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聖母院,讓人最期待的是最頂層,雨果筆下的鐘樓

2020-12-11 趣聞科技X

巴黎聖母院,讓人最期待的是最頂層,雨果筆下的鐘樓

聖母院最期待的是最頂層,雨果筆下的鐘樓。從北側一個入口進去,爬上387級的旋轉階梯,來到樓頂,從鐘樓可以俯瞰整個有歐洲古典及現代感建築的巴黎。換個角度,又可以欣賞一艘艘觀光船載著遊客穿梭遊駛於塞納河,透過鐵絲網看到的鐘樓怪人,依舊栩栩如生地守護者這個城市。

據說教堂第一次使用彩色窗戶是通過彩繪向文盲信徒宣傳聖經故事。我認為當時人們宣傳基督教大學花了很多時間。教堂外面的人像栩栩如生,沒有任何重複。鐘樓脊上的飛簷和野獸都有自己的風格,看起來非常可愛。

聖母院全部採用石材建造,立面風格獨特,結構嚴謹,看上去十分雄偉莊嚴。從左邊看,整座建築向天空延伸,莊嚴壯麗。從側面穿過塞納河,有更多的浪漫色彩。看來你可以把眼前的一切都化成黑白。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巴黎聖母院美麗的彩繪玻璃窗。其精美的雕塑給人以視覺衝擊,特別是在玫瑰花窗,這是一個高度複雜,設計像一朵多瓣玫瑰,輻射,鑲嵌著美麗的彩繪玻璃。在陽光下,教堂內部五彩繽紛,眩神令人眼花繚亂。

從莎士比亞書店過橋的是巴黎聖母院,一座典型的哥德式建築,屬於巴黎的天主教堂。即使在外觀上,教堂的設計和雕塑也非常精美。雖然我們都被雨果的巴黎聖母院所吸引,但這只是因為巴黎聖母院也值得你參觀。可以說,它是歐洲上非常有代表性的教堂建築。

在聖母院前一層,有一座為三門,門上有精緻複雜的斜雕和雕像。參觀聖母院不需要門票,但要注意當地的宗教禮儀,著裝和保持安靜。拍照時不要使用閃光燈或三腳架。在教堂裡,有一種敬畏、神秘和莊嚴的感覺。每個人都不自覺地壓低聲音或悄悄地拜訪。

相關焦點

  • 巴黎聖母院的最頂層就是雨果筆下的鐘樓,值得去看!
    巴黎聖母院的最頂層就是雨果筆下的鐘樓,在鐘樓上可以俯瞰整個巴黎的風光,欣賞美麗的西岱島與塞納河,鐘樓的入口在巴黎聖母院的正門的左側,從教堂裡出來就打算上鐘樓。在巴黎聖母院的外牆,見無數滴水獸(Gargouille),它們有著恐怖的模樣,一方面可抵禦邪惡侵襲,同時也是雨漏裝置。
  • 偶遇巴黎聖母院,走進雨果打造的浪漫主義世界!
    近期,再次拜讀了雨果先生的作品《巴黎聖母院》,不禁感慨萬分。雨果用他那融匯著浪漫與現實的筆尖,創作出了這些各色的非凡人物和獨特的社會場景。那真正的巴黎聖母院又是怎樣的呢?巴黎聖母院大教堂位於風景秀麗的塞納河畔、法國巴黎市中心、西提島上,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堂。
  • 尋找雨果筆下的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大教堂(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是一座位於塞納河畔西岱島東南端的哥德式教堂建築,河對面莎士此亞書店,可以步行到聖日耳曼大街。教堂地處整個巴黎城的中心,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古老巴黎的象徵。
  • 跟著雨果遊覽巴黎聖母院(圖)
    在170多年前的某一天,雨果在巴黎聖母院的北鐘樓的一個暗角裡,發現牆上刻著一個希臘單詞:命運。這個單詞觸動了他的靈魂,激發了他的靈感,於是寫下了《巴黎聖母院》這部與這座教堂一樣不朽的著作。於是,巴黎聖母院就與卡西莫多和艾斯美拉達的故事一起駐留於人們的腦海,成為人們欲罷不能的嚮往。
  • 雨果《巴黎聖母院》優美句子 《巴黎聖母院》對卡西莫多的描寫
    《巴黎聖母院》是法國文學家維克多·雨果創作的長篇小說,1831年1月14日首次出版。  《巴黎聖母院》以離奇和對比手法寫了一個發生在15世紀法國的故事:巴黎聖母院副主教克羅德道貌岸然、蛇蠍心腸,先愛後恨,迫害吉ト賽女郎埃斯梅拉達。面目醜陋、心地善良的敲鐘人卡西莫多為救女郎捨身。
  • 《巴黎聖母院》中的醜陋的敲鐘人是誰?雨果筆下的他賺足了眼淚!
    年少時因為電影《巴黎聖母院》讓我知道了法國有一個巴黎聖母院,知道了世界上竟有一個如此美麗的女人艾斯米拉達,也知道世界上還有這麼一個醜陋無比,但內心卻無比善良的敲鐘人卡西莫多。從此巴黎聖母院成為了我心中想要朝拜的聖地,在雨果的筆下這個敲鐘人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性格人物呢?他憑什麼讓人印象深刻呢?
  • 雨果《巴黎聖母院》裡的卡西莫多是怎樣的《巴黎聖母院》優美語段...
    《巴黎聖母院》中的優美語段 :1、巴黎,尤其是在夏日黎明時分的清新霞光映照下,這時的巴黎,從聖母院的鐘樓頂上眺望,景色真是絢麗迷人,燦爛多彩。這一天,可能是在七月裡。晴空萬裡,數顆殘星,疏疏落落,漸漸熄滅,其中有一顆光亮耀眼,正在最明亮的天際升起。旭日噴薄欲出,巴黎開始活躍起來了。
  • 卡西莫多的鐘樓沒了,《巴黎聖母院》還在
    2019年4月,一場大火,玫瑰花窗沒了,卡西莫多的鐘樓沒了,巴黎聖母院沒了,這重新喚醒人們對這座建築的關注,一時間各種討論鋪天蓋地,有人在悲痛中翻出《巴黎聖母院》,反覆品讀對這座美麗輝煌的大教堂的動人描寫。
  • 關於雨果筆下的《巴黎聖母院》,有這4點你需要知道
    也就意味著塞納河畔那座因雨果《巴黎聖母院》而聞名世界的建築,在未來的幾年甚至幾十年內不會與世人見面,雨果筆下所呈現出來的建築,從此將長時間的活在文字中、圖片裡以及視頻中。那麼,在雨果眼中,巴黎聖母院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
  • 舞臺名場面盤點 | 鐘樓怪人帶你看《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序言》維克多·雨果法語原版音樂劇《巴黎聖母院》改編自法國文豪維克多·雨果同名巨著,1998年9月16日首演於巴黎議會宮。巴黎聖母院的歷史十分悠久,由於戰亂以及其它的歷史原因,巴黎聖母院當中很大一部分的建築和雕塑已經被毀,我們如今看到的巴黎聖母院其實大部分是1844年由維勒杜克(Eugène Viollet-le-Duc)重修之後的面貌。如果問巴黎聖母院最讓人熟知的角色是誰,那一定是醜陋而善良的卡西莫多,他是雨果筆下最醜陋的人物,也是他筆下最令人動容的人物之一。
  • 巴黎聖母院突發大火!有些風景,一旦錯過,就是永遠……
    雖然法國總統馬克龍宣布將重建巴黎聖母院,但約叔還是感覺心情沉痛,正如德國總理默克爾說的「巴黎聖母院著火令人悲痛,它是法國和歐洲文化的象徵。」巴黎聖母院之所以聞名於世,不僅是因為法國作家雨果的同名小說,更因為它是歐洲建築史上一個劃時代的標誌。
  • 翻譯家鄭克魯談巴黎聖母院火災:雨果筆下生命體,修繕回不到從前
    巴黎聖母院遭燹災之後,很多人記起它在紙面上留存的那個巨大投影。1831年,法國文學家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發表了浪漫派小說名作《巴黎聖母院》。 故事中的時空則要再前推 「348年6個月又19天」,即法國君主路易十一統治下的公元1482年。
  • 文明之殤——紀念巴黎聖母院失火一周年
    2019年4月15日下午煙霧和灰燼瀰漫著整個巴黎,成千上萬人聚集在塞納河的左岸,無助的觀看人類偉大的藝術瑰寶陷落於難以預估的火災中。建造全部採用石材,雨果在《巴黎聖母院》比喻它為「石頭的交響樂」。巴黎聖母院的主立面是世界上哥德式建築中最美妙、最和諧的,水平與豎直的比例近乎黃金比1:0.618,立柱和裝飾帶把整個立面分為9塊小的黃金比矩形,十分和諧勻稱。
  • 再見巴黎聖母院,卡西莫多失去了心愛的姑娘也失去了鐘樓
    今早我們都被巴黎聖母院失火事件刷屏了......世界著名小說家雨果《巴黎聖母院》中鐘樓怪人卡西莫多讓所有人銘記在心,他和美麗少女艾絲美拉達的愛情故事讓所有人心碎。我們從一組巴黎聖母院的圖片再感性地看一下留在畫中,留在相機手機鏡頭裡的巴黎聖母院。我們也期待更多飽學之士,宗教界人士以及社會各界對此次事件的理性解讀。
  • 法國「巴黎聖母院」——大文豪筆下的哥德式教堂
    法國「巴黎聖母院」——大文豪筆下的哥德式教堂雨果筆下的巴黎聖母院住著一個與世隔絕、相貌醜陋的敲鐘人卡西莫多,為難之際救下吉普賽女郎的故事。起初貌美艾斯米蘭達對卡西莫多破壞戒心,但逐漸發現正是醜陋的卡西莫多有著金子一般善良的內心,反而是她的傾心的公子和邪惡的神父這些身份尊貴,衣冠楚楚的人,內心骯髒齷齪。原來美醜並不在相貌而在於內心。這位大文豪維克多·雨果也曾經說過:「人的一生要想幸福,就要最少和三件事情鬥爭,自然,宗教和政治。」巴黎聖母院就是將宗教鬥爭和種族歧視以及黑暗專制制度這三種扼殺幸福的力量融合在一起,寫出的一曲時代的悲歌。
  • 鐘樓絕響:巴黎聖母院塔尖燒塌,對於法國它意味著什麼?
    巴黎聖母院大火後,建築物內部照片曝光雙塔由南北兩側的鐘樓構成,它們是著名的旅遊景點,也是維克多·雨果筆下的「鐘樓怪人」卡西莫多每日鳴鐘之地。這場大火之所以牽動了無數人的心弦,不僅是因為它是世界級的珍貴文化遺產,是巴黎的象徵,更是我們每一個人心中的一個夢,一個關於自由和浪漫的夢。
  • 巴黎聖母院大火卡西莫多的鐘樓沒了什麼梗 卡西莫多是雨果什麼小說
    今天凌晨,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不僅將法國世界聞名的巴黎聖母院吞噬了,更讓全世界的文化藝術愛好者感到無比心碎!  根據多家外媒的報導,始建於1163年,並於1345年完工的巴黎聖母院,在此次失火之前正在經歷翻新工作。
  • 巴黎聖母院遭遇火災 卡西莫多會失去鐘樓嗎?
    巴黎聖母院大火:法國的歷史在燃燒 卡西莫多會失去鐘樓嗎?【環球網文化頻道綜合】毫無疑問,這是近期最令人痛心的一天。屬於全人類的藝術文化瑰寶——巴黎聖母院遭遇火災。全世界為此扼腕不已,卡西莫多真的要失去他的鐘樓嗎?當地時間4月15日,法國巴黎聖母院被熊熊烈火吞噬。
  • 小說家雨果與巴黎聖母院
    小說家雨果感受到了封建統治的黑暗與殘忍,創作出《巴黎聖母院》,借15世紀的巴黎社會反映他所出的現實生活。 小說標題所指正是故事的發生地——巴黎聖母院。 小說《巴黎聖母院》以離奇和對比手法寫了一個發生在15世紀法國的故事:巴黎聖母院副主教克羅德道貌岸然、蛇蠍心腸,先愛後恨,迫害吉ト賽女郎埃斯梅拉達。面目醜陋、心地善良的敲鐘人卡西莫多為救女郎捨身。
  • 《巴黎聖母院》,鐘樓再無敲鐘人
    清晨,陽光明媚,鳥語花香,沒有任何徵兆,地球的那一頭,火勢沖天,正在肆虐地侵襲著全世界的瑰寶建築—巴黎聖母院。屋頂燒毀,建築受損嚴重,塔尖燒毀,哥德式的塔尖在火中倒塌。「一切都在燃燒,木製框架上什麼也留不下。」人類800年的文明從此嘎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