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發現的明朝鄭和墓,找到時已經被盜,挖開後專家無不欣喜若狂

2020-12-18 往事穿越千年

鄭和下西洋給各國帶去了中國的金銀器、瓷器和絲綢等物品,同時也帶回了象牙和不少奇珍異寶、奇花異草等。鄭和是我國明代偉大航海家。

許多重大考古發現往往始於不經意,這次也是如此。20t0年6月,南京且堂山社會福利院擴建,施工隊在後山取土時,挖掘機一抓抓出幾塊青磚,一座古墓露出地面。人們從破口的古墓後壁洞口向裡眺望,隱約可見墓室分旬前後室,中間分隔墓室的門道高約近2米,寬達1米左右,為厚重的青石材質,這座墓等級不低。南京市博物館考古部工作人員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儘管墓葬後室早年被盜,但前室保存完好,根據規格看這是明代功臣和王侯才有的墓葬規格。

鄭和墓在牛首山,考古人員帶走了可證明墓主身份的墓誌、碑銘。曾有當地媒體猜想該墓為真的鄭和墓。最終專家推斷該明墓很可能是太監洪保的墓葬,他也是鄭和的副手。半個月後,文保部門公布,祖堂山大墓主人是洪保,只不過墓中沒有棺木遺骨痕跡,或已被酸性土壤腐蝕殆盡。

洪保,雲南大理府太和縣人,回族。他是鄭和的同鄉,比鄭和大一歲13歲時進宮成太監。碑銘來看,「洪保」是皇帝所賜的名字,他原名沒有記載。洪保的航海經驗很豐富,多次作為鄭和下西洋使團的副使。

在永樂十年,洪保就曾單獨奉旨出使暹羅國。永樂十九年,洪保等隨鄭和將到中國進貢的諸番國使臣送回國。宣德五年,已升任右少監的洪保與太監鄭和、王景弘等奉命第七次下西洋。洪保還曾替鄭和出使「天方」,也就是今天的麥加,並帶回一幅克爾白聖寺的寫真圖——《天堂圖》。

南京發現的明朝鄭和墓,找到時已經被盜,挖開後專家無不欣喜若狂!顯然易見,墓地在專家到達之前已經後室被盜,但棺床上仍然殘留部分的隨身飾品。前室保存完好,清理之前積土地厚0.1米左右,正中放置一口陶缸,東北角集中放置一些鉛錫質叫器,惜多已氧化粉碎,僅有幾件小型器物可辨器形。前、後室出土鉛錫明器、鐵器、石器、玉器等遺物共計20件。

玉環一共有3個,整體因為鈣化而呈灰白色;水晶串飾一串,無色透光;料管2個,管呈灰黃色;鉛錫明器7件,質地為鉛錫合金,都已氧化變形開裂,大小相近;銀簪l件,呈長條圓形,一頭粗,另一頭細,通體黑色,斷面白色;冥幣l枚,圓形方孔,銀質鎏金,極其脆薄。棺床上還有冥幣多枚,但是部分殘碎.雄以獲取;鐵棺釘數10枚,多分布於棺床外側,鏽蝕嚴重。

南京發現的明朝鄭和墓,找到時已經被盜,挖開後專家無不欣喜若狂的一件文物。在墓室的門口有一個陶瓷的大缸,出土時,向墓門傾倒,裡面有轉燈座和腐爛的木頭,夾粗砂陶,裡面和外面均施青黃色的釉。這個大缸究竟有何用處,放在墓前是不是有什麼玄機,但是現在專家也沒能給出合理的解釋。還有一個驚喜的發現就是有著主人姓名和人生經歷的壽藏銘,專家通過對壽藏銘的研究,發現他此生和鄭和一起下西洋九次。

洪保墓地的發現,是很重大的一個收穫,對鄭和下西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這個意外的發現考古專家無不欣喜若狂。

相關焦點

  • 南京發現神秘「佛塔」,內含人牙舍利,專家直呼:鄭和墓找到了
    鄭和作為明朝乃至世界上最為著名的航海家,他的一生可以說是轟轟烈烈的,曾七次下西洋,代替明朝向全世界宣揚大明的強盛,也大大地促進了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在鄭和病逝之後卻留下了一個很大的謎團,那就是到底鄭和埋葬在哪裡?
  • 南京挖出懸棺墓,墓主竟和鄭和下過西洋,墓中一物讓專家至今不解
    因為施工隊事先不知道這裡有座古墓,所以古墓已經收到了破壞,而且位於校園內,也無法繼續保存,所以考古隊決定進行保護性的發掘。經過初步的勘探,這座古墓並沒有被盜的痕跡,古墓的夯土層也並未出現盜洞,墓門保存完整。而且其建築的風格,屬於明朝時期的古墓。
  • 明朝潮汕文狀元墓被盜續:被盜並非衣冠冢(圖)
    事件地點  新聞回顧:明朝潮汕文狀元林大欽墓被撬棺 棺木內空空(圖)  明朝文狀元墓屍骨仍在證實 被盜並非衣冠冢  《明朝潮汕文狀元林大欽墓被撬棺本月9日,林大欽第27代後人、潮州市潮安縣金石鎮仙都村村民林釗楷在清理林大欽墓穴留下的一堆布料時,在一隻長衣袖內發現了人骨。緊接著,村民們在盜墓賊所挖通道泥土底下又找到了林大欽的頭骨……事實說明,林大欽當年確實下葬於此。  前天,林氏後人已將先人屍骨原位復葬。
  • 湖北發現明朝王爺墓,出土3400件名貴珠寶,專家:簡直富可敵國
    湖北發現明朝王爺墓,出土3400件名貴珠寶,專家:簡直富可敵國古代除了皇帝墓中的陪葬品多不勝數,王爺這個身份級別的也少不到哪去,這從我們後世發現的王爺古墓中就可以看出來。今天我們來介紹湖北發現的一個明朝王爺墓,這個墓中出土的名貴珠寶達到了3400多件,可以說這個王爺的陪葬品富可敵國,接下來我們來看下具體的詳情。
  • 南京發現明代鄭和墓 券頂砌築異常考究(圖)
    大墓正在挖掘中,初步推斷此處仍是其衣冠冢,明史一大懸案有望即將破解  南京祖堂山發現一座明代中早期大墓消息,引起社會各方關注。  氛圍神秘 考古專家封鎖消息  昨天,市民張先生致電本報(揚子晚報)記者,說他就住在牛首山附近,近些年來,他知道牛首山發現了不少宦官墓,看到本報報導後,他有一種直覺,認為昨天報導的這個明代大墓可能是一個宦官墓,很可能是鄭和下西洋時的太監。  張先生的這個大膽猜測是否是真的呢?帶著這樣的好奇,記者也進行了多方打探。
  • 南京江寧發現明代鄭和之墓,墓內兩樣東西,令人肅然起敬
    古之數千載,能率64艘大船2萬餘人,歷時28年乘風破浪7下西洋者,唯有鄭和。《明史·鄭和傳》記載,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下詔南徵,遣侯傅友、藍玉、沐英率30萬大軍開赴雲南,在這次徵伐中,昆明州鄭和(本姓馬)被擒,被帶回南京,入宮成為太監,後於洪武十八年撥入朱棣的燕王府。
  • 多次被盜的錦衣衛古墓,竟然留下了價值一億的珍寶!專家驚嘆
    ,就發現了一座明朝古墓!當那片窪地完整挖開的時候,專家發現這是一個夫妻合葬墓除此之外,專家還發現,這片區域盜洞很多,看樣子這個墓已經被盜過很多次了。,專家不能確定墓主人身份,在進一步挖掘時,工人在墓中發現了一塊石碑,上面刻著墓主人的身份——「指揮僉事徐君旭」。
  • 三國袁紹墓驚現揚州,墓室被盜卻發現一盞油燈,專家:幸虧來得早
    東漢袁術墓驚現揚州,墓室被盜卻發現一盞油燈,專家:幸虧來得早   文 | 韋爵爺 據文史記載,袁術墓的規模還是很大的,墓旁立著一塊很大的石碑,而且相傳袁術墓中有鐵鏈懸棺,當然這只是相傳而已,並沒有人真正看到這一幕,不過在清末的時候確實有人無意中挖開,不過並沒有對此偷盜,而是儘快的將墓口給重新回填了。
  • 60年代,村民挖開詩聖杜甫墓,專家勘察後確定為真墓,卻找不到屍體
    所以後人出於對他的感激, 便在多處給他修墓建祠。據統計,全國各地的杜甫墓多達八座,由此可見,後人對杜甫是極為推崇的。可是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到底哪座墓才是杜甫真身墓呢?這一點時至今日依然難以得出定論,不過我們通過一座曾被挖開的杜甫墓可以找到一些線索。
  • 福建文物局稱寧德古墓並非明朝建文帝之墓(圖)
    去年,福建寧德金涵鄉上金貝小村莊發現了一座沒有墓碑,沒有建造年代,形式奇特的古墓。福建省文博專家王振鏞於今年2月率隊對古墓展開考古調查。專家們初步確認,古墓建造於元末明初,至今有600多年的歷史。由於沒有發現有關墓主人身份的文字,只發現落款為「御賜金佛日圓明大師第三代滄海珠禪師之塔」字樣的石刻,墓主人究竟是誰?一直眾說紛紜。墓的格局為何是三層六闊?
  • 明朝一太監墓出土,專家意外發現一行字,證明一件事,打外國人臉
    之前,馬鞍山紡織廠重建地基,無意間發現三國名將朱然墓,出土的漆木屐,證明了一千七百多年前,我國已經發明了這一物件,讓日本專家臉紅不已。而明朝一個太監的墓葬出土,則打了更多外國人的臉,這是怎麼回事呢?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們已經提到了,鄭和不僅是明代,第一個不靠媚上和專權,而被載入史冊的宦官,還因精通軍事,又得明成祖朱棣寵信,被賦予了宣揚國威,並尋找朱允炆下落的重任,率領船隊七下西洋,不但開闢了海上航道,並發展了明朝的外交,還對造船技術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 文物局澄清南京發現古墓為鄭和副使洪保(組圖)
    25日,一則《南京發現明代早期墓 有關部門證實為鄭和墓》的消息引來廣泛關注,清晨已經被各大網站競相轉載並迅速成為南京各家報紙的頭條,有關媒體振振有詞:「這座明代大墓正是明代功臣鄭和之墓。」一時間讓人浮想聯翩。
  • 南京被盜古墓發現「藍色酒瓶」,專家鑑定後大喜:估值1億起
    比如說南京就曾發現了一座被盜的古墓,裡面的東西都被盜墓賊搶劫一空了。不過說來也巧,盜走古墓?在仔細勘察後,校方明白這不是一件小事情,立馬聯繫了警方和考古專家。果不其然,墓葬印證了專家的猜想,墓中幾乎已經空無一物了。不過好在墓中牆上的壁刻和碑文,可以推斷出墓室中主人的身份地位。
  • 探尋鄭和之路:南京是鄭和下西洋的「大本營」
    中新社南京六月二十六日電題:南京是鄭和下西洋的「大本營」  中新社記者韓勝寶  偉大的航海家鄭和與南京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有著不解之緣,鄭和下西洋的輝煌業績從決策、籌措直到歸宿,都植根於南京,鄭和遺蹟在南京保存的也最為完整,鄭和下西洋與南京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
  • 呂洞賓墓被挖開,發現2樣無法解釋的東西,專家看過後直呼不可能
    呂洞賓生前的名氣很大,但是他去世的時間跟墓葬地址,卻一直少有人知,歷史資料上也沒有明確記載,一直到近代,在山西省芮城縣永樂鎮,考古專家對元朝時的永樂宮進行修復時,卻意外的在宮外200米處發現了呂洞賓墓,這讓專家欣喜若狂,但接下來的發現卻讓他們直呼不可能!
  • 南京發掘一明朝古墓,墓中有被鐵鏈鎖住的棺材,是道教祖師爺墓
    古墓的研究價值是很高的,古墓可以看出一個朝代的習俗、墓主生前生活、社會風氣、朝代制度,甚至是當朝時流行的事物都是可以看得出來的。,只要一有盜墓賊,就會迅速地發現他們的行動,經常是在南京古墓的考古人員發現盜墓賊的蹤跡。
  • 南京祖堂山發現明代貴族墓 墓誌被收藏尚未解封
    南京牛首山南麓的祖堂山,山谷幽深,風景秀美,被稱為南京五大「風水寶地」之一,也是歷代達官貴人選擇葬所之地。昨日,位於祖堂山福利院一處工地傳來消息,上周五一臺挖掘機在施工時,輕輕一抓,一座氣勢恢宏的明代中早期大墓露出地表。從目前已發掘出的古墓上半部分推測,這是一座明代貴族墓。
  • 鄭和墓葬牛首山 為何這裡集中了這麼多明代太監墓?
    很多人都知道,鄭和墓位於江寧牛首山。在江寧區境內,也曾發現過很多座太監墓。鄭和研究學者鄭自海告訴記者,江寧牛首山、祖堂山一帶可能是明代的一個太監集中安葬地,已經陸續發現過很多太監墓。「今後,這個地方還可能有更多的太監墓被考古專家找到!」
  • 老農祭祖發現祖墳被盜,專家勘察後發現秘密:可能是李自成的寶藏
    這一天張家界市永定區徐樹坡村的一位姓李的老農祭祖時,發現自家的祖墳被挖了一個大洞,不但祖先的屍骨被散落的到處都是,而且周圍還有許多瓷器的碎片。其實最先注意到古墓被盜的,是當地文化站的站長,通過調查他發現,盜墓者似乎有著明確的目標,他們不光是針徐樹村李老漢的墓,就連兩河口的幾位李姓的墓也被盜挖。
  • 李鴻章墓被炸開,發現一把寶劍和30斤金磚,專家鑑定後發現問題
    他死後滿清政府必會對其厚葬,單準備他的葬禮,墓穴就花費了一年零四個月,他的遺體整整存放了16個月才被葬於合肥的大興鎮,這可是一塊風水寶地,葬在這個小鎮上的名人有很多,比如包公,明朝的蔡文毅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