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以明鑑,鑑古以知今。中華上下五千年悠悠歷史,濃縮於一個個歷史典故,在人們的口口相傳中流傳千年。從炎黃到明清,30個歷史典故帶你穿梭歷史的時間線,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炎黃時期
【炎黃子孫】大約四千多年前,軒轅(即黃帝)聯合炎帝戰勝九黎族蚩尤,蚩尤俘虜被稱為「黎民」。之後黃帝打敗炎帝族,成為中原地區的部落聯盟首領。後人將黃帝譽為華夏族的祖先,因為黃帝和炎帝是近親,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們又稱為&34;開、通、疏、鑿、引」方法治水有功,被推為部落聯盟首領。
夏商周時期
【桀驁不馴】夏王朝第16代君王「桀&34;偃(yan )武修文」,使得百姓安居樂業,文化燦爛,國力鼎盛,史稱「貞觀之治」。
【開元盛世】唐玄宗在宰相&34;開元盛世"。後來被奸相李林甫、楊國忠(楊玉環的同族哥哥)破壞殆盡。
【安史之亂】唐玄宗執政後期,範陽節度使安祿山以討伐楊國忠為名,在範陽起兵,攻陷洛陽,安祿山自立為帝,號大燕皇帝,之後安祿山被兒子安慶緒所殺,唐軍乘機收復長安洛陽。不久安祿山部下史思明重新攻陷洛陽,也稱大燕皇帝,後又被兒子史朝義所殺,此次叛變持續了8年,史稱」安史之亂」,也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轉折點。
【顏筋柳骨】唐代兩位著名的書法家:顏真卿、柳公權,後人並稱「顏筋柳骨」,用以形容書法風格。
宋朝時期
【杯酒釋兵權】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解除了禁軍大將石守信、王審琦的兵權,不久用同樣的方式罷免了各藩鎮的節度使,加強了中央集權。
【靖康之恥】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再度南侵,攻陷太原,直逼京都汴京,徽宗、欽宗二帝被金人俘獲,北宋滅亡,史稱」靖康之恥」。公元1127年 ,徽宗九子康王趙構在臨安(南京)即位稱帝,是為宋高宗,南宋開始。
明朝時期
【東林黨人】在現在的無錫有個東林小學,是原來明朝末年東林黨人講學的地方——東林書院,東林學院過去貼著一副著名的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對聯是東林黨的領袖顧憲成所寫。
清朝時期
【大清文字獄】自清軍入關至清朝滅亡,文字獄與大清相始終,前清尤甚,肇於順治,漸於康熙,烈於雍正、乾隆,清朝文字獄成為阻礙中華文明發展的一大桎梏。
【戊戌變法】公元1898年,光緒帝根據康有為等人的奏章,下詔定國事,施行戊戌變法,百日後慈禧發動政變,新政被徹底推翻,光緒帝被幽禁,譚嗣同、康廣仁、林旭、楊深秀、楊銳、劉光第等維新人士被害,史稱「 戊戌六君子」,康有為、梁啓超逃往日本,只維持一百日的戊戌變法失敗,史稱「百日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