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小到大一直被老師和父母教育要活潑要多說話,小時候見人不願意打招呼,媽媽就會說這孩子就是太內向了,要學著改變,學習別人家的小孩嘴甜又活潑;長大後不喜歡跟人打交道,喜歡獨處,不愛表現,被人稱為傳說中的「社交恐懼症」,其實性格內向不是病,只不過外向的人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去展示自己,而內向的人這方面的機會就比較少。你認為性格外向一定比內向好嗎?
網友A說:不不不,正如工作的性質不同需要的人才也就不同,有的崗位適合外向的人比如銷售或者公關這一類的,但是有的崗位就需要內向的人了,比如科研項目,技術類的工作,這些需要沉得下心來,行業不分貴賤行行出狀元,所以沒有絕對的對比性說性格外向就一定比內向好。
網友B說:不吧,其實我覺得很多人都是選擇性外向,這樣其實更痛苦。性格內向蠻好的,有自己的想法與見解,還可以與世無爭,不用參與到很多事裡面去。我覺得內向挺好的。外向當然也好,能有很多朋友,有有趣的經歷。
網友C說:不得不說人還是外向一點,陽光活潑點好,不論是對工作對生活都有蠻大的優勢的,畢竟內向的人很容易被外向的人的光芒遮蓋住,讓人淡忘,所以還是外向點好,積極表現自己的優點,對升職加薪,找對象都有很大好處的。
網友D說:作為一個在外向主導的環境下學習生活的我來說,可以說外向的表象是很討人喜歡,也讓人感到很舒服愉悅的。內向的表象是不合群,內心活動豐富的。
同時注意到的一點是,單純外向的人如果是老師,一般負責活動組織等職務,給大家帶來歡樂;如果是學生,他們花在學習上的時間可能不多,但是他們能做到頗受人歡迎。
而校長、教授、成績好的老師和學生,一般都具有內向的性格。但!是!他們善於溝通,情商極高,見過的世面也廣。雖然為人低調,但是讓人無法忽視。在一個成熟的環境下,這種人是真正的領導者。為什麼?
因為內向的人具有外向所沒有的技能。具體來說,包括了深度思考、獨立、同理心等重要的領導品質。所以我認為,外向是當今社會推崇的低門檻高刺激的表現,與他們在一起,能輕輕鬆鬆地獲得愉悅。這也使他們受到很多人的歡迎以及羨慕,甚至嫉妒。但是長遠來看,內向的品質更有價值。
最後,一定要多培養溝通技巧。因為不管什麼性格,人與人的溝通是體現性格價值的最直接方式。可能認為是金子總會發光,但是在大多數場景下,通過富含智慧的語言去表達自己能夠更快地使你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