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蒼南辦兩岸楊府侯王信俗文化交流:盼增進鄉情

2020-12-09 中國新聞網

浙江蒼南辦兩岸楊府侯王信俗文化交流:盼增進鄉情

2017-05-25 21:28:4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姜貞宇

    浙江蒼南辦兩岸楊府侯王信俗文化交流 溫州臺辦 提供 攝

  中新網溫州5月25日電(記者 李婷婷)「這種形式的交流座談會實現了兩岸民眾之間真正心靈的交流。我們要繼續搭造平臺,做得更深更好,將活動一直延續下去,讓祖孫後代永遠不忘記鄉音、鄉情。」在剛剛落幕的第三屆兩岸(蒼南)楊府侯王信俗文化交流活動上,浙江省溫州市臺辦副主任張振宇如是說。

浙江蒼南辦兩岸楊府侯王信俗文化交流 溫州臺辦 提供 攝

  此次文化交流活動在溫州蒼南舉行,以「鄉親鄉音故鄉情,兩岸兩廟一家親」為主題,包括迎親、省親、座談會等活動。其中分別在龍港鯨頭楊府殿和馬站玉蟾洞楊府殿舉辦了迎親活動。來自臺灣基隆大德山楊府廟的85位臺灣鄉親應邀前來參加活動。

  活動現場,龍港鯨頭楊府殿和馬站玉蟾洞楊府殿用禮炮、禮樂、彩旗熱情歡迎遠道而來的臺灣鄉親。叩首、上香、祈福,獻花、獻果、獻酒,祭祀儀式逐項進行,兩岸信眾依古禮虔誠地祭拜楊府侯王,整個儀式莊嚴隆重,場面壯觀感人。

  據悉,今年正值兩岸開放探親三十周年,為突現30年來溫臺基層交流成果,本次活動與往年有所不同,在常規活動內容的基礎上,藉助楊府侯王信俗文化交流契機,特別舉辦了第三屆兩岸(蒼南)楊府侯王信俗文化交流暨講述「兩岸開放探親三十周年」溫情故事座談會。

浙江蒼南辦兩岸楊府侯王信俗文化交流 溫州臺辦 提供 攝

  座談會場氣氛熱烈,不時爆發出陣陣經久不息的掌聲,先後有10多位臺灣鄉親、臺聯會代表爭先發言用自身的故事和體會,述說這些年大陸日新月異的變化,用歌聲訴說了對家鄉、故土的思念。

  他們表示,蒼南與臺灣地緣相近、語言相通、習俗相通,一灣淺淺的海峽雖然分隔了地域,但分不開彼此血濃於水的親情。他們誠摯希望,通過楊府侯王信俗文化這一共同的精神財富,能進一步深入了解彼此,進一步增進親情、友情、鄉情。

  據了解,2013年,臺灣基隆大德山楊府廟與鯨頭楊府殿籤訂了交流合作備忘錄,相約兩年舉辦一次活動,今年是第三屆。(完)

相關焦點

  • 第三屆兩岸(蒼南)楊府侯王信俗文化交流活動在溫州舉行
    第三屆兩岸(蒼南)楊府侯王信俗文化交流活動在溫州蒼南舉行。(圖片來源:溫州市臺辦)  中國臺灣網5月27日溫州訊 日前,第三屆兩岸(蒼南)楊府侯王信俗文化交流活動在溫州蒼南舉行,來自臺灣基隆大德山楊府廟的85位臺灣鄉親應邀前來參加活動。本次活動以「鄉親鄉音故鄉情,兩岸兩廟一家親」為主題,包括迎親、省親、座談會,分別在龍港鯨頭楊府殿和馬站玉蟾洞楊府殿舉辦了迎親活動。
  • 兩岸(蒼南)楊府侯王信俗文化交流活動掠影
    弘揚傳統美德 促進兩地交往 兩岸(蒼南)楊府侯王信俗文化交流活動掠影 浙臺(蒼南)經貿合作區兩岸經貿文化交流活動月系列活動之一 發布時間:2013年05月17日 活動現場,鯨頭楊府信眾迎接了臺灣楊府侯王塑身和信眾。
  • 兩岸楊府侯王信俗文化交流會在蒼南縣舉行
    5月9日,兩岸(蒼南)楊府侯王信俗文化交流儀式在蒼南縣鯨頭楊府殿舉行,這是蒼臺兩地民俗文化交流的一大盛事。   活動現場,鯨頭楊府信眾迎接了臺灣楊府塑身和信眾。隨後,兩岸楊府信眾共同開展了祭祀楊府侯王活動。
  • 溫州楊府侯王信俗文化學術研討會發言摘錄
    這些都充分說明楊府侯王信俗在溫州早已深入人心,其文化底蘊極為深厚,特色鮮明,而蒼南的楊府侯王信俗文化在溫州傳統地力文化的表現尤為突出,對研究利用有著較高的學術價值。日前,溫州楊府侯王信俗文化學術研討會在蒼召開,來自北京、福建、安徽、湖北等地的專家、教授和學者一百餘人在會上進行了深入探討,加強了合作和交流,推進了溫州歷史民俗文化的研究和發展。
  • 講溫情故事 敘兩岸親情
    5月20日-21日,第三屆兩岸(蒼南)楊府侯王信俗文化交流活動在溫州蒼南舉行,來自臺灣基隆大德山楊府廟的85位臺灣鄉親應邀前來參加活動。    本次活動以「鄉親鄉音故鄉情,兩岸兩廟一家親」為主題,包括迎親、省親、座談會。分別在龍港鯨頭楊府殿和馬站玉蟾洞楊府殿舉辦了迎親活動。 活動現場,龍港鯨頭楊府殿和馬站玉蟾洞楊府殿用禮炮、禮樂、彩旗熱情歡迎遠道而來的臺灣鄉親。叩首、上香、祈福,獻花、獻果、獻酒,祭祀儀式逐項進行,兩岸信眾依古禮虔誠地祭拜楊府侯王,整個儀式莊嚴隆重,場面壯觀感人。
  • 除夕夜 蒼南這裡人山人海……
    2019-02-06 11:53 | 蒼南旅遊除夕之夜,看春晚是大家重要活動內容,可是「燒頭香」在浙南沿海一帶盛行,蒼南鯨頭的楊府殿尤為突出。每年鯨頭的楊府殿都有幾十萬的香客,平日香菸繚繞。據了解,自宋代伊始,浙江溫州沿海一帶出現的楊府廟,所奉之「楊府爺」乃溫州地方的海神,其人其事在溫州有著不同說法。楊府爺信俗是浙南民間影響最大的信俗,也是國內東南沿海最著名的民間神祗之一,奉祀神廟達500餘座,信俗群眾遍布浙閩粵、港澳臺乃至東南亞地區,其影響力僅次於海上女神媽祖。
  • 海峽兩岸信眾齊聚浙江洞頭 共話「媽祖」情緣
    夏秀女 攝中新網溫州5月6日電( 見習記者 潘沁文 通訊員 夏秀女)中國古代民間傳說中的媽祖,行善濟世、扶危濟困、護海航運,其精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瑰寶。6日,2018年「民間民俗·多彩浙江」優秀傳統文化系列活動之第九屆溫州·洞頭媽祖平安節在浙江省溫州市洞頭區開幕,來自海峽兩岸的遊客、信眾歡聚一堂,共同感受媽祖文化傳承,祈福國家民族平安和諧。
  • 2017浙臺(蒼南)媽祖信俗活動暨第五屆媽祖文化節在蒼南舉辦
    盧孔祥(圖 )         5月10-12日,「民間民俗•多彩浙江——2017浙臺(蒼南)媽祖信俗活動暨第五屆媽祖文化節」在蒼南舉辦,活動內容採取傳統與現代相結合,來自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    本屆媽祖文化節以「弘揚中華媽祖文化,促進浙臺交流合作」為宗旨,除開幕式和祈福大典外,還有媽祖巡安、媽祖海祭、兩岸一家親文藝晚會、情系媽祖海上絲綢絲路書畫展、千人媽祖平安宴等系列活動。
  • 臺灣少數民族風情「亮相」浙江蒼南 共迎「三月三」
    陳美貝 攝中新網溫州3月27日電(見習記者 潘沁文)身著華麗民族服飾的《魯凱族美少女》、隆重喜慶的《內山姑娘要出嫁》……27日,這些來自臺灣地區的攝影作品「跋山涉水」來到浙江蒼南,在「中華一家親·共畫同心圓」浙臺(蒼南)海峽兩岸少數民族攝影圖片展上,吸引著眾人眼球。
  • 浙江蒼南鯨頭楊府殿香客絡繹不絕 香火堆高達2米
    2月23日,大年初五,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龍港鎮雲巖社區楊府殿內也人頭攢動,來自蒼南、平陽、福鼎一帶數千人香客到此燒香祈福。  據悉,楊府爺信俗是浙南民間影響最大的信俗,也是國內東南沿海最著名的民間神祗之一,奉祀神廟達500餘座,信俗群眾遍布浙閩粵、港澳臺乃至東南亞地區,其影響力僅次於海上女神媽祖。
  • 信俗文化牽起「兩岸一家親」
    (臺海觀瀾)信俗文化牽起「兩岸一家親」  中新社福建寧德1月7日電 (記者 葉茂)在福建,媽祖、陳靖姑、閩王、開漳聖王等眾多與臺灣同根同源、一脈相承的信俗文化,已經成為海峽兩岸交流合作的橋梁與紐帶。
  • 臺灣知名畫家攜水墨浙江辦展 盼兩岸合作同推中華文化
    臺灣知名畫家攜水墨浙江辦展 盼兩岸合作同推中華文化 2015-11-07 22:14:587日,中國國家畫院院委、臺灣美術院常務副院長江明賢在杭州表示,中華文化要推向世界,一定要兩岸合作,甚至不止是兩岸人民,全世界的華人也要來共同推動。  水墨是中華傳統繪畫藝術的精髓。為增進兩岸文化藝術交流,7日,由文化部所屬中華文化聯誼會邀請臺灣地區五位當代水墨名家舉行的「婆娑蓬萊——臺灣水墨名家」特展在浙江杭州開幕。江明賢亦是此次參展畫家之一。
  • 春節習俗:溫州蒼南民間活動
    蒼南地處浙江東南,東瀕大海,西部多山,現有人口130多萬,大都為明清時期閩地移民後裔,閩、越兩種文化的衝突和融合,形成了蒼南多元宗教信俗文化。春節、元宵節期間,蒼南民間信俗文化活動豐富而獨具特色。四、陳十四信俗與唱「娘娘詞」活動在中國東南有兩大得道仙真,一是浙南閩北的「陸上女神」娘奶陳靖姑,另一位是「海上女神」媽祖林默娘。傳說陳靖姑因降雨解災又斬殺雷神,觸犯天條,廿四歲陽壽便終,具有濃厚的傳奇色彩。
  • 信俗同源 閩臺兩地交流「禮鬥信俗」文化
    閩臺兩地交流「禮鬥信俗」文化 東南網記者陳楠攝東南網1月6日訊(本網記者 陳楠)6日,「福州天后宮兩岸同源信俗體驗」活動在榕舉辦,臺灣嘉義縣新港奉天宮的10名代表來到三坊七巷郎官巷天后宮進行「茶幫拜媽祖」與「禮鬥信俗」文化交流。
  • 第十屆媽祖平安節在浙江洞頭開幕 兩岸信眾齊聚祈福
    目前,洞頭有媽祖廟(天后宮)22座;2010年,洞頭媽祖祭典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民俗項目。幾艘漁船從漁港駛出,海上巡航,祈求平安。洞頭宣傳部供圖開幕式上,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作交流發言,並舉行兩岸同心媽祖慈善基金授牌儀式。
  • 蒼南臺灣傳統文化同根同源 臺媒稱應以教育傳承
    「臺灣有布袋戲,蒼南的單檔布袋戲卻全由一個人,一個人操作、一個人唱白、一個人配樂,聲情並茂,還真是讓我大開眼界。」臺灣《旺報》記者莊舒仲嘖嘖稱奇。在浙江省蒼南的非遺館內,琳琅滿目的非遺項目令參加「海峽兩岸媒體走進浙江蒼南」的記者大開眼界,特別是臺灣媒體驚喜的感嘆,布袋戲、賽龍舟、祭祀媽祖等等,兩岸的民間文化可謂是同根同源。
  • 兩岸青山王信俗文化交流會舉行
    作為第十屆海峽論壇活動之一,11日,海峽兩岸青山王信俗文化交流會在惠安山霞鎮青山宮與惠安雕藝文創園舉辦。活動以「同根同源、文脈相承」為主題,內容包括青山王信俗文化學術研討會,海峽兩岸青山王文化書法、攝影展覽,青山王雕像贈送儀式等。  來參加活動的臺灣艋舺青山宮常務監事郭紀鳳珠表示,青山王信俗文化是海峽兩岸共有的。
  • 臺青福州天后宮體驗端午節俗 網絡直播兩岸同源信俗文化
    記者劉可耕攝  「門前艾蒲青翠,天淡紙鳶舞,粽葉香飄十裡……」25日傳統端午節,在福州三坊七巷天后宮舉行的兩岸青年共同體驗端午節習俗主題活動,吸引在福州的臺灣青年前來體驗榕臺同源的信俗文化。記者劉可耕攝  為了更好地向兩岸民眾傳播端午文化及榕臺同源信俗文化,活動全程以網絡直播的方式,專門設立以體驗福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題的直播間,讓兩岸民眾通過手機直播平臺全程感受活動現場的熱鬧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