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知名畫家攜水墨浙江辦展 盼兩岸合作同推中華文化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臺灣知名畫家攜水墨浙江辦展 盼兩岸合作同推中華文化

2015-11-07 22:14:5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社杭州11月7日電 (記者 謝盼盼)「臺灣與大陸同文同宗,書畫發展有異曲同工之妙,同中有異,異中求同。」7日,中國國家畫院院委、臺灣美術院常務副院長江明賢在杭州表示,中華文化要推向世界,一定要兩岸合作,甚至不止是兩岸人民,全世界的華人也要來共同推動。

  水墨是中華傳統繪畫藝術的精髓。為增進兩岸文化藝術交流,7日,由文化部所屬中華文化聯誼會邀請臺灣地區五位當代水墨名家舉行的「婆娑蓬萊——臺灣水墨名家」特展在浙江杭州開幕。江明賢亦是此次參展畫家之一。

  該展覽精選江明賢、黃光男、林昌德、林章湖、郭博州等五位臺灣水墨畫家各時期代表作品共40幅。五位水墨名家畫作各有特色,其中,江明賢的水秀山清、黃光男的濃墨寄情、林昌德的沉靜穩重,林章湖的靈氣生動以及郭博州的多元路徑。

  參展畫家表示,此次儘管皆是臺灣知名畫家辦展,而其畫作中,卻處處可見大陸景色。

  「八幅畫作中,有泰山、長白山、黃山、北京等地景色。」江明賢雖已過七旬,卻精神矍鑠,說起水墨畫來,頭頭是道。

  江明賢告訴記者,臺灣與大陸書畫發展有異曲同工之妙,同中有異,異中求同,雖是同樣的文化發展方向,但在風格創作上,帶有一定的地方性風格。「隨著兩岸交流頻繁,臺灣和大陸的水墨畫上風格越來越接近。」

  在他看來,兩岸同文同宗,文化交流很自然,就跟交心一樣,「我來杭州交流就跟我去臺灣的臺中、高雄交流一樣,就像一家親,很自然。」

  此行中,江明賢還有自己的期待,臺灣傳承中華文化非常徹底,中華文化根基在臺灣傳承和發揚,在把中華文化推向世界過程中,臺灣扮演了重要角色,而中華文化若要推向世界,一定要兩岸合作,甚至不止是兩岸,全世界的華人也要來共同推動中華文化。

  同時,江明賢還是臺灣財團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會董事,他表示,今後該基金會還將多鼓勵臺灣畫家來大陸採風,也期待大陸畫家來臺灣寫生。(完)

相關焦點

  • 醉心水墨長河 情系兩岸文緣——專訪臺灣著名畫家江明賢
    (完)(來源:中國新聞網)臺灣知名畫家盼兩岸合作同推中華文化圖為市民欣賞作品浙江自然博物館 攝  中新網杭州11月7日電 (記者 謝盼盼)「臺灣與大陸同文同宗,書畫發展有異曲同工之妙,同中有異,異中求同。」7日,中國國家畫院院委、臺灣美術院常務副院長江明賢在浙江杭州表示,中華文化要推向世界,一定要兩岸合作,甚至不止是兩岸人民,全世界的華人也要來共同推動。  水墨是中華傳統繪畫藝術的精髓。
  • 臺灣知名水墨畫家蘇惠心書畫特展在北京開展
    原標題:臺灣知名水墨畫家蘇惠心書畫特展在北京開展  中新社北京5月18日電 (記者 石龍洪)「山川韻秀――蘇惠心書畫特展」18日在北京開展。   蘇惠心,生於1933年,是當代熱衷水墨藝術的臺灣代表畫家之一。
  • 臺灣「中華茶聯」廈門設代表處 盼兩岸同推茶文化
    臺灣「中華茶聯」廈門設代表處 盼兩岸同推茶文化 2017-06-26陳悅 攝   中新網廈門6月26日電 (記者 陳悅)臺灣中華茶藝聯合促進會(以下簡稱「中華茶聯」)廈門代表處26日在廈門海滄自貿園區臺灣創業館揭牌,這是「中華茶聯」在大陸的首個正式代表處。
  • 臺灣畫家劉蓉鶯水墨花鳥創作展「淨塵」系列開幕
    ——劉蓉鶯水墨花鳥創作展」之淨塵系列揭幕。  此次畫展,由臺灣知名水墨畫家、臺灣「中華消費者協會」臺灣藝術文創中心會長劉蓉鶯獻上72幅水墨花鳥精品畫。師從臺灣藝術大師林玉山、黃昌惠等人,劉蓉鶯被譽為「心靈畫家」,現任教臺南大學及長榮大學美術系。劉蓉鶯通過「混沌與純淨」、「清塵」、「洗塵」和「淨塵」幾個系列,代表了她在藝術生涯中經歷的幾個重要階段。
  • 臺灣來大陸辦展第一人徐術修攜20幅作品來滬
    原標題:「我是中華文化孵出的小雞,中國人最根本的就是中華文化精神」,在14日舉行的兩岸書畫「五虎將」作品展上,92歲的臺灣畫家徐術修說。徐術修的身邊人告訴記者,老先生畢業於臺灣師範大學,是島內知名的國學大家,曾多次參加島內外的易經、孔學、老子哲學和韓愈學術研討會。
  • 臺灣女畫家劉蓉鶯:水墨丹青祝福兩岸「花好月圓」
    ­  「我是學中國畫的,肩負著傳承中華文化的使命。這些年,我在大陸很多城市辦展、講學,想要身體力行促進兩岸藝術交流,與大陸同行一起,為中華繪畫藝術發展攜手努力。」臺灣女畫家劉蓉鶯說。­  12日上午,「花好月圓——劉蓉鶯水墨花鳥創作展」之淨塵系列在天津文史研究館揭幕,匯集了畫家10年來創作的72幅代表畫作。
  • 臺灣畫家李沃源:兩岸和平彌珍貴 中華文化潤無聲
    中新社臺北8月15日電 題:臺灣畫家李沃源:兩岸和平彌珍貴 中華文化潤無聲中新社記者 路梅 李欣李沃源在工作室給學生上國畫課。 中新社記者 路梅 攝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陶瓷類金獎得主,獲評中國陶瓷藝術大師稱號,國畫作品《玉山迎春》被毛主席紀念堂收藏……這些履歷,屬於臺灣知名畫家李沃源。
  • 臺灣水墨畫家江明賢參訪連橫紀念館
    中國臺灣網3月30日杭州訊 3月27日下午,臺灣著名水墨畫家江明賢一行來到瑪瑙寺連橫紀念館參觀交流。  山水為引、文化作陪。參觀期間,江明賢先生對紀念館優雅的環境、豐富的展品還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稱讚不已.他認為,連橫紀念館作為兩岸文化交流平臺,集聚臺灣風貌、歷史文化、民俗藝術和現代發展等多元文化於一體,尤其是寓情山水的環境和氛圍,實為館內點睛之筆。他還表示,之後會以書畫的形式,將紀念館的風情呈現給更多的兩岸民眾,為兩岸文化交流盡一份心力。
  • 臺灣畫家江明賢的「兩岸情」
    中新社臺北1月16日電 題:臺灣畫家江明賢的「兩岸情」中新社記者 陳林 陳小願江明賢的名片上,印有兩個手機號碼,一個是臺灣的,一個是大陸的。把兩地電話印在同一張名片,他說已有多年,因為「常去(大陸),這樣聯繫比較方便。」
  • 臺灣藝術家許伯夷攜106件藝術品山東辦展 促海峽兩岸文化交流
    臺灣藝術家許伯夷攜106件藝術品山東辦展 促海峽兩岸文化交流 2015-11-28 18:38:05山東省博物館提供 攝  中新網濟南11月28日電 (李欣 沙見龍)臺灣藝術家許伯夷28日攜106件(套)珠寶、木雕、書畫、服飾四大系列的藝術作品在山東省博物館舉辦名為《許伯夷和他的世界》的個人作品展,展現其獨特的藝術造詣,並藉此促進海峽兩岸的文化藝術交流互鑑。  記者在展覽現場看到,106件(套)作品包涵有創意獨特的珠寶,揮灑自如的書法,栩栩如生的木雕和各具特色的服飾。
  • 臺灣畫家陳永模柏林辦展
    德國藝術愛好者凝神欣賞陳永模作品本報訊 4月10日,「陳永模水墨藝術展」在柏林中國文化中心拉開帷幕。該展展出臺灣知名畫家陳永模的32件作品,任教於柏林藝術大學的臺灣鋼琴家蘇立群應邀在開幕式上演奏。柏林中國文化中心主任陳建陽說,陳永模是第一位在海外中國文化中心舉辦畫展的臺灣藝術家。祖先留下的燦爛文化遺產是連接兩岸同胞的精神紐帶,「此次展覽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生動體現。」陳永模1961年出生於臺灣彰化縣,自幼學習書法,後就讀於臺北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他的畫作將傳統水墨畫和各種現代題材相融合,既有傳統花卉、風景,也有現代人物肖像,還有別具一格的農村生活系列作品。
  • 浙江蒼南辦兩岸楊府侯王信俗文化交流:盼增進鄉情
    浙江蒼南辦兩岸楊府侯王信俗文化交流:盼增進鄉情 2017-05-2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姜貞宇     浙江蒼南辦兩岸楊府侯王信俗文化交流
  • 八旬臺灣畫家籲中國傳統文化傳承 盼兩岸加強交流
    中新社杭州7月26日電 題:八旬臺灣畫家籲中國傳統文化傳承 盼兩岸加強交流  作者 施佳秀 楊韻儀  「文化是一個柔性的(東西),促進兩岸彼此的情感,(兩岸民間交流)應該要更多。」年逾八旬的臺灣傑出畫家林智信26日於浙江杭州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如是談道。
  • 臺灣知名畫家江明賢墨彩巡迴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中新社北京8月1日電 (記者 鄭巧 應妮)由中華文化聯誼會、中國美術館與臺灣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共同主辦的「雲月八千裡——江明賢墨彩巡迴展」1日在北京開幕。來自兩岸的近百位文化藝術界代表齊聚中國美術館,一起欣賞臺灣畫家江明賢遊歷海內外創作的近百件墨彩作品。
  • 大陸知名畫家汪天亮在臺北辦漆畫展
    大陸知名畫家汪天亮在臺北辦漆畫展 2015-07-08 04:20:15為期6天的畫展,展出這位大陸知名漆畫家60件漆畫,及10件大漆水墨,均為其近年集大成之作。 黃少華 攝   中新網臺北7月7日電 (記者 黃少華 鄭巧)「汪天亮——大漆繪畫展」7日在臺北孫中山紀念館逸仙藝廊開幕。為期6天的畫展,展出這位大陸知名漆畫家60件漆畫,及10件大漆水墨,均為其近年集大成之作。
  • 彼岸畫水 此岸畫山——兩岸畫家的「山水相約」
    「情系阿里山——兩岸水墨名家聯展」25日在臺灣中山紀念館逸仙藝廊展出,展示兩岸畫家筆下的臺灣美景。這是繼「情系大運河」後,兩岸藝術家的再次合作。2010年3月,臺灣與江蘇畫家同赴隋煬帝始建的大運河採風,以車馬舟船、水陸並進的方式,細細遊覽了700餘裡的江蘇段古運河,之後畫家們閉門造畫半年,共完成作品105幅,「情系古運河——兩岸水墨名家聯展」由此誕生,巡迴兩地六大美術館展出。雙方當時即約定,第二輪寫生以臺灣阿里山及周邊勝景為主題,踐行「彼岸畫水、此岸畫山」的山水精神。
  • 2019浙江·臺灣合作周攝影作品展在杭州開幕
    新華社杭州9月12日電(記者 段菁菁)2019浙江·臺灣合作周攝影作品展12日在杭州開幕,展出了多位臺灣攝影人鏡頭中浙江的秀麗山水和人文風情,以別樣的視角詮釋對大陸的情愫。  作為2019浙江·臺灣合作周重要的文化交流項目,此次攝影作品展匯集展出浙臺兩地66位中、青年攝影人創作的411幅優秀攝影作品,包括專題攝影「烏鎮的鄉愁記憶」和「海峽兩岸大學生攝影大賽獲獎作品」「臺灣攝影人作品」「浙江攝影人作品」四個部分。
  • 龍應臺:臺灣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盼兩岸合作
    原標題:龍應臺:臺灣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盼兩岸合作   人民網12月12日電 據中評社報導,臺灣「文化部長」龍應臺今天上午在「立法院教育暨文化委員會」答覆「立委」質詢時表示,臺灣有18處世界遺產潛力點,申請世界遺產卻受限於規則,因此希望能尋求兩岸合作的機會,將臺灣申辦世界遺產列入兩岸談判的項目之一。
  • 「江山如此多嬌——兩岸藝術家共繪黃山作品展」亮相臺北
    新華社臺北9月27日電(記者趙博、許雪毅)「江山如此多嬌——兩岸藝術家共繪黃山作品展」27日在臺北開幕。兩岸藝術家共同描繪黃山的70幅優秀書畫作品,展現了兩岸藝術家對大美黃山的「深情定格」。觀眾在兩岸藝術家共繪黃山書畫作品展上參觀。
  • 兩岸文化交流30年紀事:共燃中華文化之光
    矢志成為中國藝術史專家的她不曾想到,多年後會參與兩岸故宮博物院歷史性合作。周功鑫的「幸運」,得益於兩岸有識之士長期推動文化交流的不懈努力,更因為「中華文化之光早已深深根植於兩岸中國人的內心」。回顧兩岸交流30年曆程,這永不泯滅精神之光始終照亮著兩岸同胞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實現心靈契合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