的迷戀,使自己達到生存舒適、內心輕快的愉悅狀態。

只是在如今物慾縱橫的社會中,絕大多數人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物品已經過剩,很多時候反而是在被物質,甚至是被廢物綁架和操控。

所以,首先我們必須要明確的第一點就是,「斷舍離」不僅僅是扔東西,是摒棄心中的定式思維。要相信:不論現在有多少東西,跟最輕鬆的生活狀態相比,肯定冗餘了

斷舍離之要什麼

我們的購物原則應該是:只買該品類中自己所能負擔的最好的,絕不接受替代和湊合。在買一件東西前,你需要把時間尺度聚焦到當下,不要盤算買這個東西是不是佔便宜,只問現在是否需要、是否合適、是否舒服。

現如今商家各種促銷手段層出不窮,而顧客也會在「優惠打折」等字眼的刺激下購買商品。但你自以為是省了很多錢,實際上不過是被各種組合「優惠」刺激了購物慾,囤積了好些用不完甚至可能不會再用的東西所以,不要花費大量精力去關注優惠促銷什麼的了,東西需要買,理智消費才是最重要的

斷舍離之扔什麼

「斷舍離」要扔掉的,不僅僅是那些看起來就是垃圾的東西,更包括了那些雖然還有價值,但是你自己用不上的東西。判斷的原則很簡單——半年內都沒用過,扔。

把使用主體縮小到自我,只考慮自己的感受。沒價值的紀念品、別人送的但不喜歡的禮物,扔。

要收拾整個家往往難以下手,給自己定一個時間、一個區域,或者一個類別的物品,會更容易開始。比如,星期六把所有藏書整理一遍,只保留下那些你會經常查閱的工具書或者特別有欣賞價值的精美畫冊。那些看一遍就行的流行讀物、過期雜誌、可以拍照存到手機裡的說明書,扔。

最奇怪的一種物品叫做「收納用品」——最大的用處就是縱容你保存廢物。尤其是買東西附贈的漂亮的購物袋、企圖用於收納的包裝盒、所謂提高空間利用率的收納工具,扔。

斷舍離之如何斷

扔東西時,你不用太考慮浪費的問題。要知道,即使你沒有親自把舊物寄給公益組織,只要乾乾淨淨地放到垃圾箱旁邊,保潔工人們就一定會把它們的價值最大化。

如果你覺得扔東西十分愧疚的話,可以跟它鄭重道個歉,最好能在同事、朋友之間送出

另外,不要去做所謂的業餘二手生意,不要琢磨著把你的廢物賣出錢來。「斷舍離」是為了生活得更加簡明扼要,而不是消耗更多時間。而且有時候不肉疼就治不好囤積症,損失會讓你更加清醒自己究竟需要什麼。

結語

「斷舍離」不是讓你時刻花時間整理,它恰恰是一種不用太過整理的整理法。經過「斷舍離」之後留下的東西,互相之間功能互補,每一樣都不可替代。另外「斷舍離」也不是每年一次的大掃除,而是需要經常重複練習和時時自省,並把它融入你的每一個決策中,最終成為一種簡單生活、不斷淨化的行為模式。

如果你已經被繁瑣的雜物包圍,身心俱疲,想要改變雜亂不堪的生活時,其實就可以來看一看日本山下英子的《斷舍離》一書,嘗試一下斷舍離的生活方式,也許你就會從中找到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通過《斷舍離》,我們可以做物質的減法,精神的加法,重拾輕盈自在的人生。也正如山下英子在專訪中曾說的那樣:表面上看,斷舍離是一種家居整理的收納術,從深層次來看,這是一種活在當下的人生整理觀

扔掉看得見的東西,改變看不見的世界。很多時候,每一次斷舍離,可能就意味著一次新生。

相關焦點

  • 《斷舍離》:改變你的思考方式,重拾輕盈人生
    「斷舍離」是山下老師受到瑜伽修行哲學「斷行·舍行·離行」的啟發而提出的整理術概念,通過對日常家居雜物進行減法整理,改變自己陳舊的物質價值觀,斬斷物慾,脫離執念,重拾輕盈的人生。如果你還在為無法放手舊物而煩惱的話,就跟我一起繼續學習山下老師的斷舍離整理術吧。
  • 40歲的女人,需要一次斷舍離,讓你重回18歲,重拾美麗人生
    《斷舍離》中曾說:「無能無力的事,當斷,生命中無用的人,當舍,心頭煩欲執念,當離。」這是斷舍離的真諦所在,也是一種自在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已經40歲的女人,當你讀完《斷舍離》一書後,秉持著斷舍離的理念生活,也許你就在真正意義上實現主導自己的人生,而不是被別人、被外物幹擾自己的人生。到那時,相信你心態好得能讓整個人都重回18歲。當生命裡的東西越來越多,你的生活空間也會被漸漸擠壓,這樣帶來的後果就是:你的心情也隨著環境的擠壓而變得壓抑煩躁。
  • 日本主婦的斷舍離生活,全屋乾淨到極致,日子越過越精緻!
    臥室的布置也非常簡單,精緻中又不失溫馨。極簡主義,不僅僅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生活態度。看完這位日本主婦的家,小編只想說:想過極簡生活,就要多扔少買。堅持定期斷舍離,才能讓自己的生活更加簡潔精緻。這種斷舍離的生活,也讓Linda的心態變得更年輕,看上去整個人也十分晴朗明媚。
  • 2020斷舍離人生清單:6個生活方向,18個極簡人生智慧,值得珍藏
    自2001年山下英子以雜物管理諮詢師的身份,首次提出斷舍離以來,近二十年過去,這一概念也日益豐滿,成長為更加迎合當下的生活哲學。她認為斷舍離不只是「扔」,而是最奢侈地愛自己。通過物質的精簡,從而實現精神上的清澈,靈魂裡的通透,這才是真正斷舍離的精髓。
  • 斷舍離人生清單:8個生活方向,16個極簡人生智慧,值得珍藏
    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失去、不斷收穫的過程,我們常說:捨得捨得,沒有舍就沒有得。斷舍離近年來已成為一種潮流,它並不單單是指扔東西,更關鍵的是做人生的斷舍離。雜物管理諮詢師,斷舍離概念的創始人山下英子在書中說:斷舍離就是通過反覆選擇,逐漸喜歡上自己,然後創造出更加優秀的自己,可以把這個看成重獲新生。
  • 3個故事告訴你什麼是「斷舍離」,走出生活的煩惱,輕鬆生活
    麵館玻璃門上貼了張紙條:前女友結婚,回家砸場子,歇業3天。3天後麵館開門,有好事的人去問老闆,場子砸了嗎?有個人背著瓦罐去街上,一不小心把瓦罐給摔了,但他依舊頭也不回地往前走,旁邊有人看到問他為什麼不回頭看一眼,他說看有什麼用,反正已經碎了,事情已經發生,再多的悔恨都已失去意義,人生有失必有得,與其沉浸在後悔中,不如果斷放棄悔恨抬頭前行,無能為力的事當「斷」!
  • 讀書|思考|學會斷舍離,讓人生更輕鬆
    所以,我們要來了解一下真正的斷舍離,學會用斷舍離的觀念來生活。這裡品讀的書是《斷舍離》,作者山下英子。她生於東京,日本早稻田大學文學部畢業,是顛覆百萬人生活方式的史上最強人生整理概念「斷舍離」創始人。曾出版過《斷舍離》、《俯瞰力》(中文版譯名《斷舍離心靈篇》)、《年齡斷舍離》、《自在力》、《簡單斷舍離生活》、《斷舍離·人生清單》 等。2019年1月,由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2019年新版《斷舍離》。
  • 2020年「斷舍離」清單:扔掉這47樣東西,收穫高級精緻新生活!
    所以,如果我們想過上更高級精緻的新生活,不妨來看一看這份「斷舍離」清單,扔掉家中這47件物品,你會發現,原本擁擠逼仄的生活竟也可以如此明媚。《斷舍離》,你會從中找到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如果我們能對自己的人生進行有效的整理,化繁為簡,去糟留精,那麼定能收穫到自由、舒適、自在的人生。正如山下英子在專訪中曾說的那樣:表面上看,斷舍離是一種家居整理的收納術,從深層次來看,這是一種活在當下的人生整理觀。扔掉看得見的東西,改變看不見的世界。很多時候,每一次斷舍離,可能就意味著一次新生。
  • 85㎡的屋子堅持斷舍離,雖空無一物,但精緻又溫馨,充滿生活氣息
    從餐廳看過去,廚房的架子上擺著瓶瓶罐罐,所以這樣的廚房,讓這個家都看起來非常溫馨,具有生活氣息。 3、沒那麼多選擇,就不會有「選擇困難症」陽臺也是沒有過多的東西,只有簡單的綠植。衣櫃裡,只有簡單的經典款和百搭款的衣服。
  • 日本主婦的極簡家居走紅:斷舍離,讓生活更精緻
    日本主婦的極簡家居走紅:斷舍離,讓生活更精緻從表面看,斷舍離只是一種家居整理收納術,但從深層來看,它還是一種人生整理觀。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日本主婦的極簡家居走紅了朋友圈。從她家曬出的日常家居圖裡面,就能夠看出生活的品質。
  • 日本夫婦斷舍離:兩人一貓,簡單又溫馨的生活,你羨慕了嗎?
    很多人都表示不能接受住在雜亂無章的環境裡,都在心裡有一個小小的願望,希望和自己的伴侶蝸居在一個整潔溫馨的小房子裡,養一隻可愛的小貓,兩人一貓過著簡單又幸福的生活。其實在現實生活中,真的有人實現了這樣的生活。
  • 斷舍離:走出舒適區,才能活得更精緻,人生就是不斷地做「減法」
    斷舍離:走出舒適區,才能活得更精緻,人生就是不斷地做「減法」在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有人說「做自己喜歡的事,過自己喜歡的生活」,但是卻沒有人說「走出舒適區」,其實在人生漫漫長路中,走出舒適區更適合我們的生活。
  • 斷舍離,打造怡然生活
    拿到了新版的《斷舍離》一書,發現裡面是由演員陳數作序的。陳數一直是我很喜歡的演員,在書裡看到她的文字,覺得很欣喜。陳數本人就在踐行「斷舍離」,並在做一檔新節目《SHU理生活》,這是國內首檔生活美學綜藝節目,通過她的視角,給觀眾分享丹麥、中國、日本等國家對於「生活美學」的理解和態度。
  • 2020年末斷舍離教程,這樣告別過去,你的生活才會越來越幸福!
    年末,是一個非常適合整理的時間節點,不論是對人還是對事,你都需要在迎接新年之前進行一次全身心的「斷舍離」。如果不知道怎麼做,你可以看看《斷舍離》這本書,會讓你重拾對生活的掌控感。當下不用就扔吧!首先,告訴自己,你真的不需要這麼多東西。正因為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所以買了這麼多。怎麼改變?很簡單:扔,收納,精買。
  • 2020年15條斷舍離清單,學會告別,教你走向輕盈精緻的人生
    人生不是一場物質的盛宴,而是一場精神的修煉。斷——斬斷物慾,舍——捨棄廢物,離——脫離執念。自2001年山下英子提出斷舍離到現在,這個概念已經成為適合當下的生活哲學。斷舍離不是簡單的「扔」,而是更奢侈地愛自己。通過物質的精簡,實現精神的清澈。1、捨棄視野中的「雜物雜念」,哪怕是微小的,不輕易看見的小障礙物也要丟掉。
  • 2020年末「斷舍離」清單:扔掉這30樣東西,收穫簡單精緻的生活
    教輔資料;六、衛生間1、褪色、沒有質感的毛巾;2、用了超過3個月的牙刷;3、紙巾的包裝袋、捲紙筒芯;4、已經過期的護膚品、化妝品;5、毛都快掉光的掃把和拖把;斷舍離就是通過整理生活中的物品,藉此整理自己換亂的內心,進一步審視自己,淨化自己的心靈。也就是說,處理生活中不需要的雜物,舍掉沒有意義的社交關係,為自己的心靈做減法!《斷舍離》書中有一句話很有道理:「無能為力的事,當斷;生命中無緣的人,當舍;心中煩鬱執念,當離。」
  • 讀《斷舍離》有感,斷舍離是一種人生態度
    斷舍離是一種人生態度,是讓生活流動起來,是讓自己放下包袱輕鬆前行,是簡單的日子清爽的空間,是停止舊觀念追隨新思維。有時候斷舍離會覺得無所謂,有時候斷舍離會覺得心痛不已。無論如何,新的徵程已然開啟,有舍方有得!斷舍離,即出之美學。久聞大名斷舍離,這次卻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讀完原作。
  • 生活散文|斷舍離的生活
    最近,我又把《斷舍離》的書籍拿出來,開始閱讀,每一次閱讀都有新的收穫。這一次與前幾年的感悟,又有了不同,心理上也達到了一個新的層次,感覺自己在很多方面有了新的認識。山下英子,日本斷舍離的倡導者,直到50多歲的時候,才從老家搬出來,獨自一人住在東京的公寓裡,結束了一大家子一起生活的局面。可以說,她過上了自己一直想過的生活,也開創了自己新的事業。
  • 35歲主婦堅持十年「斷舍離」,年輕如少女,精緻的人生值得學習
    其實這樣的人很念舊,也很長情,但其實生活中,我們往往要放下一些東西才會生活得更好更輕鬆。長此以往,tomo認為不能再繼續這樣了,於是25歲後的她,開始嘗試去改變這樣的生活,嘗試「斷舍離」,去掉不需要的東西。現在已經35歲的她,將這個習慣一直保持了10年。
  • 《斷舍離》,把你的減法生活變成加法人生
    但是人生的美好不在於你賦予它喧囂繁華,而在於你賜予它至簡真知,獲得靈魂深處充沛豐盈的幸福感。這就是「less is more」——「少即是多」。通過不斷給你的生活做減法,從而獲得人生自在豐盈的幸福感。不僅能幫助他人還能幫助自己,這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擁有是深信不疑的錯覺。一切有形的東西都是虛幻的,你的心也是不斷變化的。盡情地享受與物品難能可貴的短暫相遇,這一定就是所追求的幸福本身。當緣盡了,就瀟灑地放手。不僅對物品,對一切的一切都能做到這樣,這就是斷舍離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