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發現一座明朝墓,出土罕見八卦太極棺床

2020-12-19 歷史觀天下L

我國古代墓葬都會進行精心的設計,除了會在墓室通道中設計各種機關以防後世的盜墓賊,墓室內部也會按照墓主人生前的夙願進行編排,有的會根據地形設置稱懸棺,而又的則是罕見的陣法。1978年在湖北隨縣出土了一座大型戰國諸侯墓,裡面的棺底就刻著北鬥七星,甚至棺木都是按照二十八星宿進行擺放的,極有儀式感。

除了星宿,還有墓室會根據八卦太極來進行排布,2010年在南京就曾挖出一座明代古墓,裡面的棺床程八卦狀,因而這座墓也被u稱為是道教祖師的墓。南京舊時被稱為金陵,是東晉、南宋等六朝古都,公元420年,劉宋當朝,南京所在的建康城更是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可見古時候的南京有多麼繁華。

據統計一共有40個皇帝在此當政,而南京也是我國唯一一個沒有異族政權當政的古都,因此當地所修建的皇陵也有不少,諸侯墓就更多了,南京市的文物局和博物館非常重視當地的文化保護,為了弘揚南京的歷史文化,市博物館至今都是免費開放的,遊客可憑藉身份證明直接入館參觀。

2010年12月,政府對雨花區的民房進行修繕,為了不影響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必須要加快施工進度,因此工程隊就投入了大量的挖掘工具,一共有30輛挖掘機,12月15日那天,挖掘機正在施工坑裡取土的時候,突然地面塌陷,產生了一陣巨響,工人們額在震驚之餘立馬過來查看,只見這底下是一個巨大的空間。

所以上面的圖層因為沒有承重能力,在挖掘機多次工作的時候終於塌陷,進入這個砸出來的空間,會發現裡面竟然是一片墓葬區,於是趕緊上報給了文物局。經過專家過來勘測,確定這是一座明朝的墓穴,因為挖掘機下落對墓室的損壞比較嚴重,於是專家馬上下令對其進行搶修。

按理說南京是六朝古都,底下的墓葬一般非富即貴,再不濟也會有少量的陪葬品,開始這個墓室卻十分古怪,裡面除了一口棺木,什麼也沒有,若只要葬一口棺木,為什麼有要挖這麼大一共墓室才入葬呢?可見這人並非平民百姓,但若是達官貴人也說不過去。

由於墓室中只有一口棺木,專家們就對它進行了研究,只見這口棺木呈現了八卦狀,極為罕見,更奇怪的是,棺木本體被四條大鐵鏈給鎖住了,像是在封鎖住什麼東西。專家們將這口棺木移居到研究所,對上面的墓志銘以及特殊的八卦陣法進行研究。

終於得知,這竟然是明朝長春真人劉淵的墓,剛剛大家看見的被鎖住的棺木就是「鐵鏈懸棺」,而他本人則是明朝的道教高人,因此這座墓也被稱為是道教祖師的墓,目前一被南京文物局給保護了起來。

相關焦點

  • 南京發現一座明朝墓,出土罕見八卦太極棺床,專家大呼:這是道教祖師墓
    我國古代墓葬都會進行精心的設計,除了會在墓室通道中設計各種機關以防後世的盜墓賊,墓室內部也會按照墓主人生前的夙願進行編排,有的會根據地形設置稱懸棺,而又的則是罕見的陣法。1978年在湖北隨縣出土了一座大型戰國諸侯墓,裡面的棺底就刻著北鬥七星,甚至棺木都是按照二十八星宿進行擺放的,極有儀式感。
  • 南京發掘一明朝古墓,墓中有被鐵鏈鎖住的棺材,是道教祖師爺墓
    ,只要一有盜墓賊,就會迅速地發現他們的行動,經常是在南京古墓的考古人員發現盜墓賊的蹤跡。前些年,南京雨花區某工地在西善橋附近進行施工的時候,意外挖出了一座墓葬,為了加快大家的施工進度,負責人就要工人們一直不停地幹活,不料卻有一名工人就這樣發現了意外的事情。
  • 南京挖出「道教祖師」墓,八卦狀棺床極為罕見,被4條大鎖鏈鎖著
    在前幾年的時候,南京雨花區一處工地就意外挖出了一座墓葬,當時雨花區西善橋附近附近正在進行房屋的修建,為了加快工程進度,就讓工人們不間斷的工作,沒想到一個工人卻挖出了意外。  接下南京文物局知曉之後,自然是立即派遣考古隊來進行勘測,結果被專家確認為了明朝墓葬,按照現場來看,古墓被盜的可能性不大,但是由於這裡正在進行施工建設,而且工程比較的緊急,為此南京文物局下令可以進行快速搶救性挖掘。
  • 湖北鍾祥發現明朝大墓,出土一對元青花瓷,專家:價值至少四個億
    接到村民們的報告後,村支書帶人上山查看後,發現了盜洞以及洛陽鏟,於是立即上報了當地文物部門。當地文物部門得到消息後,立即派出考古隊趕往三岔河村,當專家看到小山包上形狀,判斷小山包底下肯定有一座大墓。雖然現在的湖北鍾祥是個小城市,但在中國考古界可是大名鼎鼎,因為明朝時期有好幾位藩王的封地都在鍾祥,而這裡也就留下了眾多諸侯王陵。
  • 南京發現的明朝鄭和墓,找到時已經被盜,挖開後專家無不欣喜若狂
    許多重大考古發現往往始於不經意,這次也是如此。20t0年6月,南京且堂山社會福利院擴建,施工隊在後山取土時,挖掘機一抓抓出幾塊青磚,一座古墓露出地面。人們從破口的古墓後壁洞口向裡眺望,隱約可見墓室分旬前後室,中間分隔墓室的門道高約近2米,寬達1米左右,為厚重的青石材質,這座墓等級不低。
  • 南京將軍山發現兩座明代黔國公大墓(圖)
    南京將軍山發現兩座明代黔國公大墓(圖) 記者近日從市文物部門獲悉,將軍山東南麓此前又發現了兩座明代高等級貴族墓葬,現場出土的兩合墓誌,則為人們揭開了兩位墓主人的真實身份:原來,兩座墓葬都是沐氏家族墓,兩位墓主不但等級很高,還是一對父子,分別是明代第六任黔國公沐崑和第七任黔國公沐紹勳。
  • 明朝繼妃墓出土的罕見「女性用品」,外形奇特,令專家都嘆為觀止
    考古發現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穿越塵封的歷史,與古人對話,每一次都會有神奇的發現。這不,明朝的繼妃墓被發現,出土了一件逆天的「女性用品」,外形奇特,令專家都嘆為觀止。那麼,這件逆天的「女性用品」到底是什麼,有什麼逆天之處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一探究竟。
  • 九江星子發現罕見明代高僧壁畫墓 出土一高三尺六寸龜趺
    6月5日,記者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去年5月至今,該所考古專家在星子縣秀峰景區發掘了一座明代塔院,清理高僧墓葬3座,發現精美的壁畫,出土了一批珍貴青花瓷器和白釉瓷器,以及大量與塔院建築有關的石構件。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徐長青說,此次發掘為研究江西乃至整個江南地區的佛教文化及其僧人的喪葬制度,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 南京出土一座東晉墓,銀鼎裡發現詭異的東西,墓主死亡真相被揭開
    在考古界有一個規矩,工作人員不會主動發掘古墓,一方面是對墓主表示尊重,另一面是如果保護不當,墓中的文物會被毀掉。1998年,考古專家們對南京的一座陵墓進行保護性發掘,在清理的過程中,出土了一個銀鼎,而看到銀鼎裡面的東西後,專家們竟意外地揭秘了墓主死亡的真相,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江蘇發現明朝進士墓,墓中4個女人作伴,出土「金蟬」估值9個億
    在這種觀念的引導下,各種各樣的蟬不斷出現在古墓中,專家曾在江蘇一座1男4女的合葬墓中發掘出了罕見的「金蟬玉葉」,最終估價九個億。 夫妻合葬的習俗自古有之,最早可追溯至原始社會,就像專家在江蘇吳縣發現的這座墓,顯然也是一座合葬墓。
  • 南京出土朱元璋女兒墓,墓中發現活人居住,為何要在這裡居住
    在1998年的時候,南京的雨花臺區鄧府山正在進行著一個學校教學樓的建造,隨著一聲很大的聲響一座倒地。在專家們對其進行仔細考察之後,發現這是一座非常優秀的歷史古墓,是來自於明朝時期,墓主人是朱元璋的第八女兒福清公主和駙馬。
  • 明代功臣墓:坐落南京,曾出土大量文物
    明朝初年,朱元璋曾在雞籠山(即雞鳴山)建功臣廟,祭祀開國功臣,死者塑像,生者虛其位,共計309人。這些功臣部分葬在南京近郊太平門外的鐘山北麓,以及中華門外雨花臺到牛首山一帶,特別是位於鐘山北麓的明初功臣墓,其級別都較高,據說是為了讓這些功臣在死後仍能保衛朱元璋的孝陵。
  • 湖北公布明十三陵定陵發掘後明朝考古最大發現
    新華網武漢1月18日電(記者李鵬翔)湖北省人民政府今天正式公布了明代梁莊王墓的大批考古發掘成果,專家指出,這是繼明十三陵的定陵發掘後,明朝考古的最大發現。  2001年4月中旬至5月初,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湖北省文化廳、省文物局與荊門市政府、鍾祥市政府聯合組織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考古工作者,對位於鍾祥市長灘鎮外的明代梁莊王墓進行了發掘。直至當年年底發掘工作基本結束。
  • 北京一座古墓出土,墓主穿清朝龍袍梳明朝髮髻,莫非是韋小寶?
    北京一座古墓出土,墓主穿清龍袍梳明朝髮髻,莫非是韋小寶?中國歷史上自從有帝制以來,皇權的至高無上性是不予許被侵犯的。天子自詡為龍的化身,因此,皇帝的標配就是龍袍、龍椅。即使是王爺和貴族也不能穿龍袍,但是北京一座古墓的出土,卻讓專家感到十分意外,因為墓主人並非天子,卻穿清朝龍袍梳明朝髮髻,讓網友調侃:「莫非是韋小寶?」工人在北京一個工地施工的時候,無意中發現發現了一座古墓,之後便立即上報給當地的文物部門。
  • 梁王墓的地下寶庫重見天日,共出土5300多件寶物,震驚了所有人
    梁王墓的地下寶庫重見天日,共出土5300多件寶物,震驚了所有人我國文化博大精深,就是因為我們擁有太多悠久的歷史,因此在各大名川大山之間,經常就能發現很多古墓,從建國以來,國家發掘的古代墓葬超過上萬座。於是,考古隊繼續仔細地挖掘,進入正室,考古人員發現一座棺床的位置擺放在正中間,旁邊還有另外一座棺床是挨著西牆的,通過擺放位置來看是很不對稱的。考古專家根據墓室構造可知,這座墓室是按單人葬設計的,但是多年之後妻子要求合葬,才增加了西邊的棺床。
  • 南京發現父女合葬墓,墓中出土200顆藥丸,化驗結果令專家生氣
    在中國古人的喪葬習俗中,死者去世後,合葬的通常都是妻子,也就是大家所知的「夫妻合葬墓」。還有一些是父子合葬墓,而父女合葬的形式,則比較少見。因為女子死後,通常是葬在夫家墳地裡的。但在1965年,南京象山出土的一座古墓中,考古學家卻發現了罕見的父女合葬形式。與此同時,專家還在墓中找到了一些神秘藥丸。那這對父女為何會合葬在一起?神秘藥丸又有著怎樣的作用呢?別急,咱們接著往下看。
  • 洪合古墓或為夫妻合葬墓 是嘉興至今發現的最早明朝古墓
    這些文物的出土,對於研究明朝早中期的社會生活以及葬俗等提供了新的珍貴資料。  據嘉興市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介紹,今年6月,博物館將專門舉辦一個明朝文物展覽,計劃展出文物100多件,既包括洪合這座古墓出土的文物,又包括有名的王店李家墳、洪合項家墳等明朝古墓葬中出土的文物。
  • 挖防空洞卻發現明王墓,出土一頂罕見「帽子」,專家直呼發財了
    文物這篇文章中我們介紹的這件帽子確實是極為的罕見的,考古專家甚至激動地喊著說發財了,當時考古隊看到這件罕見的帽子之後,確實大家都對其充滿了各種各樣的驚訝,因為如此罕見且精美的帽子,真的是世間罕見!說起這件帽子之前,我們還得將事情撤回到1969年的山東鄒城市,當時這邊有一座山叫做「九龍山」,據說是當地非常有名的風水寶地,而且還傳聞「九龍山」中埋葬了古代的許多的帝王,聽這個名字,估計埋葬了9個皇帝吧!
  • 湖北發現明朝王爺墓,出土3400件名貴珠寶,專家:簡直富可敵國
    湖北發現明朝王爺墓,出土3400件名貴珠寶,專家:簡直富可敵國古代除了皇帝墓中的陪葬品多不勝數,王爺這個身份級別的也少不到哪去,這從我們後世發現的王爺古墓中就可以看出來。今天我們來介紹湖北發現的一個明朝王爺墓,這個墓中出土的名貴珠寶達到了3400多件,可以說這個王爺的陪葬品富可敵國,接下來我們來看下具體的詳情。
  • 洛陽西漢大墓出土罕見葬器「玉溫明」 系中原地區首次發現
    河南省洛陽市一座西漢大墓出土的若干圓形玉璧、帶孔玉片和金絲等,近日被考古人員證實屬於一種獨特的古代葬器——溫明。這種具有明顯地域特徵的器物,在中原地區系首次發現。  「西漢時期有在死者面部放置玉覆面、七竅塞以及溫明的葬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