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外國文學出版社

2020-12-14 光明網

2009年8月9日上午,隨著天天出版社開業慶典的舉行,人民文學出版社原屬副牌之外國文學出版社光榮地完成了歷史使命,將繁榮圖書出版的接力棒隆重地交到了致力於少兒圖書出版的天天出版社手中。從1979年成立至今,外國文學出版社的歷史長達30年,這正好是中國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的外國文學出版交流日益繁榮昌盛的

30年,它深刻完整地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外國文學作品出版的輝煌歷史,為中外文學交流作出了突出貢獻。

早在1951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建社之初,其首任社長馮雪峰便確定了鮮明的出版宗旨,即「古今中外,提高為主」,所以,外國文學作品及相關著作的出版,一直在人文社的出版結構中佔有突出地位。在「文革」前即形成了「語種全,規模大,品種多,涵蓋世界各國的古今優秀作品」的特點,贏得了廣大讀者的讚譽和文學翻譯界的支持與認可。

改革開放之初,為了適應新的出版環境和讀者的新需求,人文社副牌「外國文學出版社」於1979年6月開始使用,它的出版宗旨是:「以出版20世紀外國文學著作(包括作品、理論、研究著作等)為主,重點介紹20世紀60年代以來反映外國現實生活及人民精神面貌的新作品,同時出版外國近代和古典文學著作中的部分散本,以及我國對外國文學的研究著作。」秉承這樣的宗旨,外國文學出版社先後出版了「二十世紀外國文學叢書」、「當代外國文學叢書」、「外國文藝理論叢書」等大量圖書。其中,被收藏家稱為「網格本」的「外國文學名著叢書」已經成為我國外國文學出版史上的經典。

進入新世紀以來,人民文學出版社不僅持續不斷地繼續激活重組以前所積累的外國文學資源,如出版有「名著名譯插圖本」、「20世紀外國名家精品叢書」、「外國散文插圖珍藏版」、「外國文藝理論譯叢」等;更著力強化了對當代外國文學新作的追蹤出版。如從2000年開始啟動的「21世紀年度最佳外國小說」評選,迄今已成功地舉辦了8屆,評選出版了來自15個國家的44位作家的44部新作。其中2007年出版的《烏拉尼亞》的作者法國作家勒・克萊齊奧獲得了2008年的諾貝爾文學獎,隨後,又一舉引進這位諾貝爾文學獎新科狀元的七部小說和兩部隨筆的中文簡體字專有出版權。又如先後出版的「阿加莎・克裡斯蒂」系列、「史蒂芬・金」系列和「丹・布朗」系列作品,不僅持續在暢銷書排行榜上佔有一席之地,而且還成為人文社的常銷常備叢書。

這些讀物為當年如饑似渴的讀者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深深地影響了幾代中國人。今天,當「外國文學出版社」完成歷史使命之時,我們無限懷念它。但願人民文學出版社依然是外國文學出版的重鎮,為廣大讀者及時提供最新最好的外國文學作品。

相關焦點

  • 「外國文學出版社」易幟「天天出版社」 專注少兒圖書
    從1979年成立至今,作為人文社副牌,外國文學出版社存在的歷史長達30年,這正好是中國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的外國文學出版交流日益繁榮昌盛的30年,它深刻完整地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外國文學出版的輝煌歷史,為中外文學交流做出了突出貢獻。
  • 致敬網格本——人民文學出版社新版「外國文學名著叢書」在京首發
    人民文學出版社外國文學編輯室編審張福生回憶說:當年時任中宣部部長陸定一提出,為了學習借鑑世界文學的優秀遺產,提高中國青年作家的藝術修養和創作水平,滿足人民的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質,繁榮社會主義的文學藝術,需要編選一套外國古典文學名著叢書。於是中宣部責成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主持這項工作(1964年外國文學研究所成立後即從文學研究所接過了這項工作),並將出版任務交給了人民文學出版社。
  • 在舊書市場與華文出版社的外國文學的偶遇!
    華文出版社《麥琪的禮物》 《麥琪的禮物》,讀過它的人,一定對結局印象深刻。華文出版社《羊脂球》 沒有讀過它的也知道它的名字,因為它太有名氣,我最初聽說這本書就是在語文課堂上,因為剛剛學過《項鍊》,語文老師不免要說一下法國文學,說法國文學呢,又總免不了要介紹莫泊桑的《羊脂球》小仲馬的《茶花女》巴爾扎克雨果大仲馬…… 那時候聽自己的老師把這一串說出來,別提自己多佩服老師了!
  • 人民文學出版社成立60周年慶祝大會在北京舉行
    中新網3月28日電(張中江)  28日,「人民文學出版社成立60周年慶祝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當天慶祝大會之前,人文社還舉辦了題為「人民文學出版社:一起走過60年」的出版成就展。  2011年3月28日,人民文學出版社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了「人民文學出版社成立60周年慶祝大會」。
  • 人民文學出版社成立60周年慶祝大會舉行
    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潘凱雄在致辭中說,古今中外任何一位文學大師都在人民文學出版社60年的出版歷程中留下了自己的身影與足跡,人民文學出版社也幾乎沒有放棄對古今中外任何一部文學經典的追求。這是60年來幾代「人文人」共同的理想與追求,他們心中懷揣著一個堅定的目標:那就是自覺的文化追求與文化擔當。為了這個共同的精神追求,他們「衣帶漸寬終不悔」,「蠟炬成灰淚始幹」。
  • 人民文學出版社2020年「20大好書」與「最美的書」!
    人民文學出版社2020年「20大好書」與「最美的書」的評選,首先由我社各編輯部室從2020年出版的新書中提名得出參選書單,而後由九位專家、學者、媒體人組成的評委會對初選書目進行評選。2020年12月15日下午,經評委會投票,最終產生了「人民文學出版社2020年20大好書」及「人民文學出版社2020年最美的書」。
  • 上海譯文出版社首批60種外國文學經典 推出iPad版電子書
    東方網4月11日消息:近日,上海譯文出版社首批60種外國文學經典名著成功推出iPad版電子書,為閱讀時間碎片化的白領上班族提供親近名著、拓展閱讀的新的可能。  上海譯文出版社正在成為國內首家以平板電腦為載體,有規模、成體系推出外國文學精品的出版社。記者了解到,下一步,譯文社還會把擁有獨家電子版權的暢銷書如美國作家彼得·海勒斯的《尋路中國》、《江城》,德國勵志讀本《幸福》,英國大眾哲學作家阿蘭·德波頓的系列作品等開發成電子書,為讀者提供更多的閱讀便利。
  • 人文版「外國文學名著叢書」走進哈爾濱
    日前,著名俄語文學研究專家劉文飛在果戈裡書店做了「心兒總是在憧憬著未來——俄羅斯經典文學的現代性」的講演,宣傳人民文學出版社新版的「網格本 」(外國文學名著叢書)的俄羅斯文學名著。外國文學名著叢書堪稱新中國70年裡對中國讀者影響最大的外國文學叢書,因封面的網格圖案而被讀者親切地稱為「網格本」。歷經半個多世紀,「網格本」在中國讀者中依然以系統性、權威性與普及性著稱,自2001年停止出版後,民間出現了收藏熱。其中80年代出版的精裝《巴黎聖母院》網上價格已達到5位數。
  • 外國文學必讀書目及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1、《外國文學史》(上、下),鄭克魯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2、《法國文學史》(上、中、下),柳鳴九等著,人民文學出版社 1979年版。3、《德國文學簡史》,馮至等著,人民文學出版社 ,1959年版。
  • 新版「外國文學名著叢書」在京首發
    新華社北京7月9日電(記者史競男)新版「外國文學名著叢書」日前在京首發。該叢書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巴黎聖母院》《包法利夫人》《格列佛遊記》《堂吉訶德》《浮士德》等100種世界文學名著,將於年內陸續與讀者見面。  據介紹,人民文學出版社自1951年成立起,就承擔起向中國讀者介紹優秀外國文學作品的重任。
  • 人民文學出版社迎來六十華誕
    人民文學出版社1951年3月成立於北京,是新中國成立最早、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國家級文學專業出版機構。人民文學出版社的60年,是一個不斷順應時代潮流,與時俱進、勇於超越自我的歷程。    「六十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大量古今中外文學名著在這裡出版,特別是許多膾炙人口,甚至家喻戶曉的當代文學名著誕生於此,因而迄今為止人民文學出版社是獲得各種國家級圖書獎項和國家級文學獎項最多的文學專業出版社。
  • 外國文學圖書市場為何冷熱不均
    原標題:外國文學圖書市場為何冷熱不均   原標題:外國文學圖書市場為何冷熱不均    熱點追蹤    ■出版最新外國作品有一定市場風險 ■出版社存在「不識貨」現象    ■翻譯水平不高甚至粗製濫造
  • 中學生經典閱讀書目推薦:外國文學
    外國文學     《伊索寓言》(古希臘)伊索上海譯文出版社     《希臘神話和傳說》(德)斯威布著,楚圖南譯人民文學出版社     《聖經故事》劉小江編外國文學出版社     《格林童話》(德)雅格?格林、威廉?
  • 中國作家為外國文學「導航」
    而在此前,外國文學譯本的序言大都由該領域內的學者專家尤其是譯者「專撰」。對於這一寫序者身份的變化,筆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這是一條雙方都在嘗試的新路。譯林出版社編輯顧愛彬說,這項舉措源於他們對以前外國文學作品序言的一些不滿。
  • 外國文學經典過時了嗎?
    2010年11月10日,由上海辭書出版社、上海翻譯家協會和上海作家協會外國文學專業委員會主辦的「外國文學經典與當代中國文化建設——《外國文學鑑賞辭典大系》出版座談會」在上海舉行。上海作家協會前主席,著名文藝理論家、96歲高齡的徐中玉教授;著名文藝理論家、92歲高齡的錢穀融教授;上海作家協會副主席、作家孫顒先生和來自北京、上海、天津、成都、深圳的二十餘位專家學者圍繞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外國文學鑑賞辭典》叢書,探討了外國文學經典與當代中國文化建設之間的關係。  《外國文學鑑賞辭典大系》由季羨林、草嬰、夏仲翼、鄭克魯等學界前輩擔任叢書學術顧問。
  • 《譯文》停刊,外國文學雜誌集體進入「寒冬」?
    老牌外國文學雜誌《譯文》經歷過七年的風雨後終於走到了盡頭——早報記者曾在今年4月率先披露《譯文》可能於年底停刊——上周,最後一期《譯文》悄然上市。上海譯文出版社社長韓衛東昨天向記者表示,停刊並非由於經濟原因,「關掉《譯文》,集中力量做《外國文藝》。」
  • 人民文學出版社60年的光榮與夢想
    結合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具體分工,1951 年8 月,由周揚主編的《馬恩列斯論文藝》(重印時改為《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論文藝》)同讀者見面,這也是人民文學出版社最早的出版物之一。人民文學出版社50 年代的外國文學出版以介紹蘇聯著名作家的作品為主,共翻譯出版了200 餘種,其中高爾基的《母親》、法捷耶夫的《青年近衛軍》、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波列伏依的《真正的人》、富爾曼諾夫的《恰巴耶夫》等名著,以高昂的革命激情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新中國讀者的心靈,成為幾代青年的必讀書。
  • ...外國文藝 讀者 雜誌 文學類期刊 文學閱讀 譯文 譯林 世界文學...
    事件回放  一場「漲價風」正在席捲一批外國文學雜誌。  上海譯文出版社旗下的擁有32年歷史的雙月刊《外國文藝》新近改版,雜誌定價從去年的每期10元飆升至15元。  發行量未受明顯影響  上海譯文出版社副總編輯吳洪解釋說,今年《外國文藝》的改版是一個大動作,光頁碼就增加了30多頁,雜誌也從大16開本變成小16開本,「所以價格也相應調整」。「雜誌原先每個印張不到1元,而一般圖書每個印張要2元錢才能收回成本。《外國文藝》一直處於虧損狀態。」吳洪坦言。
  • 網格本「外國文學名著叢書」推出新版
    「推出新版網格本『外國文學名著叢書』是對歷史、傳統和經典的最好的致敬。」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巖日前在人民文學出版社「致敬『網格本』——新版『外國文學名著叢書』首發式」上說。  「外國文學名著叢書」的封面為網格圖案,因而被藏書者稱為「網格本」。
  • 追尋外國文學的優美足音——追憶著名翻譯家吳巖
    以精湛優美文筆翻譯泰戈爾文集的著名翻譯家、上海譯文出版社前社長孫家晉(筆名吳巖)於9月8日在上海病逝,享年92歲。孫家晉不僅給世人留下了豐富的泰戈爾譯作,上世紀八十年代他在擔任上海譯文出版社社長期間,還組織翻譯出版了《傲慢與偏見》《斯巴達克斯》《簡愛》等一批影響力巨大的外國文學名著,流傳至今已成為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