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雲網評特約評論員 蘇打
日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會同教育部、國家衛健委、公安部聯合印發關於做好秋季學校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強調各地教育、市場監管部門要督促學校和校外供餐單位採取有效措施,減少食物浪費,加大對學生的宣傳教育力度,引導學生養成厲行節約、反對食物浪費的良好習慣。
今年的開學季,反對浪費,厲行節約,無疑成為最火「關鍵詞」。大中小學校園食堂,是節約糧食的重點區域。減少杜絕校園食物浪費現象,不僅要從外部的管理措施上下手,最主要的是要將節儉的思想注入學生的心裡,化心化形,才能讓節儉之風久在校園久吹不散。
營造節儉之風,宣傳要「活起來」。「珍惜糧食」的宣傳口號一直喊,但久而久之,口號也就變成了貼在牆上的一張紙,牆上是「珍惜糧食」桌子卻是顯眼的剩飯,不是學生看不到,而是看多了就習以為常了。因此,宣傳要活起來,一方面,要做到軟硬兼施,既讓學生樂於接受、又讓學生深刻認識。設置一些獎勵措施,對於「光碟」行為給予表揚獎勵,又要設定硬性要求,將學生約束起來。同時,採取多樣化的宣傳方式,藉助網絡視頻平臺,使宣傳年輕化、網絡化,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活躍度、互動性,讓節儉宣傳不再是乾澀的標語,讓其在校園裡成為鮮活的文化。
營造節儉之風,措施要「暖起來」。食堂浪費現象的出現,除了部分學生節約意識淡薄、挑食習慣難改外,飯菜不好吃也是重要原因。有的食堂美其名曰為學生提供營養套餐,可不僅配菜沒的選,飯量菜量都是「一刀切」;更為常見的是,不食堂的菜色幾乎一年四季不換樣……種種做飯上的「不走心」,給「規模性」浪費提供了空間。因此學校創新方式方法,俘獲學生的「心」至關重要。以西班牙馬德裡拉蒙·伊·卡哈爾學校為例,其校內就設有專門的飲食指導部門,為學生提供專業的用餐計劃,學校還設有飲食營養培訓課程,學生通過學習,可以製作出屬於自己的菜單,個性化的飲食方案和合理的營養攝入建議,有效減少食物浪費和避免營養失衡。他山之石,值得借鑑。因此,學校制定措施要多為學生考慮,菜品多徵求學生的意見需求、讓學生也參與食堂菜單制定、食堂也要創新管理方式,讓小份菜、半份菜也成為常態。只有學校措施「暖起來」,學生的「光碟行動」才能跟上來。
營造節儉之風,要久久為功。將糧食節約融入校園文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久久為功。近日來,各學校都加大了宣傳的力度,也根據具體情況採取了很多的措施。包括食堂安排志願者舉牌提醒、調整菜單,按需供應,推行半份菜等。但是,這些措施不是一個階段的熱度,而需要長期的推行,同時,宣傳工作也不能轟轟烈烈一陣便安靜下來。厲行節儉這陣風必須長久吹下去。營造開學季校園節儉新風尚,將「儉」字融入學校文化,讓學生將節約糧食的傳統美德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讓厲行節儉在校園煥發新面貌。
彩雲網評所登載的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歡迎關注彩雲網評,投稿郵箱yncywp@163.com,稿費從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