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2013年12月15日,草間彌生亞洲巡展上中國上海展「我的一個夢(A Dream I Dreamed)」在上海當代藝術館(上海MOCA)拉開帷幕。作為亞洲巡展的第二站,此次展覽是這位享譽世界的日本藝術家在中國首次的大型個展,也是在中國停留的唯一一站,喜歡草間彌生作品的朋友不可錯過。
草間彌生作品(一)
此次展覽共展出草間彌生60年來一百餘件作品,囊括了她涉獵的所有藝術形式:繪畫、絲網印刷、雕塑、影像視頻以及大尺寸裝置。將體量如此豐富而龐大的作品同時安置在上海MOCA不足二千平米的展廳裡聽起來似乎很容易讓人吃驚。展品的創作年代同樣跨度巨大,從上世紀五十年代藝術家初至紐約時創作的早期作品「無限的網」系列,到最為人熟知的圓點圖案作品和標誌性的南瓜雕塑,以及藝術家以多種媒材製作的幾組裝置作品。一直到2009年後才開始創作的丙烯繪畫系列作品「我的永恆靈魂」。這個系列已經成為迄今為止草間彌生最大規模的系列作品,數量達到三百餘幅並且還在不斷增加中。與她之前的繪畫作品相比,這個系列呈現的繪畫語言更豐富,顏色更鮮豔強烈,色彩的衝撞和擴張撲面而來,讓人眩暈。
在草間彌生的其他創作中,鏡面一直是她喜歡選擇和表現的媒介,如在《天堂之梯》(2012)中利用鏡像傳遞出一種將希望和絕望糅雜的氣息,以及《無限鏡屋》(1994)、《自戀庭院》(1966-2013)此類作品,尤其後者,是由1500個直徑30釐米的不鏽鋼球體組成,在MOCA四樓室外的露臺上,它們冷靜、均勻、有序地反射出周圍的世界——灰色蒼穹下人民公園的水杉、遠處大廈及其變換的霓虹燈輪廓、你的影子……這些映像由近及遠,重複排列,不知疲倦。
草間彌生作品(二)
另外在此次展覽上值得注意的作品,是藝術家於20世紀90年代後期創作的裝置作品《我在這裡,卻了無一物》和《潔淨之屋》。《我在這裡,卻了無一物》使得觀眾似乎不經意間闖入藝術家家中:一個充斥著昏暗的、藍調子光線的家庭室內空間,這裡有最常規自然的家具、衣物和生活用品,然而,這個空間以及內部所有物件都被相同大小、不同顏色的圓形螢光斑點覆蓋,在濃鬱昏暗的空間裡,這些螢光波點閃爍著、跳躍著,將這個幽深的空間打破,同時也將這個空間變成平面。與此相對照的《潔淨之屋》,則是一間明亮的,神經質般潔白的房間。在這個房間裡,所有一切(常規自然的家具、衣物和生活用品)都因為呈現出同一種白色而缺少質感。在進入空間之前,觀眾會拿到一張布滿大小不一、顏色各異的圓點貼紙,作為參與者,觀眾可以在這個空間內隨意黏貼這些圓點,每一個圓點都是一次觸碰,看起來在與藝術家對話的我們,其實是在與這個世界對話,或輕柔、或沉重、或疑慮重重、或會心莞爾。