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內向不是缺陷,反而說明你很聰明

2021-01-18 小墨講故事

#職場乾貨#內向性格一直被人們貶低,但內向性格的人卻以不同方式對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比如愛迪生、愛因斯坦、諾貝爾、貝多芬、瓦特、JK羅琳等,這些能說得上來的世界級名人都是內向性格的人。

職場有這樣一條甚至已經成文的規矩,從面試到上班公司都在拼命挑選性格外向的人,很多公司在招聘公告上也都會寫上要求性格外向。

而且上班以後公司也是在一直推崇外向文化,教育員工要把性格不停地向外向轉化,仿佛只有外向性格的員工才能幹好工作,內向性格天生就被貼上了被嫌棄的標籤!

不只是職場不歡迎內向性格的人,生活中內向性格也是無處生存。

就連我們最親近信賴的家人都在不停教育我們一定要外向一些,千萬不要學內向了,內向是沒出息的。

校園文化也是,內向性格被貼上不合群、自閉、心理不健康等標籤。

內向性格的人從一出生就開始被這個世界嫌棄,一路頂著各種打壓、嘲笑、歧視長大,在這種社會氛圍的長期浸泡下,到最後連我們自己都接受了內向性格很糟糕這個定論。

內向性格的人真就天生註定是個失敗者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01第一,從進化論的角度講,內向性格的人很成功。

人類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200萬年之久,文明歷史也有五千多年了。根據達爾文《進化論》適者生存的原理,在以前那種生存環境如此惡劣,資源爭奪激烈的時代,為什麼性格內向的人沒有在人類進化的歷史長河中淘汰掉?

著名作者蘇珊-凱恩在她的《安靜:內向性格的競爭力》一書中介紹,這個世界上每三個人中就有一個是內向型人格。如果性格內向的人真如此糟糕,肯定會在各種資源爭奪戰中失敗,喪失散播基因的機會,最終在歷史的長河中消亡。

所以,達爾文的《進化論》實際已經強有力地駁斥了內向性格很失敗的定論。

02第二,從世界級名人的數量講,內向性格的人很成功。

現實中,當我們在與人聊天的時候是無法認真思考問題的,這就是為什麼學習的時候一定要保持安靜!因為腦袋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就會顧不上嘴巴。所以,天才的靈感往往在安靜的環境出現,偉大的發明總是在封閉的實驗室誕生。

歷史上,內向性格的人以不同方式對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比如愛迪生、愛因斯坦、諾貝爾、貝多芬、瓦特、JK羅琳等,這些能說得上來的世界級名人都是內向性格的人,他們的偉大成就對人類社會的發展至今影響深遠。

你還說內向性格的人很失敗嗎?

03第三,從性格特點的方面講,內向性格的人也很成功。

內向性格的人往往有這些特點:1、創造力強,喜歡獨立工作,不依賴他人;2、想像力豐富,尤其是抽象思維能力;3、善於傾聽,能用最少的語言進行最有效的溝通;4、專注,能保持在某一領域深耕細作。5、共情能力強,也即感知他人情緒的能力。

是不是很吃驚?有沒有很熟悉?以上幾點,基本都是成功學中經常強調的成功必備的素質。其實,在我們的傳統文化裡,老祖宗也早就告訴了我們一切,像面壁思過、三省吾身、三思而行……都是在強調內向性格的重要性。

所以,內向性格的人大可不必妄自菲薄,被社會打壓了幾千年,我們不是照樣成功,照樣偉大?

性格本來是沒有好壞之分的,好與壞都是人為主觀加上去的,因為內向性格的人不善於表達,話語權往往被外向者掌握,才造成了輿論的一邊倒和社會上的偏見。

外向固然好,但內向也絕對不是缺陷!無論哪種性格,只要能找準優勢,發揮特長,都能夠取得成功。

(歡迎【關注】舞墨君,查看更多職場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毛不易談自己性格,內向不是性格缺陷,它只是性格中的一種
    毛不易曾經在一個採訪裡面談論了關於自己性格的問題,他是這樣說的:我不認為內向是性格的一種缺陷,它只是所有性格中的一種。沒有必要強迫自己改變性格,希望大家能夠坦然地接納自己的性格。那麼內向真的是性格的缺陷嗎?其實不然,每一種性格的存在都有它的道理,每一種性格也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我們身邊的朋友裡面,不發缺少性格外向的人,看著他們身邊眾多的好友,看他們能和剛認識的人稱兄道弟,你產生了深深的羨慕。
  • 內向真的是一種性格缺陷麼?
    很多人認為內向是一種性格缺陷,但其實不然,只要你找對了方向,站對了地方,內向反倒可能是一種性格優勢。作者:阿秀 來源:進擊的阿秀ID:zchxuexi 在很多人的眼裡,內向、不愛說話、社交能力不強,妥妥的是一種性格缺陷。 但我認為內向完全不是一種性格缺陷,反倒可能是一種性格優勢。
  • 曾國藩:做事猶豫不決,性格內向,記住這16個字讓你克服性格缺陷
    似乎曾國藩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名言都是至理一樣,但不得不說的是曾國藩也確實值得人們這樣去尊敬,畢竟「千古一完人」的稱號不是白叫的。而曾國藩的諸多名言,也卻是對人們的幫助非常大,就比如接下來小編要說的16個字。相信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自己由於不決,的時候,甚至這其中大部分人都是做事不果決,猶猶豫豫,性格內向的人,遇到事情是你們是怎麼解決的呢?
  • 內向真的是一種性格缺陷嗎?
    從我開始學習心理學之前,我一直認為內向並不是一個可以形容人性格的貶義詞,也並不應該是因此就要刻意改變自己的理由。終於,在了解一定心理學知識後,我找到了解釋內向的答案。拋下大眾普遍對內向者的其他偏見,人們常說「你應該外向一點,才能更好的在社會下生存」;「你這麼內向,工作中怎麼的了啊」等等諸如此類的話。
  • 孩子怕生內向是性格缺陷嗎?
    在這個強調競爭的社會,大人們下意識地會賦予「外向」的孩子「更有能力」「討人喜歡」的頭銜; 而內向的孩子卻總是被大多數人貼上「性格有問題」「缺陷性格」「沒出息」「慫蛋」等負面標籤。
  • 性格內向並不是缺陷,家長教育內向型孩子時,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如何判斷一個孩子是內向還是外向呢?最重要的是要看他獲取、消耗和保存能量的方式。從成人的角度來說:當一個人閒下來的時候是邀請人出去玩,還是更願意一個人獨處,從而可以判斷自己的孩子屬於哪一種:前者是外向,而後者是內向。從科學的角度來說:人的性格是由基因決定的。
  • 內向=懶、笨、慢、悶?內向是缺點?一本書解讀內向性格的競爭力
    我想,很多內向性格的人對此都會有共鳴,喜歡獨處勝過熱鬧是內向型性格人的一個常態。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個社會將內向與懶、笨、慢、悶畫上了等號,內向型性格似乎成了一種性格缺陷。身為一個內向型性格的人,從小到大都或多或少都會受到身邊人或善意或惡意的提醒:「這孩子不愛說話。」
  • 孩子內向≠性格缺陷,父母做好這4點,內向的孩子不吃虧只會更成功
    圖片來源:網絡內向≠性格缺陷瑞典心理學家卡爾·榮格認為:相比較於外向者更關注外界環境,內向者的興趣所在只是更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內向只是孩子的一種個性特徵,並不是人格缺陷。《零零後》是央視紀錄頻道出品的追蹤零零後孩子成長的紀錄片。個性與制度、應試與素質、留守與留學、青春期與親子關係、獨生子女與二胎政策等現實的教育話題連接著每個家庭。
  • 性格內向不會討好領導,是缺陷嗎?重新定位,建立自己的工作方式
    朋友小李性格內向,不懂得如何討好領導,講話直來直去,也不太會處理和同事的關係,但是在工作上,態度認真也願意主動學習。和小李一同入職的小楊,因為自己八面玲瓏的性格,討得領導和同事喜歡,被提拔為部門的小組長。
  • 性格內向不是缺點,自卑這口黑鍋「內向」表示我不背
    我告訴他:首先,你的觀點不對,你認為內向是缺點這就有問題,推薦你一本書《內向者優勢》,內向和外向都是性格,沒有哪個性格是缺點,內向不是缺點喲。其次,張開你的雙手看一看,手指有長有短,你覺得哪個是缺陷?「不善於交際,不敢在眾人面前說話,沒什麼主見,思維不活躍」,你一連說了這麼多自己認為的缺點,你認為這些都是缺點,那麼這些都是你自己在否定你自己,而實際呢,這些不是缺點,只是你不擅長的地方而已,你有的長處應該多發揮,而不是拿短處當成缺點,跟別人去比較。
  • 別逼自己合群,性格內嚮往往不是壞事
    尤其是職場上的人,想要往高處走,就不得不去巴結領導,你只懂得默默無聞工作,是沒有出息的。混得好的人,都是外向的人嗎?現實告訴你,不一定。比爾·蓋茨、愛因斯坦、巴菲特等名人,都是性格內向的人。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每個人的性格不一樣,如果一定要逼著自己改變性格,恐怕比登天還難。
  • 孩子內向是心理缺陷嗎?不!是優點!
    內向的孩子會在這樣的環境中會特別的不舒服。可能總有父母恨鐵不成鋼:「看看隔壁的孩子,當他們看到遠處的人時,他們開始叫他們叔叔阿姨。他們的嘴很甜,看看我們自己家的,怎麼那麼安靜?」 然後會有一些家長啊,帶著自己的孩子被迫交往,盡力讓他與其他孩子玩起來,從內心改變孩子的內向性格。
  • 男孩性格內向,被爸爸「丟」火車站:孩子內向真不是壞事
    文|爸媽盒子每一個孩子都會有自己的性格,有些孩子會外向,有些孩子會內向,但無論是哪一種性格,都會有各自的優勢和劣勢,家長在培養孩子性格的時候,有些家長會認為性格內向的孩子,會不那麼容易被人喜愛。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的嗎?
  • 永遠不要低估一個性格內向的人!
    這就意味著每三個人中就有一個內向者,所以即使你自己是一個外向的人,你的同事、你的伴侶和你的孩子中就可能有人正在屈從於這樣的偏見。但內向不是缺陷,無法改變,同樣可以創造幸福。內向不是缺陷,只是性格的一種我們首先需要了解「內向」到底指什麼?你以為的內向是害羞,是孤僻,是不積極進取。在心理學中,內向從來就不是一個貶義詞,而是一個中性詞。
  • 男人有這5個表現,不是性格內向,而是不愛你!
    所以,與人相處中,更重要的是一個人的內心,願意用真心來對待你的人,即便他不說話,你也能感受到他的心意。在交往中,女人要知道,男人有這5個表現,不是他情商低,也不是他性格內向,而是不愛你。1、跟你沒話說,跟其他人卻很多話生活中,說話是為了向別人表達自己的想法,是為了跟別人溝通,是心裡的一種需求。
  • 永遠不要低估一個性格內向的人
    這就意味著每三個人中就有一個內向者,所以即使你自己是一個外向的人,你的同事、你的伴侶和你的孩子中就可能有人正在屈從於這樣的偏見。 但內向不是缺陷,無法改變,同樣可以創造幸福。
  • 內向不愛說話,靦腆不善交際,建議你從事這四類工作
    現在的人由於生活的忙碌,很少會去關注身邊的人,其實如果你仔細去觀察身邊的人,那麼你一定會發現一些人特別的奇怪;尤其是他們的行為和言談舉止,那都是與常人不一樣,而且這些人極其的內向,如果你不問他們的話,他們肯定不會主動去和你說話。
  • 70%的成功者都性格內向,你低估的人群,恰好有這3大優勢!
    70%的成功者都性格內向,你低估的人群,恰好有這3大優勢!如果問你如何看待性格內向的人?你的答案應該是話少、冷漠、沒朋友……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內向的人可能更容易成功,根據相關統計,70%的成功者,都是性格內向的人士,這點是不是讓人匪夷所思?
  • 性格內向不是一個人的缺點,告訴你如何發揮內向者優勢
    文 | 劉俊 不管是性格內向還是性格外向它只是一個人性格的選擇,並不是一個人的缺點,兩種性格各有優缺。就像有的人喜歡吃白菜,有的人喜歡吃蘿蔔,有的人生性喜歡熱鬧,有的人則偏愛安靜。那麼內向者該如何發揮優勢呢?
  • 性格內向不是病,你是怎麼理解的呢?
    我們從小到大一直被老師和父母教育要活潑要多說話,小時候見人不願意打招呼,媽媽就會說這孩子就是太內向了,要學著改變,學習別人家的小孩嘴甜又活潑;長大後不喜歡跟人打交道,喜歡獨處,不愛表現,被人稱為傳說中的「社交恐懼症」,其實性格內向不是病,只不過外向的人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去展示自己,而內向的人這方面的機會就比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